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陆仁生】
最近收到两本画著,书中分别收录了一张解放上海时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的照片。一本是著名摄影家陆仁生之子陆可可寄赠的《铁铸青山/陆仁生解放战争摄影选》,书中将此照跨页排版,可见这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另一本是前些时戴克林将军之女戴燕燕寄赠的《戴克林将军画传》,书中也将此照选入,并以一整页排版,这一方面因戴将军时任20军59师副师长,是解放上海时拍摄现场的见证人,另一方面更因此照最能体现这支部队的精神风貌,令他无法忘怀。
陆仁生与戴克林,都曾是江南抗日救国军指挥部( “新江抗”)1支队的老战友;解放后1954年,陆仁生转业到安徽工作,1956年任《合肥晚报》社摄影组长,而戴克林也于1957年8月由27军副军长调任安徽省军区参谋长。于是,摄影师与将军又在新的地方重逢,续写友谊篇章。
陆仁生加入的 “新江抗”是20军的前身
1919年,陆仁生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巴城镇。因父病故,只读一学期初中便辍学。1932年春,他到常熟一家“庐山照相馆”当学徒;1937年5月,又到上海“万氏美术照相馆”学习布景艺术。抗战全面爆发后,江南沦陷,陆仁生避难返乡,因生计所迫,于1939年10月再到常熟,与友人合开了一家“白雪照相馆”。
1939年春,叶飞奉命率新四军3支队6团,打出“江南抗日义勇军”旗帜东进。首战无锡黄土塘,夜袭南京浒墅关,炸断京(南京)沪铁路桥,火烧上海虹桥机场,取得了一连串对日作战的胜利,国民党顽固派深恐“江抗”飞速发展的威胁,有意制造摩擦。为顾全国共合作大局,9月中旬,“江抗”奉命西撤。随后,中共江苏省委以“江抗”西撤后留在常熟阳澄湖畔养伤的刘飞、夏光、黄烽等36位伤病员为基础,重建了 “新江抗”。
与此同时,常熟县任天石领导的一支 “民抗”也发展到3个连。此时,因陆仁生与友人合开的“白雪照相馆”有日本人进出,引起了民抗的警惕。地下党组织派进步女学生周吉对照相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监视,最终确认陆仁生虽然给日本人拍过照,但他对日军践踏祖国河山十分痛恨。在周吉的影响下,陆仁生参加了“民抗”。后来,二人成为红色革命伴侣。
1940年春,谭震林奉新四军之命,率刘飞、温玉成、张开荆、戴克林等人到东路地区,进一步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将 “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改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以常熟县原“民抗”为基本力量编为1支队,戴克林任支队长,陈岳章为教导员;以原“江抗”留在东路的36个伤病员组建的特务连为基本力量,编为2支队,陈挺为支队长,黄烽任教导员。
戴克林的1支队,由常备队上升不久的常熟“民抗”改编,而陆仁生、周吉也编入到这个支队。陆仁生被安排到1支队所辖的工作队。1940年4月,后来成为刘飞将军夫人的朱一、成为戴克林将军夫人的林子明(当时名陈雪月),由上海地下党组织安排,从上海青浦淞沪抗日游击队3支队,也转入到新“江抗”1支队工作队担任队员。工作队的任务主要是从事战地服务、宣传和民运工作。不久,陆仁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江阴县祝塘区区长,二区抗联主任;林子明先后担任无锡张寨区委书记,锡北县委宣传部长兼妇女部长。而朱一后来担任新“江抗”直属的民运大队大队长、民运训练大队大队长、澄西县委组织部部长。于是,陆仁生与戴克林、朱一、林子明等由此相识,结下了一生的战斗情谊。
1941年夏,江南地区敌、伪、顽串通大举清乡,企图消灭由“新江抗”改编的新四军6师18旅。为保存实力,11月,18旅主力渡江北上,转移到江(江都)高(高邮)宝(宝应)地区继续抗日。1941年底中央号召主力地方化时,根据上级指示,由18旅52团抽出7连、8连,与曹黄区、麻城区的两个游击连为基础,组建江都县独立团,戴克林先后任参谋长和团长。林子明先后担任江都县曹王区委书记、真武区委书记,独立团直属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而陆仁生先后担任宝应县汜水区区长、江都县丁埝区区长,中共沙洲(江阴东部)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从江南到江北后,他们仍在一条战壕里抗日杀敌。
一幅“露宿街头”照,让解放军享誉天下
1944年,陆仁生调到新四军苏中军区担负摄影工作。他本来从事摄影行当,参加革命始并不做本行,而在直接拿枪拿刀的一线干到领导岗位后,又重回专业领域。1946年1月,陆仁生调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组长。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组长。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在4月完成渡江作战后,接着5月进行上海战役,陆仁生这次奉命随9兵团的老部队20军行动。当年的“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此时任20军军长,当年的支队长戴克林是59师副师长。上海曾是陆仁生学习摄影艺术的地方,对于如今有机会以手中的相机,留下 “新江抗”老部队解放上海的历史瞬间十分高兴。5月12日上海战役正式发起后,他不知疲倦地在20军任务区域四处奔忙,摄取了大量珍贵镜头,而最得意之作,就是他抓拍到的一张59师175团在大上海“露宿街头”的照片。
据戴克林将军之女戴燕燕讲:父亲5月26日夜间,与部队入城后一同睡在马路上。27日是解放上海的第一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醒来。此时,陈毅司令员战前反复强调的“我们野战军,到了城里不准再‘野’,纪律一定要严”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前不久打下南京时,友邻部队擅入美国驻华大使錧,造成不好影响,他担心部队出现类似问题,因而一点不敢懈怠;昨夜与自己一道露宿的部队纪律不错,其他区域的情况如何呢?父亲决定对附近部队执行“入城守则”情况进行突然性检查。因离“起床”时间还早,怕影响他人休息,他没带随行人员。当父亲向附近露宿部队走去时,恰好与拎着相机的陆仁生相遇。显然,陆仁生是起早上街抓拍部队入城镜头的。得知父亲要去检查部队入城纪律,在打过招呼后,陆仁生便随之跟了上去。走到前面不远,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排排怀里搂着枪支的军人,在人行道上和衣而卧。由于连日战斗的疲劳,入城后的战士们,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此时二人心情不完全一样,父亲不由为自己部队的过硬作风而自豪;陆仁生除此之外,还为遇到好素材而兴奋,他情不自禁地连续按下相机快门。随后,陆仁生还到其他地方,抓拍了一些上海解放第一天的珍贵镜头。
【战士们攻入上海城区后秋毫无犯,夜晚露宿街头(陆仁生 摄)】
第二天,陆仁生将冲洗出来的一张“露宿街头”的照片送到59师师部,戴克林和程业棠师长看后,都为自己部队模范执行纪律而自豪,也对陆仁生的及时抓拍赞不绝口。最后他们一致确认,照片上的连队是175团3营机炮连。程业棠将军的女儿程胜利曾经回忆说,父亲生前曾几次对她讲过这幅照片的产生经过。且特别讲到,戴叔叔当时拿着那张照片时 “笑得合不拢嘴”的情景。
程业棠师长很快派人将照片送军政治部审查,最后,陆仁生将这张照片取名“露宿街头”。5月30日,在《解放日报》刚刚创刊的“解放画刊”上,刊登了12幅照片,其中11幅是陆仁生所摄,有解放军整齐有序地入城、市民上街欢迎解放军、战士们坐在或蹲在街头吃饭等照片也非常感人。然而,最是抓人心魄的是“露宿街头”这张照片。新华社发出通稿后,被中外媒体转载最多,一时感动上海,感动中国,轰动世界。
围绕着“露宿街头”的“照中人”,多年后发生了争议。其实这也难怪,当年露宿上海街头的并非59师一支部队,20军的各个师同样露宿在街头;三野9兵团的10万大军都睡在南京路、金陵东路及各条马路上。因为上海战役发起前,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在动员报告中,就对入城纪律有死命令:一是市区作战不许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特别是“不准进入民宅”这一条,强调“一定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各个部队都是坚定执行的。实际上,陆仁生当时拍摄了四五张“露宿街道”的镜头,但见报时只用了一张。幸运的是,被选中的这一张就是175团3机炮连,而随后新华社发通稿选择的也是这一张。“露宿街头”的照片刊登后, 3机炮连由于一贯模范执行拥政爱民政策,被上级授予“政策纪律模范连”称号,而这张经典照片很早就陈列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75团的团史陈列室一直保存着3机炮连的这张“镇馆之宝”,在以后岁月里,3机炮连新一代学习前辈精神,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拥政爱民的故事。
【解放军入上海南市区受到市民欢迎(陆仁生摄)】
用图片记录时代,陆仁生之功永载史册
“露宿街头”这幅照片,可以说是陆仁生的代表作,但他记录时代巨变的摄影作品何止这一张!
《陆仁生解放战争摄影选》收录的174幅作品,其实只是他解放战争中全部作品中的很少一部分。整个解放战争中,陆仁生跟随陈毅、粟裕等首长南征北战,行行摄摄,留下了一张张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战地影像:
有表现前线将领运筹帷幄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粟裕、张震、陈士榘在前线指挥所》《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在作报告》等;
有见证人民解放军英勇进军的《华野部队挺进豫皖苏冒雨过涡河》《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日夜兼程赶赴淮海前线》《解放徐州我军威武入城》《解放军进入上海南京路》等;
有反映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山东人民大批牛车为部队运送粮食》《随军担架队开赴前线》《支援前线的后方运输队》等;
有反映解放军模范遵纪爱民的《解放军战士为驻地老百姓收花生》《战斗间隙解放军为老百姓运肥料》《解放军入城后保护河南大学》等;
有记录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的《枣庄战斗中我军俘虏的大批敌军》《我城防司令部动员市民协助收埋敌军尸体》《我军缴获的国民党军物资堆积如山》《被人民解放军活捉的徐州“剿总”副司令兼前线指挥部主任杜聿明》等。
这些作品,既有气势恢宏的大场面,也有具体、细腻,以小见大的微镜头。
与《露宿街头》一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是《淮海战役总前委》。陆仁生的长子陆开蒂,曾经讲到其父拍摄这一照片的过程:1948年11月16日,中央成立了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12月15日,父亲得到消息,总前委几位领导人,要在华野指挥部所在地萧县蔡洼村开会,立刻赶到现场。会议休息时,大家提议拍一张照,于是,早有准备的父亲很快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难得的历史瞬间。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陆仁生摄)】
从 “新江抗”走出的陆仁生,之所以成为名震三野,享誉全国的摄影家,一方面是他敏锐地拍摄到了大量见证历史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他作为苏中军区专业摄影干部,华野、三野的摄影组长、美术科长,通过办培训班和直接带训,培养了一批专兼职摄影人员,广泛分布于华野(三野)的各个兵团和各个军,真实记录了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历史。抗美援朝时期9兵团的摄影组长张崇岫,就是陆仁生的高徒之一。
2021年11月26日,战地摄影师英雄张崇岫老人,将珍藏70多年的80件摄影作品捐献给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省文联从其捐出的作品中精选45件,举办了“抗美援朝纪实——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展”。张崇岫在最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拍摄的这些记录英雄部队的作品,一时轰动全国。
因为张崇岫的不少作品记录了志愿军20军的战地影像,2022年10月中旬,时任志愿军59师师长之女戴燕燕、志愿军60师一级战斗英雄毛张苗之子毛战海等,怀着对英雄摄影师的无比崇敬,专程到合肥看望了张崇岫老人。在那儿,由于安徽省文联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先生的安排,戴燕燕、毛战海等见到了解放后落户于合肥的陆仁生之子陆列嘉、陆可可兄弟。与陆家兄弟见面后的话题,很快转入解放上海时其父拍摄的那张“露宿街头”的经典照片。这才得知,英雄张崇岫起初的摄影老师和直接领导,就是陆仁生。张崇岫不仅亲自参加过陆仁生组织的培训,亲耳聆听过讲课,还经常接受他的单个指导。陆列嘉、陆可可还提到,当年在被接管的上海《申报》的暗室里,张崇岫叔叔帮助父亲冲洗出第一批底片,其中有四五张“露宿街头”的照片,最后选定了后来在报纸上发表的那张。张崇岫叔叔随口对父亲说 ,那一天我也看到睡卧在上海南京路边的部队,可我却没想到拍下来,从表情看,他很是为之遗憾。父亲就此接过话说:历史转瞬即逝,搞新闻摄影,抓住时间、地点、新闻事件,就能拍出一张独一无二的照片;过了时间、地点、事件,失去的瞬间永远不可挽回。
这就是新闻的敏感性。陆仁生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从何而来?这与他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一线做过领导工作,政策水平强有极大关系,加上他又是摄影“科班”出身,因而能够拍摄出“以小见大”“一撞就响”的作品来。可以肯定地说,张崇岫从这次与陆仁生的交谈中受益不浅。后来,张崇岫果然也在朝鲜战地拍摄出了不少震动全国人民的照片。其抓拍的“胜利会师”“突破昭阳江”两幅照片,还被作为素材制作发行全国邮票。张崇岫回国后,陆仁生对经过战火洗礼、收获丰硕的张崇岫称赞不已:“你抓住了历史瞬间”。
(:王仁山,曾任20军政治部新闻干事、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编室主任、编务出版部主任、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授权首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