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七卷 九天揽月 第4章

东方直心 · 2024-06-2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第4

  “帝国主义国家的宪法尤其是欺骗和压迫多数人的我们的宪法

  是新的社会主义类型,不同于资产阶级类型。我们的宪法,就是

  比他们革命时期的宪法也进步得多。我们优越于他们。”

  话说1954年6月1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宪法起草委员会第7次会议,他在讲话中说:

  “宪法的起草,前后差不多7个月。最初第1个稿子是在去年11、12月间,那是陈伯达同志一个人写的。第2稿,是在西湖两个月,那是一个小组起草的。第3稿是在北京,就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宪法草案初稿,到现在又修改了许多。每一稿本身都有许多修改。在西湖那一稿,就有七八次稿子。前后总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了。大家尽了很多力量,全国有8000多人讨论,提出了五千几百条意见,采纳了百把十条,最后到今天还依靠在座各位讨论修改。总之是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宪法是采取征求广大人民的意见这样一个办法起草的。这个宪法草案,大体上是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

  “宪法起草委员会已经开了6次会议,今天是第7次会议,也可以说是中央人民政府开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应当把它所做的工作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报告,并把这个宪法草案(修正稿)作为草案批准公布,在全国人民中间进行讨论,收集意见。那时,起草委员会还要做工作。宪法草案公布以后,估计意见不会很多,但是尽管意见不多,总还会有些意见。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报告以前,宪法起草委员会还要开会,同时要准备一个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因为宪法草案是起草委员会起草的,收集了意见以后,还要再修改。修改成了最后稿,还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报告。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这个报告进行讨论,那就是它的事了。”

  这次会议对宪法草案(修正稿)的全部条文作了最后的审查,定为106条。

  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

  李济深、宋庆龄、张澜、黄炎培、张治中等21人在会议上发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张治中用3句话概括了这部宪法草案的特点:“第一,结构严谨而明确。第二,内容完整而充实。第三,措词简易而明确。”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全文如下:

  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宪法草案的初稿,在北京500多人的讨论中,在各省市各方面积极分子的讨论中,也就是在全国有代表性的8000多人的广泛讨论中,可以看出是比较好的,是得到大家同意和拥护的。今天很多人讲了话,也都是这样讲的。

  为什么要组织这样广泛的讨论呢?有几个好处。首先,少数人议出来的东西是不是为广大人们所赞成呢?经过讨论,证实了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条文、基本原则,是大家赞成的。草案初稿中一切正确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少数领导人的意见,得到几千人的赞成,可见是有道理的,是合用的,是可以实行的。这样,我们就有信心了。其次,在讨论中搜集了5900多条意见(不包括疑问)。这些意见,可以分作3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正确的。还有一部分虽然不见得很不正确,但是不适当,以不采用为好。既然不采用为什么又搜集呢?搜集这些意见有什么好处呢?有好处,可以了解在这8000多人的思想中对宪法有这样一些看法,可以有个比较。第3部分就是采用的。这当然是很好的,很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意见,宪法草案初稿虽然基本上正确,但还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不周密的。现在的草案也许还有缺点,还不完全,这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了。但是在今天看来,这个草案是比较完全的,这是采纳了合理的意见的结果。

  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和8000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这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和广大积极分子相结合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后也要如此。一切重要的立法都要采用这个方法。这次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就得到了比较好的、比较完全的宪法草案。

  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宪法草案呢?为什么觉得它是好的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第一、这个宪法草案,总结了历史经验,特别是最近5年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它总结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经验,总结了最近几年来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工作的经验。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清末的“十九信条”起,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北洋军阀政府的几个宪法和宪法草案,到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一直到蒋介石的伪宪法。这里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个约法很简单,据说起草时也很仓卒,从起草到通过只有一个月。其余的几个宪法和宪法草案,整个说来都是反动的。我们这个宪法草案,主要是总结了我国的革命经验和建设经验,同时它也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我们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宪法类型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好的东西。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始搞起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杀,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但是,现在资产阶级的宪法完全是不好的,是坏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宪法尤其是欺骗和压迫多数人的我们的宪法是新的社会主义类型,不同于资产阶级类型。我们的宪法,就是比他们革命时期的宪法也进步得多。我们优越于他们。

  第二、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的原则贯串在我们整个宪法中。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原则。我国现在就有社会主义。宪法中规定,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原则性。要实行社会主义原则,是不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天早晨一切都实行社会主义呢?这样形式上很革命,但是缺乏灵活性,就行不通,就会遭到反对,就会失败。因此,一时办不到的事,必须允许逐步去办。比如国家资本主义,是讲逐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只有公私合营一种形式,而是有各种形式。一个是“逐步”,一个是“各种”。这就是逐步实行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达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原则,要达到这个原则就要结合灵活性。灵活性是国家资本主义,并且形式不是一种,而是“各种”,实现不是一天,而是“逐步”。这就灵活了。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比如公民权利的物质保证,将来生产发展了,比现在一定扩大,但我们现在写的还是“逐步扩大”。这也是灵活性。又如统一战线,共同纲领中写了,现在宪法草案的序言中也写了。要有这么一个“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可以安定各阶层,安定民族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安定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有少数民族问题,它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共同的就适用共同的条文,特殊的就适用特殊的条文。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少数民族经济特点是什么?比如第5条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有4种,实际上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现在还有别种的所有制。现在是不是还有原始公社所有制呢?在有些少数民族中恐怕是有的。我国也还有奴隶主所有制,也还有封建主所有制。现在看来,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都不好,其实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比原始公社制度要进步。这些制度开始时是进步的,但到后来就不行了,所以就有别的制度来代替了。宪法草案第70条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所有这些,都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到大家拥护,大家所以说它好,就是因为有这两条:一条是正确地恰当地总结了经验,一条是正确地恰当地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如果不是这样,我看大家就不会赞成,不会说它好。

  这个宪法草案是完全可以实行的,是必须实行的。当然,今天它还只是草案,过几个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是正式的宪法了。今天我们就要准备实行。通过以后,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要实行,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首先在座的各位要实行。不实行就是违反宪法。

  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这个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在国际上会不会发生影响,在民主阵营中,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都会发生影响。在民主阵营中,看到我们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他们会高兴的。中国人高兴,他们也高兴。资本主义国家中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如果看到了,他们也会高兴的。当然也有人不高兴,帝国主义、蒋介石都不会高兴的。你说蒋介石会不会高兴?我看不需要征求他的意见就知道他是不高兴的。我们对蒋介石很熟悉,他决不会赞成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也不高兴,也要说它不好。他们会说我们这个宪法是一条清楚的明确的但是很坏的道路,是一条错路,什么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犯了错误。他们也不赞成灵活性。他们最喜欢我们在一天早晨搞出个社会主义,搞得天下大乱,他们就高兴了。中国搞统一战线,他们也不赞成,他们希望我们搞“清一色”。我们的宪法有我们的民族特色,但也带有国际性,是民族现象,也是国际现象的一种。跟我们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国家很多,人口在世界上占多数,我们有了一个革命的宪法,人民民主的宪法,有了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会有帮助的。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6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现在不讲死,大概是3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到那时,是不是就很伟大了呢?不一定。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50年即10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当然,我不是讲,能造一辆,尾巴就可以翘一点,能造十辆,尾巴就可以翘得高一点,随着辆数的增加,尾巴就翘得更高一些。那是不行的。就是到50年后像个样子了,也要和现在一样谦虚。如果到那时候骄傲了,看人家不起了,那就不好。100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也不要翘尾巴。

  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个宪法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写的。

  最后,解释一个问题。有人说,宪法草案中删掉个别条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别谦虚。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适当,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不是本来应当写而因为谦虚才不写。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搞宪法是搞科学。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作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会议通过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

  会议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

  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社论。此后,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总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讨论。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这个宪法草案,同时提出了许多修改和补充的意见。还有人提议将这部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被毛泽东断然拒绝了。

  6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处理受刑事处分的共产党员党籍问题的规定》,内容如下:

  各中央局、分局并转各省市委,中央、军委各部,政府各党组,各大军区、志愿军:

  在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内,共产党的利益和国家法律和法令规定的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同时还要成为国家法律和法令的模范遵行者。共产党员不能有任何为国家法律和法令所不允许的行为,这种行为也就是损害党的利益、为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为了严肃党纪、国法,为了保持党在人民中间的崇高威信和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对于受国家刑事处分的共产党员的党籍处理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一、凡共产党员因违犯国法,经法院审判,确定给予刑事处分时,在判决之前,即应开除其党籍。

  二、对于那些并非由于品质恶劣、有意破坏国法,但其所犯错误和罪行须受刑事处分的党员,也应开除其党籍。如果他在犯罪之前,思想和工作一贯表现好,在犯罪之后对其错误也有正确地认识和深刻地悔悟,在刑期满后,经过本人申请,经过上级党委审查,可准其重新入党。

  三、对于某些判处2年和2年以下徒刑,且经宣告缓刑不予监禁、管制或判处其他更轻的刑罚者,可考虑不开除其党籍,但必须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四、党中央、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各地党的组织过去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规定、答复、解释等,凡与本规定有抵触者,一律作废。

  五、这类案件过去已作处理者,原则上不再变动。

  (本规定许可登党刊。)

  1954年6月18日

  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增补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增补徐海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6月24日,毛泽东给堂弟毛泽荣写了一封回信,他写道:

  胜五弟:

  你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江青病情略有进步,她对你的关怀,甚为感谢。孩子们都好。你们都好吗?

  祝进步

  毛泽东 1954年6月24日

  1954年7月2日晚,毛泽东派人到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把王鹤滨叫到中南海。王鹤滨走进毛泽东的卧室,毛泽东正侧身躺在床上,在床头桌上的台灯下看书,见他回来了,马上合起书放在床头,从床头桌上拿起香烟、火柴,燃起了一支烟,吸了一口。王鹤滨习惯地拉过一把木质靠背椅子坐下来。毛泽东一边吸烟,一边慢慢地说:

  “王医生,要出国学习啦,去多久啊?”

  王鹤滨说:

  “我想把基础打得扎实一些,从头学起,用上6年的时间,从大学一年级学起。”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又慢慢地说了一句:

  “时间太长了!”

  原来,王鹤滨在去年向毛泽东提出想到苏联留学的时候,毛泽东舍不得让他走,说:“王医生,我需要你在我这里工作啊!”当王鹤滨第3次提出请求时,他才答应了。现在,王鹤滨听到毛泽东说时间太长了,就马上改口,说:

  “主席,那我就去报考研究生,时间短些,是3年。”

  毛泽东仍旧显得很沉闷,慢慢地吸着烟,没有再说什么。王鹤滨要告辞了,毛泽东说:

  “王医生,你去留苏预备班找一个同学。我接到她的一封信,要求见见我,她是一个革命烈士的后代,你找到她后,把她领来见我。”

  说毕,他把一封信交给了王鹤滨。王鹤滨回到学校,按着写信人的姓名、班次,找到了一位女生。这位女生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老同学、老战友陈昌也就是陈章甫烈士的女儿陈文新。王鹤滨掏出毛泽东给他的信,亮到陈文新面前,问道:

  “这是你给毛主席写的信吗?”

  陈文新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说:

  “是我写的呀!怎么到你手里去了呀?”

  王鹤滨说:

  “毛主席叫我通知你,明天去见他。”

  陈文新闻听此言,乐不可支,又是跳,又是鼓掌,叫道:

  “真好呀!真好呀!”

  7月3日下午3点半,陈文新被王鹤滨带到毛泽东家里作客。她被领进一间孩子们的卧室里,那间房子里的陈设很简陋,摆着一张湖南农民家常见的木板双人床,一张旧方桌,4条长板凳。房子里有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侄子毛远新,还有叶子龙等人。一会儿,毛泽东来了,陈文新迎了上去。毛泽东握着陈文新的手,对儿女们说:

  “认识她吗?1951年来过的。她是武汉大学学农业的,你们也要去学农。”

  5时左右,毛泽东和他的一家人及客人,乘车到了京郊的一个旧式别墅(据王鹤滨说,这里是万寿路的新六所,毛泽东有时在周末来这里小住)。毛泽东和陈文新、王鹤滨一起,在一栋陈旧的两层楼前的树丛旁的藤椅上坐下来。毛泽东问了陈文新很多问题,像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土壤的矿物质成份,植物营养吸收和中南地区的土壤改良,还问了全国学土壤学的人数。他说:

  “要增产,不研究土壤怎么行呢!应该有更多的人学农。”

  陈文新对于土壤改良,很推崇苏联的草田轮作制。毛泽东说:

  “不行!现在农民一个人才二三亩地,怎么轮作?饿着肚皮不吃饭?现在没有畜牧业,牧草怎么处理?”

  他留陈文新和王鹤滨一起吃晚饭,饭菜比较简单,有湖南人爱吃的苦瓜炒辣椒。他指着这道菜说:

  “辛苦!辛苦!”

  陈文新要告别了,毛泽东招呼她说:

  “来,合个影吧。”

  毛泽东站在新六所住房的东侧,面朝西,对着夕照的阳光,陈文新站在毛泽东的左侧。王鹤滨怕影响摄影师侯波取景,就往旁边退了几步。毛泽东招呼说:

  “王医生,你也来呀!”

  王鹤滨赶紧走过去,站在毛泽东的右手旁。像照完了,毛泽东微笑着说:

  “祝你们学习胜利!”

  7月6日,周恩来一行趁着日内瓦会议休会的时机回到了北京。

  是日晚,毛泽东在住处同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一起,听取周恩来关于日内瓦会议情况的汇报。

  7月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出席日内瓦会议以及访问印度、缅甸和举行中越会谈等情况的报告。

  周恩来报告结束后,毛泽东作了总结讲话,他说:

  “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很好,我们应当同意他所讲的这些方针,并且批准代表团过去这些活动。过去两个半月的活动是很好的。我们几个国家,苏联,中国,还有朝鲜和越南,是团结得很好的,方针是正确的,活动是有成绩的。”

  “在谈判中该让的就必须让,该坚持的就必须坚持。根据总方针,这些具体活动做得恰当,是可以和下来的,就可以达到联合多数、孤立极少数(就是美国人)的目的。”

  “今后是会议的最后一个阶段了,继续执行这个方针,并且在有些具体问题上抓紧一点,估计可以达成协议,就可以开展一个局面。”

  “在日内瓦,我们抓住了和平这个口号,就是我们要和平。而美国人就不抓这个东西,它就是要打,这样,它就很说不过去了,没有道理了。现在要和的人多了,我们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来孤立那些好战分子,就是孤立美国当局,主要还是那里头急于要打仗的那一派。美国抓住印度支那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战争,对这一点,我们国内有许多人还看不大清楚。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地方的战争牵动全世界?就是因为美国要借这个地方做文章,借这个地方扩大战争,继续打下去。这个问题是牵动很大的,牵动了东南亚,牵动了亚洲、欧洲、美洲(比如加拿大)和澳洲。所以,有很多人就同意和平。”

  “现在总的国际形势就是美国人相当孤立。这个东南亚的问题——印度支那问题解决之后,估计它的孤立会要继续发展。现在英国一大帮、法国、东南亚各国、加拿大、墨西哥,还有一些南美的国家,都是不喜欢美国的。所以,这个局势很有希望。现在,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这是苏联提出来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口号,现在变成艾登他们口里的话了,变成尼赫鲁他们口里的话了,他们也讲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这就是很大一个变化。这种变化,估计再有一个时期,只要东南亚这个问题和下来之后,会有个促进。所以,整个形势应当说是比较过去大为好转。因此,我们要对许多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一类国家,比如印度、缅甸这一类国家,凡是有可能的,都要进行工作。甚至像泰国这样的国家,它在我国附近,也是怕我们的,也要进行工作。”

  “美国内部也是有矛盾的。”“对美国这样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文章可做。”“对美国要使它分化,使它孤立,孤立以后它总要分化的。在目前世界上这样四分五裂的形势下,一块铁板那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它们反苏、反共,反对中国,反对人民民主国家,反对我们这个阵线,那是真的;但是,它们那个资本主义世界是很不统一的,是四分五裂的。美国现在主要的最大的目的,还是整这个中间地带,就是从日本到英国这些地方,整得这些国家哇哇叫。”“美国现在往往就是利用反对共产主义这个旗帜来把它那些朋友的地方占领起来。”

  “现在美国同我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台湾问题,这个问题是个长时间的问题。我们要破坏美国跟台湾订条约的可能,还要想一些办法,并且要做宣传。我们要组织一些宣传,要大骂美国搞台湾,蒋介石继续卖国。另外,在外交方面要有一种适当的表示,比如在侨民问题上的接触,目的就是迫使美国跟台湾不要订条约。我看,美国跟台湾订条约,英国也怕,也反对,法国也可能是反对的,对于它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就会成为很长时间的僵局嘛。”

  “总之,国际上我们就是执行这个方针,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7月8日,周恩来在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57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出席日内瓦会议以及访问印度、缅甸和中越会谈等情况的报告。

  毛泽东在讲话中再次肯定了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方针和外交成就,他说:

  “同意周总理报告中所讲的外交方针——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目前在外交方面,比过去8年中间开始有了改变——和平协商达成协议。”

  接着,毛泽东提出了11条意见:

  “1、争取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2、开始建立东南亚和平区域,建立合作并发展它,订立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和平公约。

  3、与英国改善关系,争取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4、争取与法国改善关系,建立邦交。

  5、争取与美国政府改善某些关系——孤立与分化。

  6、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包括政府在内),孤立和分化美国。

  7、国内要团结,支持代表团,争取外交胜利。

  8、国内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有人怀疑圈子越搞越小,并非如此。

  9、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10、增强警惕。敌人要破坏和分裂我们的国内联盟和与苏新国家(指苏联和东欧新民主国家——笔者注)的和平联盟。门大开了,要团结、警惕。

  11、增强外交工作阵营。为保卫建设和工业化,没有外交阵营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7月9日,周恩来一行带着毛泽东确定的外交方针,飞离北京,于12日返抵日内瓦。

  7月21日,在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交战双方分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法国政府发表了关于从印度支那3国撤军的声明,以及尊重3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声明。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只有美国代表团拒绝在《最后宣言》上签字。历时近3个月的日内瓦会议,终于落下了帷幕。

  7月23日,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写了一封回信。

  原来在1954年学校放暑假后,江青带着李敏和李讷到北戴河休养。李敏和李讷倾听着大海的波涛,尽情地玩着,感到特别高兴。毛泽东早就说过他也要来的,可是,他却迟迟没有来。姐妹俩想念爸爸,爸爸为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想让他也来放松一下,就各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毛泽东收到两个女儿的来信后,便在23日的复信中写道:

  李敏、李讷,我的亲爱的女儿:

  你们的来信都收到了,很欢喜。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

  亲你们!

  爸爸1954年7月23日

  不久,毛泽东就动身前往北戴河,专列乘务员姚淑贤奉命跟随。下午3点,毛泽东登上专列,在客厅里忽然立住脚,回头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说:

  “今天是礼拜六噢,你们有没有约会?”

  大家都微笑着摇头。

  “有。我有。”

  姚淑贤脱口而出。原来她正在谈恋爱,已经和男朋友约好,晚上到中山公园会面。

  “跟什么人有约会?”

  毛泽东认真地看着姚淑贤,嘴角含着笑,带着亲切带着关心带着一点逗趣。姚淑贤腼腆地说:

  “跟男朋友。”

  毛泽东认真了,他说:

  “哎约,糟糕。搅了你们的好事。”

  他看了看姚淑贤,皱了皱眉头,问道:

  “怎么办?你们打算在哪儿约会?”

  “说好去中山公园玩,在门口见。”姚淑贤回答罢,又说:“不过没事。”

  “怎么会没事呢?”毛泽东有些急了:“你告诉他了吗?”

  “没有。”

  “你这个小姚呐,要是不见不散怎么办?你就连个电话也没有给他打?”

  “我们只要接受任务,就不能告诉其他的人。”姚淑贤解释说:“主席,没事的,我们在一个处工作,他做食品检验,一会儿到专列上来采样,就知道了,我有任务,他会理解的。”

  “嗯——”毛泽东摇摇头,嘴里嘀咕着:“久了会出误会的,不要因为我而影响你们。”

  晚上,姚淑贤将一捧削好的铅笔给毛泽东送去,毛泽东忽然对她说:

  “小姚,你等等,有个东西你拿回去给你的朋友看看,你的朋友就不会生气了。”

  说着,他挑出一支铅笔,又铺开一张16开的白纸,说:

  “我给你写个东西,你拿回去交给他。再把失约的原因讲给他听。”

  毛泽东说罢,就伏案书写,一边写还一边自得其乐地吟诵着: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姚淑贤看了,心情十分激动。可是,她还是忍不住小声对毛泽东说:

  “主席,我们有纪律。凡是带有文字的东西都必须上交。”

  “你为什么要那么老实?现在没有谁看到,我是不会打小报告的。”毛泽东笑了笑,做个手势,说:“藏起来,带给他。”

  姚淑贤心里还是很不安,她向卫士长李银桥作了汇报,在得到李银桥的同意后,就把这个墨宝收藏了起来。

  毛泽东来到北戴河,一边休息,一边工作。每天上午工作完毕,一身轻松,下午必然下海游泳。他有时还带着李敏、李讷、毛远新下海游泳。

  入夜后,万籁俱寂,毛泽东常在松涛声中夜读,有时持卷入睡,又香又甜。

  有一次,毛泽东在工作之余,带着工作人员到渤海边游泳。来到海边,他一声不响脱了衣服,只穿一条短裤,看着卫士和一中队的战士说:

  “你们害怕吗?”

  战士们回答:

  “不害怕!”

  毛泽东说:

  “你们可以跟我走,也可以不跟我走,可以在岸上看,也可以回去。”

  战士们回答:

  “我们跟主席走,我们都不回去。”

  毛泽东径直走向大海,往大海深处游去,时而跌入浪谷,时而冲出浪尖。孙勇、韩庆余和十几个战士围在他的前后左右,护卫着他。毛泽东却在浪尖上大声喊道:

  “放心,都不要慌——现在是涨潮,沉住气,只有被冲上岸,不会被拖入海去。”

  不一会儿,他又在浪尖上喊道:

  “现在是考验你们的胆量呢!”

  他在风浪中一直游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岸。朱仲丽见他安全上了岸,高兴地迎了上去,说:

  “主席,风浪太大,今后不要再冒这样的险了。”

  毛泽东看了一眼朱仲丽,又扫视了一下战士们,说:

  “你们不要怕什么风险,凡事不冒险,就不能成功,许多成功就是通过冒险才取得的。这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勇气,敢不敢于排除万难。我说你们要有决心和信心,当然不是盲目地冒险。

  此时,在北京出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一届第1次代表大会的湘潭地区代表毛继生、邹祖培、庞菊中,在会议即将结束时相约由毛继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们想见见毛泽东的愿望。毛泽东接到毛继生的来信后,立即吩咐秘书去北京,带他们坐火车来到了北戴河。

  毛继生,1922年生于韶山冲,建国前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邹祖培,湘乡人,1925年参加过毛泽东在家乡组织的“雪耻会”,与毛泽东有过较密切的接触;大革命时期曾担任过中共韶山区委书记。庞菊中,宁乡人,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中共潭湘宁边区县委书记。

  毛泽东站在北戴河住处的门口,满面笑容地同毛继生、邹祖培、庞菊中一一握手,表示欢迎,尔后将他们引领入一间宽敞的客厅里,落坐叙话。3位客人都显得有些拘谨,毛继生更像一个刚入学的学生,很不自在,只见他脸上飞红,耷拉在藤椅下的两条腿紧紧并拢着,两手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毛泽东亲切地向客人们打听起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社的情况,可是他问一句,客人答一句,气氛怎么也活跃不起来。3个客人也感到别扭,暗自埋怨自己:

  “冇得用!想见毛主席,劲头那样大,如今真的见到了,有话讲不出。”

  “乡里人进了城,难怪咧!”毛泽东这样想着,观察着大家的神情,决定转换话题,让他们放松下来,于是便用地道的家乡话问毛继生:“冲里那两棵大枞树,还在啵?”

  “一棵早两年死了,一棵还在,如今长到咯样大了。”毛继生知道毛泽东问的是他家旧居附近的两棵大树,一边回答,一边伸出双手做了个合抱的姿势。同时他也感到奇怪,就问道:“主席,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记得那两棵大枞树?”

  毛泽东嘴边挂着一丝神秘的微笑,风趣地说:

  “讲起那两棵树呀,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呐,还有不记得的?”

  他见客人们满脸疑惑,便把他幼时与小伙伴们如何偷吃被称为“小气鬼”、“背时婆”的邻家邹四阿婆树上的果子,邹四阿婆发现后如何冷笑着挥动竹竿追打他们,他们又如何逃跑,如何分头爬上那两棵大枞树这才躲过一劫的故事,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直逗得3个客人眉开眼笑,拘谨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毛泽东见大家乐了,又突然问毛继生:

  “你是什么派?”

  “我是贻字派。”毛继生回答完,又随口念出了韶山《毛氏族谱》中派序歌:“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毛泽东笑着说:

  “这么说,你还是我的族叔啰!”

  “哪里!哪里!”

  毛继生红了脸。他虽然比毛泽东长一辈,但年龄却比毛泽东小了近30岁。

  该吃午饭了,桌子上摆着4盘菜,一碗汤,其中一盘鸡块显然是为客人特意加的,做得特别考究。还有几样小菜则是毛继生他们带来的家乡风味腊肉、火焙鱼和豆豉辣椒。

  毛泽东招呼客人一一就座,给每人斟满了一杯酒。大家高兴地喝着酒,拉着家常。毛泽东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家乡的小菜,一边谈笑风生。他说起20多年前和邹祖培一起在韶山搞农民运动,两人一起喝过酒,知道邹祖培很有酒量,因此今天特地请人买了白酒,希望他多喝一点。

  一会儿,毛泽东把江青和孩子们叫了出来,一一介绍吃饭的客人。他还指着毛继生对孩子们说:

  “快叫叔公。”

  毛继生怪不好意思,涨红了脸,一面摆手,一面连声说:

  “不敢当,不敢当。”

  毛泽东说:

  “敬老尊贤还是要的,受了,受了。”

  李敏、李讷、毛远新便亲热地叫了声:“叔公!”

  吃完饭,毛继生3人被安排在西边一间房里休息。不一会儿,毛泽东来到他们的房间,跟在他身后的工作人员带着3个救生圈。毛泽东说:

  “你们初次来这里,去的地方不多,我们到渤海湾去游泳,看看海边风光吧。”

  3位客人感到又新鲜,又兴奋,便随着他一起乘车到了海边。毛泽东见刘少奇、朱德也在海边上,就叫住他们,把客人一一介绍给他们,尔后大家一起下海游泳。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走进毛继生3人的房间,亲切地问他们休息得怎么样?还说:

  “你们难得有机会往城里跑一跑,要看个名胜古迹更不容易。今天,我请秘书陪你们到山海关过个瘾。”

  毛继生等人尽兴游览了一天,归来后3人相商:

  “主席忙,再不要耽误他的时间了,我们早些回去吧。”

  商议已定,他们在晚饭后就去见毛泽东,说是明天就回南方去。毛泽东挽留说:

  “在乡下难得出门,到北方来更不容易,还是多住几天吧!”

  毛继生说:

  “我们每人都是代表县供销社来开会的,还要赶紧回去传达会议精神呢。”

  毛泽东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只好说:

  “如果从工作上考虑,你们要走我也不能强留。反正权在你们手上,你们自己定。”

  次日清晨,毛继生3人就要启程了,毛泽东带着工作人员来为他们送行,送给每人半条大前门香烟,每人一篓桃子。又给邹祖培、庞菊中各送了一个箱子,一根手杖,一双皮鞋。

  “没有好东西,送你们几件衣裳吧。”毛泽东客气地对邹祖培、庞菊中说。他转对毛继生笑了笑,亲切地问道:“过去一个长工好多谷一年?”

  毛继生想了想,回答说:

  “精壮劳力12担谷。”

  “乡里好多钱一担谷?”

  “6元多钱一担。”

  毛泽东计算了一下,微笑着说:

  “啊,你现在一个月就相当于过去一个长工一年的工资咧。”

  毛继生毕竟是年轻人,脑子灵泛,他马上意识到:主席一定是怕我少了一口箱子有意见咧。邹祖培、庞菊中都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主席多送点东西给他们,这一番心意我是理会得了的,便说道:

  “我是年轻人,家里又冇得负担,政府每月给我的钱,我都用不完哩!”

  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便语重心长地嘱咐他说:

  “要好好为群众办事。”

  说罢,与3位客人一一握手。邹祖培深情地说:

  “主席已经有二十六七年冇得回去了,现在家乡人民生活好了,都念着您,欢迎您回去看看呢!”

  “难为家乡人的好意啊!”毛泽东微笑着说,接着又摇摇头:“我现在大不大,细不细,是个主席,回去一趟不容易呀!”

  1954年8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送来的华南分局的一份电报上作了批示。电报中说: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提出提案,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毛泽东主席最高荣誉勋章。毛泽东批道:

  “请即复,不要通过此项议案。”

  8月13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毛泽东一夜未睡,待工作完毕,已经是晨光破晓。他要到室外新鲜空气中去散步,带着工作人员到海边去观潮落。

  大家捡了许多贝壳,而毛泽东则看着水平如镜的汪洋大海,想的是这狂暴的海洋的平息时刻也很有趣嘛!何不下去一游?身边的人劝道:

  “主席工作了一夜,还未吃早饭,早晨水凉,早点回去休息吧。”

  毛泽东主意既定,不听劝说就解衣下水,工作人员清早出来,没有游泳的思想准备,穿着衬裤就跟着毛泽东下了海。毛泽东一直游到防鲨网边,工作人员劝他往回游,他说:

  “怕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还怕鲨鱼?”

  说着就游出了防鲨网,还一直向前,时而平卧水面,仰望蓝天;时而滚动戏水,悠然自得。看看旭日东升,不觉已经游出七八里远。毛泽东望见正前方有一只小船,游近一问,方知是一只渔船,叔侄二人捕蟹为生,已捉到两篓螃蟹。工作人员商量说:

  “主席未吃早饭,腹中空空,正好买了蟹,请主席上岸吃螃蟹。”

  毛泽东同意了,大家十分高兴,于是请毛泽东上了捉蟹人的小船。毛泽东光着身子,渔民也分辨不清他是谁。毛泽东问起叔侄二人的生活情况,渔民一一道来。及至工作人员照顾毛泽东上岸,两位渔民才认出了毛泽东,惊喜非常,说是这回总算见到人民的大救星了,非要把螃蟹送给毛主席不可。毛泽东表示了感谢,让工作人员收下螃蟹,照价付款,还请他们叔侄二人一同上岸吃螃蟹。渔民说:只知道共产党毛主席帮助我们穷苦人民翻了身,从没有想到还能亲眼见到毛主席!我们请毛主席还请不到,哪里还能让毛主席请吃螃蟹。

  众人说着话,来到了浴场的大厅里。不久,服务人员就端上来刚做好的螃蟹,毛泽东和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谈笑风生,好不畅快。

  吃罢螃蟹,那叔侄二人执意不肯收钱,他们说:毛主席的恩情我们无法报答,这点螃蟹算什么。我们能不能和毛主席照个相,留个纪念。

  毛泽东答应了,和他们照了相,又让工作人员说服他们收了钱。那两个渔民方才高高兴兴地去了。

  欲知毛泽东在北戴河期间还有什么惊人之举,请看下一章内容便知。

  东方翁曰:毛泽东在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说:“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50年即10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中后期,仅仅用了20多年时间,中国就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远远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可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祸福相依的,在“大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以后,党会怎么样?人民又怎么样?可能就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电子版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2.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3. 千万粉丝媒体人频频攻击国家“安检”,到底是何居心?
  4. 罗炳辉: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一生从未打过败仗,被毛主席誉为“一心追求真理的将军”
  5. 修正主义(比如越南)强力反腐能成功吗?(之二)
  6. 《邓选》学习(70) 先富真能带动后富吗?
  7. 公布10大台独顽固分子名单 依法公开审判依法全球通缉
  8. 导火索点起来了,世界大战即将全面爆发……
  9. 越南的强力反腐能够成功吗
  10. 张志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民众团结方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2. 史上最大阳谋的伟大之处
  3. 司马南|这是胡锡进的历史功绩之一,也是南方周末的滑铁卢
  4. 南海这一刀,砍出了“纸老虎”!
  5. 打工人共鸣,满屏都是“打得好”!
  6. 是误解,还是恶意歪曲!
  7. 毛泽东:无官不贪,只有多少之别,没有真正的清官!
  8. 假正经,就是这样
  9. 李玲:医疗腐败泛滥,谁是罪魁祸首?
  10. 王传利:驳“中国反腐出现‘拐点’论”
  1. 新时代、苏联初期和列宁功绩
  2. 腐败已经非常猖獗了
  3. 欧洲金靴|《光明日报》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本质是同一件事情
  4. 温铁军: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从资本主义的演变看今日的冲突环境
  5. 美国让震住了没有,台独让吓住了没有?
  6.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7. 郝贵生再发旧文:能够把《决议》作为评价“文革”的标准吗?
  8. 新三座大山,新社会四害
  9. 李昌平:解禁感言!
  10. 解决台湾并不难,解放台湾太困难
  1. 毛泽东:无官不贪,只有多少之别,没有真正的清官!
  2. 女汉奸搞反华游行,结果被警察打了一顿
  3.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4. 轮到中国制裁美国
  5. 浪淘沙|末日
  6. 毕业典礼打人的学生,已保送北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