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不分田单干,粮食生产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袁隆平委员质疑粮库存粮虚空,结果一查情况属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市场经济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因,就该是无粮可存的原因了。
事实上这些年来,农民每年生产的粮食大都是直接与消费者见面的,这大概是市场经济的好处吧,谁愿意吃放了多少年的陈粮呢。如果每年生产的粮食都直接被消费者消费了,存粮从何而来。
题外话了,现在转入正题。今天中国的粮食生产情况究竟怎么样,是不是一定比毛泽东时代多,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比毛泽东时代多,这是可能的。但是,谁也不能够否认,如果中国不是分田单干,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一定会比今天多的多。
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毛泽东时代,国家非常重视水利的投入和建设。经过人民公社时期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全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全国大中小水库星罗棋布,水利灌渠四通八达,在旧中国许多是水害的地方,如黄河海河淮河江汉平原等经过毛泽东时代的大量投入和建设,已经变水害为水利,昔日许多望天收的地方更是变成了水浇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但是,这一切在分田单干以后都改变了。
农业分田单干,除了把土地分成了小块,把毛泽东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也搞的支离破碎,许多灌渠被人为地破坏了,原先渠水能够到达的地方,现在根本就到达不了,以至于现在许多地方的老百姓不得不靠打井抽地下水浇地。水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水利设施的破坏,原来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现在又重新变成了望天收。由于水源没有保障,本来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生产模式现在都丢掉了。
农业分田单干,还打断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本来在毛泽东时代,许多农村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机械化程度,但是,分田单干以后,这些机械大多都只能躺在那里生锈不能发挥任何的效益,而分田单干对于机械化所造成的损失,在国营农场表现的尤为突出。
农村分田单干以后,农民确实有了种田的自由了,原先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渐渐被农民抛弃了,农村首次出现了抛荒的现象,有的宁愿抛荒,也不愿耕种,有的干脆就种足自己的口粮完事。这种情况在毛泽东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种田亏本,种田不如打工经商,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由于单个家庭精力能力财力因素的制约等都是原因。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国家不得不出台措施,取消了农业税,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还要给予农民每亩田十几或几十元的补助,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市场条件下,农资农药种子等价格是一路飙升。
如果农业不分田单干,如果中国仍然走人民公社集体的道路,农业的水利设施不会遭到破坏,而只会是进一步地得到完善,农田基本建设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不会被打断,而是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使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村出现抛荒的因素都不会存在,农村不可能会出现抛荒现象。那样,我国农业生产将会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的前景将一片光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将不仅会满足中国的需要,而且会对解决世界上出现的粮荒,作出自己较大的贡献。这一点,南街村的实践也许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
毛泽东时代,国家粮库是大仓小仓都满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这么样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是靠不了外国的,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而要真正想搞好粮食生产,靠分田单干是不行的,还得走农业集体化的正确道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