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我国高龄农民工逼近五千万,人均被欠薪比去年又多千余元

徐其勇等 · 2015-05-01 · 来源:澎湃新闻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看,建筑业仍是欠薪的重灾区。 东方IC 资料

  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已逼近五千万大关,而欠薪问题却日益严重。

  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其中50岁以上高龄农民工占17.1%,为4685万人。

  与此同时,农民工人均被欠薪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长17.1%。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看,建筑业仍是欠薪的重灾区。

  而建筑业又是高龄农民工存在较多的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老一代(1980年前生人)农民工中有三成从事建筑业。

  从事劳工研究多年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女士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称,调查发现,拖欠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已成为这一行业的诟病。建筑行业的违法转包、分包现象屡禁不止,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罪魁祸首。重庆周立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立太称,劳动部门监管不力同样是造成欠薪的根源。

  建筑行业欠薪情况多发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

  《报告》介绍,2008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到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

  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2010年的65.9%下降到2014年的56.5%,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5.5岁上升到38.3岁。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占17.1%,为4685万人。

  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9.8%。

  《报告》指出,被欠薪农民工比重略有下降,被欠薪农民工所占比重为0.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但人均被欠薪额度却上升较大。2014年,农民工人均被欠薪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长17.1%。建筑业仍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多发行业。

  这也让高龄农民工处境窘迫。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老一代(1980年前生人)农民工中有三成从事建筑业。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对应的数字仅为14.5%,不及前者的一半。老一代农民工则难以在这类行业中立足,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能掌握能力差,他们中的大多数仅能从事建筑工地工人这样重体力、低技术的工作。

  该《报告》指出,2014年,农民工超时劳动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与往年相比变化不明显,2014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8%。

  欠薪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

  “经济不景气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在深圳建筑工地干了20多年的包工头李家海告诉澎湃新闻,2013年起,他所在的建筑工地,每年都要发生两三起农民工讨薪事件。

  李家海说,除经济不景气,一些建筑公司资金断裂、工程层层转包、部分包工头挪用工钱,恶意欠薪不按时发放给农民工,甚至卷款逃跑等,也导致农民工欠薪案高发。

  多名建筑包工头证实了这一说法。

  包工头严嵩介绍,包工头作为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一方,大多数预先垫付工资,一旦开发商与承包商间出现问题导致工程款延迟支付,他们就无力垫付,处于关系链条末端的农民工就成了最终受害者。

  “害怕又出现被欠薪,有10多名农民工今年都不跟我出来了。”严嵩感叹。

  重庆开县劳务办主任袁万祥称,近年来出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已开始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开县劳务办一组外出农民工数据显示:2009年,50.2万人;2010年,53万人;2011年,54.55万人;2012年,54.873万人;2013年,54.2万人;2014年53.5万人。

  比较发现,从2013年开始,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开始回落。2013年、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分别比上年少了5000人左右。

  袁万祥分析,这些被迫返乡的外出农民工中,除一部分因经济萧条导致一些企业裁员、倒闭外,另一原因就是一些企业或老板拖欠工资。

  从今年2月初开始,重庆开县劳务办主任袁万祥和他的同事们就加入了为外出农民工讨薪的行列。这些远赴广西、河北、辽宁等地的外出农民工请求家乡的“父母官”出面帮忙讨薪,要回属于他们的血汗钱。目前,仍有大部分款项未能讨回。

  劳动部门监管不力成欠薪根源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女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赞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主要发生在建筑行业这一说法。

  潘毅介绍,目前,活跃在建筑行业的中国农民工有4000万,经过摸底调查发现,这些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到10%。

  2013年,潘毅等多名学者组织对北京、沈阳、郑州、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建筑农民工调查发现:82.6%的建筑业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一些城市不签劳动合同的比例更是高达94.5%,而在跟踪的138起集体讨薪案例中,没有劳动合同的比例高达95%。

  潘毅称,劳动部门执法不力,使得《劳动合同法》形同虚设,建筑业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长期保持低位。此外,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和职业病得不到赔偿,成为建筑行业的诟病。

  2013年的调研显示,依照劳动法规定按月结清工资的建筑工人只占19.9%,四成工人表示过去一年的工钱没有结清。建筑公司普遍不依照劳动法规定按月给农民工支付工资,这成为建筑业的“潜规则”。她同时强调,建筑行业的违法转包、分包现象屡禁不止,也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罪魁祸首。

  长期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律师周立太称,劳动部门监管不力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源。

  周立太称,尽管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欠薪行为,但欠薪事件仍呈多发态势。

  周立太强调,只要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到了年底,农民工讨薪案件就会频现。此外,建筑行业普遍不给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权益受损,证据难以收集。这类欠薪案件多通过信访协调,劳动监察部门来解决,真正打官司的较少。

  周立太认为,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还需从政府出发,重拳出击。劳动监察部门应严格督察雇主或建筑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严查违法层层转包行为,斩断其中非法利益链条;问责劳动部门,将规范的劳动合同和社保关系落实到每个农民工手上;每月向社会公开欠薪公司名单;推动一线建筑工人的工会组建工作,发挥群众力量监督违法用工行为,督办工资发放。

  周立太说,尤其是高龄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因年龄等原因,体力本已不支。如遇拖欠工资,简直如雪上加霜,相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汗。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2.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3. 从体制内到娱乐圈,从马翔宇到李明德:反抗似乎成了最后的出路
  4.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7.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