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指责中储粮实现产业链发展的言论又出现苗头,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哪怕国家调控也只是宏观经济的临时性调控,很难及时、有效的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中储粮即是粮油市场政策调控的主体、主要执行者,重要性不容言辞多释,而在业务发展上主要是粮食储备、保管,对国家调控和自身使命也只能通过买卖原粮进行调控,即调控手段单一、成本也高、效果却并不理解。依据现在市场以及国外的经验,应积极做好粮油产业链,通过市场性质的运作达到国家粮食市场稳定的调控目标,实现国家粮油市场的稳定。
以前我们中储粮也对市场进行调控,拿着20万吨食用储备油进行拍卖,以抑制食用油的快速上涨,由于是市场经济,外资企业也能参加拍卖,没想到20万吨全数被外资拍走,而食用油价格却继续上涨,令调控无奈。如果将产业链做好了,有了自己的小包装食用油,那么只需将超市中自有的小包装油价格调下来便可,将原料调控转化成更为直接的市场调控,甚至可以不动声色的即可实现调控目标。
眼下中储粮的发展被过多的关注是市场所需,而被竞争对手和利益集团通过媒体甚至官方所攻击是因为中储粮在壮大,影响了他们的市场份额。眼下市场经济怎能用小农意识看待局下形势,而应凭智慧、能力、对市场的把控。拿什么“中储粮的产业链发展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为慌子真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中储粮不发展,尤其是粮油产业链布局,那么中国的粮油市场更将难以应对外资粮企的侵袭,否则也不至于五六年间国内粮油企业的半壁江山被外资企业所收购,多少有名的企业甚至连影都没有了。如果中储粮只固守粮油储备,那么不用三五年,当前暂且能呼风唤雨的相关者,很有可能会走上前者之路。
当前不是评论一个企业能不能行的时候,天下没有神者,唯有人之为民者。中储粮又跑不了,为何不能三五年后再下定论?干过粮食的人都知道,现在的粮食储备怎能与以前相提并论,“两个确保”、“三个维护”岂能是儿戏?对于粮食储存、保管,每年国粮局、农发行甚至政府部门的不下十次八次的大检查难道都是在走过场吗?对于资金安全、企业风险,每年的审计、检查也不下十次,财政部三年两头的也进行专项检查,甚至审计署去年不也是全面进驻中储粮进行摸底审计了嘛。
既然现在不出问题,就因为但凡要走产业链发展的路子就能出问题?真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业内人士”、“相关人员”、“知情者”们到底是谁?倘若真如此,那么中粮的全产业链发展为何却能逍遥自在?中储粮刚起步就这么紧张,真不知是居心何在。如果你们有能力请速速将失去的企业、丢失的市场全部竞争回来。否则,也不至于国家付诸大力调控粮食市场,而且只通过原粮调控很容易被利用,苦于没有自己成熟的产业链,尤其是加工企业更是受制于外资企业。
依当前趋势,规模化、现代化的企业将成为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而国内众多的中小的企业早晚会被淘汰。就好比以前小岗村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分配、影响了中国的重要举动,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低、机械化程度低,唯一有人力内心的主动行为才能解决当时的温饱;而当下,科技发展快速、机械化程度高,与最大化的人力极限相比,成本低很多,而且还能通过技术手段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倘若如果继续采取小农耕种,那么就不会产生专业经的技术手段。
而且,当前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如果有的地方说耕地面积增加几百万亩、粮食增产几百万吨……那很有可能是追求政绩的,如果真的追查下去唯一的结果是根本找不到“相关部门”、“有关人士”,甚至是“听说”、“大概”而已。
笔者以为成事者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有较高的素质修养,能够团结队伍,能够运筹帷幄,能够利用信息提前布局,在各种环境和市场竞争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强有力的执行力;二是有着利用、适应甚至超越现代化的技术提高快速发展的各种方法,在无限的市场竞争中走在行业前头,有着超越自我、把控趋势之合力;三是为民者将永远是企业立足长久的不变道理,没有灵魂的企业是把控不住自己的,有违真理甚至通过污蔑、欺骗等肮脏手段者早晚有一天会倒在自己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笔者相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只有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才能更有效的实现粮油市场的稳定,真正全面实现“三个维护”(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也将指日可待。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储粮的产业链发展是一项正确的发展战略,如果国内企业,尤其是央企,多培育几支像中粮、中纺以及中储粮这样的有着产业链战略发展的企业,那么调控又怎能会被动?现在回想一下,近几年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疯玉米”、“鲍鱼猪”、“金鸡蛋”等现象就是调控不及时的重要表现。
最好,笔者寄语“三个希望”止于文末。第一,希望读者们能够相信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是实现国家粮油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相信中储粮能够做好产业链、实现三个维护;第二,希望处于竞争对手的外资粮油企业和国内粮油企业的朋友们,在市场经济中开展公平竞争是更好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通过不正当手段绑架国家部委、相关领导以及个别媒体等手段是很愚昧的,既丧失了企业的生存之道,也丧失了做人的原则,更将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向了恶性循环,最终受害的却是没有发言权、被蒙蔽的中国大众;最后一点希望就是请广大的民众们能够相信国家对食品的控制,浪有高低起伏,食品价格也是如此,咱中国人的节庆较多、粮食作物也受季节性生产影响呈现淡旺季之分,就算成本增加,国家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物价的稳定和民众收入的提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