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与“十年增”相关的粮食数字
二、对“十年增”期间产量数字的疑问及结论:
1、既然这十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增加了32.7%,粮价为何上涨一倍多?
2、粮价是“非供求因素”推高的吗?
3、既然“二连增”时就达到自给水平,为什么十年累计又净进口4.8亿吨粮食;
4、既然十年增产和进口可结余9.64亿吨粮食,为什么国库又抛售2.6亿吨粮食?
5、10年累计“可供粮食”被消费掉了吗?
6、10年累计巨量结余,增加到农户家中或粮贩仓库吗?
7、结论:2004~2013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水分,“十年增”的神话不可信
三、产量数字掺水的奥秘:
1、数字掺水的奥妙;
2、稳定公众心态的绝窍;
3、数字掺水的目的。
四、粮食产量数字掺水的危害
五、小结
2013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即2004年~2013年连续十年比上年增产。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网上一片欢腾:至今年4月下旬,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粮食十连增”,显示的标题多达76页,并告知:“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4万个”。有人说:“沉甸甸的“十连增”,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有人说:“粮食连续十年增非常罕见,在全世界的农业发展史上独一无二”。
甚至有人担心:“十连增”使“粮食储备居高不下,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笔者认为,且慢欢呼、歌颂,先要弄清“十连增”是否确有其事。因为粮食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料,中国粮食产量的多少,关系到十几亿人能否养活自己的头等大事。如果高估产量将会滋长滥占耕地、浪费粮食。粮食自给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将使中国受制于出口大国的经济、政治约束。再度下降,世界贸易粮养不活中国人,挨饿的首先是工农大众。所以老百姓应当关心公布粮食产量数字的真实性。本文试图揭开“十连增”数字之谜,敬请网友指教。
一、与“十年增”相关的粮食数字
1、1998~2013年公布的粮食产量:“十连增”背景是:1999~2003年的5年内粮食连续比上年减产,形成了“五连减”。引起了中央重视,此后每年都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下发1号文件,提出对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若干意见。于是就诞生了“×连增”的提法。
“五连减”期间,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5.12亿吨减至2003年的4.31亿吨,年产量比5年前减少了0.81亿吨,年均减幅3.41%。同期人均占有当年自产粮食从410.6公斤/人.年,下降到333.3公斤/人.年,减少了77.3公斤/人.年,年均减幅4.1%。
“十连增”期间,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1亿吨,增至2013年的6.02亿吨。比10年前增加了1.71亿吨,年均增幅3.4%。同期人均占有当年自产粮食从333.3公斤/人.年,增至442.4公斤/人.年,增加了109.1公斤/人.年,增幅32.7%,年均增幅2.87%。
1999~2013年的15年内,后10年平均“人均占有当年自产粮食”达399.9公斤/人.年,比前5年的362.3公斤/人.年,增加了37.6公斤/人.年,增幅达10.4%。
2、1998~2013年净进口(=进口量-出口量)粮食:“五连减”期间共净进口1023万吨,年均204.6万吨,人均可获进口粮1.6公斤/人.年。
“十连增”期间净进口的粮食连年增,从2004年的2732万吨增至2013年到8402万吨,为2003年的49.1倍。十年累计净进口4.8亿吨,年均4802万吨,为前5年平均数的23.5倍。每年人均可获进口粮36.1公斤/人.年,为“五连减”期间的22.6倍。
3、1998~2012年国库存粮变动:
国有粮食企业已从计划经济时“统购统销”转变为“储粮应急,调节市场”的职能。其“收购量-销售量”,若为正数,表示库存增加,同期社会可供粮食减少;若为负数,表示库存减少,即国库向社会净抛售粮食,使社会可供粮食增加。
“五连减”期间国库净增加了868万吨粮食,年均增加173.6万吨。人均可供粮食减少了1.4公斤/人.年。
“十连增”期间粮食国企向社会抛售量只有9年数据,共抛售26012万吨粮食,即使按10年平均,市场每年可获国库存粮2601万吨。人均可获国库存粮19.5公斤/人.年。如数字可靠,则产量、净进口、国库存粮三个渠道供给合计:每年人均可供量:从前5年的362.5公斤/人.年(=362.3+1.6-1.4),增加到后10年的455.5公斤/人.年(=399.9+36.1+19.5)。增加了93公斤/人.年,增幅高达25.6%。
二、对“十年增”期间产量数字的疑问及结论
1、既然这十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增加了32.7%,粮价为何上涨一倍多?改开以来,精英们天天咒骂计划经济是“僵死的”,极力鼓吹“市场万能”,一切商品由“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说白了就是用价值规律调节商品供求比例:若价格上涨,预示供不应求,于是增加生产、或增加进口、或抛售库存;反之价格下跌,预示供过于求,于是减少生产、或增加出口、或充实库存。在粮食流通领域,政府早就采纳了精英们的意见,取消了国家定价,任凭市场涨落。交易的主要份额也让位于私人粮商。粮价波动理应遵循价值规律。粮食并非耐用消费品或奢侈品,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而是每人每天必需的消费品,与人口密切相关。下文按“每年人均可供量”比较,已剔除人口变动因数,更应与价值规律吻合。在“五连减”期间,全部粮食人均可供量(包括生产、进口和国库存粮)从1998年的380.7公斤/人.年,降至2003年的363.5公斤/人.年。(见表1最后一列)粮价并未上涨,反而比1998年下降了14.2%。如果供给方数字可供,按价值规律释:表明人均需求减少。或者说,2003年363.5公斤/人.年的供给量可满足消费。然而在“十连增”的第2年--2005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就比2003年的“可满足消费量”--363.5公斤/人.年,超过了6.7公斤/人.年。此后连年增加。2013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达442.4公斤/人.年,比2003年增加了32.7%(=109.1/333.3),比“可满足消费量”超过78.9公斤/人.年,显然供过于求。粮价本应大幅度下跌,但2013年粮价却比2003年上涨1.16倍(见表3)。注意,此处只包括“当年生产”一个供给渠道,所以可反证:产量数字存在水分。
2、粮价是“非供求因素”推高的吗?有人认为粮价是由“保护价”及国际粮价推高,而不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稍加剖析便知:
⑴粮价是否由国家制定的“保护价”或“临时储备”收购价推高呢?粮价既已放开,“保护价”或“临储价格”只能要求国有粮企“不低于此价收购”,但国有粮企收购量只占商品粮销售约1/3,大头由私人粮商收购,“保护价”对后者并无约束力。若供过于求,私人粮商可用低于“保护价”的钱向农民收粮,因为农民急于用粮换钱;反之供不应求时,即使用“保护价”收粮,农民也不肯卖,因为农民了解到市价比“保护价”高。保护价是1998年起制定的,每年总比上年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五连减”期间并没有因保护价上涨而阻止粮价下跌;“十连增”期间:粮商不仅用高于“保护价”收粮,而且不像过去粮站那样“必须晒干扬净过磅,按标准水杂折秤”,而是按现粮称重。同时国有粮企收购价格也比“保护价”提高,否则收不到粮食。以2011年为例:全社会年均收购价:每百斤粳稻、小麦(混合)分别为142.7元、103.1元,比当年保护价分别高14.7元和10.1元。玉米平均收购价103.4元,比公布的“临时收储”价高4.4元,且当年没有完成4000万吨的收储任务。可见国家制定的“保护价”和“临储价”未能取代供求关系决定粮食市价。
⑵中国粮价上涨是否由国际粮价上涨引起的?中国进口粮食中,只有大豆占世界贸易市场很大份额,其余份额很小。进口大豆的到岸价均低于国内收储价。如2010、11、12年三年,每斤进口大豆用当年汇率折人民币分别为1.55元、1.79元和1.89元。临时收储价比进口价分别高0.35元、0.21元和0.41元。实际收购均价又比临储价高0.34元、0.23元和0.52元。可见国内粮价不是受国际粮价和保护价左右,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既然“二连增”时就达到自给水平,为什么十年累计又净进口4.8亿吨粮食?按表2,2005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就比“2003年人均消费水平”(363.5公斤公斤/人.年)超过6.7公斤/人.年。用2003年消费水平和各年人口计算的“10年需求总量”为48.38亿吨,而同期公布总产量达53.22亿吨,剩余4.84亿吨。理应增加出口或充实国库,但10年内又净进口了4.8亿吨,为“五连减”期间进口总量的46.9倍。10年累计余粮应增至9.64亿吨(=4.84+4.8),只要消费增量小于此数,且未增加库存,也可证明产量数字含有水分。顺便说一下,农业部长对粮食增产又进口的解释:一是进口不多,只有1300万吨,只占消费量的2.4%;二是城市人口增加;三是品种调剂-要进口面包粉;四是一定时段国际粮价比国内低;五是“今后粮食进口量不会大幅增长”。这5条理由能成立吗?去年净进口粮食8402万吨(统计口径的粮食不仅是谷物,还包括大豆、薯类及其它豆类,部长对这一常识应比老百姓清楚!),占韩部长估计的消费总量54167万吨的15.5%,而不是2.4%;城市人均口粮消费均比农村少,如2012年城市人均消费成品粮折成原粮比农村少51.7公斤。怎么会因城市人口增加多消费粮食呢?品种调剂应该进、出口量大致相当,但2013年共进口粮食8645万吨,为出口量243万吨的35.6倍,难道中国的1吨粮食抵得上外国35.6吨?国际粮价有涨有跌,但这10年进口量却持续增加,并非“一定时段”增加。如果不是国内饲料业对豆粕需求猛增,为什么这十年大豆进口量从1990万吨增加到6317万吨,增加了2.17倍。与国产大豆相比,从2004年的1.14倍增加到2012年的4.46倍呢?至于说今后,2014年1~3月粮食进口量已达2358万吨(出口只有3.12万吨),同比增长41.4%。难道这样的增幅还不算大吗?注可见绕开产量数字的真实性,无法解释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
4、既然十年“增产和进口”可结余9.64亿吨粮食,为什么国库又抛售2.6亿吨粮食?
2013年国有粮企收购与销售的数字尚未公布,其库存若按“0变动”估计,则10年内国库向社会累计抛售了2.6亿吨粮食(“五连减”期间国库存粮增加了174万吨)。至此,10年累计可供粮食高达60.62亿吨,含公布产量53.22亿吨,净进口4.8亿吨,国库抛售2.6亿吨。而按2003年人均消费水平和各年人口计算的10年消费总量仅为48.38亿吨,如果供给数字可靠,则社会存粮将结余12.24亿吨。可供全国消费2年多。因为进口数字源于海关,国库变动数字源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这两类数字都与政绩无关,可靠性较高。只要10年消费总量不超过60.62亿吨,即可证明公布产量含有水分。
5、10年累计“可供粮食”被消费掉了吗?上文以2003年人均消费水平363.5公斤为基准测算的,假设的前提是:当年产量+净进口量+国家库存减少量=消费总量(公式1);消费总量/总人口=人均消费量(公式2)
鉴于2003年是“十连增”前一年,尽管已出现“五连减”,当局并未因这一政绩不佳的数字而不向社会公布。除了技术误差,不可能由政绩需要而在产量数字中掺水;至于进口和库存变动数字也应可靠。会不会由社会库存减少而增加消费呢?因当时粮价连年下跌,无论是农户还是粮贩,除非资金周转需要,不可能在降价期间多抛存粮。所以采用上式计算的2003年人均消费量比较接近实际。那么以此为基准,近十年累计多消费了多少粮食呢?
⑴口粮:
采用统计部门的人口及住户调查数据,可估算全国口粮消费量。城市人均口粮变动平稳,人均购买的成品粮折成原粮:从2003年113.6公斤,至2012年只减少了1公斤;同期农村直接食用原粮从178.3公斤降至137.1公斤,减少了41.2公斤。递推至2013年,由于农村口粮大幅度减少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全国口粮消费比2003年减少了4974万吨。以2003年人均消费水平为基准,10年累计少消费口粮2.58亿吨。
⑵饲料用粮:先用统计部门住户调查获得的“人均购买肉禽蛋奶及水产品”和人口数据,推出全国消费动物食品的总量。再用各类动物屠宰率、“料肉(蛋、奶)比”等资料估算各年饲料用粮。2013年各类饲料(包括猪、禽、草食动物、水产类)用粮总量,比2003年增加了6007万吨。10年累计比2003年多消费饲料用粮2.79亿吨。(估计方法见附录1)
⑶酿酒耗粮:
含白酒、啤酒、黄酒、料酒。采用行业提供的以亿升为单位的历年标准产量,再用密度、标准粮耗等资料估算酿酒总粮耗。2013年耗粮4364万吨,比2003年多耗粮2910万吨。10年累计比2003年酿酒多耗粮1.3亿吨(估计方法见附录2)。以上3项合计,10年累计比2003年多耗粮食1.51亿吨(=2.79+1.3-2.58),考虑到压榨豆油及玉米薯类深加工用粮、在外用餐、种子及损失浪费的变化,粗略估计:10年累计,比按2003年人均消费水平计算的消费总量(48.38亿吨)增加了3亿吨左右,即10年实际消费总量约51.38亿吨。若数字可靠,累计结余将达9.24亿吨,应当增加社会库存。
6、10年累计巨量结余,增加到农户家中或粮贩仓库吗?较为完整的粮食平衡公式应在(公式1)基础上加“社会库存”项(包括农户存粮、私人粮商、加工企业及零售企业存粮,城市居民以存粮变动可忽略不计),即:当年产量+净进口量+国家库存减少量-消费总量=社会存粮增量(负值表示社会存粮减少)
先看农户存粮。公社化期间遵照毛主席提出“藏粮于民”的号召,除每生产队室内仓库外,七十年代还建了许多“土圆仓”。
分田到户后上述两类粮仓均已取消。农户收获的粮食中:大部分小麦尽快出售;稻谷留足口粮后观望价格变动分批出售;北方玉米因含水量很高,露天存放自然干燥,待来年观望价格变动分批出售。种稻农民所留稻谷,要吃到明年收稻前。若在年底调查农户存稻,应减去8~9个月的口粮才是真正的余粮。北方玉米因收获时水分很高(达30~40%),很难收储,要由各户自然干燥到下年初分批出售。故当年底农户所存玉米,要扣除下一年的消费才是真正的结余。近几年农户存粮出现减少的趋势,因为:一是大量征地与并村,存粮农民变为买粮农民或农民工。有人援引农业部的估计方法:“至2007年中国失地农民多达8928.5万人。2008年后,20多个省市打着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小城镇化等旗号,推行规模浩大的“拆村运动”,强拆民房,逼农民上楼。保守估计,2010年的失地农民高达1.2亿人”。
失去土地,哪来存粮?
农民上楼后,门前无晒场,只能在公路上抢晒。室外无存放地,室内空间变小。大部分粮食只好尽快出手;
二是大规模土地流转。至2013年末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3.4亿亩。
无论是否改种非粮作物,绝大多数的“土地流出户”已从存粮户变为买粮户了。即使少数种粮大户,收获后迫于资金周转,多数粮食也急于出售而不是保存;
三是部分耕地抛荒,部分村庄变成“空心村”。不种地、不住人,何来存粮?十年前春节后乘长途汽车常见:农民工们带上一袋袋大米进城。现在这种景象罕见,如果家乡父母存粮充裕,为何不给打工子女带粮呢?再看私人粮商及加工企业存粮。因存粮要建投资较大的粮库,还要垫付流动资金、支付保管费、运输装卸费,并承担损耗。除短期周转外,若为囤积粮食推高粮价渔利,但2004~2011年的8年内,只有3年粮价涨幅高于贷款利息,其余5年均低于贷款利息率。
不管是租用还是自建粮库,聪明的粮商不会占用银行贷款、支付较多费用长期存粮,做亏本买卖的!两方面综合可见:社会存粮减少的概率理应大于增加的概率。
7、结论:2004~2013年公布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水分,“十年增”的神话不可信
⑴同样的粮价变动机制,按公布产量计算:“五连减”期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从410.6公斤降到333.3公斤,扣除币值变动因素后“可比粮价”下跌了19.1%;“十连增”期间人均占有国产粮食从333.3公斤增加到442.4公斤,增幅32.7%,“可比粮价”反而上涨了36.6%。用价值规律即可判断:“十连增”期间的公布产量含有水分。
⑵“五连减”期间净进口粮食1023万吨,充实库存868万吨,市场可供量在5年产量基础上净增加155万吨,年均仅增加31万吨;“十连增”期间净进口48018万吨,国库向市场抛售26012万吨,市场可供量在10年产量基础上净增加74030万吨。年均增加7403万吨,为前5年的238.8倍。既然“十连增”期间年均产量比前5年平均增加了0.7亿吨(=5.32-4.62),为什么又通过进口和挖库存,年均再增加0.74亿吨粮源?再度证明公布产量含有大量水分。
⑶如数字可靠,10年累计可供粮食达60.62亿吨(含公布产量53.22亿吨,净进口4.8亿吨,国库抛售2.6亿吨),估计消费总量仅为51.38亿吨左右,累计结余9亿多吨应当增加社会库存,但据分析社会存粮已出现下降趋势。表明近10年多报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三、产量数字掺水的奥秘
1、产量数字掺水的奥妙:分田到户后全国粮食产量是由各县统计局上报汇总而成的,各县产量怎样算出来的呢?以江苏N县为例,在全县2400多个村民小组内抽18个组,每组按高中低估产抽70个测点,每测点10平方尺(1.111平方米)。全县共测了1260个点,即2.1亩面积(抽样比约为2/百万)。以这些测点所收粮食实际称重,确定平均亩产,再乘以全县播种面积得到全县的总产量。如果说单产测算产生的技术性误差尚非人为因素(如样本比例及分布的合理性、称重及含水量等引起的误差),那么播种面积随意增加就不应算作误差了。200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1.5万亩,复种指数1.52,其中粮食播种141.4万亩。2004~2008年减少耕地1.6万亩。2012年应报粮食播种面积147.9万亩。
实际上报188.1万亩,多报了40.2万亩,占上报数的21.3%。按当年上报的亩产490.6公斤计算,应报粮食产量72.56万吨,上报产量92.25万吨。多报19.69万吨,占上报产量的21.3%。逐级汇总到全国,就不难理解粮食产量“十连增”的奥妙了。这就是应该解开的“十连增”数字迷!过去听说“粮食增产的基调”年初就由上级定下来了,当时不太相信。现看到“社科院预测今年粮食“十一连增””的报道,便恍然大悟:该预测出自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称:“在满足假定条件下,预测2014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6.1亿吨左右,新增产量大约1000万吨,能实现“十一连增””。
该报道虽未交代其中的“假定条件”,但农业部长作了明确的答复:“政策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最有效的指挥棒”。
既然“最有效的指挥棒”已在2014年的1号文件中诞生,那么理所当然,在我国南方才进入春播季节的4月中旬,就能预测出全年粮食增产及其增幅了。
2、稳定公众心态的绝窍:
粮食每日必需,粮食脱销就会造成社会恐慌。但这10年实际生产粮食确实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乎一边虚报产量,同时让一些学者权威通过媒体发布诸如“十连增”、“库存充足”、“粮食安全”的信息,以稳定人心;一边增加进口、猛抛库存以填补虚报产量形成的供给缺口,使粮价涨幅控制在绝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至于并村上楼和土地流转,也挤压了农户存粮,增加了市场可供量。
3、数字掺水的目的:
如前所述,在“五连减”的基础上,2004年起每年下发1号文件,这才诞生了粮食产量“连年增”的提法。不仅可证明“政策起了作用”,还可证明:近十年快速城市化、发展房地产,占用了东部城郊大量沃地;又在农村腹地大力推行土地流转和并村运动,不但没有影响粮食生产,而且实现了“连年增”。这就为下一波进一步城市化、资本下乡占有耕地和把房地产开发向农村推进(通过并村上楼)作與论准备。可见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不仅是“政绩数字”和“政策数字”,而且成了“政治数字”。
四、粮食产量数字掺水的危害
老年人不会忘记当年的浮夸风,虽被毛主席化了很大的精力得以纠正,但广大农民吃了很多苦头:由于浮夸增产,征购未减,造成农村严重缺粮,许多人得了浮肿病。至1962年才被彻底纠正。现在虚报产量之风不仅持续时间比当年长得多,更主要的是:未被决策层认识;主流媒体大唱赞歌;绝大多数人对产量多少、数字真假漠不关心。故其危害更大:
1、误导宏观决策:
粮食产量真实数字谁也说不清楚,中央不知道各省掺了多少水分。各省也不知各市、县掺了多少水分。县统计局只能对所测单产的误差有所了解,但不知道各乡镇所报粮食播种面积的真实数字。县农业局按多年前的承包面积发放粮食补贴,并未核实各乡镇、村、组实际播种面积。各级做假汇总到中央,中央得到证明“十连增”的数字,便认为:以往推行的城市化、房地产、土地流转及并村上楼的政策,虽然占用了大量沃地;虽将农村腹地许多土地流转给大户,部分改变了用途;虽因种粮不合算引起部分耕地抛荒,但并没有影响粮食安全,还获得连年增产。于是乎继续加快推进城市化、土地流转和并村运动。
2、损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中央误认为发放了粮食补贴,提高了保护价,就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就产生了“十连增”的结果。但农民深知补贴和涨粮价并未抵消农资涨价和生活成本的提高,更知道种粮不如种经济作物,更不如进城打工。所以宁愿抛荒,或交给老人种田,或改种蔬菜,或流转给他人,青壮年还是选择进城打工。
3、滥用国库存粮。国库存粮一直是保密数字,如果不是《粮食发展报告》公布了每年国有粮食企业的购销数字,笔者也无从推算国库粮食的变动情况。正是这样推算,才了解到近10年库存下降了2亿多吨。但要知道,2.5亿吨库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累下来的。那时一方面公社化留下的水利设施及土壤地力还在发挥余热,加上改良品种增施化肥,单产增加了;另一方面,尚未大规模占用耕地,保证了种粮面积,从而使总产增加。粮食消费增量低于产量增加,从而使库存逐步积累。这些库存耗尽后,隨着耕地的减少、种粮比重下降和消费增加,很难恢复昔日的存量。若出现大面积灾荒将无法应急,粮价猛涨也无足夠粮源平抑市场。
4、误导畜牧业发展方向。畜牧业界误以为粮食宽裕,推行规模化养猪,多数散户被廹退出市场。农村的副产品、剩饭菜、城市的米泔水(饭店、学校等大量剩饭菜)、粮食深加工副产品被大量抛弃。更没有人用猪草喂猪了。养鸡业、养鱼业也是如此。甚至用大量粮食配置饲料喂养草食动物,换取肉、奶。
5、误导工业用粮产业。以为粮食宽裕,将大量粮食用于酿酒、玉米深加工,甚至生产乙醇作汽车燃料。
6、麻痹公众,滋长了浪费习惯。由于挖库存和大量进口,维持了市场供应。即使涨价,大多数老百姓还能承受。所以老百姓不仅感觉不到粮食安全隐患,还以为粮食“连年增”,可以无限度满足食欲。于是乎大事小事上饭店,吃剩后又变成地沟油再上歺桌;于是乎尽量满足小孩的“肯得基”“麦当劳”的要求,消费更多的粮食。甚至兴起城市养狗风。
7、误导主流农业科学家们,以为“十连增”是“现代化耕作方式”成功的极好证明,而不去研究全国实际产量的变化,更不研究这种耕作方式对水土环境及食品安全的影响。
8、误导主流经济学家。他们往往不加分析地引用“十连增”的统计数字得出:我国粮食的安全系数仍在警戒线以内。用虚报的畜禽鱼产量算得的饲料耗粮,得出我国粮食平衡或紧平衡的结论。(如用统计公布的猪肉产量推算,2012年生猪屠宰量为7.63亿头。而商业部公布的屠宰量3.55亿头。多报4.08亿头出栏生猪,就可多消费1.43亿吨粮副产品,从而为多报的粮食产量找到消费用途,以虚抵虛,实现“虚平衡”)用这些“权威的”研究成果再去误导决策层。
9、误导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数字是各国报去的,汇总起来成为全球数字。如果中国多报了1亿吨产量,全球汇总就虛增4%以上。这一数据再被各国经济学家的引用,用于制定本国的农业、经贸、人口等政策,就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0、有利于国际粮商用粮食控制中国。他们从中国粮价上涨和进口增加,知道中国粮食产量有水分。先用低价倾销,冲垮国内农业。当中国粮食达到一定对外依存度后再提价,那时中国不仅无法摆脱高价,还要接收附加的政治经济条件。2012年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1.7%。
中国公众不但无法避开转基因豆粕喂养的猪肉。而且因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占世界出口总量近6成。
出口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一旦大幅削减货源,中国的养猪业将会瘫痪,届时连“不放心”的猪肉也吃不上了。如果大米进口需求超过3000万吨,世界贸易也养不起中国人了。为避免上述危害性继续发展,应当采取多项措施,挤出产量水分。
五、小结
1、“十连增”期间的粮食产量含有大量水分:⑴10年内人均占有国产粮食从333.3公斤增加到442.4公斤,增幅32.7%,“可比粮价”反而上涨了36.6%,用价值规律可以反证:近10年公布产量含有水分。⑵按公布产量计算:“十连增”期间年均产量比“五年减”期间增加了0.7亿吨,本应增出口、补库存,反而增进口和挖库存,年均又增加了0.74亿吨粮源。再度证明公布产量含有大量水分。⑶如果数字可靠,“十连增”期间粮食可供总量60.62亿吨,消费总量约51.38亿吨,社会存粮应增加社会存粮9亿多吨,但实际的社会存粮却出现下降趋势。进一步表明近10年多报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2、粮食产量掺水主要是在县级,通过多报粮食播种面积,再逐级汇总上报实现的;又通过大量进口和拋售库存,维持供求动态平衡,辅以媒体大唱赞歌,稳定了公众心态;“数字掺水”不仅可证明农业政策起了作用,更可证明城市化、房地产、土地流转及并村上楼等政策并没有影响粮食,反而可实现增产,因而可以继续施行这些政策。
3、虚报粮食产量误导了宏观决策,损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导致国库存粮迅速下降,滋长了公众浪费粮食的习惯,有利于国际粮商用粮食控制中国。应当采取多项措施,挤出产量水分。
附录1
饲料耗粮的估算方法先采用统计部门住户调查获得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的肉、禽、蛋、奶及水产品的数量,分别乘以当年城乡人口,得当年全国消费总量,再按以下方法分别估算饲料用量。
⑴猪饲料:
在居民消费猪肉总量的基础上,加上对港澳供应冻肉和深加工用肉(每年约72万吨),得猪肉消费总量。除以70%屠宰出肉率,得毛猪总重。再加上出口活猪总重,得全年出栏毛猪总重。按3.5:1的“全程料肉比”
算得全年猪用粮副产品总量。(“全程料肉比”指包括存栏仔猪、育肥猪及种猪在内,每公斤出栏肥猪所耗的饲料。行业一般水平为3~3.2公斤,本文偏于保守,采用3.5:1)
⑵家禽饲料:肉禽的料肉比约2:1,蛋鸡“全程料蛋比”约2.3:1(含雛鸡到下蛋鸡生长期内耗料)。出于稳妥,肉禽和鲜蛋料比均按2.5:1估计。家禽和鲜蛋消费总量乘以2.5,得禽饲料消费总量。
⑶草食动物耗粮:
食用的牛羊肉及奶类都来自食草动物。本应产自草原,但随着人们对这些食品需求量增加和草原退化,相当部分采用人工圈养。其精料主要是粮食。
①肉牛耗粮:消费的“牛羊肉”中,牛、羊肉比约为6:4,屠宰牛出肉率约50%。出栏肉牛总重=消费的“牛羊肉”总重*60%/50%。牛的精料肉比(网上搜索)3.8:1,精料中含粮副产品约90%。存栏牛耗料约为出栏牛重的75%(存栏牛总重=出栏牛总重*饲养周期1.5年*存栏牛平均体重约出栏牛的1/2=出栏牛总重的75%)。牧区和半牧区的肉牛吃草为生,(内蒙、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的全部,四川、云南、广西的一半,其2010年牛肉产量约占全国25%)估计全国圈养肉牛比重约75%。这样,全年肉牛耗粮副产品=出栏肉牛总重*(1+存栏75%)*精料肉比3.8*精料含粮90%*圈养比75%。
②山羊耗粮:羊肉消费占“牛羊肉”40%,屠宰率约50%。出栏山羊总重=消费的“牛羊肉”总重*40%/50%。羊的“精料肉比”及精料中含粮副产品与肉牛相似。存栏羊耗料约为出栏羊重的25%(存栏山羊总重=出栏羊总重*饲养周0.5年*存栏羊平均体重约为出栏羊的1/2=出栏羊总重*25%)。全国圈养山羊比重约52%(2010年牧区和半牧区羊肉产量占全国48%)。全年山羊耗粮副产品=出栏山羊总重*(1+存栏25%)*精料肉比3.8*精料含粮90%*圈养比52%。
③奶牛耗粮:圈养奶牛产1公斤牛奶约需0.44公斤粮副产品,考虑到从幼牛到产奶期用料,“粮奶比”取0.6:1。(奶牛泌乳期饲料配方之一:日产奶20kg,乳脂率3.5%:苜蓿干草4.0kg、青贮玉米16kg、玉米6kg、豆饼1.2kg、麸皮1.6kg、棉籽饼0.8kg、磷酸氢钙0.15kg、食盐130g。(玉米6+豆饼1.2+麸皮1.6)/牛奶20=0.44kg粮/kg奶)圈养比重约67%(2010年牧区和半牧区奶产量占全国33%)。则圈养奶牛耗粮=鲜奶消费量*(1+30%奶制品)*精料奶比0.6*圈养比67%。
④其它草食动物耗粮:肉用驴和旅游区役马要喂精料。大牲畜年末存栏数约占牛存栏数的15%(见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绵羊越冬也要精料,其存栏数与山羊相当,冬季按3个月计算。则:其它草食动物耗粮=肉牛耗粮*15%+山羊耗粮*3/12。
⑷食用水产动物耗粮:整个水产品产量中,只有精养的淡水养殖需耗精料(精养比按城市消耗占全部水产品消耗的比重估计),精养料肉比约3:1。水产动物耗粮=水产品消费量*淡水养殖产量比*精养比*3。饲料中含米糠和麦麸,是加工成品粮的副产品,已包含在“用原粮计算的口粮消费”中,应在饲料的“粮副产品消费量”中剔除。原粮加工成品粮出率70%,至少有20%的糠麸用于饲料。故在全部饲料消耗的“粮副产品”中扣除这部分糠麸,得全部饲料耗粮。
附录2
酒类耗粮的估算(酒产量来自产业网-烟酒)
⑴白酒:
产业网提供了2003~2012年以亿升为单位的白酒产量,行业规定白酒产量一律以“65酒精度”为标准,密度为0.87。每吨标准酒耗标准粮为3.2吨。标准粮指含淀粉65%的粮食,玉米的淀粉含量约72%。白酒耗粮=当年白酒容积产量*密度0.87*粮酒比3.2*65%/72%。
⑵啤酒:每吨啤酒耗粮160公斤,其中大米30%,大麦70%。换算成原粮为180公斤。啤酒耗粮=当年啤酒容积产量*密度1*粮耗0.18。
⑶黄酒:一般为15酒精度,密度0.97,比照白酒换算。黄酒耗粮=黄酒容积产量*密度0.97*黄酒酒精度15度/标准白酒酒精度65度*粮酒比3.2*65%/72%。
⑷料酒:是做菜用佐料,一般为10酒精度,密度0.98。料酒耗粮=料酒容积产量*密度0.98*料酒酒精度10度/标准白酒酒精度65度*粮酒比3.2*65%/72%。其中白酒耗粮占酒类耗粮的份额也从2003年的57.2%增加到2012年的71.2%。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