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非常顽固,顽固到你不敢想象。
李塑雪夜取蔡州,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发生时间是817年。蔡州的割据诸侯是吴元济。吴元济,(783年-817年)唐代宪宗时叛藩的首领。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吴元济之父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唐代宗、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成为唐廷心腹大患。这里割据的人不是一般的汉人,而是具有粟特胡人血统的人。
蔡州是今天的汝南,河南的中部地区。而这里的胡人之所以能造反,起因于唐玄宗开元九年胡人康待宾在今天宁夏地区造反。当年的九月份造反失败,康待宾被在长安腰斩,开元十年失败的胡人继续谋反,又被名臣张说镇压,而后将这些胡人叫六胡州残余的五万余人迁移到了今天河南中部地区许州,汝州,唐州,邓州,仙州,豫州。大体从今天许昌地区延申到南阳地区。后来这部分人的后代在唐德宗初年跟着河北藩镇一起造反了。还杀了名臣颜真卿。后来就一直割据到了唐宪宗时期李塑雪夜取蔡州。
给我们的印象似乎之后割据就结束了。其实事情非常的复杂。到了大约是宋仁宗时期,当地人还在祭祀吴元济。你可以想象,在当地人眼里,吴元济是什么形象。到了仁宗时期,一个地方官才把吴元济的庙给拆了。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就是从吴元济开始算,吴元济的威名在当地居然也传播了近200年。相反,名将李塑倒是没有人纪念。可见,我们从正史中得到的正面形象的李塑和反面形象的吴元济,在当地人民心目中却完全不同。
而事情的起源在开元七年,公元712年,那么今天河南中部地区粟特胡人的影响至少影响了几乎300年。北宋是受重商主义的胡人影响最深的王朝。
这是在河南的中南部,而粟特胡人的影响在今天河南北部,邯郸地区的影响更大,更持久。老学案笔记卷九有一条记载让我看了非常的震惊:“北都有魏博书度使田绪《遗爱碑》,张弘靖书;何进滔《德政碑》,柳公权书,皆石刻之杰也。政和中,梁左丞子美为尹,皆毁之,以其石刻新颁《五礼新仪》。”
这里的北都 是今天的大名,北宋称之为北都,田绪是唐德宗初期河北四镇反唐的重要的任务,他是魏博节度使,就是控制今天邯郸地区,河南安阳地区。是唐代最厉害的藩镇。政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于1111年开始,至1118年十月结束,共计8年。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李适发动削藩战争,但因社会和政治条件不成熟,反而致使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接连爆发,他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协力平乱。执政后期,转而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并对藩镇多事姑息。田绪就是反唐的中坚力量。从前后的时间看,田绪这个人的影响在今天河北邯郸地区,就是300年。
为什么削了他们的碑,自然是怕这里的人受到这些当年割据叛乱人的影响,这说明北宋末期这里的民心不稳,开始对北宋出现离心离德的现象了。
同时这也证明,唐代的粟特胡人的影响在北宋的持续时间之长,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今天说宋朝是多么的儒雅,而在北宋社会的深处却是多末的商业化。
正因为是个非常商业化的王朝,所以北宋灭亡的时候,没有大臣跟着殉葬,陆游还说唐王朝灭亡的时候还有大臣跟着自杀,北宋靖康之变却没有,唐朝可谓有人。一个儒雅风流的王朝灭亡了,却没有人跟着为之殉葬,这足以说明这个王朝的德性了。
而且北宋最后完全丧失人心,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在老学庵笔记,卷一:
靖康国破,二帝播迁。有小崔才人与广平郡王(道君幼子,名)俱匿民间,已近五十日,虏亦不问。有从官馈以食,遂为人所发,亦不免,不十日虏去矣。城中士大夫可罪至此。
金贼劫迁宗室,我之有司不遗余力。然比其去,义士匿之获免者,犹七百人,人心可知。
这里记录了北宋灭亡后,那些汴梁老百姓是多么痛恨这个腐朽的王朝的。而城中的士大夫也是彻底对背叛了赵宋皇族了,抓捕宗室不遗余力。不过我实在不知道这个“人心可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反正都解释得通。不能不说这与重商主义的胡人文化没有关系。商业的文化就是交易,没有忠心,有利益就超前,没有利益就闪人。可以说北宋是一个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王朝。
我记得宋史岳飞传还有一条史料,朱仙镇金兵打败了,金兀术要打算从汴梁撤退:
方兀术弃汴去,有书生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生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
岳飞传这条史料和陆游笔下记录的金兵入汴梁后抓捕北宋宗室的那种情况,都说明北宋末期人心全都丢掉了。
北宋丢失人心,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辛弃疾的同学党怀英,后来和辛弃疾分手投奔了金朝,为什么呢?《金史》记载党怀英“党在北方,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这就说出了党怀英代表的经济地位是中小地主阶级,比较穷,而辛弃疾则是大富豪,二者阶级不同,政治选择就不同。宋人不能得到丢失的疆土不是没有原因的。淮河以北的人民抛弃了赵宋王朝了。
粟特胡人的影响,到了南宋陆游的时候还有,他老学庵笔记卷5:成都江渎庙北壁外,画美髯一丈夫,据银胡床坐,从者甚众,邦人云:“蜀贼李顺也。”这里管床叫胡床。《金瓶梅》里记录武大郎死了就被火化,其实用的就是北宋的风俗,而这个习俗就是来自粟特人,突厥人的。
实际上如果看五代史的记载,李唐灭亡,各个小国的主要领导人大体都有粟特胡人的影子。不是直接有关系就是间接有关系。真正灭唐者,其实还是粟特人的影响。我当时看了都感到吃惊。居然是这些人灭了李唐,得了李唐的江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