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语
一群妇女战士身穿灰色或蓝色的军衣裤,头戴竹笠和五角红星军帽,肩扛简陋的武器,跋涉在遍布着热带植物的琼岛大地上,向地主阶级作有力的武装反击……这大概是看过故事片版和样板戏舞剧版《红色娘子军》的观众的共同记忆。
1960年彩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里的娘子军连
1970年版样板戏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剧照,吴清华、连长在军民联欢上起舞
还有的人只记得意淫女演员。多年来,不乏有人传播这种言论:《红色娘子军》里的军用短裤是情欲的、博眼球的道具,编导想借以引起观众的兴趣。
这真是低劣的下半身逻辑和谣言,我感到有必要说几句。
没有事实支撑的互怼是无益于澄清真相的。让我们来翻阅一下文献,看看“红色娘子军”的原型连队里到底有没有统一的军用短裤吧。根据我的查阅结果,关于这方面的记录不少,本文不作长篇大论,只列几处,供大家参考。
2
连长冯增敏的回忆
曾在《红色娘子军》的原型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里担任连长的冯增敏,曾这样回忆娘子军成立时的情形:
从乐会、万宁各地报名的六、七百人中,选出了我们一百二十人,都是优秀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娘子军连成立了。
我们穿上崭新的军装,领到了盼望已久的枪。虽然都是“五排”、“单针”等土造枪,而且每人只发五发子弹,但在那时这就非常宝贵了。穿上蓝色的上衣和短裤,背上枪,真象个红军战士了,就是头发太长,行军打仗都不方便,于是,我们都剪成了“军装头”(小平头)。
……
森林之夜是漫长难度的。我们摘几片野芭蕉叶铺在地上当作床褥,再盖上几张大叶当作被子来睡觉,遇到潮湿地方就睡在大石头上。冬夜,森林里很冷,我们只穿着单衣短裤。走路不觉冷,夜深时就常常被冻醒,只好挤得紧紧地来取暖,翻身后就得喊:“向后转!”遇着风大的天气,冷得厉害,冻得睡不着就坐起来讲故事等待天明。……
——冯增敏口述、刘文韶记录,《红色娘子军》,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2月,第6、第30页。
这部口述作品,后来被摘录改写,收入《星火燎原 二》中,与上述提到短裤的第二段文字基本相同的地方详见:
森林之夜是漫长难度的。我们每天晚上都是摘几片野芭蕉叶铺在地上当作褥子,再盖上几张大叶当作被子来睡觉。遇不到干地方,就睡在大石头上。冬夜很冷,穿着单衣短裤,常常被冻醒,大家只好挤得紧紧的。遇着大风的天气,冻得睡不着,就坐起来唱歌、讲故事,等待天明。……
——《星火燎原 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5月,第519-520页。
3
《红色娘子军史》相关记载
中共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红色娘子军史》里介绍“女子军特务连的沿革和建设”时,提到:
女子军特务连第一连和第二连的人员编制相同,各设2个排,每排30人,连领导和连部工作人员10人,全连共70人。2个连的装备也相同,连长、指导员穿蓝色粗布制成的大襟衣长裤,扎腰带,佩带短枪;排长以下官兵穿蓝色粗布制的大襟衣短裤,系子弹带,携带长枪。全连官兵都头戴红五星八角帽,挎一个椰壳水壶,背一顶写着“女子军”3个字的竹笠,佩带着用白布缝着“女子军”3个字的臂章。女子军的头发都剪得短短的,有的甚至还把耳环摘下来,显得洒脱、干练。
——《红色娘子军史》,中共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2002年9月,第17页。
4
解放海南岛40军随军记者描述
《海南日报》记者梁君穷在其文中曾引用解放海南岛时40军的随军记者周明写的《和琼崖纵队的会见》片段,其中提到:
“他们穿着黑色或蓝色的衣服,下身只穿一条短裤。他们的衣服褪了颜色,有的残破得露出了肉。脚上,他们穿着胶皮胎带做成的鞋子,有的干脆赤足。他们的腰际结着一个小包,有的则仅仅背着一小块席片。”这是40军随军记者周明写的《海南岛解放战役片断》中的一篇,题为《和琼崖纵队的会见》。
——梁君穷《琼纵襄助,天涯热土迎大军》,载《海南日报》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2020年4月30日。
网页版全文:
https://hndaily.cn/api_hn/res/html/2020/04/29/cid_88_197652.html
5
结语
以上几例,涉及原型人物口述回忆、军史记载、随军记者通讯,它们足以证明“红色娘子军”的原型部队中是有统一的军用短裤的。
我并不认为文艺作品要处处还原现实、搞自然主义,只是,当有人妄图将这种下流的脏水泼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时,我们应该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地反驳。
文中所列举的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查阅结果,这个话题的讨论空间很大,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补充。
另外,我将于近期发布探讨电影《庐山恋》噱头的文章和视频,敬请期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