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辽宁鞍山的大阳气乡。因为要修火车站,准备拆迁了。一些人准备离开寒冷的东北,向相对温暖的华北、华东、华南投亲靠友。因此,很久没联系的亲戚、小学同学,联系多了起来。
我84年离开老家。80年左右,就听大家议论要分天单干。具体各种意见占多大比例,没有统计。但凭直觉,不赞成分田的应该在90%以上。
当时,说吃不饱饭,那绝对是胡说。但吃的不好,是事实。基本一半是大米,一半是玉米高粱。但温饱没任何问题。每家房前屋后都有点自留地,大家都种蔬菜、果树,养些鸡鸭猪----别处有没有割资本主义尾巴我不知道。我们哪里绝对没有!这些副业,除了自家用,还能到市场上卖些钱和粮票。有几家还开个小商店、理发店。这绝对是事实!
水利井井有条。农闲时,经常几百几千人一起去修水利。我们学生也组织起来帮忙,给劳动的社员送水、送饭、送毛巾。机械化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半机械化早就实现了。拖拉机、收割机、水泵、脱粒机.......全都有了,几个大队的牲口篷里都是几十上百的大牲口。公社还办了养鸡厂、砖厂、玻璃厂等一些企业。不敢说生活提高的多快,但一年比一年好肯定是事实。
说到积极性。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哪种体制都会有懒人!当时也有,但绝对不多!我们大队1000多劳动力,那些懒汉不会超过10个!---而且,谁都瞧不起他们!连娶媳妇都困难!大多数人是很努力的。
82年,上边要求必须分!不换脑筋就换人!公社干部、大队、小队干部只好违心地挨家挨户做工作。记得,当时很多社员都哭了。都想不通,这么干得好好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什么要分!
最后,整齐划一的农田被分成七零八落。农业机械没了用武之地。任凭风吹雨淋,生锈。最后,当废铁卖了。工厂也拆了,连砖头都分了。还记得当时书记的一句话“今后,个人顾个人吧”,那沧桑、那无奈.....多年以后,仍记得如此清晰。
分田后,日子并没有立刻好起来。只是集体留的少了,个人留的多了,再加上国家连续几年提高粮食收购价。大家钱似乎稍微多了一些。但那什么“万元户”绝对是个传说!---一直到88年物价飞涨后,我们乡才家家都是万元户了(这时的1万,只能相当于86年的250元)
后来,有人出来打工,部分人开阔了眼界,也积累了点资金和人脉。乡里出现了些小工厂(几人、十几人的水平)---规模还达不到公社时的水平。
少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大部分人还是温饱。由于卖粮难,工业品价格上涨,生活水平不比公社时高多少。那些所谓先富的人,只有1个木匠拉工程队发了家,在鞍山市中心的一个商业大楼被买下,估计身价上亿了。其他的“富”人,也就算小康。
我2006年夏天回老家时见了不少人,那些“富”人问我在南方收入怎样。我那时是一家台资1000多人厂的中层管理,也就5000多,老婆在另一家厂,收入也差不多。这些“富”人竟惊讶地张大嘴巴:“那你比我们有钱多了!”----我想说的时,分田22年后,2000多户中就1户特别富,少部分有点“富”,大部分还是那样(甚至还不如原先)
当时,鞍山就准备修新客站,要拆我们乡了。每家的拆迁款也就十几万,就这么点钱,很多亲兄弟翻了脸。还有84年后嫁过来的,本地人竟然联合起来不给他们分这个钱。闹到市里,市里让投票。结果当然90%多的本地人不同意分钱给她们。市里理由:由于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村里的重大事项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集体讨论的结果是多数不同意给“外来人口”分配补偿款,只能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对“外来人口”不给补偿.......
很快,家乡将变成城市了。这些乡亲们也将变成城市户口了。但在城里能干什么呢?这么点补偿款能买几平米房子呢?(更别说那100多没有一分钱补偿款的人了)
我常想,也常和这些乡亲们沟通。都说还是人民公社时好。如果当时不分田,照当时的路子走下来,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很多。但田已经分了,人心也散了。还能合吗?怎么合呢?谁组织合?.......都是无解。
惟有一声声长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