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也是我们的万世师表!(18)
——乱读随抄之九
马望野
================================
(I23)“很多是人云亦云,你好我好”
钱永刚说,父亲多次说过,高校要按照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模式来办。“他认为,我们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大学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这个模式办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不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很多是人云亦云,你好我好,对这他不满意,说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否则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们国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到那时候回头反省,就为时已晚了。” (新华社记者李 斌:《赤子丹心为中华——钱永刚追忆父亲钱学森的最后岁月》,见《北京日报》2009/11/07)
(I24)“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涂元季 顾吉环 李 明整理:《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见《人民日报 》2009/11/05)
(I25)“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否则一切都免谈”
“四大弟子——孔祥言 朱毅麟 李颐黎 褚桂柏: 钱老总是对我们讲,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否则一切都免谈,这就是要求创新。”
(本报记者赵喜滨于 建:《钱学图谱[1911-2009]》,见《北京晚报》2009/11/06)
(I26)“不敢冒险的人终成不了大事”
“郭何成曾于1981年至1985年这5年间担任钱学森的司机和公务员负责照顾钱老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出行。”“钱老低调简朴的生活也让郭何成印象深刻。钱老1955年回到祖国后,就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就再也没有穿过西装。郭何成还清楚记得,在照顾钱老的5年中,钱老无论在家休息还是外出,穿的永远是军裤,他只在每次出门时换上一件外衣。”“1985年郭何成退伍,临别前,钱老送他两句话:‘考虑利弊的条件下,一个人要善于冒险,敢于冒险。不敢冒险的人终成不了大事。’”
(党晓晖 黄敬 刘琳:《亲人相送[4时-12时]》,见《北京晚报》2009/11/06)
(I27)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黄纬禄:钱学森同志是一个科学大家,是领导,但他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在东风二号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弹性震动问题,钱学森同志非常关心这个攻关,每周都到我们所来听取情况汇报,并运用他的知识和经验,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指导。”
(本报记者赵喜滨于 建:《钱学图谱[1911-2009]》,见《北京晚报》2009/11/06)
(I28)“很快,我们就收到了钱学森同志的回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兴洲:1968年4月,我和王汝元同志曾给钱学森同志写信,请教固体预燃室与冲压发动机相结合的方案是否可行。很快,我们就收到了钱学森同志的回信。信中他用工工整整的钢笔楷书书写,对我们的建议表示赞同和支持,鼓励多做试验。
(本报记者赵喜滨于 建:《钱学图谱[1911-2009]》,见《北京晚报》2009/11/06)
(I29)回信都留底稿
钱老给人回信都留底稿;书写的文件总是工工整整,有点卷边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本报记者 于建:《“四人小组”披露钱氏教学》,《北京晚报》2009/11/03)
(I30)读着孙家栋的祝福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2004年12月10日,孙家栋和夫人魏素萍到钱老家中看望钱老,那天钱学森特别高兴,老人满面笑容地鼓掌欢迎他们,还主动提出要合影留念。以后,每年钱老快过生日时,就能收到一张孙家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着生日贺词的贺卡。钱老读着孙家栋的祝福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马京生王建蒙:《钱学森与孙家栋:科学巨星情深谊长》,《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0日)
(I31)“每次提到我,都是用‘您’”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我比钱学森小18岁,是学生,也是晚辈。今年4月8日是我80岁生日,钱老给我写了一封贺信。钱老这段话中每次提到我,都是用“您”。
(本报记者赵喜滨、于建:《钱学图谱[1911-2009]》,见《北京晚报》2009/11/06)
(I32)想起钱学森写给他的80岁生日贺信
孙家栋想起半年前,钱学森写给他的80岁生日(引者注:日期为2009/04/08)贺信。
孙家栋院士:
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
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希望您今后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谨祝生日快乐!夫人面前代致问候!
钱学森
二○○九年三月三日
孙家栋一字一句地看着信,心里涌动着阵阵激动。他给钱学森家里去电话,对98岁的航天老人表示诚挚的感谢。钱老是他的领导和恩师,比他年长18岁,在信中钱老竟7次用“您”这个称呼,还称他80岁为大寿,这些,他都“不敢当”。孙家栋回想一生走过的道路,觉得自己能在钱学森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十分幸运的。他深感钱老的谦虚、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值得他一生受用。
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告诉孙家栋:“信写好后,我们又给钱老读了一遍,钱老一字一句认真听完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颇有感触地说,家栋都要到80岁了,在我的眼里他好像还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
(马京生王建蒙:《钱学森与孙家栋:科学巨星情深谊长》,《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0日)
(I33)“难道就没有不同意见、不同声音?”
1991年,面对新闻媒体掀起的“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钱学森的反应是:“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就不信都唱赞歌,难道就没有不同意见、不同声音?”
(关山:《钱学森:“导弹之王”远去》,《看天下》2009/11/08第30期)
(I34)“我的酌定还是不题词”
钱学森也不喜题词,不愿参加什么“应景活动”。偶尔有人打着领导的名义求他,他也不给面子。一次,一个单位想请钱老题词,请聂荣臻元帅转信。聂帅不仅曾经是他的直接领导,还可以说对他恩重如山、。即使如此,当聂帅将别人请他题词的信转来时,他看了聂帅的附信后说:“聂老总在附信中并未命令我题词,他说此事请我酌定。我的酌定还是不题词。”
(关山:《钱学森:“导弹之王”远去》,《看天下》2009/11/08第30期)
(I35)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上海交大档案馆原馆长曾勋良教授也说起一件往事。当时上海交通大学要成立档案馆,曾勋良负责收集校友资料与实物。他问钱老有什么东西可放在档案馆,钱老说,他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给了曾勋良两支铅笔和一个本子。曾觉得不够,就左看右看,看到墙上挂着一只很旧的公文包,就说好不好把公文包给我?钱老不肯,说这只公文包他已用了50年了,现在也还要用。曾勋良说,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钱老给人的印象是非常节俭,他起草文稿,都是写在废旧的挂历背面或会议材料的背面。
(杨新元:《安贫乐道真君子》,《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I36)从不掠人之美
钱老生前发表的著作、文章虽然很少,但都是他个人的真东西,他从不掠人之美。
钱老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数学,觉得这是数学里面新的前沿,很有意义,就把他约到办公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之后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说:您花了那么多心血,我建议这篇文章我们两个署名。钱老回答说,科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本报记者 赵永新:《做了26年秘书和学术助手的涂元季讲述——钱学森何以成为科学大师》《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3日)
(I37)“人在临终前最好不要写书”
1950年,钱学森曾跟一个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说:“人在临终前最好不要写书,免得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后悔。”
(安然:《钱老晚年不寂寞》,《中国新闻周刊》2009/11/9)
(I38)谦谦君子的真知灼见
的确,这位中国的航天专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复合型的科学家。西北工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退休教授傅正阳曾经“享受过”钱老的三次亲笔回信和一次三个半小时当面交谈的高规格“礼遇”。他深情回忆道:“钱老师的谦谦君子之风和对研究生教育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很感动!”
(李小聪 王凡华:《情系西北工大》,《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I39)“真我中国知识分子之本色也”
有一批钱学森写给他的外甥女、天津大学物理系陈天伦教授的书信,读来十分感人。
有一封信很短,全文不过百字,看后却令人怦然心动:“我很高兴听到您一家在当前高等院校纷纷搞‘创收’的环境中,竟能‘安贫乐道’,‘以不变应万变’,真我中国知识分子之本色也。让我对您和您一家表示敬意。”在这封写于1988年底的信里,钱老对外甥女一家在市场经济大潮袭来时,不跟风搞所谓的“创收”,专心搞业务,安贫乐道的做法表示了自己的充分肯定,认为这是“真我中国知识分子之本色也”。
(杨新元:《安贫乐道真君子》,《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I40)“我是无产阶级,我不要房子。”
钱学森的近亲陈天山,他的外公与钱学森的父亲是亲兄弟。他说起了一件往事。他说:“当时的钱氏大院在杭州东街路,钱氏大院以前有3万平方米,住的都是钱家的人。这个大院后来拆掉,分给我们的房子,钱学森也分到一套,我当时写信给舅舅,他回信说,我是无产阶级,我不要房子。”他说,钱学森平时很节约,可国家要赔给他房子,他却不要。
(杨新元:《安贫乐道真君子》,《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I41)“我看你能行。”
1987年钱学森恩师的一段教导,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那年5月,中国科协、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全国交叉科学学术研讨会》,自然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马洪(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于光远教授、中组部副部长王兆华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发言,会议研究了21世纪中国科学、经济、社会、文化的趋势,摆出自然科学要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鼓励科学家不要再把研究成果当成奖品、展品,而应该进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商品化,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我所在的中国科协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是这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我作为秘书组副组长负责会务工作,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和大师们接触与交流。记得闭幕式之前十分钟,大师们在贵宾室休息,钱学森教授见我跑前跑后忙碌不堪,亲切招呼我:“小姑娘,这几天你很辛苦,坐下来休息会儿吧。”我很高兴地在钱老身边坐下,望着他慈祥的面容,一个强烈的愿望涌上心头,我要跟他说说心里话。我冲口而出:“钱老,我这辈子完了。”钱老大惊:“你年纪轻轻,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我很委屈地说:“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要当中国的女钱学森,没有想到初中刚毕业,‘文革’来了,就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干农活去了。恢复高考后不敢考理科,只能考文科,这辈子科学家是当不成了!”钱老哈哈一笑,讲了一番令我终生难忘的话:“中国不缺少科学家,而缺少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社会财富发展最活跃的细胞,21世纪是企业家的世纪。”钱老的话像明灯一样,瞬间使我心里亮堂起来,我冲口而出:“太好了,我要当企业家去。”钱老鼓励道:“我看你能行。”
(赵永庄:《钱老的教导改变了我的人生》,系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北京晚报》2009/11/09)
(I42)“干得好,要坚持下去!”
半年后,国家科委调我到其属下中国国际科学中心赛特大厦任总经理。22年来,我坚定不移地在企业经营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先后任职北京赛特大厦总经理、保利大厦总经理、上海证券大厦总经理、北京中商大厦总经理。特别是2000年7月,我作为中国首位国际注册管理师在美国旧金山向全球102个国家的2600余位代表作了主题为“看东方,资产经营在中国”的重要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回国后,我去看望钱老,汇报我十年企业经营的体会,感谢他在关键时刻为我指引的人生道路。他连声称赞:“干得好,要坚持下去!”2006年,我们永庄文化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控股中国国有院团,参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转企改革,三年来实现“观众赢”“演员赢”“国家赢”“企业赢”的良好业绩。党和人民给予我很多荣誉,去年还当选为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宣部还评选我为“中国四个一人才”,今年8月14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授予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五个一工程奖”。
(赵永庄:《钱老的教导改变了我的人生》,系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北京晚报》2009/11/0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