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的信用扩张过程,以及因此而衍生出的影子金融。本文将继续谈谈这个问题。
一、经济现状
从现有数据观察,比如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PMI,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还是比较疲软。根据路透4月份的判断,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再平衡(rebalancing)过程了。
让我们再进一步细分一下一季度GDP分行业贡献度。内需已经变成了GDP的最大推手——占了7.7%里面的4.3%。而投资占了2.3%,外贸占了1.1%。
看起来蛮好哈。可是,内需里面的50%来源于建筑业——也就是大工程和房地产。换言之,以地方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的、以房地产为投资方向的投资,并没有减少。而且其他固定资产类投资,也依然没有减少——看一下最近的广东、浙江等地方的发展计划,大家就知道了。
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的各种BOT(Build—Operate—Transfer)啥的政府融资平台给砍掉了,现在是靠伴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化出现的理财产品资金池来解决了。
二、热钱来了吗
虽然经济依然疲软,不过单从数据看还是有亮点哈。
昨天(注:北京时间5月8日)大概从香港的电视新闻上,看到了中国的外贸数据,表面似乎不错。表现最好的数据,是出口到香港的贸易规模,好像疯涨了。那么这个现象,被我解读为热钱开始大踏步进入了。
为啥我觉得这个是海外热钱进来的渠道?
因为香港主要是转口贸易,要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低迷,香港干嘛进口这么多?进来了向哪里转、卖给谁?而且香港码头工人还刚刚罢工了一个月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海外热钱进来的法子。
而且考虑到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上涨,也佐证了这个判断。
三、抄底还是赶顶
以前政府主导的各类投资,主要靠的是银行贷款,如果出现坏帐和烂帐,中央怎么着也得救命哈——反正银行和政府都是国家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美国是怎么救银行的,方式差不多,不过人家就被誉为市场化运作哈)。
现在则是要靠理财产品了,而且为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于是不少都是10%回报率啥的。虽然貌似不用政府兜底了,不过要是出问题,中央估计也还得救——要保证社会稳定啊。不过这种做法,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第一个,就是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推动力越来越小,之前商业版有过详细分析,不再赘述。
第二个,因为股市出现无序的乱涨乱跌,会让不少追求高收益的资金,转而投向理财产品。而这个就正好把空位和低位,留给人家海外热钱过来抄底哈。
股市搞成这样,上届政府是难辞其咎的,因为你放任某些人和势力胡来乱来,然后又以市场化为借口,不安排政府力量介入股市的健康、平稳运作。结果被人家恶意打下来、散户被清仓,政府也无所作为,结果整个股市被打成了地板价。
所以这两年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海外热钱进来占据A股的底部,然后自己国内的钱,被人要么忽悠去炒美国房地产(社科院的功劳),当然更多的是被忽悠到理财产品,去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注:危害性参见周报2013 年 16 期)。
而中央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点的问题,肯定要效法美国和日本,就是把股市“合理”地捧上去,然后让大家可以提钱出来消费。所以中央肯定要动用喉舌,鼓励大家进股市而不要去理财产品。
因为如果你现在进了股市,开始吹泡泡,2年下来可能会有50%甚至更高的回报。而你去了理财产品,最好的情况也就是10%,而且一旦出了问题,收益肯定没了,本金能不能回来,还要看群体运动可不可以吓到中央,呵呵。
但是,我向大家保证,大部分人的钱还是会去理财产品。因为人家就是这个德性。所以老虎喊话,要大家听党的话,跟党中央走,但是大部分投资人都是傻瓜。
马克吐温有一句话:如何要一个傻瓜可以有100万?答案是让他先有1000万。还有一句,是钱和傻瓜,迟早要分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