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关的《中国高校的工科专业不能培养工程师》一文,文章在读第一遍时没看完,因为我认为文章标题首先就是个伪命题,后面价值不大。文章开始部分将问题归结为中国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有更深层的原因。本人原以为是非工科出身,后来重读文章发现是高校工科教师,这让我更为惊奇,越来越多的舆论将中国毕业生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事情仅仅这么简单吗?我尝试分析一下更为深层的原因。
一、中国高校的工科专业不能培养工程师是个伪命题的理由。
高校工科毕业生与工程师的区别。
通俗的说,高校工科毕业生就是大学里工科专业通过考核获准毕业的学生。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学术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引自百度百科)。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高校工科毕业生是半成品,工程师是成品。工科毕业生必须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成为工程师。历史上世界范围没有一家高校宣称他们培养的是工程师,只能宣称,他们的毕业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培养一名工程师,从现在的发展水平来看,常规的模式需要两个平台,一个是高等教育平台,一个是实践平台。
高校工科的职责是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其毕业生成为工程师是毕业生选择的发展方式之一,将培养工程师作为高校工科的职责,目前这是不合理的,还需要一个实践平台。
二、高校工科毕业生成为工程师的途径。
按照常规的做法,一个工科毕业生要取得工程师证,是在从事工程学其中一个方向的技术、生产、研究或设计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考试取得。然而,是否有证不是关键,从社会的要求来说,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才是关键。这个能力的取得,不管是有证还是无证的,所要求的有一个共同点:在实践中证明可行,即能胜任。即通过实践平台。
三、实践平台急剧减少,是我国高校工科毕业生不能成为工程师的主要原因。
1、工科毕业生所需要的实践平台。
通俗的说,实践平台就是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对应于工科毕业生,这种平台主要集中在技术、生产(技术指导型,如土木工程)、研究和设计部门。
2、实践平台的数量变化。
城市建设和技术进步大大的改变了我们的城市,这带给我们一种错觉,需要技术人才的岗位在增加。事实上并非如此,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比较理论指导下,我们放弃了发展的自主权。现在是市场换技术大行其道,我这个80后都毕业几年了,一汽、上汽、广汽还没有换到技术,还在代工。倒是奇瑞和吉利等短短几年迅速成长。个中缘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但这种现象是广泛存在的。看看我们的三大工业基地,珠三角、长三角还有环渤海(以前的辽中南,现在应该加上山东半岛和京津冀地区)一片一片的工业区,他们没有自主技术,不搞技术研发,不从事研究和设计,要么是进口设备和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要么是外资合资等代工方式。小时候向往的长春光学、沈阳机床今何在?三大工业区是我国的经济核心,中西部也是如此,已泛滥至全国。这造成:原有科研院所纷纷倒闭(要自负盈亏,面对国外成熟技术,就像小孩跟成年人上擂台),原有国企撤销或减少技术方面的部门,新建的代工厂没有技术、研究和设计之类的部门。也就是说,与工程师相关的技术、研究和设计部门,30年来,不光没有增加,反而较少了!就剩下生产了,这也是我校土木专业好找工作的原因之一。工科实践平台在这30年来是减少的,或许有人说,一般企业都有技术部门,这是假技术部门,他们的用途在于如何实施引进的技术。这种部门只欢迎工程师,不需要毕业生。
因此,工程师数量和质量问题,不是教育这个平台出了问题,是大环境的出错造成了实践这个平台出了问题。将个人战术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是没有希望的。这种错误的战略,只会对主导者获取个人利益有好处,同时会对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造成恶性循环。这跟毛泽东战略背道而驰,只有重新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才会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这个局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