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先生原是湖北监利县一个乡的党委书记,按说他当年年轻有为,又有才干和头脑,如果象许多人那样在官场上好好的混,说不定会混出一点明堂,然而李昌平先生好象跟自己过不去,偏偏想不开,跟总理上书,还危言耸听地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一下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人先生们津津乐道的大好形势揭了个底朝天。就象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皇帝本来没有穿任何衣服,李昌平先生偏偏做了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该是冒了多大的傻气和勇气。李昌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心忧天下的人,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象他那样的人总是会出现,因为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脊梁,是为民请愿的人,是身负天下兴亡为已任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是往往不得志的,因为大人先生们不喜欢,谁的耳朵不愿意听盛世繁华地声音呢?偏偏你不实相地去倒人家的味口。因此李昌平先生的上书虽然震惊了朝野,转变了国家政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他本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丢官自不必说,后来到处飘泊谋生,现在好象是河北一个研究单位的研究员。我要说的是,我们庆幸一个丢了官的李昌平,也许没有官帽的李昌平先生会与老百姓联系得更紧密,思想更深邃,眼光更透亮,不会象那些美国培养的专家、坐在象牙塔里的专家一样,把玩专业名词,麻木不仁地进行所谓的推理论证。我们也确实看到,丢了官的李昌平先生在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前行,他的思想总是与老百姓相通,他的一腔热血始终关注着茫茫大地上苦难的劳动者,他到过越南考察,提出中国不能走菲律宾道路,公司加农户的农村发展模式弊端重重,土地流转损害农民利益,这些侠骨诤言不幸都在无时不刻的上演,但他仍在不停地鼓与呼。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起因是因为他的上书,然而新农村建设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座座形象工程,一桩桩侵害农民利益的事件,以土地开放,资本下乡为主要手段的新农村建设,一定程度上变相为资本对农村、农民的剥夺,变相为新贵们新一轮财富的疯狂攫取。古人云:大道于野,李昌平先生就是这在野的有道之人,然而李先生也不必感到悲伤,套用另一句古话“仕途一时荣,文章千古好”,李先生是有幸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