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9日至30日,红军总部的变脸戏上演到了高潮。
29日12时,就连远在保安的毛泽东、周恩来也成了这场变脸戏里的角色:
根据朱、张、徐、陈意见,为迅取宁夏起见,三十一军可以立即渡河,在九军、三十军后跟进。
毛、周[1]
从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原始文献资料分析,这个电报好像有点莫名其妙没有由头:日前“朱张”20时对徐向前、陈昌浩、肖克、周纯全的部署电,不是已经确定贯彻旨在“打击南敌”的“海打战役计划”了么?怎么中央突然又同意让三十一军“立即渡河”了哩?而的确也有人据此作出推测:毛泽东等出尔反尔,这是想给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增加兵力以“扩张战果”。
这个无凭又无据的揣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这几天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一直在强调“先南后北”,一直在强调“不击破南敌就难以实现宁夏计划”,先拟让主力军红九军留在河东击破南敌不果,尔后又号召“三军紧靠作战”。而相较于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势如破竹的进展形势,河东战局危机已显,比河西情况要严重得多,正急需人马“雪中送炭”……
能否“击破南敌”,可是直接关系到宁夏战役计划是否能顺利实现的首要前提啊!
试想,如果不是“既成事实”已经摆在面前,毛泽东、周恩来等怎么可能还有心置河东之近忧于不顾,去操心着调出人马去给正把马步青打得连滚带爬的两大主力军锦上添花?——这当间,敌骑兵第五师马步青部原本兵力就严重不足的脆弱河防早已崩溃,红三十军前锋攻势凌厉,西进甚速,连续在吴家川、尾泉击溃敌骑五师马禄第一旅和祁明山步兵旅各一部的阻击,俘敌200余人,缴获步枪800余支,机枪10余挺,战马70多匹!红三十军乘胜追击,已经夺取了兴泉堡、一条山……
如此这般的进展,称之为“神速”,也毫不为过吧?
实际上,毛泽东等29日12时电同意红三十一军渡河的前提非常明白:“根据朱、张、徐、陈意见”,在这个前提下顺势延伸的逻辑指向是:中央在批复“朱张”日前16时、19时15分两电中“三十一军立即渡河”的要求时,并未得悉日前20时“朱张”致徐向前、陈昌浩、肖克、周纯全的那个“重新部署电”(这个电报原本就不是发给中央的)。而“朱张”已经把回复时间限制在日前晚上的“12时”了——到29日,这就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中央当然就只好再次委曲求全,再次承认这个“既定事实”了。
还有,只要仔细辩析清楚“朱张”此间几个电报中的相应地名,这条逻辑链的完整性完备性更加无可置疑:28日当天,从甘沟驿、郭成驿赶来的红三十一军已按“朱张”28日16时电中“三十一军即开大小芦子,准备待命渡河”行动,而至迟在29日午前,他们已从大、小芦子疾进至河堡口渡口,候船待渡了[2]!那么他们很可能是在赶到河堡口渡口之际或之后,接到了朱德、张国焘28日20时那个“向打拉池集结”的电令,于是又离开渡口,转向打拉池方向前进。
如此,29日下午19时“朱张”致徐向前、陈昌浩、肖克、周纯全电中的“三十一军到小水后,即经小水直开三角城对(岸)迅速渡河[3]”,就最终使这条逻辑链形成了紧密而又收敛的唯一指向:“朱张”在高举中央那张迟到的“追认”令牌发出该电之时,已经得知红三十一军正转向了打拉池方向前进的信息!于是又令他们从小水再度转向,到“三角城对岸”渡口渡河,加入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的序列——小水村位于打拉池以西十余里处,是靖远附近的黄河东岸各渡口到打拉池的必经之地。
陈昌浩的相关回忆也可资佐证:“……指部本总部命令,随九军、五军渡河,三十一军亦准备渡河(直属队大部已渡河,随后又开返河东),……我们到三角城时,还接总部电:‘已得毛主席同意,四军、三十一军即在三角城过河,准备迎接。’我们等到下午五时以后,又接到总部电说:‘该两军不渡河’电报后,才向北开走。[4]”
如果陈昌浩记忆无误,张国焘还有“矫旨”之嫌——被令渡河者多出了“四军”。
当天还有一个署名“朱张”但签发时间不详的“执行海打战役部署”电:
彭、贺、任:
㈠胡敌向我急进,孔师俭日到硝河城、马厂堡线,周师到符[将]台堡,其游击队已占新营,明日该两师续向新营进。第一师速向新营推进,其目的是进[攻]我打拉池。马鸿宾部集结海原,其骑团向打拉池进。
㈡决心在海原、打拉池以南地区消灭胡敌在运动之先头部队。
㈢我军应设法首先消灭由海原伸进之敌,并将马敌余部封锁于海原城内。
㈣一方面军尽可能集中五个师以上在麻春堡、古西安州之线,二方面军集中马营、徐家坪一带,须于三十一日集中完毕。四方面军之四、三十一两军亦于三十一日全部集中打拉池、干盐池线。总部于三十一日开关桥堡。
㈤阵地侦察及路线图由兄处制定,多多集中粮食,古西安州须先行占领,
彭指挥地位似暂在麻春堡为宜。
朱、张
二十九日[5]
你看看你看看,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甚至时令时改,这一通乱,简直就是一锅粥了。
直到当天晚上,这天的变脸戏才算尘埃落定——20时,已率前敌总指挥部东移至麻春堡的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发出部队集结令:“四方面军主力四军、五军、三十一军三个军照朱、张电令集中不变,但第四军应注意在打拉池以南选择钳制阵地,并改造打拉池土城为最后钳制阵地,利用城干部掘成单个散兵射击位置,减少敌飞机和炮弹威力。第三十一军主力应在打拉池以东集中,准备靠拢一方面军,从东向西侧击北进之敌。[6]”
22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
彭:
与南敌决战,关系重要。现敌轻我锐进,胡敌先头又是郭华宗旧部周、孔两师,打得好可获大胜。我有如下提议:
甲、全战役须掌握在你一人手里。
乙、以野战军全部为主力,从二方面军抽二分之一辅助之,专打周、孔两师。四方面军为右翼钳制队,或任右翼之部分突击,专对付胡之西路及毛、王两路。
丙、以二方面军二分之一替换七营、同心城等处任务,使一方面军全部集中。
丁、需有充分之准备,须召集贺、任、左、聂、徐、程开会,部队要有充分之休息与鼓动。
戊、实行打时要在有利之地形条件下,首战限于打两个师,并首先消灭其一个师。不合此条件时再退一步,总以胜仗为目的。
毛
十月二十九日[7]
这就算是一锤定音,最后敲定了?
没哩,“张总政委”变脸的瘾,还没过够哩!
30日上午7时,彭德怀的前敌总指挥部下达海打战役部署,其要点为:
㈠一方面军主力六个师集结古西安洲[州]、麻春堡、陈家湾地区,以七十八师之一个团在海原西南端之米家塘附近监视马师,待孔、邹两师向红井子、七百户、二百户前进时,我一方面军主力即隐蔽集结于关门山南北地区,待敌深入七百户、二百户之线时,由东向西协同三十一军夹击。
㈡三十一军集结于干盐池及打拉池以东,待孔、邹向二百户、西安洲[州]、干盐池前进时,该军即隐蔽集结于王家井沟、狼耳子沟之线;待敌深入二百户附近时,即协同一方面军主力东西夹击。
㈢第四军应在打、郭间配备箝制阵地,节节吸引王均向打拉池前进,最后扼制之。
㈣五军主力在靖远以东附近,一部在黑城子附近吸引毛炳文部向靖远前进,至必要时转至三角城、打拉池之间与四军联络。[8]
该部署的要旨可以概括为“西顶东放”——“西顶”:红四方面军四军在打拉池、郭城驿间阻击与箝制敌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以保障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打拉池、海原之间夹击敌胡宗南部主力;“东放”:红一方面军主力6个师集结于古西安州、麻春堡、陈家湾地区,准备与集结于干盐池及打拉池一线的红三十一军相互配合,诱使追击红二方面军部队的胡宗南部先头部队进一步向北深入,尔后……
这个时候,胡宗南部对于红军行动的基本判断还是:“匪……决先窜宁夏,以伪第二方面军为右冀(翼),归贺龙、肖克指挥,由兴隆镇、将台堡经海原北窜,企图在靖远、中卫之间渡河。刻其主力已窜至海原西南附近地区,其掩护部队尚在新营、红羊坊一带。以伪第一方面军为左翼,归朱、毛、彭、徐指挥,由会宁经乾沟驿、郭城驿[北进]刻其主力已窜集靖远附近,其先头约六七千人业于本月二十五日由靖远西南渡过黄河,攻占中和堡。各路赤匪均以宁夏为目标[9]”。
这个判断虽然在双方态势上来说还算大体准确,但对红军方面的兵力动向和意图却有误判,而因这些误判所产生并滋长的骄横狂燥的心理也使红军“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的成功概率大为增加:胡宗南已认定“伪一方面军……已窜集靖远附近”,胡军在攻进途中可能遭遇的只能是“其掩护部队”……
而当晚军委获悉的敌情是:“蒋以我军大部西渡,东岸所余不多,令胡敌猛追[10]”。
如此,彭德怀这个部署很可能在最多三天内就大见成效……
胡宗南部可是当时国民党军的精锐之师,蒋介石的“面子部队”啊!
这里的“七百户——二百户”是古西安州西南一条约十余里长的山沟(今海原县树台乡境内),彭德怀的意图是:以红四方面军四军、五军箝制正向靖远、打拉池攻进之敌,红一方面军主力集结于西安州、麻春堡、陈家湾一线,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集结于干盐池以东,待正紧追红二方面军的敌胡宗南部先头部队从红井子方向进入“七百户——二百户”这条山沟时,红军各部分别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其发起突击……
然而3个半小时后,“张总政委”却再次上演了“釜底抽薪”——
徐、陈:
甲、关敌今可能逼进打拉池,决以一、二方面军主力及三十一军集结麻城堡附近,消灭突进之敌。
乙、三十一军、四军均甚疲劳,现已令三十一军今由打拉池经干盐池向麻城堡进。
丙、五军在靖远警戒,己令渡到三角城,同时将新有船只下开三角城左岸。
丁、九、三十两军即在一条山、五佛寺休息待机,四军经新堡子开同心城。
朱、张[11]
合着彭德怀这个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说了也白说?最后还是“张总政委”说了算?
好好的一锅汤,坏了!
这仗还怎么打?
需要提及的是,当日徐向前、陈昌浩曾致电红军总部朱德、张国焘:“关于四、三十一军我方已未指示其行动”,而“五军确急须休整,现不能担负更重要任务。五军报告两营控制靖远东北地区至多二三日,敌人迫进即须收过河。”[12]
五军也全部过了河——“朱张”日前15时曾去电阻止[13],但也为时已晚。
海打战役计划,遂告流产。
需要注意的是,此间以“朱张”名义发出的电报,不能简单视作“朱张”的一致意见。除了张国焘已经有过“代签名”的“前科”外,还需要考虑这样一种情况:面对仍然掌控着红四方面部队统辖权和指挥权,对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仍然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张国焘,朱总司令的处境虽然已有极大改善,但仍然很艰难。在“不能再分裂”的底线之上,他仍然得有隐忍,有照顾,有迁就——甚至有妥协。
前提就是一个:两大主力红军,绝对不能再分裂!
注释
[1]《中央军委关于三十一军可以立即渡河电(1936年10月29日12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5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事记》,《悲壮的征程(下)》(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第29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3]《朱德、张国焘为中央军委同意三十一军立即渡河致徐向前、陈昌浩等电(1936年10月29日19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4]《陈昌浩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1937年9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97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5]《朱德、张国焘关于海打战役三个方面军部署致彭德怀、贺龙、任弼时电(1936年10月29日)》,《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1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前敌总指挥部关于10月31日以前各部队集结位置的命令(1936年10月29日20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19~第82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7]《毛泽东关于与胡宗南部作战部署致彭德怀电(1936年10月29日22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1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8]《彭德怀关于消灭胡宗南等敌作战部署(1936年10月30日)》,《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21~第822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9]《第七十八师丁德隆部在甘宁等地堵截北上抗日红军诸役的战斗详报(1936年10月至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附卷》第77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0]《毛泽东、周恩来关于打击胡敌周、孔两师之部署致彭德怀等电(1936年10月30日22时)》,《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的军事斗争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82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11]《朱德、张国焘关于以一、二方面军主力及三十一军集结麻城堡附近消灭突进之敌致徐向前、陈昌浩电(1936年10月30日10时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5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2]《徐向前、陈昌浩关于五军部署致朱德、张国焘电(1936年10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5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13]《朱德、张国焘关于五军任务及渡河事宜致徐向前、陈昌浩电(1936年10月29日15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85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