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高校学子拜访武光活动纪要

wql · 2007-11-06 · 来源:本站原创
悼念武光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高校学子拜访武光活动纪要

十月中旬,书社联系部分北京高校的同学前往北京市人大,拜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一任校长武光。

武老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一个农民家庭,今年已经是95岁高龄了,可是依然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神采奕奕。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每天仍按时到北京市人大“上班”,“坚持学习和研究各种材料,时刻挂念基层人民群众的疾苦,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引自齐志望《武光革命经历》一文),接待关注国运,关注民生的社会各界人士。

   在本次拜访中,同学们向武老问了很多问题,他都耐心地一一作答,在谈话中饱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同学们的期望。

武老回忆了自己当年的革命经历,由此谈到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武老感到很是担忧,他说现在社会的思想太复杂,太乱,流毒甚多。学校是社会的有机组织之一,这种杂乱无章的思想,必然波及在校学习的学生,学生们一方面没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另一方面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追求。很多的同学口头表示爱国,但是不爱社会主义。这是因为现在很多青年过多的关注的是吃喝玩乐和个人的利益的获得,对关乎国运,关乎社会进步的事情关注很少,没兴趣关注,甚至漠不关心。这是当今教育的悲哀,也是当代青年的悲哀。知道“社会主义”的学生已经很少了,大多数人不知道何谓“社会主义”,怎么让他们爱?在很多青年过多的注重自己的一己之利,坚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理念又如何深入青年的认识之中去呢?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反对私有制的。

一个国家的青年有激情,有思想,有责任,有爱国心,那么这个国家便大有希望,因为国家的未来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国家的前途靠青年人去创造,青年人是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能否兴盛发达,能否傲立世界,决定于这个国家的青年能否积极,健康的成长。

当今的社会条件之下,今天的青年应该担负起怎样的社会怎任呢?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又是怎样的呢?武老希望青年关注国家政治。树立远大理想,砥砺意志,加强学习,尤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哀,莫大于心死”青年人最忌讳的是沉迷于吃喝玩乐,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武老回忆起自己当年关心青年成长的一件事——80年代末,武老发现《北京日报》上有一则关于关心即将赴国外留学的学生的文章,大概意思谁说,希望这些青年出国之前吃好,喝好,玩好。武老感到很是不安,教育青年不应该这么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啊。于是给报社写信,表达自己的意见,报社退回了他的信件,并附件说明,这是《北京日报》社转发的《中青报》的消息,是胡耀邦同志的提法。          

因为现在很多的青年人没办法享受到武老主持北航学院工作那一段历史时期的求学条件(一切费用全免,发津贴,包分配工作),有很多的关于自己自身前途的担忧,太多的时间花费在谋划自己的考试,升学,工作,住房等琐事,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国运,关心社会。真正关心社会的青年学生已经是少数。这少数的青年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带动更多的人相信马列主义,坚信毛泽东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内使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真正实现没有贫富差距,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今的困难,当今的局面只是暂时的,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遵守特定的规律不断变化的状态,“好的社会使鬼变成人,坏的社会使人变成鬼”,我们青年人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大任。

武老举例说,五十年代社会主义社会初建,大学生在求学阶段根本不用自己花钱,一切全由国家供给,脑子里没有“捞钱”的概念,不但学习期间没有经济负担,而且毕业后没有就业负担,国家包分配。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主要的观念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成后为建设祖国,为服务人民作贡献。

武老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以反映当年浓烈的学习氛围。他说,当时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主要工作不是劝学生们要安心学习;而是恰恰相反,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劝同学们不要过于劳累,要注意劳逸结合。晚自习结束后,很多同学还是不愿意回宿舍休息,跑到厕所,路灯旁学习……社会主义社会初建,社会变好了,落后的人也随着大潮流慢慢改变,人民普遍要求改变以往社会的丑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那个时代绝不是人们的幻想。那些曾经在万恶的旧社会沦为妓女的人,也都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成了高尚的劳动者,积极参投身到社会劳动中去。正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才使得不务正业的人都改邪归正,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武老对在来访的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坚持真理,能坚定不渝的坚持社会理想。武老一生的时间都在证明他的这种执着和坚定。武老17岁的时候,放弃了在地方作国民党的县宣传部部长的职务,放弃了每个月40大洋的优厚待遇,没有和家人告别,于1930年来到北平,加入“红色革命互济会”,为了在洋车夫中展开革命宣传,武老毅然决然地做了一名名符其实的洋车夫,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受尽了官僚的白眼,受尽了警察的百般刁难,以瘦小的身躯支撑着在北平最艰苦,最累的工作。当工友们问及他为什么放弃优越的待遇,到北平干“苦差”的原因时,“武光想,富贵于我如浮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决不后悔。于是他毫不犹疑地说:‘为了革命,实现共产主义,杀头都不怕,还说这些!’”(引自《武光革命经历》齐志望)。武老1937年被国民党关押五年后出狱,冒着生命的危险两次找组织;文革期间关押7年半、流放3年半……这些,这一系列艰苦,艰辛,武老从未计较。他总是从大处着眼,替全党,替全国人民考虑。也从来不会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艰苦条件的折磨而放弃对党的信任,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正如申春同志所言:“他具有抗御历史风云的能力,未被风云所吹倒或湮没,这是基于他的政治智慧、他的天赋和才智、他的探索精神和坚如钢铁的政治信仰。这就是我们尊敬的豁达、博大、真诚的武光同志……”

武老给当日来的青年们赠送了他的自传《花絮征程》,这本厚重的书记载了一个高尚而坚定的灵魂,讲述了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历,满怀着武老对祖国前途的担忧和对青年的期冀!

              “老骥壮志期千里,

                不恋夕阳只奋蹄,

                何惧道远路坎坷,

                余力未尽奔不息。”

               ——《追道》武光

注:“道”即共产主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6.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10.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