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活动记录(上海)
时间:2008-8-9 地点:上海
主题:奥运会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主持人:易水寒
易水寒: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的起源及基本性质:二是建国后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又分为两个阶段。
最开始的体育活动是从劳动中演化而来的。比如划船,射箭,投枪,赛马,跑步,攀登,游泳等。这些都是原始社会劳动者必备的技能。体育锻炼也是劳动技能的训练过程。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各种体育形式。这是劳动与体育的结合时期。劳动就是体育,体育就是劳动。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时有了阶级分化,劳动阶级不得不整日劳动维持生存,寄生阶级则有充裕时间发展各种体育运动形式,以愉悦身心。体育与劳动的分离慢慢变成某一部分人享受的特权,体育分化的过程也是阶级的分化过程。体育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无法分割。它也体现了社会变迁的基本过程。
建国后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两种特征。
大众体育时代:基本特征是国家主导,财政支持,民众广泛参与。体育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主席的一句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国家政权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具体形式包括50年代的广播体操。因为它的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大众,广播体操先后设计了八套,别且为青少年设计了专门的体操。使广播体操成为我国过去几十年中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健身活动之一。
20世纪60年代,乒乓球,游泳运动兴起。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健儿的胜利,鼓舞千万中国人拿起乒乓球拍。乒乓球热规模空前。游泳是另一项群众活动,上海组织过渡江活动。1965年6月1日上海组织的大型群众渡江活动历时两天半,有两万五千人参加。
70年代象征性长跑活动兴起。1974年上海组织了“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上海——珍宝岛象征性长跑”活动,有140万人参加。
第二个阶段是奥运争光计划。即以奥运表现来为政权服务,制造强国印象。中国政府为了确保奥运金牌数量,大幅度提高体育经费,并提出一个以争夺奥运金牌为目标的体育发展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国家射击队介绍,他们练习使用的枪支、弹药、飞碟都是外国进口;国家羽毛球对介绍,他们每年出国参赛的费用高达六、七百万元。中国整个体育的外事比赛费用每年应该在亿元以上。中国为备战雅典奥运会,投入约200亿元,中国队获得32枚金牌,每枚金牌的成本约为6个亿。
与奥运计划红红火火相反的是这一阶段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惨淡。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拨付经费少之又少。群众体育设施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人民体质随之下降。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组感叹,“我当政最大的遗憾是人民的体质改善的还不够快,日本人的体质提高的比我们快,二战后他们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2厘米,儿我们还不到4厘米。我这个1.68米的身高回到家乡居然算是个大个子,太不像话了。”
国家为了国际形象,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忽视了普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最终结果是奥运金牌越来越多,老百姓的体质却越来越差。
自己的亲身体会是没有场地搞体育活动,或者是没有时间。体育和文艺一样是附属于政治的,精英路线的体育为精英服务。
蝈蝈儿:中国的体育事业是一支特种兵在战斗。为夺金不惜伤害身体,使用兴奋剂。但是全民运动没有发展起来。
小黄:有人喜欢做表面文章,奥运争光计划投入过大。但自己的感觉是打篮球都不方便。我们的感觉是形式主义严重,看完开幕式后感觉奢华,让人心疼。
小张:中国早期的体育为大众服务,甚至还从奥委会中推出来。群众运动红红火火,那时取得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自己曾做过体育服装的生意,一些运动队和运动员让销售商为其提供赞助。中国体育的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运动员选拔体系。比如足球投入很大,不但没有任何成绩,反而成为不良形象的代言人。没有成绩只有不良习气,而且内斗严重。毛泽东时代虽然工资低,但成绩好,现在反而倒挂。大家宁愿看外国人踢球也不愿意看中国人踢球。没有群众基础,成绩只能是空中楼阁。
另外对开幕式让李宁点火有点不同意见,他已经不只是个运动员了,而且更是个商人,这样做有做广告的嫌疑。
胖大猫: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而是官僚资本主义。当权者利用了毛泽东时代的资源为自己服务。开幕式的主题是和谐,但是实际上并不和谐。上午买菜时遇到一对贵州夫妇,因为缺钱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治病,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说明没有关心百姓的生计。
中国办的这届奥运会花费这么大,在其他国家或许都是不允许的。而且奥运会本来是要远离政治的,但是我们邀请了80个国家的首脑。
梦楼:奥运会开幕了,举国上下都很关注。我们沙龙今天的主题也和奥运会有些关系。只不过我们的关注焦点不局限于体育赛事本身。如果我们的运动员能够摘金夺银,站在领奖台上,让国歌一次次响彻全场,那么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除了为的运动健儿加油鼓劲,摇旗呐喊之外,参与奥运的形式就仅限于此了。(志愿者,新闻记者,官员裁判等不在此列)有人说奥林匹克的精神是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这的确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可贵的进取精神,但它很可能被发展为职业运动员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动力源。在这种精神的倡导下,有些运动员经受了着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动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甚至不惜冒险使用兴奋剂之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外,运动员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与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奥运精神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含义:
(一) 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运动的首要目的是强健体魄,增强体质,通过运动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们从事一切事业,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的。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说什么都等于零。随着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有着越来越多的共识。因此,奥运会作为一个体育的盛会,应该提倡增强全人类的体质,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二)普遍参与。
历经百年,奥运会不断发展,其规模从少数几个西方国家逐步扩大到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会。它具有的这种普遍性决定它应该对全人类普遍开放,使得人们都能够参与。奥委会的工作也应该致力于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这就要求奥运项目趋于非专业化,降低人们参与的难度。奥运会不应该是专业运动员的特权,少数人的舞台。
(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奥运会是一个跨国界的体育盛事,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桥梁。所以比赛的成绩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国人民的友谊!每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有着诸如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但这些都不能阻断人们相互之间建立良好感情联系。其实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人们才更需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比赛只是一种建立感情联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以上三个含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真正欣赏到结合了力与美的体育,享受运动的快乐,分享胜利的喜悦。
牛老爷:奥运会是一个富人的游戏,平常的普通人没有多少条件搞体育活动。精英们搞的体育是为了让洋爷爷们高兴的,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曾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重视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但现在这种教育遭到了破坏。
周律师:奥运会本身还是有些观赏功能的。但是现在又有些不想看奥运会了。因为看着很心疼,想到花那么多钱办感觉很奢华。奥运会的运动项目应该是业余的,不应该是职业的。比如我们平时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下班后我们可以下下棋,打打球,大家互相之间比一比,还有点意思,而且谁也不会很在意比赛的结果输赢。但是如果发展到大家为了赢,连班也不上了,在家专门干这个,然后再赢别人,这就没意思了。奥运会就应该是这样:大家平时各自做自己的工作,开奥运会的时候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成现在这样。尤其举重,拳击项目,多摧残人的身体啊。这种运动一点美也欣赏不到。体操现在也有这样的问题,让人抽筋扒皮的搞体育是不对的。当然有些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还是可以职业化的,这些项目的观赏性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在奥运会上有些项目的金牌拿着意义不大,比如举重,人家都不玩了,我们还去争金牌。而且在奥运会拿金牌多也不能证明国家的强大。
另外,奥运会的开幕式也不是很好,张艺谋的一些东西让人看不懂。
东南虎:这次开幕式中,尽管来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这说明他们没有被和谐。奥运会本来的意义上是远离政治的,但是奥运会的发展史是一直和政治互为表里的。奥运会最初是和平的象征。当初在希腊举办的奥运会是各个城邦之间的运动会,即使双方交战,也会因为奥运会的举办而停止。现代社会举办的奥运会都违反了希腊当初的传统。只是在2004年奥运会回到希腊后,希腊举办的奥运会才有了一些回归。比如他们有意识的拒绝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污染高,消耗大),使用一些很自然的东西。而且他们对商业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有些场馆的体育赛事免费开放。
小薛:奥运会可以和民众的体育活动分开来看。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很好的,我是从公关的角度来看,作为对外的宣传,这是必要的,而且是成功的。至于说大众体育是国家提供的公关服务不够。这两者是可以分开进行的。两者并不矛盾,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七彩熊猫:同意小薛的意见。搞奥运会也可以搞民众的体育活动。不用把两者对立起来。
周律师:表示不同意。认为奥运会的举办过度使用了资源,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红星:下午参加了一个《良友》画报举办的体育摄影展,有一段话很值得深思:
标题是运动的目标,内容是锦标的作用是提倡体育,但是体育的最终的目的绝不是锦标。在运动竞技的广场上,胜利者不必喜,失败者不必悲,他们同样的是演员,扮演在广大的民众面前,告诉他们体育的意义是在身体的康健。
我们不需要什么体育皇后,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全的国民。哪怕他是竞赛场中最末的一个。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该牢记: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在健全的身体,是在有健全的身体来为全人类的幸福贡献最伟大的工作而不是一把金戈或是一面绣旗。
但现在的奥运会被商业化之后已经不是这样的情况了。奥运会不应该被这样商业化。
易水寒:大家争议的焦点在于对奥运会的定位不同,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周律师:奥运会的火炬传递仪式经过自己家,很多人被大巴车拉过来在那里欢呼,自己反而看不到。而且奥运的安保措施把大家搞的像恐怖分子似的,感觉不舒服。
小黄:奥运会花多少钱自己不清楚也没有明确的数字,不做评论,但不要影响学习和生产。
牛老爷:不同意奥运会花钱多不在乎的观点,花钱多都是花我们纳税人的钱,办这样一个奥运会不合适。
Simaxiudi:执政者通过奥运会彰显政绩,或者转移民众的视线,获得民众支持,调动民众积极性,依靠人多钱多把事情做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合适。因为各国都是这么做的。这是个共性的问题,不是我们独有的。苏联如此,朝鲜搞的《阿里郎》也是如此。专业运动和业余的群众运动分工也是合理的。因为有些项目天然的适合专业来做。民众即使不参与,也可以欣赏。
周律师:自己平时并不运动,群众运动愿意自己运动就运动嘛。
红星:但是群众没有条件运动,这就限制了人们的体育活动,慢慢的锻炼的人少了,体育设施场地也少了,这样恶性循环,导致人最后不运动。爱好运动的反而被人视为不正常。
易水寒:现在的白领即使有场地运动,可能也没有时间运动,而且也可能没有精力去运动。每天的压力那么大,时间那么紧张,每天下班连做饭的力气都没了,怎么锻炼啊!
周律师:想想还是毛主席那个时代好,大家在一起上班,平时住在一起,大家对物质生活没有那么高的追求,所以就追求一下文艺和体育的活动。
红星:那时的工会就是组织工人们的文艺和体育活动的。当时是一个国营企业的职工基本上都居住在一起,上下班时间和休息时间都比较统一,而且工厂里生活区也不会太远,大家比较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共同志趣的工友一起搞文体活动。而今天的公司,工厂规模都比较小,居住的地方离工作的地方也很远,不是同一单位的人住在一个小区,连对面都不认识,根本就没有一起运动的可能。群众体育走向精英体育应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今天的一切东西都向精英看齐,都为精英服务,因此体育也不可能洁身自好了。
(根据笔记记录整理,未经参与者本人审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