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的创作道路及其启示”研讨会简讯
会议地点:书社
会议时间:2008年3月2日上午9:30
在作家浩然先生逝世之后,网站和左岸网站发表了大量评论浩然作品、讲述浩然生平和创作道路的纪念文章,两个网站的负责人参加了浩然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并认识了一些热爱浩然老师的朋友。2008年3月2日星期日上午两个网站合作举办了“浩然的创作道路及其启示”研讨会,进一步表达对浩然先生的敬意,寄托大家对一代文坛巨匠的哀思。《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主任李云雷、《小说选刊》副主编冯敏、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和邵燕君、河北省三河市文联主席王宝森、电影导演周国瑾、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的周东川、河北省邢台市青年诗人《百泉诗词》杂志编委刘国震、江苏连云港市文学爱好者鲍成达、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士罗如春等人参加了该次会议。
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因在国外未能参加,做了简单回复如下,对浩然先生的评价甚高。
小范和云雷:
我不在国内,不能参加此次研讨会。我向与会各位先生致敬,并对浩然先生的辞世,表示深切悼念。浩然是当代文学的重镇,影响了一代青年,特别是在当今文化界一片白色恐怖之下昂然不屈的精神,值得尊敬。浩然的文学创作,继承了鲁迅和赵树理的精神,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灯塔。艳阳天不死,金光大道则还需要我们继续去不懈探索也。
孔庆东 于东京
李云雷首先发言指出,如今我们的文学评论界的主流对浩然的评价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语境。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评价浩然?他认为现在的评价远远低于他实际上应受的评价。《金光大道》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合作化历史进程,作家浩然不纯粹是一个作家,他当时还是合作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亲历者,他就在农村从事这项工作。以这样的亲历来写合作化,恐怕是其他作家难有的条件。当然,也正因如此,这里涉及到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评价,也就是不少人因否定这段历史和否定他的作品了。
李云雷谈到,在浩然的代表作中,《艳阳天》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肯定,但相对于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艳阳天》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他认为无论就文学的价值还是文学史的价值,《艳阳天》都不下于《创业史》,甚至更为重要。关于《金光大道》,则至今仍没有得到重视,但这是浩然研究或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浩然说他最喜欢的是《金光大道》,这句话不能被认为是一种戏言或气话,只有理解了《金光大道》,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浩然,当然这是目前的语境所做不到的,还需要农村研究、文学史研究、文革与文革文学研究等各方面都推进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对它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李云雷发言时还谈到,八十年代以后,有不少人批评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缺乏文学性。那么,什么是文学性呢?他的文学性面向大众和普通的读者,浩然将《艳阳天》的稿费全部捐出、《艳阳天》成为合作社之间互送的礼物等,也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文学的生产与流通模式,看到了、作品、读者与表现对象之间密切的关联,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的。而在我们的文学评论界,所赞扬的文学性盛行西方标准,排斥大众社会生活。
李云雷说文学评论界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对浩然的评价还是围绕金光大道和艳阳天,他在八十年代后的文学作品现在还没有多少人重视,后面的一些作品需要深入研究。比如《苍生》、“自传体三部曲》”,《苍生》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描写,现在来看要高过一些当时受到高度评价的作品,“三部曲”写浩然怎样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作家,不只有文学史的意义,单就作品来说也是艺术价值很高的“文学”,它们的价值与意义都还需要重新认识。
冯敏发言时讲他今天不是用一个学者的身份说话,而是用一个读者的身份去说。当今一些的离世会有如此大的反响吗?浩然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的文学已经深深进入大家的脑海中,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他前面有赵树理,后面有路遥。在文脉中,他的成就很大,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许看不到他的书,但是能看到他的电影。现在不可能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在三十年后,作家浩然会有如此的成功?冯敏认为这是浩然的世界观的成功,浩然很执着于此,伟大作品的胜利都是文学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胜利。浩然是有整体观的价值观。早在延安时,毛主席就提倡“新文艺”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浩然受到此影响,在方向上他始终没有错。
作家坚持这个方向时,作家创作的作品就会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强大的软实力。以浩然为代表的一代作家对我们国家软实力的贡献很大,为什么美国军队打不赢中国军队,他们一见到中国军队就很怕,他们现在还有许多人说,世界上如果有陆军军队和中国陆军作战,那他的脑子一定进水了。我们过多的分析文学,只是从理念上去想,很少从价值观上去考虑,没有认识到价值观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对浩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我们会更加理解,不是冰雕艺术。
周国瑾发言说浩然的书对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对他作品的评价还没有引起重视,我们现在的水准也许还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思想性有艺术的作品看不到几部,这是这个时代的缺失,文学上的荒漠,艺术上的荒漠是社会的不幸。大家关注社会的热点远远大于关注文学,这是时代的不幸,如果说一个民族不重视文学、不重视文艺是发展不长远的,没有根基的文学,要深入研究。
我们大众对文学的理解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四十年前上山下乡,让她想起里面的人物,艳阳天给她憧憬。浩然深入的了解农民、农村,对人物、情景的描写很真实,把农村、农民在合作化后要怎么样保障机制、怎么样分红、劳动价值论。政治社会回避了,但文学反映出来了,几十年以后我们回头看,当时的问题现在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文学的历史性,时代性。她喜欢描写大众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的,要贴近生活,不在生活中写的文章是感动不了读者的。要理解浩然必须先看他的文章。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影响人的一生。
王宝森谈了当前文学评论界对浩然评论的看法后,讲述了浩然在河北省三河市发起“文艺绿化”工程的过程,让大家感受到了浩然为农民创作、为农民代言、为农民服务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谈及浩然的作品时,王宝森说我们对浩然的作品研究还要进入更高层次。《金光大道》是写整个农村改革的全过程,是一部史诗。
其他与会者分别讲述了自己与浩然的老师交往过程和浩然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给大家的鼓舞。
最后,王宝森还播放了浩然老师一次谈话录音。大家怀着深切的敬意聆听完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