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晚6:30,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MPA讲座第二讲在文法楼305准时开始。主讲人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女学者潘毅。潘教授曾为记录内地工厂女工的生涯而毅然到深圳一工厂打工,并以10年时间写成专著。该书击败世界各地80个对手,夺得社会科学界世界级权威C. Wright Mills奖,令她成为1964年奖项创立以来首位亚洲得奖者。
潘教授从中国当代社会的“无产阶级化”和“精神圈地”出发,通过与第一代城市农民工的对比,深入探究了第二代农民工的处境、心理和社会诉求。讲座始终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教授语速和缓,面带微笑,见解独到,特别是其“无产阶级化”和“精神圈地”等新颖的理论让人耳目一新。
第一代农民工,即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而第二代农民工,即改革开放后期进入城市劳动市场的农村劳动力。所谓“无产阶级化”,是指农民工正在或即将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农民工群体的迅速壮大,标志着新一轮的无产阶级化的开始。所谓“精神圈地”,是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圈地运动相比而言。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当时英国的农民是哭着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而今天的农民工是高高兴兴地来到城市。”潘教授如是说到,之所以用“精神圈地”这一新的概念,是因为相对于早期的英国农民,中国第二代进城务工的农民,绝大多数是出自对城市较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自发的,而非被迫。
潘教授随即阐述了城乡差异的根结所在:“中国目前的农村落后状况,根本上是由无规划的工业化造成的。农村土地及农产品的贬值,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农村的落后。”这准确地描述了当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农民工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压抑程度减轻,一定程度上能够联合起来表达其利益诉求。如各种罢工事件。”同时,潘教授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方案:“解决农民工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其身份的社会认证。从而让农民工这一新兴群体能够切实融入社会、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
本次讲座将深刻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鲜活的社会实例相结合,清晰明了地阐述了主讲人的观点。潘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旋即进入到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互动环节。听众竞相提出疑问或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几乎将整个自由提问环节变成自由辩论环节。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晚上9时许,讲座结束,而潘教授提出的问题却依然历历在目。中国在发展,而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却一直是被社会忽略的群体。中国需要被关注和认可,而农民工也在寻求认可。本次讲座是对中国农民工问题探寻的一个见证!中国的明天同样需要农民工,而这确确实实需要社会担起责任来!
(责编:张颍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