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82年的一封农村来信看当时人们对前途的担忧
看到论坛置顶的皖江流泪的《安徽,我心中的痛!!!》和止木的《安徽,你果真那么让人心痛吗?》两文,也读了网友的大量跟贴,尽管各说各的理,但毫无疑问,这些争论都能追溯到将近三十年的改革起点。论坛开放这个话题我觉得是件好事。起码,捂着盖着,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迟早是要拿出来见人的。笔者手里有一封一位农村干部写于1982年的信,信中就当时包产到户的议论体现了一个农村干部在那个时期的认识水平。当然,也可以从中看到那时农业现代化已深入人心,同时,包产到户也引起了人们对前途的担忧。实际上,由安徽小岗村延伸至今的农村改革现状,包括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客观上已经回答了置顶贴的问题。
下面就是那封1982年来自农村的信的主要内容。
==================================
××:
我公社80%以上都是包产到户,也就是说全部土地,以每人平均亩分划到户,公粮统购任务也随着田土亩分到户,只是水源的合理安排以及大型农具(耕牛、铧口等)的分细落实问题了。其他形式的责任制尚未试行。不过在实行包产到户中也有大同小异,有的生产队留了几十亩来集体制杂交种(即杂交水稻育种——笔者注),以抵销公粮统购任务,还有少部是水种旱包(即水稻集体耕种,小麦包产到户)。
实行责任制后,有民谣:“责任到了户,不要生产队干部,责任制到户,不要大队党支部”,这显然是错误的。干部们只起着抓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民事案件的调解,以及农副业计划的落实,上级指示政策的贯彻传达,又兼之目前而今的干部大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至于前途,(包产)到户是不能战胜大自然的惩罚的,如天干水旱,就不好搞了,致美好前程的机械化、电气化,就不相适应了。这个责任制只是个暂时增产的临时措施,因为农民被搞苦了,让他们自营生息一下吧!
……
××
1982年3月1日
=======================================
至此,有必要再贴出毛泽东的这个谈话:“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 国 主 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社香:《前奏――毛 泽 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