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全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的唯一供应渠道,也是除了粮油以外的农副产品唯一收购机构.虽然受到计划经济的严格制约,无可否认,广大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职工辛勤工作,为中国农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市场全面放开,供销合作社由于组织机构僵化,跟不上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已被边缘化,原有的职工除了退休的以外,基本上自谋营生这一组织已名存实亡.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大的隐忧.其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政令难出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非常重视,制订很多惠农政策,但各地区的领导显然不够重视,在执行中大打折扣.许多政策逐级递减折损,到了农民手上成了欢喜糖,看上去很大,泡开没有几颗米粒.
二. 农产品收购全由私人企业控制.农民种植.养殖赚少钱甚至不赚钱.油水进了商贩的袋囊中.中央的各项农产品优惠政策被私营尚贩拿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猪肉供应紧张销售价格上涨,有其典型意义.农户养猪不赚钱甚至亏本,卖肉的赚小钱,利润大头被中间商拿走了.
三. 农产品销售信息闭塞.私营企业逐利为要,没有义务为农民建信息网络农户因销售信息不灵耽误商机造成损失的事例经常见到媒体报道.
四. 农村是伪劣商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多年来,不断发生的假种子.假肥料,造成颗粒无收的事件.其实劣质生产资料.劣质日用品.问题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大中城市对市场管理有一整套体系,发现问题快,分工部门多,处理机制建全.农村是经常遗漏的地方.
五. 农村的市场网络急需建全完善.去年底,有关部门喊出工业品送下乡的口号.以此说明此问题应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是振兴中华的重大项目.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就谈不上国强民富.在一些地方领导嘴里,理解成了拆旧房盖新房的口号.中国的广大农村的建设如果照此折腾下去,必然又是一次内伤.农村的建设,富裕农民措施,必需从软硬件两方面来规划.从全局来考虑.
重组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一环.重建不是简单恢复.不可能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运作.新建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必须是全国总社统领下的现代企业.必须是具有全球经济发展战略高度的高端企业.它的组成应代表国家意志,担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它能抵御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经济侵害,打胜国际市场的经济战,捍卫中国农民的利益.它有国务院赋予的农业市场调控的权利,国家的一些重要兴农措施,农产品的调控手段在它那里施行实践.它具有覆盖全国城乡的信息管理网络,有现代手段的快捷物流,能做到急农民所求,供农民所需, ,解农民所优.导农民所谋..全国广大农村亿万农民生产生活逐步达到大城市一样的便利水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