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庆的魄力与航民村的实力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摘要】浙江第一村航民村的发展既是朱重庆的魄力起了作用,更是航民人集体的实力发挥了作用。航民村能够在2002年的时候在全国村一级率先大规模投资治理环境,无疑是有远见的决策,这也为航民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朱重庆 航民村 可持续发展 企业家
看到这条消息,马上会有两个反应,一是这个村的决策者有魄力,敢于在环保方面作大投资;二是这个村有实力,没有实力想做大好事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而航民村却就是这么做了。航民村的领导者就是朱重庆。
一、朱重庆的魄力。
朱重庆是中共党员,1953年出生,现任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党委书记、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30年前,朱重庆借钱起家创办村办企业,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共同富裕,把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全省“首富村”。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重庆干事的确有魄力,这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而作为扎根乡土的企业家,朱重庆不是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家,严格的讲,他是村干部,是党的干部,是群众干事业,谋发展的带头人,他只不过在自己的实践中融入了现代企业家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而已,或者说他在充当企业家角色时始终没有忘本,他的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系列必须落实的信念、思想和作风。这是必须讲清楚的大前提。否则无法解释,航民村的老百姓为什么那么信任他。
朱重庆和航民村的领导班子,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村民谋利益,带领村民和村办企业职工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航民村始终沿着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探索前行。朱重庆从16岁起就在本村采石场干活,还未成年就饱尝劳动的艰辛和饥肠辘辘的滋味,一直盼望父老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这种朴素的感情在他加入党组织后得到升华。他带领村党组织一班人,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出一个又一个佳绩。朱重庆对航民村的发展付出最多,贡献最大,可他一直不拿高工资、高奖金。干部群众都说:“重庆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航民村的事业上”,“我们航民村有今天,靠的是重庆的带领”。
航民村领导班子为群众谋利益体现在对事业的永不满足和不懈追求,把事业搞大再搞大,把企业做强再做强,日日夜夜地拼命工作。许多群众说:“我们村的干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全身心交给了村里的事业。”一年365天中,朱重庆几乎没有一天在晚上12点以前睡觉。有一次厂里安装重要设备,他一直守在那里,工人劝他回家,他坚持不走,到凌晨4点,工人搬来一把椅子,让他坐一会儿,他一坐就睡过去了。人们提起此事,至今仍非常动情。
航民村领导班子既有远大眼光和进取精神,又保持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本色。创业初期,党支部书记徐才法、厂长朱重庆等人到上海去买设备、请师傅,住的是5角钱一夜的浴室,吃的是不超过1元的饭菜。他们在创业初期坚持勤俭办事,在企业办大后仍坚持这种精神。对集体的钱,一分钱掰成两半用,从来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如今朱重庆到外地出差,依然是早餐一碗稀饭、一个馒头。多年来,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朱重庆外出坐飞机,村里有的老太太为他烧香祈求平安。她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朱重庆的爱戴。
假如不看朱重庆做的具体事情,单凭他干事的作风,他和传统意义上党的干部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朱重庆的魄力。从现象分析他有很多创新,但从本质上推论,他似乎又是那么执著,这就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辩证法,就是真正的党的干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句话,朱重庆的魄力在于坚持、坚守不变信念的魄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党员干部的确不容易,难能可贵。像朱重庆这样的人,和当年的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具有很多共性,无非就是热爱人民,同时又得到人民的热爱。朱重庆的魄力,深入一点看,就是敢于看到,敢于承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敢于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领导、监督之下,也即是说他深切地领悟到了自己的权威来自群众,自己也只能通过为了群众,通过依靠群众,在实现群众的利益过程中展示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样的魄力,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一种智慧。诸葛亮的《戒子篇》指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里来得及!像朱重庆这样的人,就是深刻领悟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客观原理,这是他的魄力的重要来源。
二、朱重庆的魄力推进航民村的实力
有了魄力并不是就一定要实力,将领导者的魄力转化成集体的实力,还需要求实精神和精妙的经营管理才干。
朱重庆创业的起点在1978年5月,时任会计、年仅25岁的朱重庆,被群众推举为航民生产大队刚刚办起来的农机圆钉纸制品厂厂长。当年,朱重庆带领26名职工,居然赚了3万元!当时,航民村800多人仅靠400多亩地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才100多元。
“农民要致富,办厂是条路”。朱重庆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时我考察了苏南、绍兴等地的集体企业,认准了发展集体经济这条路。几经商议,朱重庆提出,办印染厂可以赚更多的钱。萧山每天生产的被面加起来有1500条,如果把这些被面的印染业务都拉过来,每天就可以赚1500元的加工费。办印染厂,至少需要12万元的投资。航民生产大队凑了6万元,又借了6万元。1979年,印染厂正式投产;第二年,实现产值40万元,利润14万元。
回忆当年的创业历程,已经50多岁的朱重庆依然激情满怀:“我的胆子和闯劲越来越大。这个胆子,首先是党的政策给我撑腰,还有就是对市场的分析。”
1980年底,朱重庆找到当地某银行的领导,拍着胸脯夸下“海口”:“你借给我60万元钱,我保证一年赚回30万!”朱重庆还一五一十提出条件:银行拿出60万元,其中30万元算借贷,每年拿利息;另外30万元算入股,每年分红。同时,企业帮助银行解决40名职工家属进厂。60万元投入后,航民漂染厂“如虎添翼”:1981年,实现利润38万元;1982年,利润超过100万元,成了萧山第一个“百万富翁村”。由于政策不允许,1982年银行从漂染厂退股。
就是凭着这股闯劲,航民村的企业闯到了镇外、省外甚至海外,产业也从印染行业延伸到了纺织、染料、热电、宾馆等行业。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航民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人人都有工资领、家家都通自来水、路路都成水泥道……1986年,《浙江日报》以“乡村奇葩”为题,率先报道了航民村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故事。
朱重庆说,坚持共同富裕,是广大村民的朴素要求,也是航民村发展的一条经验。在农村,真正能做“老板”的有几个?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必须依靠集体。1990年代,产权制度改革风起云涌,航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到了需要进一步理顺生产关系、转换经营机制的“关结点”。村党委经一年多的调研,反复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在改制中依然坚持了“多劳多得、共同富裕”的原则:航民集团3亿多元的净资产中,集体占56%股份,其余44%以实际“村龄”、“工龄”和贡献大小量化到个人。这次改制,既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又使村民、职工、经营者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富有活力的共建共享机制。朱重庆与其他职工和村民一样量化股权,没有额外多得一股。
这次改制,也为企业上市奠定了基础。2004年8月,“航民股份”在上交所顺利上市,成为浙江省村级企业上市第一家。
如今,航民集团已拥有21家企业、30亿元总资产,村民年收入接近3万元,成了全省的“首富村”。走入航民村,犹如徜徉在绿树成荫、鲜花处处的大花园。朱重庆豪情满怀地说:我们要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挥领跑和示范作用。
回顾朱重庆带领航民村的创业历程,从1970年代末,在“江南三缸”(酒缸、酱缸、染缸)传统手工业中,选择“染缸”入手,靠6万元起家,创办起了作坊式的村级印染企业,经济效益连年翻番,1982年便后来居上成为浙江省首个百万元富裕村。此后一发不可收拾,30多年来迈出了四大步:第一步是首次建起了村办集体企业,首批农民从土地上分流出来从事工业生产;第二步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手工作坊式技改为现代化生产线,成立起航民印染公司,走上按《公司法》经营管理的路子;第三步是企业迅速向多领域、多行业扩张,公司改组为浙江航民实业集团公司;第四步是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村集体控股56%,村民共持股44%,200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企业。
航民村也因此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里的文明乡风和民主的管理。文明的乡风体现在村民既富有体现时代特征的竞争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又保持着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礼义待人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偷盗,没有赌博,没有刑事案件,没有越级上访,没有大的邻里纠纷,一千名村民与一万名外来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真是“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事顺,村和百业旺”!而民主的管理体现在村级领导班子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如股权量化、股金分红、住房分配、福利保障,都由村民讨论决定。凡是村民关心的事情,如财务开支、干部报酬,都向村民公开。干部的工作经常由村民评议,接受村民的监督,没有一人以权谋私。干部对村民一片深情,村民对干部真心拥戴。近30年来,没有一个干部因村民不满而下台。村民真正成为村里的主人,干部真正成为村民的公仆,干群关系水乳交融。这就是航民村的实力,这样的实力必将进一步促进朱重庆的魄力,去干更大的事业。
走在航民村的林荫道上
三、魄力与实力的新结合
也正是基于航民村已有的基础,朱重庆的魄力与航民村的实力有了新的结合,产生了新的动力,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他们投资6000万元,建立环境保护工程,这是历史性的事件,体现了朱重庆和航民人的淡泊明志与宁静致远的风格。企业的领导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把环境保护给忘了。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同步,那么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环保意识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强烈的经济意识是企业家的本能,但在人们越来越讲究社会责任,讲究“天人合一”和谐观的新时代,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仅要有强烈的经济意识,还必须具有清晰的、强烈的环保意识,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没有环保意识的企业家势必缺乏环境风险意识,势必给企业家的未来带来风险,以至于导致企业的衰亡。
企业家的环保意识,要求企业家具有历史责任感,让企业的战略符合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企业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时还应具有高尚的环境伦理道德情操,这与时下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荣辱道德观是相称的。企业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整合,环境与发展互动,人类与自然和谐这些大的方向性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朱重庆和航民村就是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所以就在2002年果断作出了上环保项目的决策,这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特色,也就是企业家集中村民、职工的集体智慧大胆决策的魄力,以及村集体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魄力与实力互为前提,互相促进。这个时候,朱重庆的魄力又有了新的提升。
朱重庆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他常常用一些不易察觉的方法, 带领村民朝某个目标努力。这些方法往往也是具有他鲜明个性的,只有在结果出现时,才会对他的做法理解的比较清楚。因此,人们经常是因为相信他本人,而跟着他走,不一定是完全明白他的做法的道理而做的。像投资6000万元用于环保,如果在别的地方,很难得到普通人的赞成,因为这样的投资虽然没有坏处,但是毕竟不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并且投资规模又这么大。航民村的人,一旦通过实践信任朱重庆和他领导的班子,就如同整个航民村形成了一个有共同信念,有共同奋斗目标,有严密的组织纪律的团队。
现代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上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制定发展变革的设想、战略;第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在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设想时,一般应包括:(1)企业应该做的并且是能够做的事情;(2)这些战略设想必须考虑清楚企业以及有关当事人的中长期合法的权益;(3)这些战略设想必须要有相应的战略战术安排,不是只有空洞的想法;(3)战略战术安排必须考虑到相关的企业和环境因素。而这些功能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企业家能否调动他所领导的团队,企业家的功能能否产生现实的作用,又取决于企业家和团队的协同工作,所以企业家的魄力必须和团队的实力相辅相成,企业家的魄力最终是在团队的实力中得以实现的。所以,企业家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朱重庆说,坚持共同富裕,是广大村民的朴素要求,也是航民村发展的一条经验。在农村,真正能做“老板”的有几个?绝大多数人的富裕必须依靠集体。朱重庆的魄力与航民村的实力的有机融合是航民村发展成就的关键所在,也是航民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素。
链接:王宏斌的本色、角色与特色初论(《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发表该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D5578FDA5.html
毛泽东对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三句经典评价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C3CA387DA5.html
吴仁宝的企业家之道:逆势之思,顺势之为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BCEBCA7DA5.html
学雷锋与感恩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B317E7FDA5.html
企业家成就事业的道器变通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57EDB1F7DA5.html
【原创】 多角度认识毛泽东:一个MBA的感悟[2008-06-18 10:5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3F45907DAD.html
【原创】 “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管理创新的一大手笔 李克勤(jixuie)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74E985FDAD.html
毛泽东的水利文化:科学发展的珍贵资源[2007-12-17 20:2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C287DAD.html
【置顶】 一个红旗渠值多少GDP?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9D6EF8FDA5.html
欢迎交流: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