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由主义的概念和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于国教权威的对抗,其本意为宽容大度,反对压迫与专制。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由主义分生出了许多思想派别,但仍保留了一些共识和原则,包括个人主义与个人权利的优先性。本文仅讨论自由主义在文化上的影响,故而以下只重点阐释文化自由主义在的观点。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自由主义者通常反对政府限制文学、艺术、学术、赌博、性、卖淫、合法婚姻年龄、堕胎、生育控制、酒、大麻及其他毒品。
二、 自由主义的传播与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文明成果,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我们更是不遗余力地研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思想理论,其中就包括自由主义的分支——新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使得人们思想观念逐渐产生了分化并日趋多元化,个人主义和权利优先论也开始在民族的文化土壤上落地生根,与传统的集体主义和责任使命观相互激荡,暗暗较量,似乎渐有分庭抗礼之势。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不管在经济界、文学界还是教育界,都不程度地沾染到了自由主义的气息。而受自由主义影响最大最深的,则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们,尤其在走进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中,自由主义更是不乏追随者。具体表现有: 自我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感淡薄;家国观念相对弱化、叛逆和反抗心理强;追求个人享乐,反对传统价值;对美德不屑,对假恶丑的麻木与漠然等。
三、 批判与反思
如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自由主义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和颠覆,必须坚决抵制、小心防范。然而在本文中,笔者想暂且先放下意识形态的对立情绪,从民族本位和社会伦理的角度来评析自由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不得不承认,自由主义其实是理性和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保护个人对其生活内容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不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个人就受正义制度保护,独自对其生活承担责任。[1]因此,自由主义不是绝对的自由,也不缺乏责任感,它是以人为本的,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尊严和权利,以及责任的自我完结,反对道德强加干涉。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由主义有助于防止专制集权和多数人的暴政,它充分赋予了每个个体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机会和空间,因而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成个人发展和幸福的目的。几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与繁荣,诸多思想大师、科学巨人、文学巨匠和政治精英的诞生,很大程度上跟自由主义及其思想雏形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自由主义营造的这种氛围,西方的历史必然改写,人类社会也不会有如此迅猛的飞跃轨迹。
第二,自由主义的渊源在西方,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一种不断强大的主流,它的源头不在东方,不在中国,而只是在西方。因而尽管自由主义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有一定的世界性,但它还是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自由主义的内核之一就是个人主义,英文为individualism。中文里原本是没有“个人”这一概念的,只是为了给这个individual 一个对应的翻译,于是便创造了“个人”这个舶来词。所谓个人本位概念,就是把个人当作看待一切问题和事物的核心和出发点。[2]这是西方关于人的位格观。而在中国社会中,人从来就不是自我完结的,而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我们民族的人的概念,更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性,而非西方所看重的独立性。换句话,在中国社会中,只要一个人是土生土长的,接受了民族传统的教化,只要没有摆脱这种与生俱来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强化的与他人、与族群、与社会的关系,就没有所谓“个人”的存在,既然人的存在和体现方式并非“个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便无从谈起,更别谈所谓的“自由主义者”了。若是把自由主义者的称号强加给自己,那反倒是不伦不类、自欺欺人了。
第三,诚然,笔者不怀疑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确有其人,或许也不在少数,但我更相信存在更多的,乃是自由主义的受害者。这些人没有从西方的文化背景出发理解自由主义,更没有亲自考察求证,而是按照中文翻译的字面意思和错误舆论的曲解去做肤浅的解读和粗野的实践。比方说美国的“性开放”,有多少中国人将之与“淫乱”联系到一块了啊?而事实却是,美国的“性开放”只限于“特定群体”和“特定区域”,比如有专为部分追求性刺激的成年人开设的 “成人俱乐部”;“回归自然派”男女还可在远离公众的海滩一丝不挂裸浴;美国大部分州都禁娼,所有与色情有关的场所都必须在指定的位置,尤其要远离教会、学校,既便如此,他们还时常遭受一些周边居民的抗议。某些“自由主义者”不知道性开放是有条件有限制的,美国人其实没有那么开放,却盲目模仿,自己反而成了纵欲淫乱的典型。再回过头来说“个人主义”,西方文明强调社会是由单个的生命个体组成的,每个生命个体都不能被社会忽视,都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都应尊重他人这个利益实体的存在,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忽视甚至侵害他人利益。许多国人却将之理解为自私自利,片面强调自我。“自由主义者”不假思索,不自觉地就把“尊重他人”过滤掉了,光看到个人利益,却把先贤们天下兴危,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谆谆教诲金玉良言抛之脑后,现代版的邯郸学步一幕接着一幕地上演,他们受自由主义的害难道还不深吗?
第四,自由主义者反对传统,漠视美德,过分强调人作为万物价值的尺度,容易导致个体的片面自我中心取向、信仰的迷失和道德的衰微。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活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纽带,没有传统,我们就无从为自己定位。如果我们将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都否定消灭掉,我们还拿什么来向世人证明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何来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我们又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漠视美德,如自由主义者所说,每个人只安分地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许不见得会侵犯他人、危害社会,但却放弃精神成长与升华的权利,放弃了成就高尚与伟大的机会,没有高贵的存在,一辈子只扮演一个世俗的角色,不也可悲吗?人总是需要一点理想主义来舒展自己的灵魂的。仅仅将权利、自由和利益当作人生的真谛和追求,这种信仰或许真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却永远创造不了一个奇迹,那就是用精神的伟大永恒弥补肉体的渺小短暂。
四、结语
2008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世界经济危机出路未卜、各国交往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走得这么远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回过头看下我们是如何出发的。一路走来,我们失去了多少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和理性的民族主义者,又产生了多少“自由主义的受害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中国大学生反思。继往开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上,我们应该时刻提防警惕自由主义的不良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水平,争做一个无愧于时代契机、无愧于国家栽培、无愧于人民期望的“四有”大学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