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毛泽东时代不如蒋介石时代的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
《学习时报》显然不是一份严肃的刊物
刊物大致可分三类,一类题材严肃,资料翔实,信息可靠而且有出处,这类刊物现在很少。另一类题材乱七八糟,只是为了猎奇,内容胡编乱造,这些主要是地摊上卖的,数量最多。还有一类看起来题材也都很正经,但内容不讲究,资料可信度很差。这样的刊物也比较多。
今天看到《学习时报》刊物一篇题目为“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的文章,结论是《学习时报》显然属于前面第三类刊物,因为“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是个很大的题目,很严肃的题目。文章里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计划经济的30年中国处于一个黑暗时期,经济倒退,社会倒退。但是,这些数据全都没有在篇尾注明出处,而且数据要么是编造的,要么与主体无关,完全是诱导读者得出错误结论的。这是任何严肃刊物都不屑的做法。《学习时报》作为中共中央党校机关刊物,且不说发这种把共产党一半执政时间说得比旧社会还黑暗落后是出于什么考虑,仅仅就把这么重头的文章写得这么漏洞百出,真让人惊叹!
这篇文章显然影响很大,仅今天就能在google上找到近15000转载的网页。而且该文一反主流们只用判断句不引述资料的写法,全文大量引用了数据。贫道也喜欢用数据,于是帮着编辑查了查,下面就给大家揭示一下作为共产党中央党校的刊物能出什么错!
该文开头一段说:中国“1978年……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显然,这个很聪明,拿中国与印度相比。不像原来主流们动辄拿中国与美国、日本,或者新加坡等小国家相比。因为印度与中国独立时间接近,人口接近,起步水平接近,比较起来容易说明问题。但是,编造了数据。
我们拿1980年数据来说明问题(因为计划经济在农村持续到1981年才结束,在城市一直到1985年才开始改革。同时也因为世界银行资料很难查到1978年印度的数据)。
1980年,印度人均GDP为250美元(按汇率计算)。
(stats.gov.cn/tjsj/qtsj/gjsj/1995/t20020307_402280037.htm)
中国统计年鉴上没有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但可以用实际发生的汇率来计算。1980年中国GDP为4518亿人民币,人口98705万,人均GDP为458元人民币。当年按人民币进出口564亿元,按美元进出口378亿美元,实际平均汇率为1比1.49。计算人均GDP为307美元。
因此,1980年前后中国人均GDP并不是印度的2/3,而是印度的129%。也就是说,把中国人均GDP缩小了接近一倍才出现了他所需要的结果。
印度是英国经营300多年的殖民地,独立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略高于中国。独立后,印度基本采用了市场经济,印度的所谓“计划”是指导性的,因为只要大部分企业资产是私有的,任何“计划”都只能起指导作用。难以在世界银行数据中找到1950年前后的数据,但我们可以从一个时段中来说明双方发展速度。
1970年印度人均GDP为110美元(资料来源同前)。中国同年按照前面资料来源计算恰好也是110美元。也就是说在1970年前后,中国已经赶上了印度,双方在这个时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过了十年,即使中国处在“经济崩溃边缘”时期,依然超过印度并拉开了一定距离。
也就是说,实际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计划经济,印度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在原来落后情况下,在1970年前后赶上了印度,到计划经济结束时已经超过印度29%。
接着又提供这样一组数据:“1976年……农村人均口粮比1957年减少4斤……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
这一组数据从哪里来的且不说,但这样裁剪数据是很有意思的。不用1976年全国人均粮食、油料产量做比较,却选择1976年与1957年“农村人均口粮”做比较,确实别具匠心。因为1957年还没实行公社化,粮食还可以在集贸市场交易,而集市交易是无法统计的。这样农村人均口粮就几乎等于粮食总产除以农民数。1976年是完全的统购统销,农民人均口粮等于总产量减去统购部分除以农民数量。这两个数相比,结果是怎样就不用想了。
重要的是,中国粮食生产情况究竟是比解放前好还是比解放前差,只能用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油料产量来说明。耍花招是没意思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油料产量256.4万吨,人口54167万人。人均粮食 209公斤 ,人均油料 4.7公斤 。1976年中国粮食总产28631万吨,油料总产400.8万吨,人口93717万人。人均粮食 306公斤 ,人均油料4.3万吨。也就是说,人均油料比1949年略少,但人均粮食是1949年的146%,几乎增加50%。这个时期城市居民并不比农民多吃多少,包括高级干部定量也同其他人一样,因此数字只能说明,解放后中国人比解放前吃得饱了,而且不是一点,是增加了50%!到了1976年,中国早十几年就还完了欠苏联债务,粮食主要是进口而不是出口,实际人均可获得的卡利路要远高于解放前。编造些数据来说明共产党领导20多年后,还没蒋介石时代吃得饱,谁会信呢?难道中央党校打算证明改革前的共产党比国民党还坏?
当然,文章还用了当时农村贫困人数和部分低收入生成的人均收入这些数字,这些数字贫道看了觉得基本偏差不大。但这些数字不说明问题。原因是当时农产品价格很低。队里分给每个人50元是什么概念呢?是400斤玉米,或者100斤羊肉!同时,恩格尔系数和贫困率是说什么呢?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经济发展成就。中国经济水平本来就低,这不是计划经济或者共产党带来的。计划经济和共产党领导下究竟是降低了恩格尔系数和贫困率还是增加了它们才与主题有关。就这么把数字乱七八糟不分青红皂白地堆在一起,明显就是打算浑水摸鱼忽悠人嘛!
接着把当时户均拥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家庭电话、洗衣机、家庭轿车数量少与今天来证明当时共产党没搞好经济,自己不觉得无趣吗?
接着,开始列举很多关于中国城市化程度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第三世界国家,用以指责中国城市化速度太慢。其实,在工业化水平相同情况下,拉美、东亚和东南亚以及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远高于中国,而且远高于相同时期的西方工业国。同样工业化水平,西方国家城市化率在20-25%时,巴西、阿根廷泰国、印度、印尼等能达到60%以上,而中国大约为20%。这些发展国家之所以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没有经历过革命,大量土地依然被外国种植园老板和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也就是说,大量农民不是被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吸引到城市的,而是走投无路来到城市的。到孟买和墨西哥城的贫民区看看就知道了第三世界畸形城市化是怎么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孟买街头十几万乞讨者不是因为乞讨在印度属于“第三产业”,是因为他们别无出路!中国农民能够在集体耕地上种地,在工业化不能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时一定不会原意选择“孟买第三产业就业方式”!找点数字,也不理解究竟是什么意思,拿来就给计划经济抹黑,一定没什么杀伤力!《学习时报》雇佣这种水平的杀手,实际是吃了亏的。
接着,话题转向科技教育,说:“建国后的30年,除了军事工业技术某些方面有一些进展外,其他各方面的自主的科学技术进步步伐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落后于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然后用“描述”文革期间政治冲击教育的方法,做出中国这个时期中等高等教育非常差的结论。但都没引述数据。
这里玩了个文字游戏。他这句话的真实主语是“中国自主的科学技术”谓语是“落后于”,宾语是“发达国家40年左右……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1979年前后,中国自主科学技术落后与韩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不知道这个资料哪里来的,这个结论是谁下的。1979年,韩国和巴西的“自主科学技术”有哪些成就?这不是想说什么说什么嘛!也许这个时期韩国和巴西通过引进技术装备很多方面高于中国,但中国一引进也就有了。中国现在各个产业的技术装备不低于韩国巴西,但一点不能证明中国近30年有什么自主科学技术进步。
在这个文章中,中国在改革前教育水平很低,比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低。这又说了个颠倒颠。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指标不是大学入学率,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即使大学毛入学率只有5%,总数也200多万。对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大国来说,中学生入学率才是关键。只有中学入学率高了,文盲率才真正能下降。而且能够为国家提供合格的现代经济的劳动者。这些国家,农民占人口大部分,所谓中等教育就是农村教育。对农村进行教育投资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这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很困难的。中国正是在农村实行了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生产大队和公社两级主体有一定积累能力,因此在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迅速完成了中国的中等教育体系。以下是几个国家相同时期的中学入学率。
1965年,中国中学毛入学率达到69.3%(1975年为中国86.5%),而10年后,也就是1975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26%;韩国56%;泰国26%,墨西哥34%;阿根廷54%;巴西26%。中国中学毛入学率在发展中国家居前列,与一般发达国家接近。这个时期中国高中入学率达到顶峰,1965年为49%,1975年为53%。这个指标即使到今天也没有达到(道理很简单,农村教育投资主体没有了。最低点1988年为26%。2000年为48.2%,低于1965年,直至2003年才达到1975年水平)(以上数字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接着,又“大胆地”声称:“ 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轻工业、交通、城市等等的建设与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即使重工业,在技术工艺方面,差距依然较大。交通通信体系落后于印度。”“1980年时,与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巴西人均钢铁产量 121公斤 ,人均发电量1880度,印度人均煤炭产量为 168公斤 ,墨西哥人均原油产量 1369公斤 ;而中国人均钢铁产量为 36.7公斤 ,发电量297度,煤炭 66公斤 ,原油 105公斤 ,仍然低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工业化并不能仅仅满足于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部类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就这一点看,这本来是中国工业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突出成就和强项,竟然被这个人说成是落后的“弱项”!什么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一段文字是代表。
说工业化尤其是工业部类,本来就是指重工业体系和交通能源,从来没人把轻工业作为指标。工业化水平,首先看制造业占GDP比重或者制造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其次看能源产量、发电能力、铁路和公路运输能力、钢产量、化工、机械和以及运输机械的生产能力。纺织服装、食品、塑料等制品比重越低证明这个体系工业化程度越高。
既然专门把印度搬了出来,咱们就比较一下中国和印度在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水平的差别。
1980年,中国一、二、三产业比为30,49,21。二产业与一产业之比为1.63比1。同年印度为38,26,36。二产业与以产业之,比为0.68比1。中国工业化程度(二产/一产)是印度的240%。印度工业产值还低于农业,是中国50年代中期水平,严格讲还算是工业化初期。就这样的经济,还好意思拿来与中国比?
看看世界银行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1995/)
1980年中国人口为印度的1.487倍,巴西的10.7倍。同年:
发电量(亿千瓦时)
中国3006,印度1193。中国人均发电量高出印度70%;
钢产量(万吨):
中国3712;印度943。中国人均高出印度165%。
煤炭产量(万吨):
中国62015;印度11370。中国人均高出印度267%。而竟然得出中国人均煤炭产量只有印度的40%的数字!印度煤炭储量都无法与中国比,而中国改革前的煤炭产量与现在已经差不太多。怎么想的!
石油就不说了,印度没有。1980年水泥产量(万吨)
中国7986;印度1780。中国人均高出印度140%。
化肥产量(万吨)
中国12321;印度3022。中国人均高出印度177%。
汽车产量(万辆)
中国22.3,印度3.中国人均高出印度400%。
电视机(万台)
中国2492,印度88。中国人均高出印度1806%。
可以说,印度与中国在1980年根本不是一个工业化水平中,对比这些数字也是画蛇添足。
最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把大家都熟悉的,几乎每年火车出几次轨的交通抬了出来,说当时中国不如印度。贫道不知道,这究竟是指交通设备质量还是指运输能力。交通发展水平是有指标的,世界银行并不用铁路总长度,而是用货物和旅客周转量。下面看看数据(时间和资料来源同上,均为世界银行数据)
铁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中国5717,印度1477。中国人均超过印度160%。
印度乘客运量确实超过中国,不过每年翻几次的车大概只有印度人敢坐。印度公路总长度也超过中国,但“有路面”的道路是中国的一半。
声称“1980年中国每百人拥有的固定电话只有0.19部,印度则为0.43部,是中国的1倍多。”由于世界银行数据只有85年数字,但时间相隔不远,80年代前期中国通讯发展并不快。
电话机数(千部)中国8260,印度3761。中国人均超过印度57%。难道5年前中国只有印度的44%,仅仅5年就超过印度57%。即使印度这5年是零增长,中国年均电话增长要达到38%才能实现。因此《学习时报》的数字不可信。
把数字摆出来,《学习时报》不觉得脸红吗?
最经典的论证方法是:把中国人在发电、石油、钢铁、煤炭等不同方面与不同优势国家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中国“仍然低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有这样比的吗?这样比还不如让美国人与沙特比人均石油产量,与瑞士比人均手表产量,与瑞典比人均汽车,与中国比人均芭比娃娃等一系列产品,与古巴比雪茄……比来比去,美国一定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一个“学校”的刊物,玩这种把戏,真的很光彩吗?或者这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学校老师们都玩这种把戏的行家里手?
该文最后一部分用一连串5个“如果”来批判改革前的共产党:“ 建国后,如果党的中心工作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如果没有频繁的政治运动对科学技术的冲击,如果体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国民经济象东亚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像改革开放后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到1978年时,按1950年不变价格,我国经济总量将会达到7367亿元人民币,比当年实际的3645亿要多出3722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将达到450美元左右,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发展程度就会排在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如果在1978年7367亿人民币的规模上,即使改革开放以来每年以7.5%的速度再增长29年,2007年我国GDP总量,就会为401267亿元,人均GDP为30369元人民币,高于实际的人均18845元人民币”
贫道见过不懂历史,不懂哲学的,但没见过这样无知的。历史能够“如果”吗?某个特定的发展结果,都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根据自己特定的内在条件的“必然”,根本不存在没有条件的“如果”。
贫道就重点说说这个问题。
评价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首先要确定标准,所谓标准,来源于出发点。也就是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说它好坏。就像同样两个学生站在那里,篮球老师选高的,体操老师选低的。需要不同,角度就不同,标准就不同。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要看刚解放时执政党任务中国当时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经济模式最可能实现并最终最接近这个目标。其次要用合适的参照物,也就是参照对比物必须是可比的,而且是最接近的。说某女生个子高不高,要与同龄同性别学生比。与大她5岁的学生比不行,与同龄男生比也不行,更不要说拿她5年前的身高比了。评价中国实施计划经济效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不能与小的发展中国家或者特殊条件国家相比。最合适的参照物应该首选印度,其次是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
而选择的正确与错误,必须考虑选择的“可能性范围”。比如不能嘲笑朱可夫为什么不选择T-90而用T-34对付希特勒的坦克。论证上世纪50年代共产党选择计划经济的优劣,必须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来论述。用其他时期的条件都不说明问题。
按照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分析方法,会发现大家说的事实都一样,但结论完全相反。
以最快速度建设一个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并且尽快使农村在农业生产、卫生条件、教育水平上达到先进水平,并且建立一个西方列强很难再把大炮支在中国门口就不得不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军事力量,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纲领和首要任务,也是当时所有民主党派和饱受100多年欺辱的全国人们的愿望。这个大前提如果不肯定,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可以任意讲了。
接着说说选择的“可能性范围”。
搞工业化需要大量投资,尤其对当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被西方掠夺了一百多年的中国来讲,这个数目是非常巨大的。早期积累从哪里来?
西方列强实现工业化是靠工业化前300年中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抢劫和掠夺积累的巨大财富实现的。而当时的中国连能否避免被再次半殖民化还提心吊胆着呢,根本不具备通过掠夺外国财富实现工业化早期积累的可能性。
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中,积累率非常低,大约在20%以下。积累率低,现代产业产生和发展就困难。现代产业比重越低,积累率就越低。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这被后来学者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因此,指望市场经济加小农的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速度是很慢的。
同时,这个时期并不存在7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达到高潮的西方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的任何迹象。这个时期西方工业国正在完成从化工产业到电子产业主导的产业升级中,也可以说工业化还没有彻底完成,绝大部分投资都是发达国家互相投资。拿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世界资本流向来嘲弄50年代的共产党,用当时根本不存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外部投资环境和世界贸易水平来写“如果”,除了显示出嘲弄者的无耻和卑鄙外,什么也不能表示。
那么,对于当时的中共能有什么选择呢?有,榜样就是苏联。因为苏联在1927年前后与1953年的中国很接近,都处在小农经济为主体,再也无法靠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积累工业化资本的条件下。苏联人创造了计划经济,工业化加集体农庄,通过管理物价造成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积累了工业化资本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所谓剪刀差的形成原理简单讲是这样的: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要远大于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长期应该是一个降,一个升。如果控制物价不变,就会形成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而农产品相反的情况。两种产品背离价值的差叫剪刀差。)。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要实现发展目标,唯一选择就是选择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难道还有别的出路吗?
计划经济大幅度提高了积累率,中国从计划经济初期就使积累率达到33-35%,远高于印度当时15%左右的水平(印度在90年代末才达到33%)。而高积累本来就意味着低消费,意味着重点发展重工业。自然这个时期居民生活水平不会很快提高。抱怨当时的票证经济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要么选择“低水平均衡陷阱”,要么选择“勒紧裤腰带建设”。如果你觉得这两个都不好,那你就跑美国去。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同绝大多数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不同,新中国是经过一场推翻三座大山的激烈革命中诞生的。在解放前,中国近代产业资本的70%已经集中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家手里。中国重工业基本在东北,开始是日本人,后来是国民党政府拥有。其他矿山、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也很少民间资金,要么是官僚资本的,要么是西方的。共产党政府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家手里接收了占中国近代产业70%的资本,等于中国工业70%已经实现了“国有化”,政府已经在直接组织生产。按照吴敬琏的新说法就是,政府在“命令经济”。也就是说,当时的共产党一解放就“不得不”“命令经济”。这个时候,究竟是顺水推舟,阻力很小的情况下选择计划经济好呢,还是把现有工业资产卖给私人好呢?况且,当时的中国资本家有能力按当时价值买下这些资本吗?如果不能,只能仨核桃俩枣送给他们或者卖给外国人。这种选择行吗?就算行,在刚从半殖民地出来的中国老百姓包括民主党派会愿意吗?
因此,主流们剥离了“可能性范围”这个条件,很轻易地就把毛泽东和共产党就变成了一群权利熏心,头脑简单的苏联跟屁虫了。
接着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共产党在1957年前后选择了统购统销、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问题。
城市和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不在农村建立集体经济,经济体系可以运行吗?从理论上讲并不是不可以。因为苏联曾经用余粮征集制和物价管制照样形成了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中国也是先实施统购统销政策管制了农产品渠道和价格,两年后才有了人民公社的。为什么一定要在农村建立集体经济?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只要不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人都认为: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水、土、肥、种(八字宪法前4个)。这些条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耕地面积扩大、土壤改良、农技推广(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和农田水利条件的改善。良种研制需要时间,化肥还刚刚开始,并依赖工业发展水平。由于工业发展占用了资源,由集体经济自己出钱出力进行大规模水利、农田建设就容易组织。我国农业水利建设基本是这个时期完成的,灌溉面积从1952年的1996万公顷迅速提高到1965年的3306万公顷,并在1978年达到4497万公顷(1985年为4404万公顷,到年才恢复到万公顷)。同时,大面积低产田改造也是这个时期完成的。由于水利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易灾土地改造,加上集体经济的动员资源能力强,我国农业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解放初期,我国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一般在50%左右,到70年代,这个数字始终在30%以下(81年到86年又恢复到45-50%)。我国粮食产量从自公社化后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左右,没有集体经济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现代化并不表现在粮食产量上(宋代中国人均拥有粮食比现在高得多),对于50年代的中国来说,如何提高中国农村极度低下的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移风易俗,让农民尽快融入现代社会是更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事情。一方面要加速工业化,一方面完成这项任务,必须找到“投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人民公社这个集体经济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组织”起了农民,才能够迅速改善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把解放初期25-30%的婴幼儿死亡率降低到70年代的5%以下。才能破除当时农村盛行的封建迷信和恶俗,才能让大部分农村孩子上中学,初中入学率尤其是高中入学率水平超过经济水平20多年发展(初、高中入学率一直到98年和02年才恢复到78年水平)。没有集体经济,中国的农村会依然像市场经济下的印度那样愚昧落后。
如果综合工业各个部类和产业看,中国在70年代已经达到一个大国所必备的工业化基础。虽然这个基础的技术水平没有西方大国高,但部类齐全程度是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可比拟的。这个工业化水平具备了在一定条件下继续发展甚至腾飞的基础。
中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并不是因为“如果”政策有什么改变,而是因为世界经济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进入虚拟经济阶段。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接受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发达国家开始大量进口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没有这些条件,什么奇迹也不会产生。贫道以前给出过数字说清楚了这个情况:拉美、亚洲大约有十几个国家都是因此实现了高速发展,而且连续近30年的经济增长数字基本是两位数,比中国还高!
西方国家产业资本转移在90年代开始达到高潮,而这个时期从70年年代开始发展的所谓新兴市场国家都太小,劳动力价格都上去了。于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产业资本把中国作为首选目标,中国在这个时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仅次于美国派世界第二,甚至有一年排第一。
中国人现在都在庆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为外商直接投资本来就该直接投向中国,谁叫中国人口这么多呢?
但是没有人想过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在1990年前后,印度人口比中国并不少多少,印度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是民主制度,比一直喊着四个坚持,打着共产党旗号的中国“形象”好多了。印度开放程度,熟悉英语群体数量也比中国强不知道多少倍。可外资干嘛非要投资中国?如果在90年代外资把目标对准了印度,还有中国的戏吗?
是历史的偶然?
不是!是当时的政策为我们奠定了外商不得不来中国的基础。
这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制造业。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也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很多投资,但当时的投资主要是矿产和农产品,是掠夺原材料。投资这些第一产业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这里矿产和农业资源条件是否好。而这个地方工业基础条件是否好并不重要,因为发展这些产业需要的就是建电厂修铁路和港口。有些右派拿日本人在东北建了电厂公路港口来说日本人建设了东北,简直是没一点见识。而且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也不重要,因为矿工和农民不怕是文盲。
但投资制造业就不行了。因为我要在你国家建个缝纫机厂,总不能从电厂到公路我都修吧,还有煤矿呢。最主要的是,这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定工业基础,没有相对多的技术工人和配套产业,我总不能电瓶坏了都要运回本国修理吧。因此,这个地方交通能源足以支撑制造业,技术和产业环境能够基本配套,才适合建制造业。拉美和东亚小虎们之所以能够在80年代吸引到外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在70年代开始采取了进口替代等政策,开始发展了一些国内工业。没有这些基础,一样不会有人去。
同时,制造业需要大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以及可以培养为技术人员的高中文化程度工人。不是这个地方劳动力价格低就可以的,再低不能干这样的活总不行,人再多也等于没有人。
下面就不用贫道论述了。为什么外资在90年代开始首选中国大家都会推论出来。
原子弹、工业化、普及教育是毛泽东给中国人留下的物质基础,没这个基础,中国没戏的!
说透了,如果真正想颠覆改革前共产党的治国效果,最重要的是能否颠覆共产党当时的治国方针,也就是以最快速度建设一个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并且尽快使农村在农业生产、卫生条件、教育水平上达到先进水平,并且建立一个西方列强很难再把大炮支在中国门口就不得不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军事力量。
主流们何曾忘记颠覆这一点?批评共产党选择抗美援朝,说如果中国不援朝美国就会支持中国发展的舆论几乎是主流们的共识。美化蒋介石也是重要一步。宣扬日本建设了东北和“中国像香港那样殖民300年”也是重要手段。因为假如今天的中国人认为其实做个殖民地没什么,照样经济发展,那么“反帝”就没意义了;如果蒋介石其实也不错,那么“反封建”也是多余的了,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是错误的了。如果50年代初中国本来就存在一个和平发展环境,根本不存在美国和苏联肢解中国的威胁,那么加快工业和军事现代化的选择也就多余了,更不要说造原子弹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文人们拼命在这些方面重新“解构”近代史的根本原因。因为假如不能推翻共产党建国初期的治国方针,对计划经济批判会很吃力,很无力的,就像《学习时报》这篇文章一样。
说实话,《学习时报》这篇文章是我看到的引用数据最多的主流们的文章,但也是最下流的文章。
恭贺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校刊发表这篇文章成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