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光:守住经济学人的良心
人民网记者 施芳
刘国光近照
尽管病后初愈,84岁的刘国光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说到兴奋处,头向后仰,一头白发倔强地直立。
与经济学打了66年交道
从1941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算起,刘国光与经济学打了66年交道,他始终在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
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刘国光的少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1937年底,他从家乡南京一路奔波到四川,次年与众多江浙流亡学生一起考入四川国立二中,开始高中生活。那时,刘国光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却对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十七八岁时买来资本论(第一卷)兴趣盎然地通读了一遍,便产生了钻研经济学的念头。
父亲得知他的志趣,来信说:“建议读工科,吃饭靠得住。”还举例说,在他工作的工厂里,工程师很吃得开。
刘国光自有他的想法。往大处说,战争期间民不聊生,催生了刘国光“经济救国,把经济搞上去”的愿望。往小处说,经济学涉及的会计、统计等知识很实用,就业相对容易。1941年,刘国光如愿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把前人的东西钻研好,在掌握正确方向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立的思想。”这是刘国光回顾自己60余年治学经历,谈到的一点突出心得。
“经济学人的良心不能丢”
“有人认为,现在尘埃已经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这是刘国光在许多场合反复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完全让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不能保证社会公正和协调发展。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必须有政府有效的调控干预加以纠正,有必要的计划协调予以指导,就是说要有看得见的手的补充。
刘国光认为,经济学也存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经济学家要为大众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这是经济学家的本分。现在有的经济学家为企业和个人的私利服务,这是个人自由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私利而损害公众利益就应受到指责。一些“媒体经济学家”(刘国光对那些经常在媒体上露脸的以经济学家自居的人的称呼)为少数人吹捧,说假话,这是可耻的。说到这里,刘国光显得很激动,声音不由地提高了许多,用手比划着说:“你要把我的气愤写出来。”
在刘国光看来,经济学是致用的学科,不是挂在嘴上的学科。经济学家要接触实际,了解群众的脉搏。研究经济学要有立场、观点、方法的说法虽然不大时兴了,但刘国光始终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
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刘国光从未停止过思考。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思考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思考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模式。20世纪90年代,思考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增长由传统的粗放模式转换为集约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思考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内需问题。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刘国光的评价是宏观经济总体情况很好,发展速度快,物价平稳。这适宜实行中性政策,即不松不紧有松有紧的政策,使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尽量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针对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热的说法,刘国光认为从物价上看并不过热,经济发展还在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速度还能支撑。问题在于,高速度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破坏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发展中过于依赖出口、投资,国内需求不足。“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各方面矛盾的协调统一。”刘国光言之切切。
刘国光认为,消费不足的问题值得重视,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消费增长上才能持续、稳定,关键要解决好分配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对公平问题刘国光进行了特别的研究,曾发表了万余字的关于公平的专题研究报告。这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一大力作。不仅引发了经济学家们对于效率和公平问题的讨论,而且他提出淡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方针,也得到了上上下下许多人的肯定。
10卷本、480多万字的《刘国光文集》2006年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他60余年治学生涯重要学术成果的集大成。“我还在想问题。”刘国光说。在他思考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学半个多世纪的过去,也看到更远的未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