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易宪容:地方政府隐性救楼市的严重危害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政问题凸显及GDP增长缓下行。面对这种情况,各地政府楼市松绑微调动作不绝。比如,降低限购门槛,放松非户口资格审查和购买住房落户政策,税收减免,优惠补贴,楼价审查,限制降幅等。

  这些都是地方政府的显性救市方式,即这些救楼市政策就是清楚地告诉市场,地方政府就要通过这些救市场方式来保住当地楼市价格不下跌,来促使更多的购买者进入住房市场,以便重造当地住房市场的繁荣。

  比如,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成为第一个发出正式文件取消限购的城市。之后,山东省济南取消限购的文件也在网上付出,尽管该市政府不愿意承认有关文件,但还是指出正破空现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调整,等待确定后实施。其他地方例如广州、无锡、太原等,也在暗中松绑住房限购。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明确表示要对限购松绑救楼市。

  而隐性救市所要达到目的是一样,但方式则是十分隐蔽的,其危害也更大。比如,据报道,自7月1日起,北京、广东、武汉、宜宾、曲靖及上海等地,纷纷透过各种方法,放松住房公积金。而自今年年初起,山东、广西、安徽、广东、天津等十多个省份,已修改相关规定,在不同程度上放宽公积金提取标准。这样做,表面上不仅可以让购买住房贷款公积金者放宽进入住房市场准入标准、降低了他们购买住房的融资成本,而且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向疲弱的住房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增加住房销售,从而救活当前国内疲弱的住房市场。

  但是这种隐性救市,将给正在周期性调整中的中国楼市带来严重危害。一是这种隐性救市,表面上是方便了购买住房者获得更低成本的资金,但是如果住房的价格处于一个高位,或住房的价格是由投资者主导而没有调整到消费者所能出价的水平,那么这则是地方政府用蝇头小利引诱民众进入一个高价格的市场,或让他们来接炒得火热的住房投资市场的最后一棒。尽管这样做不会中止住房市场周期性调整,但是会减缓这种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让住房市场周期性调整的成本增加,今年调整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二是由于这种隐性救市是引诱住房购买者进入高价格的市场或接住房投资者的最后一棒,而这种利率的优惠对高房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消费性购买住房者的支付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这种隐性救市的效应很快就会衰竭或不可持续。新一轮的房价周期性调整又会继续。如果这种情况出现,这不仅使得这些高房价进入者的住房价值受到严重侵蚀或处于高风险中,而且使他们的个人消费严重挤出(因为购买高房价的住房后其可支配的消费支出严重减少),并造成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国内经济增长更是放缓。

  三是这种隐性救楼市也可能让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完全打乱。无论是住房的投资者还是住房消费者,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商业银行,当这种楼市的市场预期混乱时,他们对市场观望态度会更多严重,甚至于引发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恐慌情绪,从而可能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行为与政府救市目标背道而驰等。

  还有,当前楼市隐性救市的方式还包括《不动产条例》延期推出。我们可以看到,在地方政府推出各种显性救楼市政策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对不动产登记政策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从而导致《不动产条例》要延期推出。其实,这也是地方政府救楼市的一种方式。

  其实所谓不动产登记,只是把全国所有房地产交易电子化联网,以便日后可以统一查询。如果把以往的交易记录重新输入,这当然是花一定的时间,但是对于新交易的记录,要做到这种联网就易如反掌了。但是,这样容易的事情,做起来会这样难。这里不是技术性问题,而且是政府隐性救市问题。

  因为,目前的政府官员哪个手中没有几套房产,甚至于有人有几十套或上百套房产,至于这些房产之来源只有天知地知。如果一旦住房统一登记,手中过多住房的官员不少秘密就可能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官员为了不让其丑事暴露,尽早出售手中过多的房产也是必然。如果这些官员抛售房价,房价下跌也是必然。这自然会给疲弱的楼市雪上加霜。再加政府官员不愿在房价下跌时出售房产,只好找出其他救市理由了。也就是说,为了免于官员持有过多住房丑事不揭发,相信没有哪个政府官员愿意看到《不动产登记条例》推行的,所以只好采取拖字决。又一种隐性救楼市的方式。

  可见,当前政府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来救楼市,而隐性救楼市也十分普遍。而这种隐性救楼市,不仅欺骗性强,也危害性更大。它将当前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的最大障碍。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不经过周期性调整是不会有希望的。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