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讯:文艺作品中的毛主席形象赏析
主题:文艺作品中的毛主席形象赏析——纪念115周年系列讲座之第四场
主讲人:祝东力(《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有《精神之旅》一书)
时间: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2:30
地点:书社(海淀区苏州街18号院1号楼长远天地C座1单元901室,电话:010-62760856)
主办:书社
网站:http://www.wyzxsx.com
参加范围:感兴趣者皆可参加。
简讯:书社纪念115周年系列讲座第四场邀请了《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祝东力老师,祝老师做了主题为《文艺作品中的毛主席形象赏析》的讲座。祝老师在讲座一开始便指出:文艺作品是分不同体裁的,它的表现形式有诗歌、歌曲、美术、戏剧、影视作品等。
诗歌中还包括毛主席个人创作的诗词,在文艺作品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做抒情主人公,就是写出了这样的诗词,并在诗词字里行间呈现了的自我形象,祝老师举了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的例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这首诗词里面完全呈现了毛主席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凡是想象性的作品,例如诗歌、歌曲、美术,戏剧等,都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直观的,例如影视作品,却是容易失败的。在近代文艺作品中呈现毛主席形象的非常多,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是空前绝后的。用历史人物孔子和毛主席作对比,我们发现在文艺作品中孔子的呈现,是无法和毛主席相比的。
非毛派的污蔑毛主席的文艺作品是依靠国家机器宣传机器制造出来的,但是依靠国家机器,宣传机器制造、宣传推广的文艺作品,是不可能感人的,例如1964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感情真挚,历久不衰,可以流传千古的。但1985年的《中国革命之歌》,投入了很多财力,内在没有感情,没有激情,没有没人支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看一个作品能不能成立的第一标准是不是有真挚的感情。
接下来祝老师播放了红军想念毛主席的革命歌曲《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并通过幻灯片展示了关于毛主席的一些照片和美术作品,祝老师指出在世界历史中的人物,只有耶稣在文艺作品中的呈现才能和毛主席相媲美。在官方的宣传中说:毛主席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关于毛主席形象的作品是深入人心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后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的个人性格,个人经历、个人的魅力都是没法和毛主席相比的。
可以说毛主席超越了他的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他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多次挽救了党。从转战井冈山,遵义会议,延安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美分歧等历史时期都是毛主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从而挽救了党,领导共产党取得了一个个胜利。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的去世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损失。从今天来看,过了这30年我们就全清楚了。毛主席的离去后,他的党,他的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毛主席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已经超越了群体之上。
最后祝老师关于文艺作品中的毛主席,做了几点分析。他指出,越是抽象的,越是想象的文艺作品越是成功;越是直观的,越容易失败,越容易显得矫揉造作。诗歌就是呈现想象性的意象,我们直接看到的是文字,是抽象性的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演化成抽象性的符号的文字,其实诗歌中的毛主席就是我们想象中的意象。美术尽管直观,它也是相当抽象的,他就是抽取了最具想象性的意象。但是影视作品都是失败的,不尽如人意的,他们只是依靠化妆,学几句方言,学几个动作,来扮演毛主席,那不是演毛主席,而是装毛主席。毛主席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古典文明和近代忧患共同缔造的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伟人,作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的领袖和导师,是不可扮演的。
现在人的精神世界和毛主席的精神境界是相差太远了,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和毛主席的隔阂都是非常深的,这些扮演可以说越具体越是失败的。基督教《圣经》十诫中有一条:禁止崇拜偶像。这一条被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特别严格的执行,基督教中很多故事都被画成了画,但上帝都是没有形象,只有声音的,因为上帝是供人民想象的。拿宗教当中的上帝和毛主席做一个对比,可以看出,在文艺作品中对毛主席呈现的越具体越失败。
文艺作品中,有“我、你、他”的称谓,在其他作品中大多都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但在文艺作品当中对毛主席的呈现多是第二人称,这样主人公和听者是合二为一的。祝老师认为个人崇拜如果不是强迫的,就不是什么坏事。人如果没有什么信仰,那么就会很彷徨,很空洞的。对毛主席进行崇拜,是没有什么错误的。最后祝老师分析了影视作品《长征》,他指出唐国强的饰演毛主席还是比较传神的,一方面唐国强的个人素质是比较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毛主席是处在困境中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亲近的。片头片尾用了《十送红军》的旋律基调,表现了惜别的情感和喟叹,依依惜别,渐行渐远的背景离我们越来越远,时代的前途,世界的前途,越发显得迷茫,在这样整体的氛围中,成了时代的隐喻。「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