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舌战苏联代表 联合国会场大乱
核心提示:马立克依然顽固地坚持立即对苏美联合提案进行表决。 这时会场秩序顿时大乱,成了一锅粥。与会代表议论纷纷,群情激愤,会实在无法再开下去了。劳伦斯·麦金太尔只好无可奈何地宣布休会10分钟。 |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成员乔冠华(左一)、黄华(右一)在第26届联大上。 中新社资料图
自1971年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到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26届至31届联大会议。在当时中苏尖锐对抗的情势下,乔冠华与苏联著名外交家、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屡屡交锋,唇枪舌剑,淋漓尽致显示了他作为中国杰出外交家的风采魅力,在各国外交界一时传为美谈。
马立克 让西方代表发怵的苏联外交家
1906年生于俄罗斯哈尔科夫市的马立克无疑是二次大战以后,除莫洛托夫、葛罗米柯之外苏联最杰出的外交家。这位年长乔冠华7岁的苏联首屈一指的远东问题专家,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曾先后四度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两度常驻纽约联合国总部达十余年,是“冷战”时期最让西方国家代表发怵挠耳的苏联著名外交家之一。
马立克在联合国发言素以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著称,他攻势凌厉,极富辩才。第4届联大会议期间,根据中国外长周恩来1950年1月8日致电联合国声明,马立克在1月10日提议不承认国民党反动残余集团代表出席安理会资格并加以驱逐。安理会于1月10日曾讨论苏联代表关于驱蒋提案。英国代表贾德韩公开追随美国,反对苏联提案,并在1月13日投了弃权票。马立克当即拍案而起,怒斥这个貌似公正的伪善的英国佬,他措词尖刻犀利:“英国话把这种行为叫什么,最好让英国人和美国人判断。至于俄国话,这种行动就叫做两面政策、伪善政策。然而,某些国家的统治集团的这种政策,特别是英国的这种政策,并不足为奇。这个国家的统治集团早巳取得了两面神秦纳斯的臭名。”
在1950年代最初几年的安理会,马立克就是这样屡屡与美英等西方大国代表唇枪舌剑,滔滔不绝,咄咄逼人,且毋需讲稿,言词极为流畅。顺便提及,在1971年11月15日上午联合国大会上,马立克重提此事,以功臣自居,言下不胜自负。不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不仅中苏的“蜜月”早巳成为陈迹,连那种形式上的“团结”也在珍宝岛之役后,化为乌苏里江和阿穆尔河沿岸的血泊而泯灭了。乔冠华就是在中苏尖锐对抗、剑拔弩张时刻来到联合国的。
中国代表团 初来乍到联合国
早在1950年深秋,乔冠华作为顾问随伍修权特派代表(前外交部副部长、苏联东欧司司长,首任驻南斯拉夫大使)赴成功湖控诉美国侵略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的罪行时,马立克就是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兼)。他俩在联合国共事6年之久。一个是初来乍到,将代表新中国一试身手;一个是梅开二度,摆出一副“大哥大”的架势,亦欲大施拳脚。于是好戏连台,乔冠华、马立克在这个世界讲坛屡屡过招,交锋频仍,庶几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中尤以1971年第26届联大关于裁军问题、 第三次印巴战争和1973年第28届联大关于中东问题讨论中的三次激烈交锋最为精彩。
在1971年11月15日联合国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上,马立克在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以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对中国代表团特别是乔冠华作了一番不同寻常的表白:
在1950年,我们曾得以——不是没有困难地——克服阻力,争取作出了一项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安理事会工作的决定。现在的中国代表团团长 乔冠华 先生,曾是那个代表团的成员,因此我们认为他对这里的工作是很有经验的。
苏联人拿腔作派,一副“老大哥”、“老前辈”的嘴脸,又巧妙地将乔冠华“开涮”了一道,尽管所言是事实,但是却让中国人感到不自在。9天后的傍晚,乔冠华在联合国会议大厅原来台湾蒋帮“代表”周书楷坐过的蓝色皮椅上就座,并发表了自伍修权在安理会讲话以来、新中国在联合国讲坛的第一篇重要讲话。在这篇重要的讲话中,乔冠华在谴责美国的同时,把棍子更重地打在苏联的头上。第二天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刊出一幅漫画,画的是马立克和布什坐在各自的办公桌前正皱着眉头,而乔冠华却提着两桶饭倒在他俩的头上。
问题还不止于此。连(老)布什也发现,中国人只是不喜欢美国人,而对苏联人则是蔑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曾与(老)布什在美国国务院礼宾专家精心设计的场合见面寒暄。在联合国会议大厅的代表休息室,(老)布什故意在乔冠华、黄华进入会场的必经之地逗留,彼此“热诚而不是过分热情地”握手,自我介绍,不卑不亢。但是对于苏联人就不一样了。在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雅克·科斯久什科-莫里泽寓所举行的一次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非正式会议前——作为中国代表,黄华第一次出席这样的会议,黄华与美、英、法代表热情握手。但是当黄华在科斯久什科-莫里泽官邸客厅听到东道主介绍“这是苏联大使”时,却猛地抽回了手,转过身走开了。目睹此事的(老)布什描写了当时的情景:“马立克只好尴尬地把手伸向空中,然后又放了下来,他气得脸色红一块紫一块,最后变成了铁灰色,就好像是黄华给了他一记耳光似的。”
小规模的“接火”只是“战争”的序曲。中苏两国外交代表第一次真正交锋终于在11月24日傍晚揭开帷幕。
首度交锋 乔冠华怒斥马立克
1971年11月24日 ,乔冠华就联大会议正在讨论的苏联代表团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发言。在这篇长达数千言的措词尖锐的发言中,乔冠华用最清楚的语言反对苏联的虚假建议。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代表团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提议,既没有规定明确的目标,又没有提出切实的步骤。按照苏联的建议,这样的世界裁军会议势必将成为一个议论不休、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的常设俱乐部,永远谈裁军,永远搞扩军。这是不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的,也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乔冠华无情地剥去了那层包裹着“建议”的薄薄的虚伪外衣,他借助手势大声说出自己得出的三条结论:
我们不应当使联合国成为某些大国的政策的工具。
现在是改变这种不光彩的局面的时候了。
因此,中国代表团建议本届联大不把苏联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提案付诸表决。
这一下可把马立克给激怒了,他脸色煞白,下巴颌在不由自主地抖动。马立克一向在联台国有头有脸,乃至称王称霸,发号施令,压根儿还没遇到像乔冠华这样攻势凌厉的强劲对手。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跳将出来,开门见山,直接破题: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今天在发言中对苏联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表示的否定态度,我们代表团不能不表示遗憾,自从大会9月21日开幕以来,这是第二次有人反对苏联的建议。第一次是美国国务卿罗杰斯。这样,大会就有机会亲耳听听中美两国对苏联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搞的一部奇妙的消极主义的二重唱。
接下来,马立克话锋一转:
(中国代表)帮助掩饰了其他两个核大国(注:指英美)的不愿赞成的态度,他们26年来在联合国内外一直反对裁军,反对禁止使用核武器,反对全面彻底裁军。人们也许会想知道,这两个大国是否将感谢中国代表今天的发言。
(中国代表)正好是为那些帝国主义势力提供了方便,因为他们不希望召开这样一次会议。这就是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实际迈出的第一步。
从罗杰斯 先生的发言来看,美国对苏联的建议也没有很大的热情。 罗杰斯 先生放出了怀疑主义的烟幕,现在又加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歪曲苏联立场而放出的消极主义的迷雾。像我已经说过的,这是消极主义的二重唱。
说到这里,马立克提高了嗓门,放肆地嘲弄乔冠华:
这样,中国代表团建议在本届会议上不表决苏联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这就是它对26年来一直反对裁军的帝国主义者所能够送给的最好的礼物。
中国人确实也被马立克的所谓“二重唱”的无耻谰言所激怒——这从乔冠华第三天的发言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在听马立克发言时,乔冠华的脸上只不时露出蔑视的微笑。
11月26日 下午,乔冠华再度发言,严正驳斥马立克对中国的攻击:
苏联代表的发言是一个绝好的自我暴露。苏联代表反对别人说苏联是超级大国,可是他们的发言却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副骑在别国头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的超级大国的嘴脸。中国代表到这里来,应该怎么行事,怎么讲话,怎么表态,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用不着苏联代表来教训。
苏联代表大概在他们的小天地里当老子当惯了,(可是),中国人民就是不买你们的账。
接下来,乔冠华怒斥马立克的蛮横霸道与伪善:
究竟是谁在同美帝国主义一唱一和呢?在中国的北边,苏联的大量的武装力量包括火箭部队,进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在中国的东边,美国在日本本士和冲绳保持许多军事基地、核基地。这算不算是一种二重唱?不仅对中国如此,在欧洲,在中东,在地中海,在印度洋,以及在世界其他地方,苏联领导认为,只有苏美两家说好了才算,这不是二重唱是什么?
到了最后,乔冠华使出“杀手锏”,狠狠地将了马立克一军:
在侵略和反侵略裁军和扩军,和平和战争的问题上,要看行动,说空话,吹牛皮,摆老资格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苏联政府确有实现裁军、特别是核裁军的愿望,那么,苏联代表就应该走到这个讲坛上庄严宣布:苏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从国外撤回一切核基地、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尊敬的苏联代表们,你们敢不敢这样做呢?好样的就敢,心亏理怯,色厉内荏,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那你们就不敢。我们断定是不敢的,是不是这样呢?请回答吧!
马立克哑口无言,面部表情显得复杂而“丰富”。两颊微微颤动,红白相间,苦笑而无奈。
乔冠华舌战马立克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大无畏精神,令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扬眉吐气,一时传为佳话。但是,更为精彩的好戏还在后面。中苏之间更为激烈的冲突爆发了!
乔冠华与马立克这对“冤家对头”的第二次大的交锋发生在两年后。
临时中央非常清楚毛泽东的军事才能
三敲玻璃杯 马立克安理会“发飙”
1973年10月6日 ,以色列军队从地面、空中和海上向埃及,叙利亚的整个前沿阵地突然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这是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进行的一次最大的军事侵略。同月23日,苏、美两国在安理会强行通过所谓监督中东停火决议草案。就在美苏合伙炮制的“就地停火”提案通过36个小时后,应埃及政府要求,安理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按秘书处通知,在23日中午12时准时到达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
但是,会议并没有按时举行。何故也?原来美苏两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斯卡利和马立克尚在幕后密谋,单独协商之中。两家代表在这天上午开始的秘密交易中吵吵争争,还没有来得及拍板,达成共识。直到下午3时左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后,两家的买卖才算谈妥“交割”。
推迟了四个来小时的安理会会议开始不久,美国代表斯卡利就抢先抛出了一个所谓在中东监督停火的苏美联合提案。斯卡利话音刚落,马立克马上“正式提议”:“立即对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各国代表团要讲话的,在通过提案以后有机会讲”。马立克一副太上皇的架势,他不仅硬要安理会立即表决,而且把各国代表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利也强行剥夺了。
但是,这时的安理会主席、澳大利亚常驻联台国代表劳伦斯·麦金太尔手上的发言登记表上已有几个国家代表已经登记,要求在表决前发言。他刚宣布“下一个发言人……”还未说出发言人的名字,马立克就拿起铅笔猛敲玻璃杯,打断劳伦斯·麦金太尔的话,蛮横声称:必须把他们的“正式提议”先付诸表决。
劳伦斯·麦金太尔似乎不买马立克的账,他还是同意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发言。可是,乔冠华刚刚讲了两句话:“中国代表团有话要讲,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强加于人……”一阵“当、当、当”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发言。马立克粗暴地第二次猛敲玻璃杯,嘴里还大声嚷嚷什么“程序问题!程序问题!”马立克气咻咻地说什么“战场情况紧急”,硬要会议马上对苏美合伙炮制的提案“表决”,然后再进行“讨论”。
乔冠华实在无法容忍马立克的霸道和强悍,他严正指出:“中国代表团坚决反对这种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当作两个超级大国任意玩弄的工具的恶劣作法。我们认为,这也是对安理会其他成员国极大的不尊重。中国代表团不能容忍这种做法。”乔冠华强烈谴责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妄图利用联合国和安理会为它们的勾结加盖橡皮图章。当乔冠华把话题再次转到当前中东局势的时候,马立克第三次敲打玻璃杯,依然和刚才那样边敲边叫:“程序问题!程序问题!”被迫中断发言的乔冠华强忍怒火,极为愤慨地指斥马立克毫无道理。面对马立克作为堂堂大国代表会竟然如此不顾颜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胡搅蛮缠,他严厉责问马立克:“轮到你讲的时候,你可以讲嘛!你就不能稍稍等一等吗?”
也许马立克一再无理取闹,扰乱会场实在太不像话了,劳伦斯·麦金太尔主席也看不下去了,他仗义执言,要求马立克让中国代表乔冠华把话讲完。但是,目空一切的马立克压根从没把劳伦斯·麦金太尔当成一回事,他连半点面子也不给。马立克甚至根本不让这位老资格的澳大利亚籍主席把话说完,便气急败坏、不顾一切吼道:”我有权提出程序问题!”大声叫嚷之余,马立克随即又以威胁的口吻恐吓劳伦斯·麦金太尔和与会各国代表:谁要是拖延安理会通过紧急决议,谁“就是实际上帮助侵略者”!马立克依然顽固地坚持立即对苏美联合提案进行表决。
这时会场秩序顿时大乱,成了一锅粥。与会代表议论纷纷,群情激愤,会实在无法再开下去了。劳伦斯·麦金太尔只好无可奈何地宣布休会10分钟。
嬉笑怒骂 乔冠华博得满堂彩
安理会会议复会后,劳伦斯·麦金太尔请乔冠华继续发言。场内代表、旁听席、记者席、观众席全部爆满,座无虚席。在对马立克的霸道行径提出严正抗议后,乔冠华严词责问马立克:
草案还没有发下来,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拿到中文本,这怎么能表决?要我们马上表决,这太霸道了!难道这天下就是美国和苏联两家的吗?不是的。中国有发言权,其他国家也有发言权。
乔冠华平静下来,用辛辣的语调继续自己的发言:
我知道 马立克 先生有话要讲,可以等等嘛!没有关系,如果你手里有真理,迟一点讲,或是慢点讲,这不要紧嘛!要有点风格嘛!
带着浓浓的苏北口音的两个“嘛”字将会场气氛引向轻松,全场代表对苏联人发出了哄笑声。乔冠华说:
我同马立克认识已有几十年了,怎么你这个坏脾气还没有改?我希望把你的脾气改一改好不好?
幽默辛辣的语言包裹着让人不好受的锋芒,充分显示了乔冠华的机敏和睿智,全场又一次对苏联代表发出哄笑,连远离会场在联合国新闻部里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的一大批各国记者也哄堂大笑。接下来,乔冠华侃侃而谈,犹如行云流水,一马平川:
今天上午,安理会主席通知中国代表团举行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所谓在中东破坏停火问题。中国代表团到达会场以后被告知,说安理会不开了,让美苏两家达成协议,经过所谓协商一致通知秘书长执行就是了……
联合国演变到这种状况,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为什么要有联合国呢?有美苏两国的共同统治再加上一个秘书长就够了吗?但是,出于对有关国家的尊重,对于这个决议草案我们愿意加以考虑,但决不愿意被强加。草案未发下来,马上就要强行通过,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如果当事国——我重复,当事国——要这个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最多只能做到不反对。
整个大厅静寂无声,几乎所有代表都在认真倾听中国代表切中肯綮的阐述,很多代表不时赞许地颌首。
“从根本上说,中国代表团是反对这个决议草案的”,乔冠华恢复了平静,显示了中国的光明磊落,“这个决议草案较之242号决议是更加含混的一纸空文,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骗局”,“只是为了照顾某些当事国的愿望,中国代表团才没有予以反对”……
乔冠华发言后,马立克不肯善罢甘休,喋喋不休地攻击中国代表团“推迟”了会议的进程;胡说什么乔冠华“制造混乱”,甚至荒唐地诬蔑中国“支持”以色列的侵略,真是信口雌黄,一派胡言!这—回乔冠华让自己的副手黄华给予迎头痛击。
“是谁推迟了会议的进行?”黄华大使据理批驳马立克,“在中国副外长发言过程中,各国代表才看到草案的英文本,在马立克打断中国副外长的讲话后,我们才看到草案的中文本。”接下来黄华一针见血:“你们加紧向以色列移民,每年在三万人以上,其中包括技术和军事人员”,其目的就是“准备将来接管以色列,使它从一个超级大国的同盟变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同盟。”黄华攻势强劲,快人快语:“如果你们真正关心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长期流离失所和流血牺牲的苦难,那么过去6年你们做了些什么?以色列寸步未退,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至今毫无踪影。6年来,你们为了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一会儿打开水龙头,一会儿闭紧水龙头,说什么你们关心阿拉伯人民的流血牺牲,支持他们的斗争,这是百分之百的虚伪。你们流的是鳄鱼的眼泪。中国成语说得好:‘猫哭老鼠假慈悲’,你们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这就是你们的真面目!”面对黄华畅酣淋漓的强烈谴责,马立克耷拉着脑袋,无言以对。
……
弹指20年过去,乔冠华和马立克亦作古多年。世界大势苍黄反复,时过境迁,回首往事,也许见仁见智。但是,无论如何,乔冠华在联合国的不俗表现,形象地说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由一两个大国任意摆布人类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传记文学》
2009年1期 宗道一 文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