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 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主讲人: 李炳炎(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省委党校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共同富裕经济学》、《中国企改新谭》、《需要价值理论》、《社本论》等)
时间: 2007年3月31日(本周六)下午3:00
李炳炎讲座简讯: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我们的机遇?
我们的隐患?
我们的现状?
我们的未来?
中国自主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地受到外资威胁 - 这就是今天讨论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大背景。
07年3月31日下午,中央财经大学的李炳炎教授做客,以“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为题,做了场一场讲座。
李教授说:当前,外资并购和我国产业安全是一个举国上下都比较关注的题目。我们越翻阅相关资料,就越会觉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虽然是一个涉及到我们根本利益的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而它之所以凸现于今,有种种复杂原因。
首先,李教授简单定义了今天中国的外资并购:外国垄断资本通过跨国公司(即组织严密,势力强大,由垄断资本控制的“小联合国”)来到中国进行兼并、收购。行兼并也好,收购也好,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都属于资本集中的范畴。
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的自我积累将导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种滚雪球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资本集中。在资本集中阶段,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主要对象不再是工人;它的主要形式变成了大资本吃小资本,大鱼吃小鱼。这也是垄断发展最快的形式。到了一定规模以后,垄断资本大多采用兼并收购的方法进行扩张。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五次并购大潮,很多强势国家瞄准了中国市场。为什么呢?背景有二。第一:在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后,中国的门户逐渐打开,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了解由浅入深;第二:中国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受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撺掇实行的“将外国战略投资者引进大的国有企业”的错误政策恰好迎合了跨国公司的需要。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出现了一系列外资并购中国行业排头兵和王头企业的现象,而且并购的面越来越宽。这已不仅仅是经济安全、产业安全问题,也连带到了国防安全问题。
产业安全的概念,与经济安全基本相同。经济安全的概念较为宽泛: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在经济结构里,三资结构是重要的部分,是基础。我们一般讲的经济机构,就是产业机构;一般讲的经济安全,就是产业安全。
经济安全并不止于经济,还要考虑到其它领域的安全问题,包括国防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其总概念是国家、民族的安全 - 也就是“未来怎么办?”李教授去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外资的大量引进与我国经济安全》的论文,其中提出了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 - 一直以来,对经济安全的定义,有三种不同观点:
1、 强调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化,注重相对理性的经济地位
2、 强调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认为自主发展是经济安全的本质特征
3、 强调本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尤其是作为国家安全基础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在所有这三种观点中,最重要的都是权益问题,即主权和利益问题。在经济安全的状况下,
国家的权益不受侵害 - 不仅在主观上不存在相应的恐惧感,而且在客观上也能够保持不受制于人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安全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不受外汇控制和威胁;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本国经济抵御国外干扰侵袭的能力。在这里,首要的关注有两点:一是主权不受侵害 - 应当注意的是,行业排头兵和自主技术落于他手,就是主权落于他手;二是民族利益不受侵害。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以后,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起经济安全问题;而有些国家对经济安全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美国对此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后期,到了九十年代,克林顿将经济安全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日本的经济计划厅在七十年代成立了日本经济安全特别领导小组,其主旨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俄罗斯也制订了保证经济安全的法律,并于1996年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却是反过来了:即以零售业为例,现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全球零售巨头纷纷挤入中国,占领了我们的主要城市,使国内零售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我们的多种经济成分遭受了连打折也无法生存的毁灭性打击。据美国一家公司统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零售业的60%会被三五家国外的零售机构垄断。这么多终端利润的消费品,中国人的货,由中国人自己制造,却让外国人来卖,赚中国人的钱,这个事情有什么必要呢?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开放市场、招商引资?为的是引进外国技术,学习管理经验,合理利用外资。而现在中国资金有的是,不仅有的是,还出现了资金过剩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呢?至于所谓引进先进技术 - 零售业有什么技术啊?无非是关于怎样卖货的管理经验,这些是很容易学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引进这么多外资?为什么在我们疯狂引资的时候,俄罗斯却把中国零售商都赶回来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 我们一点都没设防。
对外开放的国策是正确无误的。但是,一个事物总是有两面。菜不放盐没法吃,放多了也没法吃,而我们没有掌握这个度。李教授认为,我们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已经过度。他表示,我们不仅要学习孙中山关注民生,还要学习他的另一句口号:节制资本。不能长期纵容外资。李教授说,我们原来对外资,只看到其益,对其破坏性估计不足。现在需要做的,是转变思路,加强防范,提高门槛。这在WTO保护期已到的当下,尤为重要。
李教授提醒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候。现在,当年八国联军的洋枪队、今天垄断资本的跨国公司已经来了;新的八国联军已经来了,开始瓜分我们的市场,掠夺我们的资源,消灭我们的民族品牌;新的三光政策也已经来了:把中国的龙头企业并购光,技术力量收编光,民族品牌消灭光。李教授进一步表示,照如此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上世纪中国的情况即将重现,中国将再次成为外资的附属、帝国主义的乐园,到处都成为它们的租界 - 而这已经逐步成为事实。外资不仅仅在各地的开发区内为所欲为,在世界500强已有470家落户的中国,各地政府还在努力地为跨国公司造窝,为仇人做钱。
更加紧迫的问题是,在外资在销售渠道、人才、技术等领域三管齐下的本土化战略攻势下,中国的人才已经纷纷跳槽外企。在北京各国企工作的大学生以上的人才,大都到了外企。当然,他们在外企也多少能学到些先进经验。但从个人来讲,他们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收入问题。现在,很多工作不久的白领成为房奴,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房供,使他们只剩下几百块钱吃饭。在这样的境遇下,如果有机会跳到外国公司,为什么不去呢?这是收入上的吸引。另一方面,外企也在积极地雇佣中国各界人士充当买办、说客。怎么没有人当说客呢?《报刊文摘》上登出了两个与李教授立场相左的学者的观点:前一个学者说,现在有人“乱用”经济安全的概念,似乎这个概念多神圣,平头百姓用不得似的;后一个学者则干脆说现在是1840年来中国经济最安全的时期。
这是什么?李教授说,这就是在解除我们的武装、警惕。说我们现在安全得很的人,只是自己很安全而已。他指责道,这些人没良心,不做研究就放出这个风。难道这是我们最安全的时候吗?现状是什么?仅仅在近期,外资就并购我国的54家上市公司:美林电器卖了德国人;嘉陵汽车卖了美国人;四川长虹卖了荷兰人;小鸭卖了日本人;广州电子卖了韩国人;长安汽车卖了;一汽轿车卖了;科隆电器卖了;中国石化卖了;山东海信卖了;上海汽车卖了;海航卖了;北方股份公司卖了;上海石化卖了;南京商贸集团也卖了。54家企业,卖给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丹麦、瑞士、泰国、台湾、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大家看看,这难道不是八国联军吗?本来我们很便宜,很受老百姓欢迎的企业,并购以后连牌子都被拿走了,都没了。这还仅仅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
李教授介绍了并购的总体情况后表示,外资已经完全渗透到了我们的国民经济当中。在全国就业人员中,有1245万人被外资企业雇佣,占非农业劳动力人口的4.6%。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508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个,在各地建立的外商研发中心达200多个,世界500强中有470强进入中国,其中30家更是将亚太总部移到了中国。外商投资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是把双刃剑,而其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严重。李教授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始于利益投资,它们到中国来干什么?干赚钱。它们所以要来开发区,就是因为有地方政府在大张旗鼓地招商引资 - 其实质是做巢引凤。而现在,外企干脆连厂也不在中国建了,转为了大规模的并购,把现成的中国企业吃掉。
这是现在一个很明显的动向:外商专攻于并购中国企业,而不再建厂。而我们在干什么?徐工被并购的时候,效益是很好的。那么,为什么要并购呢?它的并购,不过是因为它是2002年国企改制计划的22家之一,还尚未改制而已。这纯粹是为了改制而改制。卖它的人哪里会想到,鲨鱼是要吃人的。
李教授介绍说,我们的各个行业都在被外资渗透,但是总的统计还算可以,只是信息技术产业已经被外资全面控制,其它领域只是部分控制,而且势头有所缓和。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质,银行的并购值得特别注意。虽然体制转轨是国家政策任务,但银行运作涉及到很多机密。外资并购我国银行,会造成高端信息机密的泄漏;外资战略伙伴进入高级管理层参与我银行运营,会干坏事,而且肯定会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形成潜在隐患,到时候再发现就难了。这并不是说外资不可以进来,但我们必须注意防范。
在零售业,外资渗透比较厉害。1992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后,外资零售业就已开始在中国跑马圈地。而2004年商务部的文件,取消了外商数量、股权的限制,全部取消了中方控股,更是造成外资蜂拥而入的局面。2005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利用外资涨了53.1%,商务部批准设立了1027家外商商业企业,比前十二年增加了三倍。全球股市价最大的零售商有40家在中国登陆,每一家都已经形成了网络规模和多种业态。从零售业进行投资的外企,开始在批发领域大举进攻:百盛、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马来西亚、泰国、日本、荷兰的零售业巨头都来了,而主要的分食者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我们的零售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资大规模、全方位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形成了渗透、并吞之势。中国的零售商业与外国已经进入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阶段。
外资并购最近 - 2004年以来 - 在我国发展新的动向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多元化,投资本土化,投资方式从预定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化。联合国的统计报告表明,2003年以来,外资并购的速度明显加快。外资并购全面兴起的背景不仅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更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外资并购扫清了一切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不仅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外资并购扫清了一切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从各种角度讲,中国的生意都是好做的:圈地容易、劳动力廉价……美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8美元,按八小时工作制,则是一天64美元 - 500多块人民币;而我们有的下岗职工每月只有200块钱左右的收入 - 苏南地区的强劳力,一天的工资是50块钱。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到只等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李教授提出,可以并应当借鉴外国经验,用法律手段设置我国职工一日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中国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解决。怎么解决?恐怕也不难:法要最大。
以下,是李教授分析的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新动向:
1、 并购速度加快,规模增大,并购企业实力雄厚,方式不断创新;
2、 单向并购规模加大的趋势开始出现,出资基本过亿美金;
3、 原来仅为合作,现在却吸引合资,之后把中资虚化,不停注资直到注垮,使股权比例踏盘,中方难以为继后再行收购,全面而彻底地取得企业控制权。其目的:系统化、规模化的并购,不仅占领市场,而且意欲取得行业控制权。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Caterpillar,从1995年起就开始着眼于中国工程业的整体并购,十几年来,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龙头企业全遭波及。外资在各地都明目张胆地侵略民族产业,把我们的品牌拿走。就此,程恩富与我曾联名发文《抵制外资并购龙头企业,加强保护民族产业安全,呼吁全社会关注》;
4、 将中国作为亚洲战略的主攻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在北京的就有35家,而在上海,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公司和管理公司就有104家,其中33家是世界500强的总部;
5、 并购上市企业的趋势日益明显;
6、 开始控制中国的关键技术,对持自主技术的中国企业的并购与相应的技术垄断日益增多。在收购后,中国企业的品牌被拿掉,研究所团队被收编,产品的销售价格被垄断;
7、 开始了从局部控制到全面控制的转变。
李教授介绍说,中国品牌被消灭和封杀的速度、广度和烈度触目惊心 - 这从活力28、孔雀、熊猫等名牌的消失,和美加净的低价卖出和高价重买入都可探端倪。以化妆品为例,现在,世界级的化妆品牌已将中国档市场基本瓜分完毕,中国的品牌无法生长,因为市场已经被覆盖完了。
外资对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带来的害处包括:加大经营风险;无视生产安全和劳动者福利;破坏我国军工企业发展基础,直接危害我国防安全;破坏我国生态系统。李教授认为,这些问题是有背景的。在对外资一边倒的政策背后,是缺乏国家利益,一主儿要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看来,“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而全面招商之荒唐,表现在凡是干部都要招商引资,不管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项目,哪怕苏南淘汰的项目也要引到苏北,以政绩论。
这些是我们的问题 - 怎么办?李教授表示,可从以下环节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研究,制定措施:
1、 制定反垄断法 - 对外资并购以控制,克服负面影响,做到既能遵守WTO协议,又能维护我国家安全;既能招商引资,又能不纵容外资;
2、 成立跨国并购审批机构。该机构须由各部联合组成,国务院直接管理;成立经济安全执行委员会,让民间协会、专家学者、政府人员等多方参与。
3、 通过立法,确立外资并购待遇的标准。要出台行业、规模、融资方式、政策待遇等限制,取消一些优惠政策;
4、 建立外资并购审批制度。光有规定不够,还要有强力的法律保护。外资并购要报证监会批准,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要保护并购中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价值;
5、 确定豁免权:改善市场竞争条件的外资并购,可以获得相应豁免;
6、 建立经济安全的防范/保护体系(即所谓应急机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定期提出中国国家安全报告、防范损害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及相应的议政指标体系;建立储备、保障体系;为防止国有资产在并购中的大量流失,调整现行的招商引资政策,不将其再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李教授最后表示,今日所谈都是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具相当的现实性、急迫性,研究价值很大。所有观点均属个人,不代表任何官方或民营机构的见解。
在其后的交流期间,有会员问到李教授对新自由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的看法,和他眼中被并购的中国龙头企业的重建前景。李教授介绍说,新自由主义是代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思想观点和政策体系。其所谓“新”,是相对于老自由主义的。老自由主义源于1933年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强调市场万能,主张放任自由,政府不要干预;而新自由主义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其奠基人弗里德曼认为,经济要发展,必需新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有三个基本观点:
1、 主张全面私有化;
2、 主张政府不干预 - 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任务;小政府,大社会;
3、 全面市场化
李教授说,历史已经证明,新自由主义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搞垮社会主义国家的武器。苏联的解体,其所实行的新自由主义式休克疗法贡献非小。近年新自由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贩卖,目的就是要搞坏改革,而我们的改革也已经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全面市场化”观点的影响,把教育、医疗都市场化了。而教育、医疗是不能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商品化可以,但应该由政府控制,搞经济实用房,不能搞豪宅。现在我们出现的三个问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新三座大山,根源都是受全面市场化观点的影响。
而全面私有化的主张,更是导致了国企卖掉、MBO改制等一系列负面改革。应当注意,把公有制搞掉了就不称为社会主义了。十五大确立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也是宪法里面的白纸黑字,不这么干就要违宪的。但是今天,我们的公有制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了:公有制经济只占40%,国有经济更是只占其中的20%。60%的劳动者在私人企业做雇佣劳动者。一方面是私营企业每年50%以上的增长,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比重的不断下降。这种明目张胆的新自由主义违宪行为,是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由此,就更好理解“小政府,大社会”的荒谬性 - 本来政府该干的不干。公共设施退化,卫生设施退化,乞丐遍地,政府为什么不管?政府就是不管 - 这正是新自由主义“最小化政府”的主张嘛。
就中国龙头企业的重建前景,李教授感叹道:不是没有可能,但谈何容易。培养一个品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培养技术骨干,更是磨炼多少年才能出几个人。一朝失落去,何日复重归?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