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彭德怀的个人恩怨考证
延安时期之前毛泽东与彭德怀有无个人恩怨,我无从考证。要有,也就是彭德怀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不顾整个中央根据地的发展和整个红军的队伍扩大的全局,以十分不光明的手段,杀害了对革命有功的袁文才和王左,令毛泽东很失望。关于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讲到彭德怀的军阀主义作风时曾说过:“1930年春夏之间,彭错误地消灭了袁文才、王佐部队,杀了袁文才,王佐落水而死。而袁、王的残部被国民党招降,丧失了井冈山根据地,这是彭在党内和革命军队内部斗争中使用了军阀主义的手段。长征中他还主张以军阀主义的办法用武力解决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错误地主张以军治党。”
还从苏小康先生的一篇关于庐山会议的报告文学中得知,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一反常态,激怒了众中央领导,在中常委跟他集体谈话时,他大骂毛泽东说:“在延安整风时,你操了我37天娘,这次我操你7天娘还不行吗?!”结果,导致众常委决定继续开会,由解决左的问题,转为解决右的问题,并打倒了所谓的以彭德怀为首的军事俱乐部。
至于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是否骂过彭,我们无从查考,只知道毛泽东在延安保卫战后曾吟诗褒奖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也知道,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彭德怀是最后一个改口跟毛泽东叫“主席”的,以前都是叫“老毛”,而我党、我军的称谓之惯例是姓氏加职务。
毛泽东与彭德怀有过不同见解的大事,还有“百团大战”。原因就是百团大战开打之前,彭总请示军委时,毛主席是不赞成的!但当时求战呼声太高,也为了提高共产党在抗日中作战的地位才勉强同意!但毛主席认为此战会过度暴露本方实力,导致受两方防备,得不偿失!认为,减小规模,起到同平型关大捷作用即可!是彭认为时机不可错过,于是开始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使得共产党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受到极大打击,如果不是及时调整政策,开展生产自救等措施,几乎亡于日,国两军挤压下!彭在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目睹百团大战的后果后,抗日根据地急剧缩小,粮弹物质的极度贫乏,才深刻理解了毛主席为什么不完全赞同百团大战!这充分证明了谁更有远见。百团大战以彭德怀臣服毛泽东的远见卓识而结论,所以两人都谈不上谁有个人恩怨。
至于庐山会议,毛泽东与彭德怀就更谈不上个人恩怨了。
这是因为一,彭德怀的《八万言书》,针对的不是毛泽东,因为那期间毛泽东已经退居二线,中央由邓小平总书记主政,国家由刘少奇主席主政。会议目的就是分析形势,以便从“左”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对今后工作做出科学安排。毛泽东安排的会议主旨与彭德怀的《八万言书》中提出和分析并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如果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毛泽东提出和要解决的18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比彭德怀的《八万言书》中提出和分析并要求解决的问题要广泛重要的多。
原因之二呢,本来庐山会议是形势分析会,以便从“左”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对今后工作做出科学安排。 这些“左”的错误中也不是毛泽东犯下的,而是那个时期主持中央和国家工作的领导同志犯的。何以为证呢?
先请看这样一个讲话,刘少奇在庐山会议结束后的第7天,8月24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这么几千万人上山几亿人搞大跃进,大家动手搞,这样才会得到经验。我相信,这样我们进步快。这个是出钱买不到的。而我们是在很短时间取得这个经验的。我们取得这个经验,那怕是犯很多错误。这个错误我们必须犯,现在不犯将来还得犯。我们犯了,将来就可以不犯或者少犯。即使犯了错误,发生了问题,也要从积极方面看,犯错误也有好处哩。(刘少奇:在第十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纪要<1958年8月24日>)刘少奇这番议论,回避了一个根本问题——毛泽东多次严厉批评的浮夸风。刘少奇一些人刮起的浮夸风,一度搅得天下大乱。回避浮夸风,空谈大跃进的经验,是偷梁换柱,讳疾忌医。看来刘少奇是想赖帐。
即使这样,在7月23日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还是对彭德怀的一些意见表示赞同,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左”倾错误的政治责任,保护了刘少奇等人。而刘少奇—些人则咬住彭德怀不松口。 刘少奇在讨论彭德怀的“意见书”发言中狠狠地捅了彭德怀一刀。说彭德怀是魏延的骨头(按:《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脑后有反骨,被诸葛亮所杀),朱可夫的党性(按:前苏联赫鲁晓夫搞宫廷政变,是借助元帅朱可夫的军事力量的),冯玉祥的作风(按:即伪君子),与其你篡党,还不如我篡党。刘少奇的发言,是说,你彭德怀是一个一贯反党的伪君子,企图搞军事政变!
本来毛泽东在7月31日,已经宣布会议结束。毛泽东何故改变主张?据毛泽东贴身士卫李银桥回忆:“……回到住处,毛泽东本是吩咐我们收拾东西,准备散会走人。可是有些领导同志不干了,提议解决彭德怀的问题。当天晚上,我便正式得知不下山了召开中央全会,……
“毛泽东没有参加中央全会。会议吵得很厉害,吵得声音很大。吵声传来,毛泽东睡不着觉,他睡不着觉是要发脾气的,叫我去看看。我跑步去了,见许多人同彭德怀吵。回来学一遍舌。毛泽东发火了,写了批示。中央全会期间,在毛泽东住的房子里,开了几次政治局会议。……政治局讨论决定:只免去彭德怀国防部长职务、军委副主席职务,仍保留政治局委员和副总理职务。生活待遇不变。”(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毛泽东息事宁人的态度,遇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彭德怀不依不饶,咄咄逼人;—方面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也欲置彭于死地。刘、彭的冲撞,已势不可免了!
所以,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遭遇,与毛泽东两人的个人恩怨毫无关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