此次主题为“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历程解读”的学术报告,是大讲堂今年参与协办的首次学术活动。陈晋从独特的文化视角讲述毛泽东,分别就读书人、散文家、记者、教师和诗人等五个方面,结合大量生动史实,深入分析了毛泽东的“文化人品质”。
陈晋认为,毛泽东有两个特质是相当特殊的:一个就是他的“文化人品质”,另一个就是他不信邪、敢于斗争的精神。两者融合塑造出这位历史伟人。在报告中,陈晋认为,毛泽东是个读书人。从一个人在休闲时从事的活动能看出他的价值观中最重视的是什么。毛主席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读书。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可以看到,他的大床有一半堆满了书。这类读书人的精神境界是“站在此岸望彼岸”,心怀天下未来。读书使毛泽东从革命队伍中的“军事领袖”发展成为“战略家”。其次,毛泽东在党内文章写得最好,是散文家。他开创了一代文风。此前,中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文风,一种是欧化的白话文,另一种是半文半白的白话文。而现在中国人的语言基本上是“毛体”。当年胡适曾评价说,在中国大陆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第三,毛泽东还是个新闻记者。1918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时的工作志愿有两个,教师或记者。在北大期间,他专门听过新闻界泰斗邵飘萍的课。后来他还主办过《湘江评论》、平民通讯社等新闻机构。此后无论干革命还是搞建设,他都没有离开过新闻工作。第四,毛泽东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他在参加革命前所担任的正式工作就是小学教师。参加革命后,他还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在毛泽东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人们看到的毛泽东的很多重要文章,就是他当年在学校里的讲话。第五,毛泽东是诗人。他仅公开发表的诗作就有71首。古今中外,像他那样有大量优秀诗作的政治家不多。1972年,毛泽东曾大病一场,险些“去见马克思”,被抢救过来后,他让人把自己诗作重新抄录一遍,可见他对自己诗作的重视。而且,越是逆境越会激发毛泽东的诗情,他的很多优秀诗作都是革命和建设处在大转折大危机时完成的。
陈晋生于1958年10月,籍贯四川简阳。1987年调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历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主任,《党的文献》与《文献与研究》杂志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90年代主要从事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人物研究,并为许多电视纪录片撰稿。2008年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社会兼职有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等。
在与听众交流环节中,陈晋介绍了当今国内“毛泽东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他说,研究《红楼梦》有专门的学问叫“红学”,很早就有人提倡形成专门研究毛泽东的学问——“毛学”,但现在还没有。目前,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有很多团体,一类是社会学术团体,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等。另一类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等专门研究机构。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研究工作与编辑工作结合在一起,编辑有《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还撰写出版了《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等。现在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需要的是根据已有的毛泽东著作和生平史料,深入细化研究。此外,毛泽东研究还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让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成果有益于今天”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需进一步加强,这对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个挑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