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乌有十年文选】岳飞死后,战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xwtx · 2013-08-19 · 来源:
岳飞一死,宋奸更加横行无阻,人民对朝廷无比寒心,敌国鼙鼓动地来,亡国之路如何避免?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是有害无益的,居安思危,居危更要思危。战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当我们以为世界是和谐的甚至忘了战争的话,它就在眼前。

  原文标题: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战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按:《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是我读史至此,07年偶然兴起之作 。

  今天看电视新闻,倍觉国事危艰,因欲以《丢掉幻想 ,准备战斗》来警醒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战争,而是战争正在四面八方向我们逼近。这其中有敌对国家、也有恐怖组织……我们当然可以不打第一枪,但是当战争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酒醉金迷的神经能否绷紧?我们久疏战阵的躯体,还能否前行?睁开眼睛,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象一个被包裹着的火药库、新的战争的策源地。

  就在朝鲜宣布“朝鲜不是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国家”“六方会谈已死”“朝鲜永远不会重返六方会谈”,朝鲜就恢复和美国直接对话显示出积极态度,称“不反对就共同的关切进行对话和谈判,我们有这个意愿”的时候,美国表示愿意与朝鲜进行双边谈判,而就在今天,2009年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已经前往朝鲜访问。克林顿此行是为解决两名被扣女记者的问题。韩国东国大学教授金永铉(音)说:“我认为(克林顿访问)不仅仅关乎美国女记者问题,它还将成为美朝关系的转折点。”当基地组织在北非马格里布的分支下令对当地的中国人发动袭击,以及疆独恐怖组织宣布在全时间范围内袭击华人的时候,以普适价值自傲的西方世界,竟然连个屁都没有放。美国、英国却罕见的表示要与塔利班谈判和平!

  我在《美国的信用靠得住吗?》中说: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不放弃支持藏独、疆独组织,而且积极转嫁基地组织的视线,将目标引向中国。

  美国一方面积极邀请中国合作,参与美国的反恐,打击塔利班,从而将塔利班的仇恨开始慢慢分流到中国身上,为将来的金蝉脱壳设下陷阱。一方面积极炮制中国与伊斯兰回教之间的矛盾,双管齐下。通过不断的宣传、持续的鼓噪、有目的的歪曲、以和平示威掩护的煽动,不断激化中国与回教关系,从而达到引领穆斯林分子仇恨中国、遗忘美国的目的,使美国从这些仇恨的泥淖中脱身。这些都表明,美国将恐怖主义的祸水引向中国正在生效。

  现在我要说:美国将和一切反对中国者甚至包括塔利班联合,来最终消灭中国;而中国,将为这或者被消灭的下场全面买单(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过是看得见的九牛一毛)!

  战争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然暴发的,甲午年这样,一九三一年,一九三七年也这样。

  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声明,不与日军接触,并严令东北军张学良部,退至关内,一时间全国表示愤慨,并声讨蒋介石,使蒋声名狼藉。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深夜,在北平的南大门卢沟桥附近,日本侵略军突然向驻守在这里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被迫奋起还击。卢沟桥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

  第二天,消息传到延安。

  那时候,整个局势会怎样发展,还不十分明朗。这以前,日本在华北已曾多次制造过地方性的武装挑衅事件。卢沟桥所发生的,究竟是一次地方事件,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全面军事进攻的开始?许多人一时还不能看得那么清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却立刻作出判断: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必须立刻旗帜鲜明地喊出这个口号。

  七月八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刚刚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这是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的基本政治口号。这个口号,成了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及时地提出这种具体目标,是谈不上政治领导的。

  国民党政府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鉴于自身的统治已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也在进行抵抗侵略的准备。但他们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的幻想,仍希望把卢沟桥事变限制在“地方事件”的范围内。他们对共产党的疑忌太深了,在国共合作的谈判中不断横生枝节,使谈判迟迟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时在延安担任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回忆道:“国家的危亡迫在眉睫,而我党与国民党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具体问题的谈判却迟迟没有结果。我们在延安的同志都如坐针毡,焦虑万分。”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毛泽东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的态度,进行总揽全局的考虑和部署。七月十四日,他在内部发出指示,提出当前工作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包括两个方面:“此时各方任务,在一面促成蒋氏建立全国抗战之最后决心(此点恐尚有问题);一面自己真正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步骤;并同南京一道去做。”“盖此时是全国存亡关头,又是蒋及国民党彻底转变政策之关头,故我们及各方做法,必须适合于上述之总方针。” ……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是有害无益的,居安思危,居危更要思危。

  战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也许,当我们有充分准备的时候,它会离我们远一些,而当我们以为世界是和谐的甚至忘了战争的话,它就在眼前。

  《丢掉幻想 ,准备战斗》一时是写不下去了,我心满是悲伧。于是将《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做些删节,重发于。

  14:57 2009-8-4

  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09ui.html

  近日再读宋史,觉得这真是个小康和谐的社会,无阉祸、无宗室祸、无外戚祸、无女祸、无强藩祸,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前无古人。至岳飞之死,又生出好些感慨来。产生些新的想法,记如下。

  岳飞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文武全才(元人脱脱主编《宋史》:“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按说是要托之社稷的啊,正在用人之际,反而去之而后快,若何?

  我细读岳飞生前死后一些关键人物的表现,发现了一些端倪。

  1:金兀术,金统兵元帅。客观的说,他是个很不错的帅才。但命运安排他和岳飞同在一个时代,注定他们是一生的死敌。1140年5月,岳家军在朱仙镇杀退兀术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金兵闻风丧胆,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兀术哀叹:“自我起兵北方以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失败过。”岳飞决心乘胜渡河收复河北,激励部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然而,高宗慑于岳飞震主之威,听信秦桧奏言,“令岳飞暂且班师”,下令各路大军一律撤回原驻地。岳飞锐意北伐,上奏道:“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高宗借口“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即一尺长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撤军。

  金兀术假意同意和谈,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高宗竟然在秦桧等撮合下,砰然心动。

  岳飞之死,始作蛹者,金兀术也。

  2:宋高宗赵构。赵构是因为父亲和哥哥这两个先皇被金俘虏才得以临时承继大统。也就是说,他的位子是不稳的,只要父亲和哥哥有一人回来,他就得退位。因此在战和和上,他是首鼠两端,既不要落下害死父兄的恶名,又要千方百计保住位子。他怕失败,那什么都没有了;他也不要胜利,那对他没有好处;最好是维持现状。所以,每当宋军大胜时,他就要“班师”,和谈。岳飞是他用来战斗的砝码,秦桧是他用来和谈的闳股。当岳飞一意“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时,赵构就容不下他了。无他,岳飞死不了。

  可惜忠勇如岳飞,至死不明白。

  3:秦桧,熟读“四书五经”的大知识分子,主和的“大外交家”。他与岳飞本无瓜葛,但有着小肚鸡肠。秦桧曾经想谋害韩世忠,岳飞得信,驰书告之,使其阴谋未得逞,因此怀恨在心。只因为岳飞妨碍了他的“和谈大业”,就造出“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既秉承了赵构的意思,也报了自己的私怨。

  4:张俊,与韩世忠、岳飞同为抗金主将。他虽然是秦党,又是岳飞的长辈,却对岳飞相当看好,多加激赏。但当岳飞与他齐名甚至名声超过他时,他由嫉妒发展到对岳飞痛下杀手,是谋害岳飞的主谋和实际执行者。

  张俊贪污成性,与清廉的岳飞性格上是格格不入的。

  宋代的将领,很少有不贪财的,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差不多个个都贪财,只有岳飞是例外。宋高宗常纵容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上进的志趣、野心。高宗时诸将以张俊为最贪,他的田产每年可收租米六十万斛。他家里藏的银子很多,每千两铸成一毬,号称"没奈何"。所以军中戏称“张太尉铁脸”,意谓他无廉耻,不要脸,脸皮好像铁打的一样。而这样一个贪鄙的人,却蒙宋高宗的垂青,南宋初年诸将以他为最享福。

  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他曾议买新淦官田,宋高宗闻之大喜,特赐御札,就把这田赐给他。当时高宗颇疑诸将有野心,及知韩世忠也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人,所以喜欢起来。

  岳飞的廉洁,从他的家产可以证明。他死后被抄家,家里仅有现金一百馀千,其他布帛粟麦等项,合计不过值钱九千馀串。岳飞之得祸,正为他太廉洁了。诸将皆贪财,他偏不贪财,可见他志不在小,便是高宗所疑忌的。也不能为朝臣接纳。

  他们曾经奉诏一起到楚州阅兵,张俊提出和岳飞分韩世忠的背嵬军为己有,岳飞顾及与韩世忠的友情,没有同意,就得罪了张俊。后来他是谋害岳飞最凶恶的之一。

  5:万其卨:谏议大夫,秦桧死党。他不仅一手炮制假证,还把岳飞严刑拷打得死去活来。真是畜生不如的东西。

  6:王氏,秦桧老婆。为秦桧出谋划策,力主“除灭”岳飞的坏婆娘!

  7:王贵,岳飞部下统制官,因为违纪,被岳飞刑仗,在张俊利诱下,诬告岳飞。

  8:王俊,岳飞部将。因为对张宪不满,拿着张俊捏造的罪状,出告张宪“谋据襄阳,还飞兵权。”成为座死岳飞的“造反”主罪。

  9:韩世忠,抗金主将。他是少有的几个与岳飞谈得来的当权者之一。岳飞几次救过他。当岳飞系狱初,韩世忠不平:诣桧访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 ’三字,何以服天下?”本想救岳飞。

  如果他坚持的话,当然结果不好说,起码还是有希望的。但当他听了夫人梁红玉的“明哲保身”一席话后,放弃努力,归隐田园了。还有谁愿意救岳飞呢?

  10:梁红玉,韩世忠夫人。如雷贯耳的女中豪杰,抗金名将。当年她击鼓助威的豪气,震古烁今。当韩世忠决心救岳飞时,她却说“奸臣当道,尚有何幸?妾为相公计,不如见机而作,明哲保身罢!”当年豪气哪里去了?

  11:何铸,中丞,秦桧死党。最先由他和大理卿周三畏审理岳飞。飞见了二人,道:皇天厚土,可表此心。并解衣露背,请二人看。乃是”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良心发现,说了个”好“字,并到秦桧处为岳飞辩污。秦桧说“这是上意”,不成。

  12:周三畏,大理卿,因为不愿审理岳飞,挂冠而去。

  13:张宪,岳飞手下大将。至死不诬岳飞,后与岳飞一起被杀。

  14:隗顺,狱卒,冒死负岳飞尸体葬栖霞岭下。

  从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的关键表现,不难看出,处死岳飞乃主流之意,权威之作,岳飞没有不死的道理。且是在和谐中操作,几乎听不见不同的声音。南宋不亡,天理不容!

  几百年后,大明朝的于谦,又重复了岳飞故事。

  又一个历史的“圈圈”……

  2007.5.29

  梦回宋朝——一个神话般的帝国

  《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乃读史至此,略有“新”得,简以文字,聊以备忘之作。幸被弱水荐至锐博客首页。不意和之者众,亦不乏存疑。惶恐致谢之余,详之史乘,继书此文,为拾遗、为释疑、为小结。一家之言矣。

  我说“宋是个小康和谐的社会,无阉祸、无宗室祸、无外戚祸、无女祸、无强藩祸,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前无古人。”无非指宋内政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发展,民众相对殷实。观有宋320年,多数时候,大抵如此。

  二是与前代比,无论经济、文化,都已发展到空前的高峰(下文将作专门说明)。宋词、宋瓷自不待说,就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描述,功实在宋也.

  后人评宋,言病有二:一是北宋抑兵太过,外无良将,二是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至"风波亭上,冤狱构成;西子湖边,骑驴归去"(指岳飞、韩世忠事),大家心灰意冷,坐听败亡。都是有道理的。

  北宋经济、文化可执世界牛耳,但在国防上长期不予重视,总想以儒家思想诚服外邦,结果一遇战事,就无可抵御。南宋虽有几个良将,偏又有奸臣当政。权奸在内,大将不能立功于外(金兀术对南宋的评价)。这就是金兀术等败而不退,胜而愈奋的主要原因。

  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败。政权时深日久,腐败早成气候;外有强敌觊觎,内有奸佞祸乱;精忠报国者少,趁乱打劫者多。赵宋江山,一家所有,谁复爱之?加上赵构羸弱不明,去忠存奸,亡已矣也。

  就岳飞们不死,也要亡的。

  岳飞之死,籍之于历史,时代悲剧,国仇家恨;放之于今,兄弟睨墙,政权相争。

  但岳飞的死法,不仅关乎政权品性,更关乎民族精神、人伦道德,必须还其历史的本源。

  岳飞之死,不是宋亡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宋还存续了百多年;但岳飞之死对宋亡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博主将深度分析岳飞死国的根本原因及后果。揪出"杀岳"的真正罪魁祸首!由于文章较长,暂分六个章节。

  一、梦回宋朝 一个神话般的帝国

  二、喇叭声咽- 止于铁蹄下的文明

  三、 仰天长啸 挥之不去的梦魇

  四、千古奇冤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五、拨云见天 莫可名状的君臣关系

  六、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之末路

  前三个章节,自成一体,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宋朝。后三个章节,乃《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之补充。

  好了。请跟随我:

  一、梦回宋朝-----一个神话般的帝国

  神话般的帝国必有其神奇的开始。本文就以柳永这阙描写北宋仁宗时期杭州西湖繁华丽景的《望海潮》来掀开这个神话般帝国的面纱。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上阕写杭州都会的繁荣、钱江潮的壮观以及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杭州人口,北宋初期主客户共为七万零五百三十七户(《太平寰宇记》),北宋中期为二十万零二千八百一十六户(《元丰九域志》)。一百年间,激增了差不多两倍。此词作于元丰(神宗年号)之前七十年,“参差十万人家”,可谓实录。

  下阕写西湖的风光景物以及权贵们的排场风度。“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妓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鹤林玉露》称: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人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即暗指此。

  一阙词是否能成为两个民族一场旷日持久战争的导火索,我说不好;但说不勾起人美好的浮想,也是不实际的。谁不想到如此美丽的人间仙天境逛一逛呢......

  宋分北宋与南宋.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在出兵途中,发动了"陈桥兵变",迫使周恭帝退位,自称"宋太祖" ,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960年—1127年)。

  宋朝建国伊始,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北宋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斗争。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称臣"于宋。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局面的结束,使中国又归于统一。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皇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另外,宋又沿袭唐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

  自秦皇汉武以来,是以武治文,到了宋太祖这里,变成了以文治武.

  对于文职官员,无论是权力还是待遇,都要比同级别的武职官员要高的多.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政权也得到了巩固。

  这样做的好处是皇帝绝对控制了政权,保证权力和平过度.但同时也导致了武备松弛,边防不固,导致北宋后期积弱不振.

  在此基础上,宋代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宋的农业 :宋金并立时期,南方的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北方 .

  南宋时,植棉区已不限于两广和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由于经济作物的逐步推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无论在官田上或私田上,采用货币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多.

  宋朝时对外贸易:

  宋代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对外贸易.最初指定以广州、明州、杭州为外国贸易港,并在这些港口设置”市舶司”,处理征税与管理对外贸易的一切事务.

  宋代对外贸易输出中,最大宗的是陶瓷器,南宋,龙泉青瓷器的烧制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时期.龙泉的青瓷大都在泉州出口,由中国或外国商船运输到海外去,

  宋代商业尤为发达,司马光曾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宋城繁华便可窥见一斑。

  南宋国内贸易比较发达.南宋政府在淮河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市场,称为榷场.除榷场外,民间私下交易的数量极多.在今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发现南宋湖州制造的铜镜.在内蒙古西部黑水城遗址中,也曾发现福州刻印的书籍.

  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 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而宋朝的土地政策亦加速了这一进程,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抑商的朝代, 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有人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宋已出现了最初的资本主义萌芽。

  宋代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都是成果累累.

  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也发展到新的高度. 当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诗人.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活版印刷术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

  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宋朝的词作品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

  至于景德镇和龙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国,远销海外。最近打捞的“南海1号”更证明中国航海史可能要向前改写。

  沈括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光科技方面的记载就有200多条。

  《埤雅》对265种动植物作了解释.

  1163年,宋朝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

  宋慈的《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法律医学的书。

  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细细揣摩《清明上河图》,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普通的城市小市民居住的时代,州桥夜市煎茶斗浆,相国寺内品果博鱼,金明池畔填词吟诗,白矾楼头宴饮听琴,一座汴梁城中,处处皆是”情调”.

  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浙江及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络绎不绝.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 柳永的一曲“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到了南宋,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墟市则比北宋更加普遍,仅广东一路就有墟市八百个,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说明宋王朝的市民社会确实发展到了一个比较发达的阶段,就象我们今天进行的城市化发展一样.

  最近有史学研究表明,宋的人均GDP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美金。无疑攀上了我国古代人均GDP的峰值。

  正如马可.波罗游记所叙述的那样,他之所以来中国旅行,是因为大宋朝曾经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经久不息的神话和传说。大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

  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

  李约瑟评价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然而以上种种文明的神话,随着金的投鞭渡江,一步步化做硝烟;并最终在游牧民族蒙元的铁蹄下,践踏为长流血水,蒸发得无影无踪。

  这个可怜的处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封建文明最高阶段的神话般的帝国的发展嘎然而止了……

  二、喇叭声咽——止于铁蹄下的文明

  宋太祖和其弟太宗赵光义用了20年的时间平定了十国之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但是在与辽的战争中却大败。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北宋在仁宗时比较强盛,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非常繁荣,开创了北宋的最顶峰。从11世纪中叶开始,北宋朝政日益腐败,国势进一步衰落,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本想使腐朽的北宋王朝强盛起来,不想却引起激烈的党派之争,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败。

  北宋在徽宗时期最黑暗。当时奸佞当权,朝政腐败到极点,皇帝则昏庸无能,导致了官逼民反。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徽宗时其间又爆发方腊起义和梁山泊起义,这两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统治。

  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即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

  标志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宣和七年(1125年2月),金军兵分两路南侵北宋。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宋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这时,金兵已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连忙逃至金陵(今江苏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等人的指挥下,一度击退了金军,得到了一刻的喘息,可是由于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一心想求和,罢免了李纲等忠臣。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金将宗望率军匆匆北撤以后,一面继续在黄河以北攻打尚未占领的州县,一面作再次大举攻宋的准备,宋朝却恢复了文恬武嬉的故态。宋徽宗赵佶被接回了东京。徽宗、钦宗父子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一头栽进了酒肉声色之中。

  在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时,老将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发动一次袭击,将金兵消灭。宋钦宗不但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反而还撤了他的职。

  宋朝统治者不作任何防御金兵再次进攻的军事准备,各路勤王军队也被下令遣还。他们想入非非,企图暗中联络在金朝的辽降将耶律余睹等人,里应外合搞垮金朝,以求获得意外的成功。于是,金朝以此事和宋朝不履行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的诺言为口实,于靖康元年八月,再次出兵南侵。金太宗命令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进军。

  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从保州(今河北保定市)出发,连续攻陷真定、庆源,并经恩州(今河北清河县),由大名府魏县(今河北魏县西南三十里)取李固渡渡过黄河。宗翰率领的西路军继续围攻太原。北宋朝廷一再破坏河东的抗金部署,太原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被围困250多天后,终于在九月间被金兵攻破。接着,宗翰率军越过无宋兵守卫的险隘南北关(在今山西灵石县),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今河南孟县)。守卫河阳对岸的宋军有12万人,金军不敢渡河。金军将许多战鼓集中起来,敲了一夜,宋军吓得连夜溃逃。西路金兵顺利渡过黄河,进占西京(今河南洛阳市)、郑州。两路金兵同时进逼东京。

  金统治者对宋朝采取的是“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一面加强军事进攻,一面又不断派使者同宋朝磋商议和条件。金军渡过黄河以后,宗翰派使臣到宋朝,提出划黄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的地方全部归金国。宋钦宗对金国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他立即派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事宜。钦宗还下诏给河北、河东的军民,令他们开城降金。

  河北、河东的人民异常愤怒,立即掀起了反割地的怒潮。聂昌走到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被绛州人民杀死。耿南仲和金使臣到卫州(今河南汲县),卫州人民要捉拿金使臣,金使臣吓得仓惶出逃。耿南仲再也不敢提割地的事了。

  靖康元年十一月底,金兵东、西路军会师汴京城下。金兵再次包围了宋朝京城。这时京城危在旦夕,宋钦宗还在幻想与金求和。汴京虽然还有7万宋兵,但宋钦宗根本不组织这支军队进行有效地抵抗。汴京城中的百姓坚决要求抵抗金兵,自动起来杀死抵抗不力、有奸细嫌疑的东壁统制官辛康宗。宋钦宗一伙害怕京城百姓造反,在杀死辛康宗的事发生后,赶忙把参加守城的汴京百姓赶下了城头。

  宋钦宗不让汴京百姓抗金,却想依靠汴京的市井无赖,组织所谓“六甲正兵”、“六丁力士”、“北斗神兵”来保卫汴京。闰十一月二十五日,自称懂得“六甲法”的郭京命令由一帮无赖组成的7777个“六甲正兵”,大开宣化门出战。这帮“神兵”一出城就被金兵击溃。郭京见势不妙,推说下城“作法”,带领残兵南逃。洞开的城门还未来得及关闭,金兵就蜂拥而入。汴京失守了。

  汴京城破后,宋军将士和城中百姓纷纷要求与敌人进行巷战。他们宣誓:人在城在,誓与京城共存亡!宋钦宗吓得面无人色,哪里敢抵抗。他狠狠地说:“巷战巷战,无异于加速死亡。君不见精通‘六甲法’的郭京也被打败了?金胜宋败,这是天意!”钦宗派宰相何栗去金营求和。何栗吓得连马背都爬不上去,手中的马鞭一连落下来三次。

  何栗到了金营,宗翰、宗望对他说:“我们不想灭掉宋朝。请宋朝皇上前来商议割地。谈妥了,我们立即退兵。”宋钦宗带领几个大臣赶到金营,向宗翰、宗望交了降表。钦宗交了降表,可金兵还是不撤退,他们提出要废除宋钦宗的帝号,另立一个宋国的国君。钦宗回到京城,痛哭一场,觉得一切都完了。接着,金军派人进城,查封府库的金银财物,抢去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1000万匹。宋钦宗还派出24名官员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前后查抄了二十多天,金兵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把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桉也一抢而空。

  公元1127年,金军再一次进攻开封,并虏去徽、钦二帝和大量的财物。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宋徽宗、宋钦宗被拘押在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了宋徽宗、宋钦宗。四月初一,金兵把钦宗父子连同后妃、宗室、朝官3000多人俘虏北去。北宋王朝覆灭了。

  这次事变是在北宋靖康年间发生的,所以历史上称作“靖康之变”。

  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

  北宋自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至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太宗下令废掉,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前后历九帝一百六十八年。

  这同时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蒙古的南侵和南宋的灭亡

  公元1235年,蒙古在灭亡金后,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瑛、余介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

  襄樊保卫战

  忽必烈在平定李檀叛乱后,于1264年又彻底击败阿里不哥,从而结束了蒙古4年的内乱.而反观南宋,在贾似道一手遮天下,名将被杀,军政日趋腐败,于是,忽必烈将灭亡南宋作为头等大事.也就在这个时候,南宋四川守将刘整见其他将领被害,为求自保,率所部向蒙古投降.刘整本为孟珙部将,深得孟珙所传,而其所部水师更是精悍,也因此蒙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师.而后,为表忠心,刘整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阳,再攻临安的亡宋战略,被忽必烈采纳.

  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襄樊保卫战拉开序幕. 襄樊自1239年被孟珙收复以来,一直被南宋苦心经营,城防相当坚固,兵多粮足.蒙古军开始进攻重点是樊城,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围五年,粮食已基本耗尽,但两城军民依然斗志昂扬,元兵始终无法破城.同年,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3000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五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而独揽军政大权的权臣贾似道,却不闻不问。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至此,襄樊保卫战对蒙古已是极为有利.

  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元朝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临安失陷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就称皇帝,改国号为大元.

  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到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气数已尽.

  厓山决战

  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还在坚守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文天祥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在扬州虽遭元军围困,但坚持不降,后粮草用尽,于是突围,想去福州与陆秀夫会师,结果在泰州被元军打败.李庭芝虽被俘,仍不投降,最终被元军杀害.

  文天祥在江西的壮大引起了元朝的重视,元军主力南下江西,文天祥不敌,只得退到广东.后在广东潮阳被南宋叛奖张弘范抓获.虽然元朝百般诱惑和威逼,天祥至死不降,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千古传诵的诗句和《正气歌》这样的光辉诗篇.最终,天祥也被杀害了.

  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后来不断南迁,途中小皇帝端宗去世,陆秀夫又立九岁的赵昺为帝,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

  1279年,元军到了厓山,张弘范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我知道投降元朝,不但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富贵。但是,我宁可丢脑袋,决不变节。”

  元军与宋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激战几天后,宋军不支,张世杰与陆秀夫决定撤退.

  赵昺的坐船,由陆秀夫守着。他对张世杰派去接赵昺的小船,闹不清是真是假,怕小皇帝落在元军手中,就拒绝了使者的要求。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昺,只好指挥战船,趁着夜色朦胧,突围撤退到海陵山。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巨浪袭来,把他的船打沉了。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终于落水牺牲。

  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陆秀夫不愿被俘虏,他回过头对赵昺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背着赵昺一起跳进了大海,在滚滚波涛里淹没了。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

  赵昺死后,尸体浮出水面。渔民看到一小儿尸体,身穿龙袍,脚穿黑袜子、靴子,头戴皇冠,还有玉玺。身上有浓浓的脚臭味。百姓认出是赵昺,便把他葬在今天潮洲赤湾村的宋少帝陵里。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 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

  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 展开的这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 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南宋自宋高宗赵构于1127五月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当时称南京)正式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至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日),走投无路的南宋残馀势力终于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背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王朝最终被元灭亡,前后历九帝一百五十二年。

  两 宋公计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

  1279年2月,元朝统一了中国,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

  中华文明第一次整体亡于一个比自己文明低不知道几个层次的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神话破灭了!

  三、仰天长啸------挥之不去的梦魇

  1279年2月,元朝统一了中国,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了。

  中华文明第一次整体亡于一个比自己文明低不知道几个层次的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其毁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政治专制腐败

  宋看起来亡于军事业,实则亡于政治专制腐败。

  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及制钱谷等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北宋在仁宗时比较强盛,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非常繁荣,出现过短暂的“庆历新政”。开创了北宋的最顶峰。

  从11世纪中叶开始,北宋朝政日益腐败,国势进一步衰落,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本想使腐朽的北宋王朝强盛起来,不想却引起激烈的党派之争,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

  神宗、哲宗、徽宗屡起党狱。徽宗更是昏庸无能,重用蔡京,大肆迫害元祐党人,将司马光,苏轼等309人刻成“元祐党人碑”,以示惩戒。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在徽宗时期最黑暗。当时奸佞当权,朝政腐败到极点,导致了官逼民反。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徽宗时其间爆发方腊起义和梁山泊起义。这两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统治。

  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终于酿成“靖康之难”。

  南宋时期,皇帝一样是昏庸无能,官员贪污腐败,民众疲于奔命,进取心全无。

  宋高宗赵构和秦桧杀害岳飞, 断送了一举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

  南宋末年贾似道乱政,终于导致宋的彻底消亡。

  南宋之乱,开始于秦桧,终于贾似道。贾似道与秦桧一脉相承,极为相似。

  他们今天出台一个政策,明天制定一个规矩,后天变化一个花样,朝令夕改,以加强铁碗统治,大力搜刮民脂民膏,根本就不管外敌如何威胁。

  秦桧再次任相18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重定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

  (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政策失败当

  1.不重国防投入。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抑武”,这使北宋初期社会、政治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祸事。不过这也使得北宋在军事上较软弱。

  两宋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的发展是相当畸形的。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近有史学研究表明,宋的人均GDP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美金。无疑攀上了我国古代人均GDP的峰值。

  宋朝周围的女真、党项、契丹、蒙古基本上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经济很落后。南宋经济上的发展,也没有带来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南宋的经济已经不是领先周边国家几十年的问题了,而是领先了几个时代。南宋经济上的发展,带来的是民风的醇厚,大家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人是不愿意承担战争风险的。

  最可惜的是宋朝不是没有财力全面发展军事力量。周密在叙宋人观潮盛况时写道:“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南宋都城的繁华、人民的享乐靡风尽显纸上。没有把强大经济转化为综合国力,没有把强大经济用于发展全面的军力,这是有宋一代的遗憾!所以面对北方野蛮落后民族强悍军力的进攻,经济文化先进的宋朝除了一味割地赔款,就是节节败退,直至陆秀夫抱着宋祥兴帝赵昺跳海而亡。

  我们现在说战争是拼经济,金全盛时都不能灭宋,南宋与元战了50年才消亡,足以说明宋的实力多么强大。

  北宋抑兵太过,又妄自己尊大。宋人可以制造火药,但是却不用于火器而用之于烟花;宋人弩弓技艺制作精良,却很少把其广泛用于实战。骑步兵的扩充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国家意义显而易见,但是到了南宋,除了水军可以,陆军则快速萎缩,许多优秀战马成了贵族赛马的良驹。

  2:不重军队建设。

  北宋实行文官领军制度。科考八股文选出来的文官当时是不错,注意民风民治,做父母官,体恤民情,轻徭役,经济发展的很快。文人固然少有倚兵自重之心,但是在周边群狼环伺的情况下,本就外无良将,仍然不敢重用武将,用也不信任,则是自寻死路.有宋一代,作为武人,其境遇是比较凄惨的,上头猜忌不说,民间也渐生鄙视之心, ”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就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

  社会精英都聚集到文人那边去了,从事文学,历史,科技或者官员的工作的人的待遇和前途要远远好过于做一个职业军人.

  最可笑与可悲的是,这些皇帝本人就是文采飞扬的人,他们出手的很多文章书画被后人奉为经典与珍品。宋徽宗沉迷书法绘画,创造了“瘦金体”,而致朝政于不顾,选人用人也以此为标准。大权奸蔡京写一手好字,就拜为宰相。太监童贯为他搜集书画,就大权在握。宋高宗赵构亦如是。宋体字出自秦桧,由于此,后来的人们才没有把这个字体称为“秦体”,而命名为“宋体”。

  宋朝一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军官指挥训练培训机制。虽然也有武举人的考试,可是军事人才的培训却荒废了。而且军官没有实际上的领兵权利,一切要听监军的,宋军事上的失败,和这方面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无职业军人。

  宋一直实行募兵制度,且只进不出,高峰时期,军队人数达到120 万。南宋的兵制变化很大,也不是很规范,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募兵仍然盛行,因此军中士卒拖家带口,人不少,能战斗的不多。军纪相当混乱。

  宋其实从来就没有建立起一支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军队。

  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到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

  3:不积极备战,用贤不专。

  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投降政策,压制军民抗金斗争,关键时候甚至不惜惨杀爱国将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偏安王朝虽产生了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却又有南臣贾似道祸乱,导致南宋最终覆灭。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撕毁绍兴九年的和议,发兵南下,金宋两国在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生死大战。为反击金军进攻,宋军五路兴兵,北进中原,战果颇丰,其中岳家军更是连战皆捷,进抵距北宋旧都汴京仅45里的朱仙镇,金国“自燕以南,号令不行”,大宋中兴似乎指日可待。

  1140年5月,岳家军在朱仙镇杀退兀术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金兵闻风丧胆,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兀术哀叹:“自我起兵北方以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失败过。”岳飞决心乘胜渡河收复河北,激励部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然而,高宗慑于岳飞震主之威,听信秦桧奏言,“令岳飞暂且班师”,下令各路大军一律撤回原驻地。岳飞锐意北伐,上奏道: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高宗借口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即一尺长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撤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九,十月间,秦桧按金人授意,兴起岳飞之狱.他派谏官万俟卨收集伪证,组织狱词,罗织罪名。秦桧又串通张俊,收买、勾结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部将王贵、王俊等人,秉承秦桧意旨,诬告张宪欲据襄阳为变,以谋恢复岳飞兵权.张宪遂被捕入狱,将岳飞,岳云父子也送大理寺(甫宋最高审判机关).岳飞被捕后,秦桧加紧投降活动。

  岳飞爱兵,兵善战,“岳家军”又是金最怕的。杀害岳飞实在是帮了金的大忙。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介,张俊史称“中兴五将”。岳飞被杀,韩世忠被罢,后张俊也被罢。“中兴五将”,去其三。还有谁能战斗?错误杀害岳飞,失去了恢复中原的大好机会.

  南宋惧敌如虎又不审时度势。在灭亡金朝后(1234年),蒙古军主力北撤,而南宋的宋理宗刚刚亲政一年,急于光复中原,下令宋军趁蒙古无暇南顾,开始北伐,以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实际情况是中原地区经过蒙古洗劫,已是满目疮痍,宋军一路所收复的城市包括汴梁,洛阳都几乎空无一人,北伐宋军根本得不到给养补充,很快陷入困境.而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居然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此后,故意引诱宋军深入的蒙军趁机合围,北伐宋军大败,只得转入战略防御.

  到南宋末年,贾似道- -又一秦桧,一手遮天下,名将被杀,军政日趋腐败,于是,忽必烈将灭亡南宋作为头等大事.

  南宋四川守将刘整见其他将领被害,为求自保,率所部向蒙古投降.刘整本为孟珙部将,深得孟珙所传,而其所部水师更是精悍,也因此蒙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师.而后,为表忠心,刘整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阳,再攻临安的亡宋战略,被忽必烈采纳.

  1268年,襄樊保卫战拉开序幕.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又因为有叛徒向元兵告密,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至此,襄樊保卫战对蒙古已是极为有利.

  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元朝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三)战略上的苟安和投降主义

  吾观南宋军队不是不能战斗,人民不可为不爱国家。根本原因是自徽宗、钦宗、高宗赵构至南宋灭亡,投降主义的政治军事路线和战略成为一条贯彻始终的主线。

  小有胜利就灯红酒绿,一遇失败就鬼哭狼嚎。

  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介,张俊史称“中兴五将”。宋高宗在绍兴十年改神武军番号为行营护军,分别由当时位高权重的五位大将统率,韩世忠为前护军、岳飞为后护军、刘光世为左护军、吴介为右护军、张俊为中护军,这五支大军成为南宋军队的主力,韩世忠等人也被称为五大帅。

  绍兴九年(1139年),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所部的统制、统领、将官813人,又奉诏各进秩一等,这样,三大护军的实力又有增强,大致情况如下:

  韩世忠的前护军8万人,辖统制11,统领13,正、副、准备将189,约有63将的编制,以淮东楚州(今江苏淮安)为基地;

  刘光世的左护军5.2万人,辖十军,先以池州、庐州为基础,绍兴七年(1137年),刘光世因畏敌避战,被解除兵权,淮西兵变后,左护军名存实亡了; 张俊的中护军8万人,辖十一军,以建康府为基地,有统制10,统领14,正、副、准备将297,共有99将的编制;

  岳飞的后护军10余万人,以鄂州(湖北武昌)为基地,辖十二军,有统制22,统领5,正、副、准备将252,共84将的编制;

  吴玠的右护军7万人,以兴州(陕西略阳)为基地,编制情况比较复杂;

  除去以上五大主力之外,南宋尚有刘锜的由八字军改编的侍卫马军司,大约2万人;杨沂中的殿前司军,大约有3万人左右。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岳飞的后护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按目前掌握的记载,大致分为十二军,包括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其中背嵬军是岳飞亲兵,最为精锐,《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所谓“背嵬”就是给大将背酒瓶的人,“燕北人呼酒瓶为嵬,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之人负之”。  作为岳飞的亲随,背嵬军是一支疆场决胜的强大力量,据记载,仅骑兵就有8000人,岳珂也说“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袁甫在《蒙斋集》中有诗赞: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岳飞治军,笃信仁、信、智、勇、严的五字箴言,军纪严明,所谓饿死不虏掠,冻死不拆屋,军风纪之优良震古烁今。

  绍兴十年北伐,岳家军主力大概进行了九次大规模会战:颖昌之战、陈州之战、郑州之战、洛阳之战、郾城的两次大战、临颖的两次战役、颖昌决战,连战皆捷,一直攻抵汴京附近。6月中旬,岳飞的前军统制张宪率背嵬军骑兵从光州北上,于6月19日,抵近汴京西南的重镇颖昌,批亢捣虚,直插金军腹心之地,在颖昌以南40里处,打败金将韩常的部队,韩常退往汴京与宗弼会合。6月23日,担任先锋的统制官孙显在蔡州和陈州之间,打败排蛮千户的金军,6月24日午时,张宪分兵东向,进至距陈州十五里处,败金军骑兵3000人,接着打败金国守将翟将军,夺取陈州,此后又在城北与从汴京调来的金援军激战,虽击败敌人,但自身伤亡亦大,因此张宪又退回陈州。6月25日,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在颖昌打败来犯的金军6000余骑,同日,中军统制王贵的部将杨成等人在郑州以南打败金将漫独化部5000人,收复郑州。6月29日夜,王贵部将刘政在中牟劫营,打败金军,缴获战马500多匹,7月1日,中军副统制郝晸攻西京洛阳,打败李成的杂牌军,于7月2日克城。

  据《三朝北盟会编》“岳侯传”记载,岳飞当时“率兵自屯郾城县,又遣王贵、董先、姚政、冯赛、岳云等兵三万占据颖昌,为永驻之计,又分兵攻战诸州。”显而易见,岳飞认为金军兵败如山倒,不足为患,剩下的就是收拾残局了,因此过早分散了兵力,,如此一来,作为岳家军北伐大本营的郾城实际上唱起了空城计。

  宗弼侦知这一情况后,采取勐虎掏心战术,会合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赛里、韩常等部1.5万骑兵在陈州和颖昌之间取径路突袭郾城,在郾城以北20多里处,与岳家军发生激烈的遭遇战。这一仗史书上写得很热闹,岳家军步骑兵一齐出阵,一会麻扎刀,一会提刀,一会巨斧,反正十八般兵器,全拿出来了,将领和士兵们誓死奋战,呼声震天动地,杀得昏天黑地,最后,金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趁天黑向临颖方向撤退。

  7月14日,宗弼突然出现在颖昌阵西,这次他集中了镇国大王、韩常和四个万户的三万骑兵,准备攻城,同时,又派六千骑兵在临颖东北,牵制张宪大军,企图一举拿下颖昌。

  当时,岳家军在颖昌的兵力不详,但张宪主力离开后,岳家军中军统制王贵已率中军、踏白军、选锋军各一部从郑州赶来接防。岳飞派其子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军前往增援,估计颖昌岳家军兵力应不少于三万。岳云转守为攻,让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自己与王贵、姚政率中军、游奕马军、背嵬军出击。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以致宿将如王贵者也产生了怯战之意,战后曾遭岳飞的严厉斥责。

  女真骑兵素号“坚忍”,每战奋勇争先,“败而不乱”,“更进叠却”,“善乎往来冲突”,战斗力非常强劲,但颖昌大战,斗志旺盛的岳家军表现得更加出色,士兵们前仆后继,“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最终赢得了胜利。

  7月18日,张宪部将徐庆、李山、寇成、傅选在临颖东北,打败了宗弼派去牵制的六千骑兵,缴获战马百余匹,追击十五里。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主战派重新掌权,撕毁绍兴九年的和议,发兵南下,金宋两国在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生死大战。为反击金军进攻,宋军五路兴兵,北进中原,战果颇丰,其中岳家军更是连战皆捷,进抵距北宋旧都汴京仅45里的朱仙镇,金国自燕以南,号令不行,大宋中兴似乎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所有的战果在一道道撤军的圣旨面前化为乌有!岳飞被错误杀害,从此苟安和投降主义成为主流,奸佞专政,忠良见黜,将帅失和,民心失望,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其实南宋不是没有免于灭亡甚至取得胜利的机会。相反,由于政治军事路线的错误,机会放在面前也不会把握,反是昏招频出:

  助元灭金,自取其祸。1227年,成吉思汗死,他的儿子窝阔台根据他临死前的战略部署,开始灭亡金国的军事行动,即假道南宋,合围金国.1231年,拖雷率领的三万铁骑顺利抵达湖北,趁金兵后方空虚北上,直逼汴梁,最终攻陷汴梁,金朝大势已去。

  汴梁陷落前,金朝皇帝哀宗辗转逃到蔡州,此时,曾受尽金人羞辱的南宋与蒙古达成协议:双方联盟合围蔡州,灭金后,蔡州一带大片土地划归南宋.金哀宗向南宋苦苦哀求,讲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南宋与金结盟,共同抵抗蒙古.只是过去的耻辱和大片土地的诱惑早已使南宋失去了判断能力,断然拒绝了哀宗的要求.随后,蔡州之战打响,宋军首先攻破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时间是1234年

  见死不救,唇亡齿寒。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内部纷争汗位,大汗之位迟迟不能定,虽然后来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也只两年就死了.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直到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蒙哥取得蒙古大汗之位,在他稳定了地位以后,就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并着手制订亡宋计划.为避开长江天堑,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主张,从甘肃出兵,经川西,灭亡位于云南一带的大理国,从而完成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这个计划最终得到大汗蒙哥的批准.1252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开始了灭亡大理国的长途奔袭,至1254年,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大理国灭亡,蒙古完成了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

  蒙古内乱,不战反和。

  蒙古在完成了对南宋的大包围后,于1258年发动了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是三路军的主力,当1259年蒙哥率领的蒙古军来到合州后,马上就遇上了挫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

  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久攻鄂州不克,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双方签定议和协议后,忽必烈便率蒙古军撤退争汗位去了.至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

  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但贾似道私自与忽必烈议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溷乱.

  蒙古内乱本来是南宋的好机会,可是南宋这几年都干了些什么?奸臣贾似道本是市井一混混,凭借外戚身份,竟位极人臣,专横跋扈.在鄂州前线,本来忽必烈急于回蒙古争汗位,南宋是掌握主动权的,而贾似道竟私自与忽必烈签定对南宋极其不利的和约.回临安后,其又编造打败忽必烈的谎言,更博得皇帝的信任.贾似道此人外强中干,表面嚣张,内心非常惧怕蒙古人.其残害正直的大臣的手法,不亚于秦桧。尤其是一些抗蒙将领都被他关进了监狱,抗蒙名将向士璧,曹世雄更是被贾似道害死在狱中.在迫害忠良的同时,贾似道又大肆提拔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所谓心腹,用这些庸才来代替被害忠良的位置,从而完成了对南宋军政各界一次致命的大换血.

  趁蒙古内乱和贾似道营造的太平气氛,杭州的君臣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岂料大难即将来临,南宋怎么能不亡?再说一遍,南宋灭亡,始于秦桧,终于贾似道(他俩的封号都一样魏国公)

  宋亡于元,开创了人类高等文明毁于低等文明的先河。留给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1:死人过半.

  元在南宋首都被攻陷,确立元朝时代的前后,被征服者遭受了最无情的屠杀。据历史记载,大约5000—6000万人死于非命。汉族从1亿多人口锐减到不足3000万。

  2:文化经济受重创。

  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虽然一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继起的明王朝开始时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 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大杀名臣,廷杖士大夫,夷人九族,无复宋王朝尊重生命价值,尊重言论自由,以及不抑制商业,重视对外贸易的传统,汉人在遭遇北方游牧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和并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北宋年财政税收达1.6亿贯文.南宋也有1亿贯文。其中光工商税收就占2000-3000亿贯文,说明了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以后的明朝,年财政税收只有宋的十分之一。清鼎盛时期也只达到宋的一半。

  3:人伦丧尽。

  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抵抗也最强烈,最后一个亡于蒙古.元朝统治思想更趋保守.敌我生死作战的大环境下,已没有了中间地带,非我即敌,因此对待不同意见的宽容已大不如没有遭遇整体性亡国的宋. 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忍好杀,视人命如草芥。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因为敢于抵抗的人都牺牲了.大屠杀使汉人精神麻木,丧失了固有的仁慈精神,使经历了大屠杀后剩下的人麻木苟安.

  4:种族主义盛行。

  人分四等,(南人)汉人沦为最下等。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5:两个民族始终未能融合.

  与其他侵略者很快皆融入汉文化不同,元的统治阶层在九十五年的统治中,基本上没有接受汉文化,其对于汉文化一直持排斥、打压的态度。帝国上层的官方语言也不是汉语,帝国上层内部对于大量接受汉族人进入政府的前景显然是恐惧的。两个民族始终未能融合。最后,元统治中国不足九十五年,来自漠北,又整体退归大漠.

  宋朝灭亡,留给中国的,实在是最黑暗最悲惨的历史!

  四、千古奇冤------谁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那么,谁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呢?我列出三个人选,余皆爪牙、帮凶,不值一提。

  1:完颜兀术:开疆拓土的一代骁雄

  完颜兀术(?─1148年),名宗弼(民间常称为金兀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善骑射,累官太师,都元帅、领行台尚书事,江南呼为四太子,侵宋主将。

  建炎三年(1129),率金军南侵,为韩世忠所败,十万金兵困在黄天荡中48日,得宋军奸细的告密,最后脱逃。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绍兴十年,兀术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乘胜进占朱仙镇。兀术被迫退守开封。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

  因为岳飞被杀害而得利:绍兴十一年十一月,金朝派使者到临安,谈判议和条件,与宋高宗、秦桧订立和约,使南宋称臣于金,输纳岁币,金宋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南北长期对峙局面,此即绍兴和议。

  皇统元年(1141)春,兵进淮南,与宋军接战,互有胜负。兀术写信给宋高宗赵构,有“所有淮上大军,使至日诸道班还”的话。高宗读信后心惊胆破,告诫军队不可冒犯兀术。于是兀术便以区区一纸短信,便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从此兀术大军横行川陕,无人能敌。

  完颜宗弼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宗王,也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军事统帅与重要宰执。

  女真民族于宋时,是一个弱小的民族,先后臣服宋、辽,一度甚至臣服高丽。阿骨打奋起于白山黑水,征服辽、高丽,使女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疆域之广,超过了当时被尊为正朔的宋王朝。

  完颜宗弼在征服契丹的战役中,立有大功,在对宋的战争中,完颜宗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用兵神速,胆略过人,连连大破宋朝名将宗泽、韩世忠,平定中原,迫使宋朝上表称臣,确立金朝不可撼动的超级政治大国地位。在朝中开国元老或死或叛、政局不稳之时,他独撑危局,使王朝顺利度过难关。

  《金史.宗弼传》赞曰:”宗弼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熙宗举河南、陕西以与宋人,矫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

  杀岳飞起意于完颜兀术.但在杀岳上,他是有心无力.

  在对岳飞评价上,完颜宗弼也很公允 ,算得上是英雄相惜。

  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无论是当时作为岳飞对手的女真人,还是后来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对岳飞的评价都是没有丝毫动摇的。

  2:宋高宗赵构:两面受制的儿皇帝

  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宋徽宗第九子,钦宗赵桓弟。属相:猪。

  母亲韦贤妃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并不受徽宗的宠爱。5岁封为康王,赵构本与皇位无缘,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北宋灭,史称“靖康之变”。其时,康王赵构正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拥兵万人在外。成了漏网之鱼,“中兴之主”的位子自然非他莫属。宋旧将臣便拥戴他为皇帝。翌年(1127)五月初一日,21岁的康王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当时称南京)正式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构即为高宗。为南宋第一个皇帝。

  高宗是南宋投降派的代表.他把金朝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引为亲信,任为宰相,伙同秦桧加紧进行投降活动,竭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当绍兴十年(1140)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钦宗后自己必需退位,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断送了抗金斗争的大好形势。十一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朝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遂同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

  不得不提到赵构这个人,因为他是当朝皇帝。说白了,岳飞是在为他保家为国,且屡建奇功。不是岳飞,宋恐怕早亡了。按理,应该岳飞应该得到奖赏,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还有谁比赵构更爱这个江山?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求之不得,他怎么傻到自断手足?他与岳飞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就算岳飞不明白他的意思,一定要一意“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那也可以罢官不用嘛,为什么非杀掉呢?

  杀岳飞,他无利可图,他将失去很多,也没有非杀的理由;不杀岳,至少还留有对金讨价的筹码,关键时候还要靠岳飞去保江山呢。难道他连这么简短的帐都算不过来?他难道连趋利避祸的人的基本本能都丧失了?

  当年秦桧欲害韩世忠,要不是他保,恐怕第一个“莫须有”该姓韩了。

  可以说,杀岳是最坏的选择,有百害而无一利。事实上,杀岳飞,他是受损失最大的冤大头。

  1:失掉民心。爱国人士寒心,民怨沸腾。大家心灰意冷,坐听败亡。

  2:失掉军心。杀岳去韩,将士流血牺牲,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3:失掉皇权。大权落入秦桧一人之手,赵构已被架空。赵构自言:对秦桧经历了初奇,继恶,后爱,晚复畏的过程。

  4:失掉大节、割地称臣于金。中国人历来重名节,皇家亦然。赵构被天下人唾骂,想不是他要的吧。

  5失信天下。自此再无人可用,一失败涂地。

  一无动机,二无利益。岳飞怎么是他杀的呢?

  其实从他羸弱性格和所处环境就能找到答案。

  他一生有两怕:外惧完颜兀术,内畏秦桧。

  当大权落入秦桧一人之手,并且一意要杀害岳飞的时候,他恐怕是有力无心,甚至是无力无心,想保都保不了了。

  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陆游曾说:“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一时间,以高宗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一个学书潮 . 这种以权贵的好恶而人为左右书体盛衰,影响了南宋书法的发展,但宋高宗对南宋书坛的贡献还是不能抹杀的。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传本《顾恺之女史箴图题字》、《褚遂良倪宽赞》等亦有指为构所书者。

  3:秦桧:大奸似忠的千古罪人

  那么,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只剩下秦桧了。事实也是如此。

  秦桧(1090~1155), 中国南宋权奸,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秦桧出身在一个中小地主的家庭。他父亲当过静江府古县(今广西永福县境)令,这在宋朝统治阶级中只算得上一个小官。秦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疾速地飞黄腾达,因此做过乡村教师。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甚至牢骚满腹,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他要求不高,只要有几百亩好田,不再当“童子师”、“孩子王”,不再靠束修自给,也就可以了。但自从中进士后,他就扶摇直上了。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官至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金军攻占开封后,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进议状,主张另立宋宗室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以秦桧反立张邦昌为借口,将他捉去,同去的还有他的妻子王氏及侍从等.这时宋徽宗得知康王赵构即位,就致书金帅粘罕,与约和议,叫秦桧将和议书修改加工润色。秦桧还以厚礼贿赂粘罕,金太宗把秦桧送给他弟弟挞懒任用。从此,秦桧亦步亦趋地追随着挞懒,逐渐成为他的亲信。

  由于他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放回南宋。秦桧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罢相闲居。绍兴七年(1137),秦桧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宋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招致淮西军的哗变投敌,八年,秦桧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迫令班师。十一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

  (1)秦桧是杀害岳飞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秦桧宰相。秦桧实际成了终身宰相。

  秦桧杀岳去韩,对内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无人敢言。对外,结欢完颜兀术,对金有所交代。

  借机会壮大桧党,把支持朝政。架空赵构,已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秦桧封魏国公,桧母封魏国夫人,养子熺举进士。熺掌国史,将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凡590卷,所有诏书、章疏,交桧或篡改或焚毁。

  桧妻子以下,均加恩封。

  并赐桧甲第,御书“一德格天”匾。许立家庙御赐祭器。

  尊称“圣相”“相父”,专权达19年。

  (2)历史记载

  秦桧再次任相18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

  秦桧养子熺掌国史,将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凡590卷,所有诏书、章疏,交桧或篡改或焚毁。幸好存金的还在。

  《金史》中记载,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年),中书舍人孙大鼎上书追述秦桧被女真贵族纵归南宋的事说,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大臣们在黑龙江柳林集会,担心宋朝复兴.宋朝臣赵鼎、张浚志在复仇,宋将韩世忠、吴阶知于兵事.这样既不可威取,又要看到结仇巳深,势难使南宋人民屈服,还是暗中先放纵为好.

  另在《金国南迁录》中记载,金国大臣考虑南宋复仇事,议及放纵秦桧归国,鲁王说,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顺我”。忠献王粘罕说,这件事在我心里已酝酿三年了。只有一个秦桧可用.我喜欢这个人。“置之军前,试之以事”,表面上虽然拒绝,而内心中经常能“委曲顺从”,秦桧始终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政策,今天如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就这样金人决定放秦桧南归.结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桧回到临安就力主和议,窃踞相位,专权擅国,残杀抗金将领。其后,使南北对峙局势基本形成。

  《宋史·秦桧传》记载,南宋政府虽几次派代表与金朝谈判,但仍是一边防守,一边议和。而专与金人解仇议和,实际是从秦桧开始的。因为秦桧在金朝时,首倡和议,所以他南归后,就成为女真贵族的代理人。

  建炎四年(1130年),金将挞懒带兵进攻淮北重镇山阳(即楚州,今江苏淮安),命秦桧同行.为什么要秦桧同行呢?从挞懒的策略看,诱以和议,内外勾结,才能致南宋于亡国之境。这个“内”,只有秦桧可用。而秦桧卖身投靠女真贵族的面目,在南宋朝野还未彻底暴露,所以金统治者把秦桧作为合适的人选了。因此,秦桧南行前与妻子王氏密商计议,作了一番戏剧性表演。王氏故意大喊大叫说:“家父把我嫁给你,当时有资财二十万贯,要你我同甘苦。现在大金国信用你,你就把我丢在路上。”争吵不休.挞懒妻子一车婆听到了,就请王氏到家里问个究竟.王氏全告诉了。这一车婆又说给挞懒,于是也叫王氏以及侍从同秦桧南行。山阳城被攻陷后,金兵纷纷入城。秦桧等则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涟水(今江苏涟水),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巡逻兵抓住,井要杀他.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应该知道我的姓名。”有个卖酒的王秀才,从不认识秦桧,但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就作个大揖说,“中丞劳苦,回来不容易啊”大家以王秀才既然认识秦桧,就不杀他了,而以礼相待,后来把他们送到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秦桧南归后,自称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夺船而来的。臣僚们随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孙傅,何粟、司马朴是同秦桧一起被俘的,为什么只有秦桧独回?从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到楚州二干八百里,要爬山涉水,难道路上没有碰上盘查询问,能杀死监守人员,一帆风顾地南归?就算是跟着金将挞懒军队甫下,金人有意放纵他,也要把他家眷作为人质扣留,为什么能与王氏偕行而南呢?这些疑问只有他的密友、宰相范宗尹和李回为他辩解,并竭力举荐他忠于赵家皇朝.但疑团并没有完全消除。

  秦桧南归后,送给赵构的第一件“见面礼”就是,要想天下无事,就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南宋的军队和将领主要是西北、河北和山东等地人组成的,如果照察桧“北人归北”的主张去办,就等于把北方土地全部奉献给女真贵族,而且大批不愿降金而南下的北方人士,都得回去受金人统治:就等于南宋自毁长城,自己解除武装,表明对金放弃武力抵抗。秦桧奉送赵构的第二件“见面礼”是他首先递上一份致女真军事贵族挞懒的“求和书’。赵构感到秦桧“忠朴过人”,得到他,高兴得连觉也睡不着,说“又得一佳士也”。秦桧得到赵构如此赏识,就迅速爬上了宰相宝座。

  秦桧的两件“礼物”摆在赵构面前,又使他十分担心地“睡不着”。他不得不考虑,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我是北方人,该到哪里去呢?秦桧又说,有“二策”,即以河北人归还金国,中原人送给刘豫(他是南宋初年金统治者扶植的傀儡),当宰相几个月,这“二策”就可轰动天下。而赵构说,自己并没有听到什么震撼性的消息.大臣綦祟礼把赵构的这些意思通告朝廷内外。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秦桧的奸邪了。

  秦桧的主张引起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赵构出于自身的利害,又慑于抗战派和人民抗金、反对议和的形势,不得不罢去秦桧宰相的职务。后来证实,金朝使节到南宋,要求全部送还北方人,恰与秦桧“北人归北”的主张相吻合.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这正是秦桧与金人合谋的结果,秦桧的面目又被看清楚一些。

  秦桧罢官,失去权位.他求和投降的政策,一时难以实现,只得忍受着暂时的挫折,静观宋金政治风云的变幻,伺机东山再起。绍兴五年(1135年)粘罕死,挞懒得势。绍兴八年(1138年),赵构又起用秦桧为相.吏部大臣晏敦复忧虑地说,秦桧是“奸人相”。

  秦桧看到宋金形势在不断地向有利于自己推行乞和求降政策的方向发展,认为此其机也。于是在宋金谈判前夕,以女真贵族代理人的威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赵构进行反复试探和考察,增强其求和信心,坚定其投降立场。

  南宋大臣在朝见赵构之后,只有秦桧留下面奏.请看一个昏君和一个奸相的绝妙对话;秦桧说:“臣僚们对议和畏首畏尾,首鼠两端,这就不能够决断大事。如果陛下决心想讲和,请专与我讨论,不要允许群臣干预。”赵构说:“我只委派你主持。”秦桧说:“我恐怕有不方便之处,希望陛下认真考虑三天,容许我向您另作报告。”过了三天,秦桧又留在赵构身边奏事,赵构想讲和的思想已经很坚定了,但秦桧还以为没有达到火候,他说:“我恐怕别的方面还有不方便,想请陛下再认真考虑三天,容我向您另作报告。”赵构说:“好吧!”又过三天,秦桧就象当初一样,独自留在赵构身边奏事。他清楚地掌握了赵构确实坚定不移地要讲和了,于是拿出早已草拟好的向金求和书,仍声称不许群臣干预。人们从秦桧和赵构的对话中,看出秦桧牵着赵构的鼻子团团转起来了。

  绍兴九年(1139年),秦桧不顾赵鼎,胡铨、韩世忠、张浚、王庶,岳飞,李纲等反对议和的上书,签订了第一个宋金和约。赵构怕事,装病躲进宫中,由秦桧代行皇帝职权,跪拜在金使面前,签字画押.从此,秦桧在朝廷中的身价提高了,宋金战和问题开始由他左右。

  宋金第一个和约签订不到一年,金统治集团内部就发生了政变,对南宋主张用诱降讲和策略的挞懒被杀,宗弼(兀术)上台。从绍兴十年(1140年)起,金撕毁和约,以宗弼当统帅,挥军直取河南,陕西。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刘琦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痛击金兵,打出了一个大好局面。金兵将校纷纷准备投降,甚至素以狡悍著称的金帅乌陵思谋,也控制不了部下,只能下令待岳家军到即降,金将军韩常想以五万骑兵内附,岳飞非常高兴,对部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女真族根据地),与诸公痛饮耳!”正待不日渡河,而秦桧却想把淮河以北土地送给金朝,命岳飞退兵.岳飞给朝廷的报告说:“金人锐气丧失,气节败坏,把装备粮草全部丢弃,疾走渡河.而我军将士听命效劳,所向披摩.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要求乘胜进军。秦桧深知岳飞抗金意志不可夺,就先撤张俊、杨沂中的军队,而后说岳飞孤军不可久留,严令迅速退兵。赵构、秦桧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字牌(用木牌朱漆黄金字,使者举牌疾驰而过,车马行人见之,都得让路,一天要走五百里.用它传送最紧急的军令诏令),紧催撤军,岳飞愤慨惋惜地哭着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下令忍痛退兵.人民拦马痛哭,岳飞悲泣.以赵构、秦桧为代表的南宋投降派是实权派。他们既担心抗金战争的顺利发展会激起女真贵族的不满,也忧虑岳家军的迅速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地位,因此,胜利在望之际,迫令岳飞撤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秦桧唯恐重要将领难于驾驭,就想法收他们的兵权,以扫除不利于他投降活动的障碍。于是密奏召三大将韩世忠、张俊、岳飞入朝,“论功行赏”。三将到临安,韩世忠、张俊被任命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枢密使、枢密副使都是负责军国要政的)。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

  宗弼得知秦桧解除三大将兵权,自毁长城的消息后,就乘机一再对南宋进行军事威胁。他通知赵构说,各路大军水陆并进,南下问罪,示意,如肯顺降,须以淮水为界,把淮水以北土地和人民割让给金国。同时,金朝派人指使察桧,必杀抗金战争中最出力的岳飞,才可议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九,十月间,秦桧按金人授意,兴起岳飞之狱.他派谏官万俟卨收集伪证,组织狱词,罗织罪名。秦桧又串通张俊,收买、勾结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部将王贵、王俊等人,秉承秦桧意旨,诬告张宪欲据襄阳为变,以谋恢复岳飞兵权.张宪遂被捕入狱,将岳飞,岳云父子也送大理寺(甫宋最高审判机关).岳飞被捕后,秦桧加紧投降活动。十一月,宗弼派萧毅到临安,提出“划淮为界,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割唐、邓二州’为议和条件.这就是宋金第二个和约,史称“绍兴和议”。

  和约签订后,秦桧照女真贵族意图,变本加厉地迫害岳飞等人。岳飞被捕已两月有余,“罪状’还投编造好.一天,秦桧独居书室,吃了柑子,用手指划柑皮,若有所思。秦桧妻王氏素来阴险,看见秦桧的动作就讪笑着说,“老汉怎么一直没有决断呢!捉虎容易,放虎难哪!”秦桧听懂了王氏的意思,写一张小纸片送狱吏。岳飞当天就死在狱中,岳云、张宪被杀于市,这一天正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

  秦桧深恨岳飞多次声言和议失策,又上书赵构要求制定国家大政方针。这都与秦桧的投降政策相违背,所以秦桧总想杀掉他。岳飞被捕,有正义感的臣民愤愤不平。岳飞将被害时,韩世忠十分气愤,质问秦桧,岳飞父子究竟犯了多大罪,事实如何,有什么证据?秦桧说:“莫须有”(这是当时的口语,意思是“可能有”,“也许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时韩世忠已罢枢密使之职,他满腔愤患,只得骑驴载酒绕西湖了。岳飞被害后,家属流放岭南,被株连者或坐牢或流放,或死于狱中,相反,凡跟着秦桧陷害岳飞的,都各有升迁。

  (3)恶劣品行:

  可以这样说,翻开《宋史·秦桧传》,几乎是满篇记载着秦桧血淋淋的害人帐。

  秦桧除将岳飞等陷杀外,对南宋其他忠臣良将,也不放过。迫害手法花样翻新。

  秦桧的一种手法是背后拨弄是非,造谣离间,出卖同他共事的大臣。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要求离开右相的职位。宋高宗赵构问他:“谁可代替你呢?”张浚不说。赵构又问:“秦桧怎么样?”张浚说:“与他共事,才知他不光明磊落。’赵构说:“那就用赵鼎。”赵鼎接替了张浚的宰相职务。后来张浚受到迫害,要把他安置在岭南,赵鼎就约同事解救,与大臣张守面奏赵构,每人都为张浚求情,唯独秦桧一言不发,原来赵鼎、张浚很合得来,张浚先任宰相,竭力引荐赵鼎。他们曾讨论过人才问题.张浚激动地谈秦桧“善良”。赵鼎说:“此人得志,我们就无所措手足了,”张浚不以为然,所以也引荐过秦桧.后来知他不光明正大,就不再推崇他了.秦桧因此怀恨张浚,用挑拨手法告赵鼎说:“皇上想召用你,而张浚拖延扣留。这就激怒赵鼎去排挤张浚。秦桧在枢密院只听赵鼎的指使,而赵鼎素来就讨厌秦桧,经他这一拨弄,赵鼎反而对他深信不疑,最后他们都被秦桧所排挤。赵鼎与张浚晚年在福州相遇,谈及此事,才知都被秦桧出卖了。

  秦桧的第二种手法是言语不多,却很毒,甚至以一语害人.正如《宋史》中所说,秦桧阴险如悬崖陷阱,深危莫测.群臣讨论政事,还没有据理力辩,他用一两句话就否定了.李光曾与秦桧争论,发育稍微触犯了秦桧,秦桧就不说话了.等李光说完,秦桧慢慢地说:“李光没有作大臣的礼法。”赵构听后,对李光十分生气。所以史书上指出秦桧凡陷害忠良,一般是用这种权术。

  秦桧的第三种手法是一意孤行,排除异己,必欲置政敌于死地而后快.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愿斩秦桧以谢天下。顷刻受到秦桧打击,把他贬往昭州(今广西乎乐)“编管”(宋代官吏,因罪除去名籍贬谪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当地官吏管束)。他因小妻临产,想稍晚几天再走,结果秦桧派人叫他戴上刑具,押送昭州.秦桧还觉得对胡铨处理过轻,不足以“贬一警百”,使反对议和的人从此俯首贴耳,箝口不官,因而迫使赵构发了一道诏令,说胡铨上疏是放肆称凶,倡导犯上之风,告诫朝廷内外,不得效法。大臣陈刚中支持胡铨上书,秦桧大怒,把他弄到赣州安远县。安远县地处边远山区,条件极差,瘴气很盛,当地谚语说:“龙南、安远,一去不转。”意思说,到安远是一去不复返了,必然死在那里。陈刚中果然死在安远.邵隆在商州(今陕西商县)十年,披荆斩棘地进行治理,招回流散人手,发展生产,多次打败金兵。正值“绍兴和议”签订,把商州割与金国,邵隆很不满意.后来任命他主管金州(今陕西安康),他曾出兵金统治区.秦桧怀恨,就调他去主管叙州(今四川宜宾市),但仍不解恨,就暗中派人用毒酒杀害了他。故将解潜罢官闲居,因不同意和议,被流放南安(今江西大余)而死。大臣白锷说秦桧办事荒谬反常,被刺配万安军(今广东海南岛万宁)。

  秦桧的第四种手法是屡兴大狱,株连无辜,迫害与他稍有些微异意的人.秦桧晚年更为凶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又兴起王庶二子(王之奇、王之荀)、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诬陷他们有“诽滂罪”。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赵令衿(宋太祖" 五世孙)看秦桧的《家庙记》,口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结果被告。有人又告赵鼎的儿子赵汾同赵令衿饮宴后厚赠礼物,“必有奸谋’,就送赵令衿入狱。秦桧在他的“一德格天阁,,里写上赵鼎,李光,胡铨的姓名,“必欲杀之而后快。”此时赵鼎已死,恨不能处置,就想捕杀他的儿子赵汾,秦桧尤恨张浚,将他编管水州(今湖南零陵),指使其死党张柄坐镇潭州(今湖南长沙),与郡丞汪召锡共同监视.秦桧甚至要赵汾捏造事实,诬陷自己与张浚、李光、胡寅“谋大逆”,这次株连贤士五十三人.兴起这个大狱之时,秦桧已是奄奄一息了。

  秦桧还搞文字狱.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军(今广东海南岛南部)。沈长卿曾与李光反对议和,又与芮烨同写一首《牡丹诗》,其中有“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的句子,被告后也遭贬谪。秦桧搞株连无辜,举不胜举.岳飞被害时,株连坐牢者六人,审讯岳飞的大理寺丞认为岳飞无罪,均遭贬黜,上书为岳飞喊冤的,被捕杀于狱中。赵鼎被贬谪请后,他的门生弟子,僚属都被虚构罪名,加以陷害。

  秦桧对反对过他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于细微末节之处持有异意,也绝不放过。一次,秦桧举行家宴,叫戏子演戏,一个扮小官戏子的头发上的大环跌落在地。一戏子问:“这是什么环?’小官说:“二胜环(谐音为‘二圣还’,二圣指宋徽宗,钦宗,均被金俘去)”,戏子说:“你坐太师(无意中涉及秦桧,因他称秦太师)椅,为什么把‘二胜环’丢在脑后!”意思是说坐上太师椅,就把二圣南还的事置之度外了.顿时人都失色,秦桧大怒。第二天就把戏子都关在牢里。

  从“绍兴和议”签订后,秦桧就总揽了南宋军政大权,他以是否赞同求和乞降为分水岭。赞成者,可步步升迁:反对者,不论忠臣良将,还是普通百姓,一概划入被打击翦除之列。

  绍兴二十年(1150年)正月的一天,一位叫施全的殿前军人,提着斩马刀拦在望仙桥下,暗中侦察到秦桧上朝的时间,见秦桧就举刀砍去,结果砍断了一根桥柱,没有伤及秦桧,施全被捕杀于市。

  秦桧经此一吓,派50名家将各支持长梃为护卫。日夜不离左右。自此得了怪病,梦寐不安,时觉冤魂缠绕。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在他的“一德格天阁里,兴起赵令衿、张浚、李光,胡铨的大狱, 高兴过头,突然中风倒地。

  秦桧皮肤一阵红一阵青,不断溢血。赵构来视,曰“卿父病体,势已危,看是不能救了。”言毕佛袖而去。令学战士沈虚中草制,令桧父子至仕。是夕,桧嚼舌而死。

  在秦桧当权时期,坚持抗金,主持正义的人们,所受的诬陷、迫害是难以言状的.朝野上下对秦桧忿恨至极.

  南宋时,人们听到岳飞被害的消息,天下冤之,闻者流涕。下至三尺孩童,都对秦桧怨恨.群众用面粉捏成秦桧形象,放油锅中煎炸,后来简化制作过程,只剩得两条长腿,变成现在油条的样子。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叫它油炸桧

  元朝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称他的坟是“遗臭冢”。一首打油诗中说,“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

  明朝时,有人在岳飞墓前植桧树,举刀一劈为二,号称“分尸桧”;又铸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于岳飞墓前。

  秦桧两次窃踞相位,达十九年之久。他勾结赵构,包藏祸心,首倡与金和议,屈膝投降,误国害民,败坏伦理。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无耻之徒受到秦桧擢用。他操纵权柄,遍布特务,小有议论,即遭捕杀。暗中侦察皇帝动静。南宋军国事务,由他一人独揽。

  秦桧死后,赵构说,我不用在膝裤中藏匕首了。赵构甚至说,对秦桧经历了初奇桧,继恶桧,后爱桧,晚复畏桧的过程。

  总之,围绕宋金和战问题,秦桧充分暴露了其投降派罪魁、女真贵族代理人的面目,终成一朝奸相,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在杭州古木森森的岳庙里,高挂着叶剑英元帅手书“心昭天日”的巨匾。大殿里岳飞塑像是紫袍金甲,气宇轩昂,按剑而坐。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的铸像,袒臂反剪跪在岳飞墓地墙根的铁栅栏里.这是历史作出的最公正的判决,民族败类的可耻结局。

  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改谥“缪丑”。

  朱熹在《戊午党议序》中说:秦桧之罪上通天,万死不足以赎其身,其倡邪说异谋而误国,挟虏势力以要君,使人伦不明,人心不正。

  五、拨云见天------莫可名状的君臣关系

  观赵构一生,有两怕:外惧完颜兀术,内畏秦桧。过得并不顺心。

  他并非嫡出,母亲母亲韦贤妃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并不受徽宗的宠爱。

  他当上皇帝完全出于偶然,非因皇命,是因为父亲和哥哥这两个先皇被金俘虏才得以临时承继大统。也就是说,他的位子是不稳的,只要父亲和哥哥有一人回来,他就得退位。这成了他一块心病。这也是完颜兀术和秦桧共同吓唬他的灵丹妙药。

  这从他拒不请回钦宗就可看出来。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和议签定后,他向金请归徽宗和皇后(均已死)及生母韦贤妃,独不请钦宗。金见岳飞已死,目的达到乐得同意,并且提出苛刻条件:南宋向金称臣 划淮为界,割唐、邓二州,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

  母亲韦贤妃(后为韦太后)归日,钦宗卧泣车前,对韦贤妃说,“回语九哥(宋徽宗第九子)与宰相,为我请还,得一太乙宫,已满望了。他不敢计。”并出一金环为信物。

  韦太后悲泣答应。此时距被囚已越16年了。

  韦太后归朝,过了一段时间,将金环示赵构,他面露不悦(赵构以对韦太后孝闻名),韦太后也不敢多言了。

  可怜钦宗,至死不得归,绍兴三十一年病死五国城,总计在位仅二年,被囚金三十多年,寿61。

  赵构即位初年,尚能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罢免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政变,杀宋高宗信用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定为南宋的都城。他虽然在防御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乞降的筹码,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

  他与秦桧的关系十分特别,甚至根本说不上喜欢秦桧,更多是恨。因为秦桧让他受尽了为君为人的奇耻大辱。但是为什么他们有合作了19年呢?

  赵构是因为父亲和哥哥这两个先皇被金俘虏才得以临时承继大统。因此在战和和上,他是首鼠两端,既不要落下害死父兄的恶名,又要千方百计保住位子。他怕失败,那什么都没有了;他也不要胜利,那对他没有好处;最好是维持现状。这也符合秦桧利益,所以在此上是一拍即合。求和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在。但目的不同。赵构是想保皇帝位,秦桧的目的是要控制赵构和南宋政权。

  其实赵构也曾短暂罢黜过秦桧相位。当秦桧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和议后,群情激愤。赵构不得不考虑,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我是北方人,该到哪里去呢?秦桧又说,有“二策”,即以河北人归还金国,中原人送给刘豫(他是南宋初年金统治者扶植的傀儡),大臣綦祟礼把赵构的这些意思通告朝廷内外。秦桧的主张引起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赵构出于自身的利害,又慑于抗战派和人民抗金、反对议和的形势,不得不罢去秦桧宰相的职务。并且出榜,说永远不用秦桧。

  后来证实,金朝使节到南宋,要求全部送还北方人,恰与秦桧“北人归北”的主张相吻合.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这正是秦桧与金人合谋的结果,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秦桧的奸邪了。

  可惜,由于有共同的利益,不久赵构又复用秦桧。

  秦桧是前朝老臣,又是与金和谈的首选,不得不倚重,桧就利用与金的特殊关系压赵构。

  同时秦桧又是随二宗赴金的,秦桧抓住赵构惧金和怕迎回二宗或金让钦宗在北方立朝的心理,就以迎归二宗相要挟,算是抓住了赵构七寸。牵着赵构跟自己跑,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和议签定后,按金朝规定,秦桧事实上成了终身宰相,宋高宗虽对他日益猜忌,却仍纵容他专权跋扈,对主张抗战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击。

  到后来,桧从政多年,党羽满朝,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秦桧借机会壮大桧党,把支持朝政。架空赵构,已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秦桧甚至视赵构为无物。发展到“乘舆而出”的地步。

  而赵构对秦桧几乎到了巴结的地步。

  封秦桧魏国公,封桧母封魏国夫人,秦桧养子熺举进士。

  桧妻子以下,均加恩封。

  并赐桧甲第,御书“一德格天”匾。

  许立家庙御赐祭器。

  尊称“圣相”“相父”,秦桧专权达19年。

  名为君臣,实为“臣父”“君子”关系,在赵构对金称臣前后,赵构就做了秦桧的“儿皇帝”了。

  赵构后来“倦勤”,让位于正室,秦桧死,才放心。

  秦桧死后,赵构说,我不用在膝裤中藏匕首了。

  赵构自言:对秦桧经历了“初奇桧,继恶桧,后爱桧,晚复畏桧”的过程。

  高宗这个“中兴之主”实在是有名无实,父兄被掳的奇耻大辱都无法激起他对金人的仇恨,他的“恐金症”“恐桧症”不可救药。高宗在位期间,不是力图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想讨好金人,无论抗金战场上的胜负如何,他都是一味地投降求和,在金人面前极尽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的丑态。他将权利看的太重,结果大权旁落,一生受制于人,耻辱伴其一生。

  南迁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他“直把杭州作汴州”,只知道向金纳贡称臣,苟且偷安,在位三十六年,成偏安之局。

  六、正本清源-----岳飞死狱中的关键人物之末路

  1:完颜兀术:金皇统二年(1142)兀术还朝,为太师,令三省事,都元帅,独掌军政大权。兼监修国史。金皇统八年(1148)兀术于上京病亡,谥忠烈。

  2: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以“倦勤”为由,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

  赵昚是宋高宗养子,由於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高宗自称太上皇帝,死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81岁,在位36年,退位居德寿宫25年。“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3:秦桧: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突然中风,桧嚼舌而死。

  4:王氏:秦桧死,树倒猢狲散,暴死。

  5: 张俊:后为秦桧排挤,令台臣江邈弹劾俊,贬为醴泉观使,封清河郡王虚衔,比秦桧早一年病死。

  6:韩世忠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胆,为人耿介,尤喜济人急难,是一个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

  岳飞蒙冤,后秦桧多次想害他,被韦太后关照(知道金人畏岳飞,韩世忠)。后终于被秦桧解除了兵权。自此他社门谢客,居家阅书读经,绝不言兵。他经常骑着毛驴,携小童一二,带着酒壶,闷游于西湖之上。解职后居家十余年,澹然自若。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一代名将忧郁而死,时年六十八岁,死后被拜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溢忠武,配飨高宗庙廷。

  7:梁红玉(?--1135) 宋代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但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对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当时韩世忠只是一名小军官,不敢答应,后来韩世忠升为将军后,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在韩世忠的眼中,梁红玉并不是一般的风尘女子,视她有过人之处。

  韩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术在黄天荡对歭。当时,金兀术拥兵十万,战舰无数,而韩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韩世忠听取梁红玉的计策,由韩率领小队宋兵舰诱金兵深入苇荡,再命大队宋兵埋伏,以梁红玉的鼓声为命,以灯为引,用火箭石矢焚烧敌船。

  金兵果然中计,梁红玉站在金顶台上擂鼓,韩世忠率船队迎战,金兵被韩世忠引入黄天荡,梁红玉三通鼓响,埋伏的宋军万箭齐发,顿时火光冲天,金兵纷纷落水,弃船逃命,死伤无数,梁红玉与韩世忠围困金兵43天.梁红玉以灯为引,指挥宋军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韩世忠、梁红玉以为大功告成,夫妇两人在船上开怀畅饮,韩世忠饮到高兴的时候,拔出剑来,放声高歌: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后来韩世忠和岳飞、刘俊一起三路大军北伐,梁红玉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屡立奇功。

  岳飞被杀害,不久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韩世忠乘机上表请求解职,从此闭门不出,梁红玉殷勤备致地服侍他。

  1135年,梁红玉 病故。

  8:万俟卨(1083—1157)

  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北宋时任枢密院编修等职。南宋初为湖北提点刑狱,后附属权相秦桧,官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意旨,陷岳飞于死狱。后迁参知政事,充使赴金。因与秦桧交恶,被罢黜。竟因祸得福,桧死后被高宗召还拜相。1157年暴死。

  9:何铸

  岳飞遇害后,赴金迎回韦皇后。秦桧恨其“不附飞狱”,身为执政大臣的何铸即遭受弹劾,其罪状之一,是“岳飞反状败露,铸首董其狱,亦无一言叙陈”,“日延过客,密议朝政,以欲缓岳飞之死”,被罢官贬斥。后病死。

  10:周三畏

  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三月,任平江知府的周三畏因其他事情,也遭受弹劾,侍御史曹筠罗列其罪状,说:“三畏顷为大理卿,鞫勘岳飞公事,犹豫半年不决。”

  总的看来,周三畏虽非秦桧心腹,却是个畏首畏尾,丧失骨气,附会冤狱的人,无足称道。他当然不应与万俟卨相提并论,却更不足以与薛仁辅、李若朴、何彦猷、何铸等人平列。岳飞孙子岳珂为祖父写传记,在传记中表彰了李若朴、何彦猷、薛仁辅、何铸等人,也谴责了万俟卨,却无片言只语提及周三畏,实际上正是反映了周三畏在岳飞冤狱中的地位、作用与表现。

  11:隗顺,

  生卒年不详,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因掩藏民族英雄岳飞的遗骨而闻名于世。

  他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公元1142年,年仅39岁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南宋杭州大理寺内,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

  为了日后便于辩识,他把自己佩戴过的一块玉环放在岳飞遗体的腰间,并在岳飞的坟前种上两棵桔子树。

  隗顺临死时对他儿子说:“岳元帅肯定会有平反昭雪的那一天,将来朝廷一定会寻找埋葬岳元帅的地方,那时候你可以据实去报告。”

  20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慎为顺应民意,特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并以500贯白银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隗顺的儿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让后世之人络绎不绝地于墓前凭吊。

  要不是隗顺,我们今天凭吊的恐怕就不是民族英雄的真正遗体了。岳飞被害20年后其英魂遗骨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这都归功于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隗顺。

  后有人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跪向岳坟。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全文完

  2007-06-07 15:55:54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9.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0.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