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毛泽东思想
1,以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道路明显的放在旗帜的后面是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2,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意思,不是说,没提马克思主义,就不是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了,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然毛泽东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本质的飞跃,提到了邓小平理论,包含毛泽东主义。
3,毛泽东有关民主政治建设值得注意的观点
(1)革命。
为什么提出了革命这个词,因为毛泽东的实践,都是在革命与运动中进行国家政治活动,游击作风。如此,这与邓小平强调的稳定压倒一切相对立,邓小平主张,稳定是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其他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与此相对应,十七大强调秩序,在下面论述。
a土地革命(武装割据)内战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内战)
d文化革命
在革命和运动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活动才体现了民主,以及有民主的制度设计和活动规则。
(2)专政。
列宁说过:革命成功后,一定要实行比革命更革命的专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毛泽东思想里,演绎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a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认为革命胜利后,所有阶级,都被改造为人民,所有大部分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乐观的估计。因为当大部分中国人都是人民的时候,专政的对象就没有了。这也并不意味着,政治就是民主的了。因为,没有专政的对象,就没有被统治的对象,就没有统治,就没有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无奈的回归。
建国前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革命爆发,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并没有被实践。事后看来,毛泽东重新回归到了原始的马克思主义,走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因为,专政的存在是靠阶级的对立来支撑的。
第二,党内斗争性质的阶级专政。
因为“党外有党,党内有派”,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党内以及国家内,创造了党内走资派,于是产生了资产阶级,于是产生了无产阶级。
(3)统治者。
这个问题,也就是关于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关系问题。当家做主的人民,所指向的阶级或者群体。
a农民
中国革命于建设,毛泽东很清醒的认识到农民的巨大力量。土地革命与解放战争,浴血奋战的都是农民。虽然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历次城市起义证明,中国的工人阶级的觉悟没有,达到马克思的要求,所以历史教科书以及其它史料,不要总强调中国有萌芽的无产阶级,有工人阶级了,因为工人阶级没有在战争中起什么作用,所以现在不强调工农联盟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诞生以来的工人阶级,从来没停止过享受工人阶级的胜利果实。
毛泽东时代,农民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有了“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改造”,因为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心比天高,现在也是。吃大粪种的粮食香,不要化肥。毛泽东的农民,现在在诋毁毛泽东时代的人士,都是知识分子。农民心目中的毛泽东,永远都是毛主席。
第一,这个时代,农民幸福。
有这么一件事叫“农民进城了”,她形容的是:“解放军接管城市”,这是不是隐含这么一个意思,即是农民开始了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并不是这样。因为统治者,需要有文化。但是在毛泽东主持中国工作的27年间,大部分时间农民感觉是幸福的,因为农民从没怀疑过,对毛泽东的忠心,那是公平与公正的时代。
第二,再谈“农民进城”。
当再度谈起农民进城的时候,这已经是在强调城乡户口的差异。远离了毛泽东时代,农业户口意味着,被以城市为统治中心的歧视,意味着被剥削,因为两次分配上,农民都是税费的被征收者。
b工人
第一,领导
工人阶级从来没有占据领导地位,毛泽东时代是共产党和具有知识文化的农民在领导国家。工人在中华民国时期是工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还是工人。
第二,享福。
工人不享受革命果实了,却享劳动果实。农民的血汗被以极低的价格转移。
第三,下岗。
国有企业改革,重要的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酿造了大部分的下岗工人。在从来没有资本家可对立中国,工人反抗什么。
(4)被统治者。
a敌人。都是虚无虚拟的主体
b资本家。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奇怪的现象是,从来都没有和革命的对象-资本家对立过。所以有了各种的说法:“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改造”。
(5)议会政治与多党制。
毛泽东最民主的制度设想在这里。
a〈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最好的文章,多党联合执政的议会政治,这是毛泽东主义的精髓。
b实践:作为在野党,董必武和邓颖超代表共产党在国民大会里作议员,这是多么好的民主政治运作。
二,秩序压倒一切------现实
为什么是秩序不是程序呢。既然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实体已经被举到旗帜的高度,那么就给民主政治制度设计程序吧,这不仅仅是要求形式的问题,而是给这个开放的思想和理念,一个具体推进的步骤。
1,稳定压倒一切。
从毛泽东的革命到邓小平强调稳定,稳定成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这不是说明稳定必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如果毛泽东的革命与专政讲究程序和秩序,摆脱无政府主义的浪漫运动,那么革命也能促成民主。强调稳定,则转移人民的工作焦点于经济事业上来。稳定的政策,使得政治建设进入另一种政治正确的轨道。
2,秩序。
在本质上很难看出,强调秩序和强调稳定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其隐含的意思,不言而喻,即在不遵守秩序,导致不稳定,有可能引起政变的情况下,是不会实践民主政治的。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已经强调安定有序。意思是,如果你们想参与本应该属于你们的政治生活,你们就应该遵守,给你们规定的秩序,而不是中性的程序。
3,参与。
中国普通公民,没有政治参与的能力,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这一点。不是我们的文明,不符和民主的风格,也不是我们没有社区自治与社区服务的公共文化,而是我们的公民没有参与政治的能力。因为正如“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因为你在如来佛的规则里,按她的套路出牌,她是规则的制定者,即使你有多么高深的文化,你还是被上了枷锁。在已经僵化的规则里,普通的公民的能力,已经被限制,所以没有能力。正如《西游记》遵循的佛教思想和规则,孙悟空(她的师傅是道长)的道术没有斗过佛法。所谓“道高一尺,佛高一丈”。
道高一尺
4,民主。
什么是民主,民主的本质就是还政与民,怎么样是还政与民呢,就是尊重民心与民意。怎么样尊重民心与民意呢,就是让普通公民自愿与自治。怎么自愿的自治呢,就是要直接选举。各种理由,都认为中国人不适合直接选举。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傻。因为,在涉及个人生命与财产时,中国人不会愚蠢到,十人民币就把选票“卖”给你。华夏文明,华人居住的地方是可以direct election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