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电子“垃圾场”
据《中国经济周刊》消息,淘汰后的电脑和手机最终去了哪里?近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据悉,电子垃圾是指废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这些产品大多产自中国,在世界各国“履职”后,最终“叶落归根”,又回到了中国。联合国相关规定指出,禁止美国等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转移至中国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因此,大多数电子垃圾只能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在不正规的小作坊分类处理后,最终又出售给富士康等大公司。
小作坊的回收处理过程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中国的电子垃圾》报告,很多电子垃圾的处理过程是简单的焚烧和强酸浸泡。
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电子垃圾流入中国时不再那么肆无忌惮。然而,电子垃圾的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
(原标题:联合国报告指出: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电子“垃圾场”)
中国从美国进口“洋垃圾”:10年翻4番
地广人多、劳动力廉价的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还是“全球垃圾处理厂”。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至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垃圾废品交易额从最初的7.4亿美元飙升到115.4亿美元,2011年占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总额的11.1%,仅次于农作物、电脑和电子产品、化学品和运输设备。
美国每天产生大量垃圾和废弃物,但垃圾治理费用高昂,而且会加剧环境负担。这些废弃的纸、塑料、金属、电子制品乃至废弃衣物和食品却在中国有大量市场。国内目前已经有成千上万个垃圾处理公司直接进口洋垃圾,经过简单的加工和处理便可获得可观利润,还有一部分垃圾制成的商品贴上“中国制造”标签回了“老家”。剩下一部分没有二次利用价值的进口垃圾,都被直接排放或者填埋。
不仅仅是美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曾每年向中国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出口数万吨垃圾制品,其中有20%是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属于非法出口产品。
对发达国家来说,这确实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省下了垃圾治理费用不说,还能用垃圾赚钱,而且把环境污染“赶”出了国门。但对中国长远来说却是损己利人。中国垃圾处理商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者占大多数。洋垃圾既危害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也严重污染了环境。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废弃果汁盒就曾繁衍了5.5万只以上的苍蝇,废弃塑料制品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焚烧电子垃圾产生有毒害气体,废弃金属排泄严重污染水源,诸如此类的危害不胜枚举。
中国政府对“洋垃圾”现象长期监管不足,从2011年开始才出台政策严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禁止垃圾走私。就算此举有望斩断洋垃圾产业链,但过去十几年间,进入国门的洋垃圾累计有百万甚至上千万吨,还将世代流毒在自己的土地上。
奚旭初:靠“洋垃圾”赚钱是饮鸠止渴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最新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报告称:中国似乎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从废旧电视机、冰箱和空调到旧台式电脑,电子垃圾几乎无所不包。(6月1日新华网)
尽管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电子垃圾,然而中国仍在成为“全世界的电子垃圾筐”——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70%左右的电子垃圾最后到了中国。电子垃圾走私入境,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但是这一时的经济收益,其实与饮鸠止渴无异。以粗放的近似原始的方式处理电子垃圾,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环境危机已在眼前,这实际上已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遑论造福子孙后代。倘若毁掉了中华文明的母土,十几亿之众的人口又将去何处寻找失落的家园?
电子垃圾入侵,实际上是一些地方的引狼入室。广东贵屿镇一直都是电子垃圾的集中地,初次来到贵屿的外地人总感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味。环境问题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其灾难性的后果更像是“高利贷”,所造成的损失是随着时日迁延逐渐显现出来的。生鸡蛋被煮熟之后,是没有办法让它再恢复本来模样的。而电子垃圾的旷日持久的大量入侵,实际上正是“生鸡蛋”被渐渐煮熟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让“生鸡蛋”被煮成“熟鸡蛋”。而在“生鸡蛋”被煮熟之前,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釜底抽薪?
之所以有危机感一说,恰是因为危机还没有真正降临,因此才能让人去“感”;如果真的危机临头,那就不叫危机而叫灾难,还要再去“感”吗?拒“洋垃圾”于国门之外,也需要我们国内一些地方和企业深明大义。这些年,我们一些地方和企业目光短浅,把处理“洋垃圾”作为发财致富的产业,但从未考虑到由此造成的污染成本远远超过所得收益。抵御“洋垃圾”入侵,我们还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行从严打击和综合治理;还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新兴产业,帮助群众走上正当致富之路,从而在根本上封堵“洋垃圾”入侵的“方便之门”。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