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一票否决是农村基层行政考核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对农村计生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当初农村计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没有计生一票否决,计生工作就难以开展。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民工外流打工人数增多,农村社会状况出现了重大变化,农村基层行政工作的重心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继续奉行计生一票否决就会阻滞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给农村基层行政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实行计生一票否决,严重背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规则。
计生一票否决,名义上并不排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意愿,但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因为计生一票否决的硬指标约束,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他们往往将计生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无暇顾及经济工作和其它社会事务。这在农村地方政府对基层行政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得到真实的反应。在乡村两级的目标管理责任状中,明确规定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分数为50分,安全稳定工作20分,经济社会发展10分,党建10分,其它10分。重视计生工作没有错,但若是轻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大错特错!在计生工作是中心的工作思维主导下,二十多年来,农村基层组织逐渐退化成为上级政府的计划生育执行小组。
实行计生一票否决,打击了乡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计生工作俗称“保帽子”工作,计生一票否决后,农村干部人人自危,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到了计生工作上。只有计生工作不出问题他们才有升迁的机会,其它工作做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如果有哪个傻瓜致力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让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即使他的工作是如何出色,断不可能有升迁的机会。这未免使人寒心。长此以往,扼杀了许多优秀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没人管了,干群关系日趋紧张,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实行计生一票否决,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造成当前基层组织中弄虚作假歪风盛行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流人员的增多,计生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剧。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配套管理措施,地方政府各干各的,流动人员的生育状况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当地政府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管理。近年来农村出现的计外超生现象多发生在流动人口当中,乡村干部的去职均缘于此。为了保住官帽,他们不得不隐瞒计外超生,对上谎报计生情况。现实中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说:“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大概就是指此。可见,地方基层组织当中盛行的虚假之风是如何样猖獗。也许那些高高在上,眼睛一直向前(钱)看的人不相信这样的现实。那么我给他们举个例子。这其实是一件很真实的事,但要是事先不加以说明,也许真的以为我只是在说故事。话说某乡计外生育屡禁不止,超生严重,由于实行了计生一票否决,该乡党政一把手像换刀把似的一年一撤换。某年,该乡新调入一年轻领导,该领导对前数届班子成败得失进行了反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并不比前任能干,但自以为比他们聪明,这聪明主要体现在他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上。他以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现在还没有切实可靠的方法,换言之,完全不必要把精力浪费在对流动计外生育对象的侦查和追索上,计生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报表做好,让上级不发现问题就行。这位领导同志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果然,该乡的计外超生势头得到了遏制,他的政绩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两年多过去了,他不仅保住了帽子,且因为表现好而被作为县委常委的种子考虑。就在该领导同志即将平步青云的时候,由于一件小事引起了各村支部书记的不满,村里的书记们联名上访到了市里,将他的计生“成绩”给展示了一下:近三年来,该乡计外生育达两百多人……最后,上头追究下来,该领导同志立马下岗走人,到区办事处歇凉去了。
计生一票否决,不符合农村的现实,和农民的生育观相抵触,必然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农村社会老龄化出现后,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群体被称为“386199”部队,农村开始出现“空心村”,大量农田抛荒,农村呈现出萧条景象。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不同于城市工人,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工作不是妇女老弱所能胜任,因此,农村需要的是青壮男劳动力。农民进入老年后,由于劳动力的丧失,他们不能如城市阶层那样得到国家的保障,他们唯一的依靠是自己的子女。这就导致了农民的生育观念不同于其它社会阶层。“养儿防老,养儿做田”是中国农民的普遍想法。忽视这一社情,批评农民的生育观念落后是错误的,而且显得有点冷漠!
现代社会的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只生育一个孩子对于农民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子女一旦遭遇不幸,对农民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他们将不得不体味老年的孤苦伶仃。要求农民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忽视现代社会风险因素的存在,那么当风险来临时,他们理当为农民的风险损失买单。不想买单但是又要强迫农民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做法是不人道的,那是制度的暴力。
计生一票否决,导致中央与地方政策脱节,有损于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这些年,中央政府一直提倡文明执法,对计生执法规定了“七不准”,2007年伊始,国家人口计生委又发文(《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措施》)确保农村外流人员合法权益。但以上两项政策措施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地方政府束之高阁,地方政府还是按它自己原来的那套土办法,牵牛、拆屋、抓人、强制人流、强制上环、强制结扎绝育照做不误。看起来地方政府的做法有点不得人心,但在计生一票否决的条件下,地方政府舍此别无他法。倘若真的按照中央的文件办,地方基层官员的帽子早就给一票否决掉了!所以,计生执法的真实标准是“只要不造成重伤,不死人,怎么做都行。”这个谁都知道。
计生一票否决是奉行荒谬的人口理论的结果,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冲突。
中国有一些专家,他们认为中国适宜居住的人口为四个亿,并认为中国农民是计划生育的主要对象。根据这个理论,中国必须实行最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因为中国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制定国家政策的班子里没有他们的代言人,他们必然要成为计生政策的最大牺牲品。农村妇女三十年来被强制进行一年四次不公正的隐私检查,强制将异物塞入阴道,强制用刀划开她们的腹部进行绝育手术,强迫快生育的妇女进行非人道流产……伴随着计生一票否决,“以人为本”变成了“以计生指标为本”。
实行了多年的计生一票否决是否该收场了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