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现在是有“神气”而无“精神”
现在大学校园比公园漂亮多了,而且还不收费,里面游人还少。会盘算的人,就知道去大学比去公园划算得多。春天来了,到武大看樱花,那绝对是一等一浪漫的地方,不仅樱花烂漫胜雪,更有二八才子佳人如云,冬天滑冰去,北大的未名湖那景致绝对不输于室外滑雪场。那些室外滑雪场还没那么多风景可看,整个厦门都没厦大那得天独厚,厦大是:“外临白城海滩,内拥芙蓉湖,依山傍海,景色相得益彰”,又是海又是湖,看完海景观湖景,走累了在校园随便找个角落一坐,看哪都是风景。
很多高校争相征购土地、大兴土木,甚至一个大学就成了一个“城”,“城”内大楼鳞次栉比,至于有多少大楼摆设意义大于其实用价值,自然只有大学自己知道。可以说,现在我们的一些大学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的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占地面积为2300亩,普林斯顿大学占地1820亩,我们很多大学占地面积超过5000亩,这些世界名校与中国的一些大学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的大学教育是足够繁盛,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人数,我们拥有最豪华的校园,但是,我们的大学却有“神气”而无“精神”。刚刚去世的科学巨匠钱学森说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如今中国的大学已经完全官僚化了,大学没有自我的风格,没有自我的目标。中国当代大学的内在精神缺失,中国所有的大学,在精神上被集体阉割了。
大学里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独立,不人云亦云。独立是和创新挂钩的,不独立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现在很多大学,被太多的功利主义充斥,学生高考完,就在想着那个专业毕业了收入高,钱包能早早鼓起来,而大学也就迎合了社会上的这种期待,也在鼓吹着就业率。
我以为大学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出合格独立的人才,就业又怎会是增加大学份量的砝码?大学的砝码在于能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出多少杰出的,爱国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大学,大学生比的不是能和谁进行一场针锋相对,酣畅淋漓的学术争辩;而是看考试怎么过,怎么能拿奖学金。等到快毕业了,又在想着找什么样高收入的工作。一个字,大学已经深深被钱眼套牢了。捐献多少钱,可以在校庆的碑文上铭刻下自己的名字。哪个大学,国家又划拨了多少巨额研究资金。哪个大学,国家只有很少的投入。这些信息传播的是什么?这些信息传播的是什么?就是一个字,钱!
上一个有钱的大学,找一个有钱的工作。找一个有钱的导师。不唯真理,而唯一个钱,唯一个势。导师们充分利用了研究生的廉价劳动力来做各种各样的课题。而研究生们就在这种互相攀比和多少有些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下工作。
可想而知,能有什么创新?而导师们呢?要的也不是创新,而是完成课题。拾人牙慧,早早完成课题,可以早早拿到一笔不菲的课题费。
在校的大学生,考试之前怎么办?要一份以往考题做参考。这样可以考高分,这样可以过关。以往的考题,以往的做法,潜移默化,只要拿来别人用的,就是安全,就是可靠。
写论文呢?一定要找到几个重量级的人写的文章来引用,这就可以增加自己文章的份量。假如数据不对,导师会分析,是为什么数据不对。而不是带领学生想,兴许是因为本身就和现有的理论无法吻合。
这样的导师带出的学生,自然就跟着导师的提示来“创造”,“创造”、“拟合”出和现行规律相符的数据来证实我也能达到和前人一样的高度。我做的没错!这就够了,这样的氛围,能培养出独立创新的人才吗?假如你所做的东西和理论吻合不上,先冒出来的想法是:为何你做出来的数据是这样的?而不是: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其他课目类似,大多拾人牙慧而已,文学、考古等等。别人没说过的话,不说;别人只要有人做过的,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就不会积极的去质疑。
评选院士的一个条件,是必须要有两名以上的院士联名推举。这个条件会导致什么发生?这难道不就是拉帮结派的投影?只要我和谁谁关系好,就比较有把握,特立独行的人,敢于质疑权威的人,就很容易被抹杀。
大学之间,互相也在较着劲。互相比排名。排名流传最广的是武书连的高校排名,上面有一些加分的理由。可是唯独最重要的一条没有,哪个大学培养出了多少创新型人才。上面罗列的加分理由是论文发表数量、本科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在权威杂志发表的数量。这样攀比的结果,能攀比出杰出的人吗?还有多少人会如钱老那样,耄耋岁月里,行动不便,却依然为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而年复一年的操心忧虑?
大学的精力都用在怎么找到一些各省的尖子生上,去抢好的生源,当然名牌大学,排名靠前的大学能抢的多。可是大学的本源是什么,不是抢尖子生,是培养尖子生。大学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是把有潜质有创新精神的人,培养成杰出的人才!不是虚弱到――要靠一批高考状元来充胆,来壮声势!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潜意识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学习好的人,考分高的人,就是潜在的杰出创造者吗?显然不是!只能说他们拾人牙慧拾的好,吸收别人的东西,吸收消化的好,仅此而已。
大学,就是将一团团泥巴,甚至是烂兮兮的黄泥巴,塑造成一个个精美或者独特的雕塑,经过高温烘烤,最终成为上等的瓷器。而不是拿来一些塑好的半成品,稍加修雕,就大功告成了。
有句广告词说的好,不走寻常路。我以为,大学也应当如此,也应当鼓励学生如此。今天中国大学的问题,不只是它内里空虚,同样严重的在于它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大学被外在的各种功利所牵引,被各种力量所牵制,它不能回到自身。它不能纯粹,不能守住自我的精气神。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