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杨元元背母上学
寒门学子杨元元,6岁丧父,弟不满四岁,母亲将姐弟俩拉扯成人。杨元元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其弟也考取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杨元元与母亲相依为命,漂泊度日。本科毕业偿还债务和贷款后,她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海商法公费研究生,就带着母亲一起来校,想一边读书一边继续照顾母亲。杨向学校申请允许母居住宿舍,但被拒绝,据说还被某位校领导骂称“没钱就不要来读书”。后来宿管员被指禁止其母进入宿舍,而且据说还骂杨元元母亲是乡下人。这样接二连三的刺激,使得杨元元5天5夜没合眼,于2009年11月26日在宿舍24#506的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结束了自己的30岁的生命。
之二:刘秀祥背母上学
刘秀祥来自贵州省望谟县的一个小山村,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随后姐姐走失。刘秀祥12岁时,他的哥哥又因不堪生活重压,在变卖了耕牛后一去不返。接二连三的变故使刘秀祥的母亲精神受到重创,从此精神失常,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12岁的刘秀祥身上。
刘秀祥把3亩地转租给别人,这样每年可以得到500斤左右的粮食。但是每年到七八月份时,粮食就基本吃光了,这时就要靠新屯镇发放的50斤救济粮度日。救济粮发放点离家十几公里,因为年小体弱,刘秀祥一次只能背回一半,要跑4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把粮食背回来。
虽然生活极其艰难,但是刘秀祥始终没有放弃求学的念头,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小学升初中,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到了县城中学。为了兼顾学习和照顾母亲,刘秀祥把母亲接到了县城。白天上完课后,他晚上就去拣破烂卖钱,经常要忙碌到凌晨两三点钟。 中考后,为了筹集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他把母亲托付给房东,到重庆打工。为了多挣些钱,他白天干了晚上接着加班,40天时间,他拿到了1300多元钱,是别人的两倍。高中时,他又带着母亲到了安龙县。
为了求学和给母亲治病,除了捡垃圾换钱,刘秀祥还利用周末和假期做生意,从农村收购药材、黄豆、鸡、鸭等拿到城里卖,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到四五十元。他把这些钱攒起来,都用在了上学和为母亲治病上,至今刘秀祥只买过两双鞋,一双是上初三时花18元买的,一双是上高三时花35元买的。他第一次穿鞋是在初一时,是拣破烂时捡到的,因为码号太大,他在鞋里塞了很多布,同学们都好奇地围着他看。
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刘秀祥的意志,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考上大学。多年来从未流泪的他,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2008级学生),抱着母亲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高兴之余,6000多元的费用又让他犯了难,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凑了10000多元,还了部分借款,他带着母亲带着剩余的7000多元钱踏上了求学之路。
之三:刘芳艳背母上学
刘芳艳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母亲自小两眼失明,父亲一人担起了养活妻子和儿女的重任。1998年父亲病倒了,经医院诊断,父亲患的是食道癌。为了给父亲治病,刘芳艳向亲戚、朋友求救,但亲人也大都因贫困而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她的脑子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到县政府借钱帮父亲看病!14岁的刘芳艳鼓起勇气敲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在了解了刘芳艳家里的困难后,时任隆德县县长当即让民政部门给了刘芳艳1000元资助。不幸的是,父亲最后还是因病去世。从那一天起,14岁的刘芳艳和比她大18岁的哥哥就担负起了赡养母亲的重任。
2003年,刘芳艳考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她带着暑期打工挣得的600元钱走进大学。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学校减免了她的全部学费,她也在学校勤工俭学,周末还跑到大街上做推销。不懈地劳动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她以每个月90元的开销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2003年11月,刘芳艳的哥哥在为母亲准备了粮食和柴火之后,外出打工去了。从此,两年多没了音讯。
2005年初,母亲在摸索着上山砍柴时,摔下了山崖。得知消息后,刘芳艳立即向学校请假,奔回家中。为了照顾母亲,她向学校请求休学一年。在母亲病情好转后,她又带着母亲到天津打工,准备赚钱照顾母亲,完成学业。
2006年春节刚过,刘芳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母亲回到学校,边打工求学,边照顾母亲。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陪母亲,刘芳艳养成了做事麻利的习惯。她说,每次上课的时候,她都会提醒自己:"你一定要听懂,下课了就没时间再来学习了。"刘芳艳的故事广为流传,源源不断的资助送到刘芳艳手中,但她分文未取。她把捐款交给学校,请学校把钱捐给贫困的学生。她说:"我靠自己的能力能够照顾好母亲,我希望能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2006年刘芳艳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老龄办等6部门评选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
之四:刘霆背母上学
“我在哪,妈妈就在哪,家就在哪”,刘霆说。办完学校的事,刘霆就把妈妈接来了。而母子俩的全部家当就是几件旧衣服,两三双别人给的旧鞋子,一只铁锅、一个电饭煲、4个碗、几床被子。
从此,刘霆开始了背负妈妈上下楼的生活。无论是外出看病,还是下楼散步晒太阳,陆永敏都伏在儿子瘦瘦的背脊上,让儿子背着她。母子是心连心的,每到上楼中途,陆永敏放在儿子胸前的手总能感到快速的心跳,同时她还能听到儿子沉重的喘气声。不过,就靠儿子坚定的“背妈妈行动”,陆永敏开始了“跟着儿子念大学”的治病生活。
在大学里,刘霆打工每月挣50元,外加200元的贫困户补助,家里的一切都要省吃俭用。哪怕就一块排骨,也成了母子两人眼中的美味,你推我让。而晚上,这母子俩又不得不挤到一张床上睡。开始的时候,刘霆担心妈妈睡不安稳,尽量往床边靠,半夜醒过来,看到妈妈也侧身睡在床沿,床中间空出一大块地方。原来妈妈也在担心他睡不舒服,睡觉的时候拼命把床位留出来。
对刘霆来说,如果有未能及时完成的功课,他也只能到下了晚自习,安顿妈妈睡下之后,才能继续完成。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影响功课,事实证明刘霆上大学后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之五:孙莎莎背母上学
孙莎莎,女,19岁,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级本科班学生。
孙莎莎是青岛即墨市南泉镇北泉村人,8岁那年,她的母亲不幸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为给母亲治病,家中债台高筑。半年后,不堪重负的父亲又离家出走。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年幼的孙莎莎身上。逆境把孙莎莎磨练成一个懂事、刻苦的孩子。她小小年纪就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刻苦学习。200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省即墨一中提前录取。可是,学校离家30多里地,一边是需要照顾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盼望已久的求学机会,两难的孙莎莎几经考虑,毅然决定背上妈妈到学校附近租房上学。
这一次离家更远了,18岁的孙莎莎毅然决然地又一次“背”着妈妈踏上新的求学路途。在新的环境,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悉心照顾母亲,同时还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赚取微薄的酬劳补贴家用。在孙莎莎多年细心的照料下,母亲的病情有了好转。以前母亲整日卧床不起,连吃饭都要靠人喂,现在不但能够下床慢慢走动,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在精心照顾母亲的同时,孙莎莎刻苦学习,积极上进,在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她取得了专业排名第六的好成绩,还被推选为学校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社的理事和班里的生活委员。在充满活力和爱心的大学里,她热心帮助同学,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之六 刘茜华背母上学
刘茜华发奋学习,2005年考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并当上了外语7班的班长。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他父亲过世,是背着自己的母亲来学校读书。
之七 许新华背母上学
许新华明白,对于他和家庭而言,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从小学到中学,许新华始终是班上的“尖子生”。2004年,许新华参加中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阜宁县最好的高中江苏省阜宁中学,2007年,成绩优异的他如愿地考进了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母子俩蜗居在不到十个平方米的自租屋内,每天的饭菜费用不超2元钱。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小许好不容易在学校食堂为母亲找了份工作,自己一方面在校内为同学组织书本赚取微薄收入,一方面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小许的老师告诉记者,小许的母亲患面部神经麻痹症,发作起来经常半边脸和半身发麻,有时甚至连床都不能下,整个家庭都靠小许来支撑。
之八 李玉琴背母上学
她来自山东农村,现就读于大连民族学院
上大二时,父亲去世,坚强的她毅然选择带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继续上学。
之八 张捷背母上学
张捷出生时,她的家里除母亲江琳外,还有原是天津知青的父亲张某。张捷4岁那年,母亲江琳在一次意外中从楼上摔下,从此双下肢截瘫,丧失生活能力。不久,张某与江琳离婚,回了天津。
在阳泉市,知道张捷名字的人不多,但若提及多年前天桥上行乞的母女俩,不少人都记忆犹新。父亲离开后,年幼的张捷与几无生活能力的母亲顿时无以谋生,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张捷已开始品尝生活的艰辛。有好心人从矿上找来几个滚珠和一块旧课桌面,为江琳做成一个简易木板车,从此,母女俩开始了天桥上乞讨的日子。
每天清晨,邻居帮忙将江琳和她的木板车搬出门外,懂事的小张捷便会扯起拴在木板上的绳子,将坐在上面的母亲一路拉到市里的天桥上,向路人乞讨。母亲伏在地上一遍遍重复“大爷大娘叔叔阿姨,帮我拉扯拉扯孩子吧”的时候,小张捷总是一声不吭静静坐在一旁。四矿通往市中心的路不算短,这段路,小张捷不知吃力地往返过多少趟。黄昏时分,路上行人渐少,母女二人收摊回家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到菜市场捡菜叶。
7岁时,在好心人帮助下,张捷进了刘家垴小学。
生活的重压没有能够扼杀张捷对知识的渴望,从小学开始,她的成绩一直很好,与此同时,从没机会进任何兴趣班的她,画出的画曾在阳泉市获过大奖,她在田径项目上的天赋亦好得让人吃惊。自知没有条件,她只有将发展特长的想法藏在心底,一心一意发奋学习,高中三年,她每天深夜回家后只睡两三个小时便又起床学习,直到凌晨三四点,才重新躺下休息。
2005年7月,张捷以超出重点线17分的成绩被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录取(行乞女孩考上了大学),接到大学通知书,对于其他同龄人来说,是个天大的喜事,对张捷来说,却截然相反。自己走后,妈妈怎么办?
考虑再三,张捷郑重向妈妈提出,准备带着她一起去上海。对于女儿的想法江琳坚决反对,上海对于她来说,太远太陌生,以自己的身体情况,怎能贸然前往?
在好心人指点下,临出发前,张捷到当地民政部门开具了一纸证明:
上海市民政局、上海电力学院领导及有关单位:
兹有我办事处段南社区一级肢残江琳同志及其女儿张捷前往上海电力学院报到入学,残妇弱女二人艰难生活近20年,实属贫困,出远门极为不易,望各有关单位能给大力协助、照顾为盼。
之九 王晓婷背母上学
王晓婷,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3)班学生,背着瘫痪的母亲上大学。
2008年8月高考分数揭晓,由于照顾母亲无法全心全意学习的王晓婷考的分数与自己预期的成绩出现差距,就在她为此懊恼之时,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她手中。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王晓婷眼圈红了,她既为自己能够考上大学而兴奋,也为母亲而担忧。从小就锻炼出来的韧性,让她没有为此苦恼多久,经过认真思考后,王晓婷决定带着已瘫痪在床的母亲一起到淮南上大学。随后,她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一边准备行李、筹集学费,一边联系在淮南的亲戚找住处。
之十 王晓婷背母上学
安徽省太湖县太湖中学应届毕业生吕达自幼失去父亲,与双目失明、没有收入来源的母亲吕雪勤相依为命。2007年她以文科57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身无分文的吕达决定带着母亲去上学。9月6日,吕达带着母亲奔波近500公里,到达南京师范大学报到。
在南京为母亲寻找住所
母亲陪着女儿温习功课
照顾母亲吃饭
母亲摸着她的入学通知书
向母亲介绍南师大校园
吕达说,妈妈的眼睛其实是可以治好的,但由于经济原因被耽搁了下来。
贫困:沿街乞讨度过童年
从安徽到南京,娘俩的行装是一个“蛇皮袋”。在吕达的宿舍,记者一眼看到那个蓝色的包裹。两床破棉被,一些旧衣物,一个电饭锅,吕达说,这是她们所有的家当。
吕达降生在安徽太湖县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她8个月大时离家出走,母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导致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吕雪勤只得带着女儿走街串巷乞讨。小小年纪的吕达,跟着不见光明的妈妈,尝遍了人间冷暖。吕达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住所,晚上我和妈妈就睡在屋檐下,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被寒风鞭打。”吕达7岁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一个月280元的低保金让母女俩的生活有了些许改善。
吕达说,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个电饭锅。为了省电,母亲每次煮饭都要煮母女俩能吃两三天的饭,以后几餐只要热一下就可以吃了。而她们每天的吃菜开支不超过两元钱,只在过年时买点猪肉。母女俩穿的衣服大多是当地好心人捐赠的
苦恼:为上学搬了6次家
尽管家里时常穷得揭不开锅,吕雪勤从没有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念头。“读书才能改变她的命啊。”吕雪勤说。小吕达6岁时,母亲鼓起勇气向当地政府求助。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吕达顺利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母女俩抱头痛哭。
古有“孟母三迁”,吕雪勤为了让女儿安心学习搬过6次家。1999年,母女俩由当地民政部门安排住进了县福利院。虽然吃住不用花钱,但环境十分嘈杂,吕达每天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得不到保障。吕达高一暑假时,母亲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开始在外租房。吕达说,母女俩只住得起6平方米左右的平房。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居住环境太差,吕达患上慢性结肠炎,严重时连水都不能喝,同时还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但每当母亲觉得租房周边环境太吵影响学习,或是屋内潮湿对孩子的风湿性关节炎不利,她就坚持要搬到别处。就这样,在两年的高中生活中,她们总共搬了6次家。虽然生活艰难,吕达学习非常刻苦。母亲告诉记者,吕达每天帮助母亲上床后,才安下心挑灯夜读,经常读书到深夜2点。中学6年她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之N 穷某某背母上学
之N+1 穷某某背母上学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