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考
——大学生寒假见闻交流座谈会概要
“我所亲眼见到的现实与以往所想象的以及媒体上讲的根本不一致。”
这是中央民族大学一位同学在参加举办的“大学生寒假见闻交流座谈会”上发言时讲的第一句话。
寒假期间,一些高校的同学走出书本、走出校园,携带着双眼,奔向全国各地,利用社会实践的形式,用自己的双脚踏进大多数民众所生活的现实。
日前,来自首都近十所高校的同学来到,就他们寒假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城市和农村、精神状况和物质生活、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一次敞开的交流。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同学首先介绍了他们到安徽省亳州市一所志愿者学校参加志愿活动时,当地普通农村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介绍同学讲,由于十多年来没有戏剧下乡,同时村子里也没有娱乐设施和活动场地,大多数老年人日常主要就是带孩子,晒太阳,拉家常,再有就是坐着一言不发,目光呆滞。他们见到5、6个老人坐着,就过去和他们攀谈,老人们面无表情、目光涣散,老半天才有一人说话,其他人保持姿势偶尔瞟一眼。村中中年人在外挣钱没有归属感,所以没有娱乐,回家之后整日以麻将为生。村中青年人羡慕城市流行文化,但是当地闭塞落后。没有网吧,通过电视接收城市文化。头发什么颜色都有,服装很前卫。对于村里儿童来说,大多数学校没有音乐课,孩子们不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但是电视上最流行的比如春晚唱过的“老婆老婆我爱你……”唱得很熟,5岁小女孩都会。
临走时,他们和村里举办了一场联欢会,对于少见的集体性活动,村里的孩子们都很欢呼雀跃。
对外经贸大学的同学同样去了农村,所不同的是,他们去的是河北老区一个组织了村民文艺队的村庄。介绍的同学说,“当地的精神面貌。除参加文艺队的人外,大多数村民和全国各地农村一样:死气沉沉、精神麻木。”
村子文艺队中的成员在精神面貌上给去的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艺队中一个带头的60多岁的大娘,性格很开朗,很爱笑,她把所有女性都叫“姑娘”,老太太的叫做“大姑娘”。 这个村子的文艺队刚刚起步,影响力还很有限,但对于它内部的成员来说影响很大。使得参加的人都有一个精神上的依托,以往的邻里和婆媳关系得以较好的化解。“将来它的前景是很好的。”
来自北航和民大的同学介绍了他们寒假去太原国企和周边农村实践的经历。
民大的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媒体总是说中国是多么多么好。通过实践我们了解到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前很高的地位降到了几乎是平民的地位,他们的生活条件的痛苦是你根本无法体会到的,甚至出现老养小的现象。而且有的工厂破产或者出租厂房所得到的钱工人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工人普遍认为腐败是很严重。总之我产生了很大的迷茫,不知道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教育和医疗开支对于我们所取得农村来说是笔很重的负担。农村想象与现实不一致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实施上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农民都知道国家有扶助政策,资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
北航的一位同学讲,他们在农村实践时,遇到了一位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这位大学生很有才华,同时满怀着希望与热血回到家乡,想从科技规划的角度用所学的知识为改变家乡面貌做些贡献。但现实的种种原因使他备受阻挠和挫折。至今还没有太大的起色。
谈到科技,农业大学的同学讲述了他们这几年科技下乡、科技支农的一些感触。
他们本着“了解家乡、回报家乡、服务家乡,让大学生长才干、长见识,能为家乡做实事。”的良好愿望,送科技图书、资料、良种下乡,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想说一个现实的情况。大家知道我们做的是农业推广。政府里面也有一个农业推广的系统,但是农业科技人员现在只剩下一些隶属于公司的人员,他们只会推广本公司的产品。我们下乡,当地政府也是很欢迎的,但是什么也做不了。
说到农业人才的培养的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只有30%的专业涉农(包括不涉及操作的农业经济学等),而这当中最后从事农业的就只有10%。下乡的事情是要做,但是为什么专门为农业培养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农业领域?
发言同学觉得,整体上来讲,科技下乡的实际收效是有限的,主要受益者是村里的有经营头脑和钻研头脑的少数能人,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没有太大的效果。
“作为科技活动的负责人,我认为科技并不是今天农民最需要的东西,即使他们富了又意味着什么?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面貌。……我觉得我们作为大学生外来者能够做到的,是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来自清华的同学,从三个方面谈了他们在我国一些主要老工业城市实践期间,对作为城市主体成员的工人群体形成的认识。
首先形成的认识是工人们在经济上都比较困窘。鞍钢四五十万人经过改制变成只有7万多人在岗,未来目标是五万以下。他们实践时,询问到的鞍钢的低保为140元,很多工人是不满意的。
其次是思想问题。在厂里所见的并不是他们原来想象的的忘我的奉献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工人们的这种意识受到冲击。 在广场上可以听到很多声音,有宣扬美国民主的;也有谈毛泽东时代的;有大力赞颂“胡温新政”的;也有讨论腐败问题的。大部分人对现实的批判是很尖锐的,这是他们的一个特征。
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综合,随着国企与私企、城市工人与农民工、中青年与老年的区别,以及现实生计所迫,工人们的待遇与思想状况有很大差别。举例来说,退休的老工人的政治觉悟或者理论水平让去的不少同学都感到很震撼,但是新工人就差得多。
接下来,就前面一些同学在发言中提出的“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什么”这个疑问,北大的同学表述了他们的感触和思考。
一位同学讲,在今天的社会发展潮流中,我们不能做一位裹挟在潮流中旁观者,而更要做一名积极地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参加社会实践就是一种积极推动者的姿态。
但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不能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救世主的心态。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到工人农民首先是学习的态度,用他们的境况来教育我们,让我们知道以后怎么做。融入他们、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是我们的应有之义。另外大家应该打开自己的视野,不能从自己的个人的事业和狭隘的视野出发,而应该从国家民族的层面来看。站在社会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大学生的定位。
来自其他高校的与会同学,在之后也纷纷积极地讲述了他们的实践见闻和感触。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蒂是你们的”。
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来说,实践是认识客观现实的最好途径,同时,也连接与肩负着改变社会的历史使命。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