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6回顾 外交大丰收
亚洲时报在线方德豪撰文/也许,历史学家会这么说:“2006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而中国本身也意识到她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出现了变化。”现时全球192个国家,其中几乎有一半的元首曾在今年内访华。中国在2006年内,举办了三个有超过十位国家元首参加的特大型国际峰会。当今世上,在中国之外能够做到这点的,大概也只有美国了。
据非正式统计,2006年以来曾访华的外国元首级贵客,最少有86人(注一)。现时全球共有192个国家;换言之,在全球的元首里,几乎有一半曾在今年内于中国留下了足迹。以“络绎于途”来形容今年各国元首访华的盛况,可谓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在突显在其举办国际会议时的号召力:在6月于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共有11位外国国家元首、区域组织负责人参加(注二);在10月,中国吸引到东盟10国的全部政府首脑联袂访华,一起出席“中国─东盟峰会”(注三);在11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也邀得42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出席(注四)。另外,中美刚在12月举行了经济战略对话,也破天荒得到美国7名部长,也即三分之一的内阁阁员随团访华。
从中国今年极为频繁的外交活动里,中国的关键角色也尽显无遗。中国在7月31日支持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案,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停止浓缩铀及核燃料再加工活动;在10月14日,中国又支持了谴责北韩导弹试射的第1695号决议案。另外,也是因为中国的居中调停,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六方会谈也在中止了约十三个月后得以重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出席亚太经合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峰头,甚至盖过了美国总统布什:当布什的专机“空军一号”飞抵峰会地点河内时,胡锦涛正向与会的工商领导人发表演说,并已抢先跟主办国越南总理阮晋勇及国会主席阮富仲会面。当时有分析指出,胡锦涛才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人物。
在中国今年的外交活动背后,其实是三条主轴:一是商贸往来:据中国官方公布,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在今年2月底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了11月,中国更宣布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破了人类历史的新高。另外,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五周年,按照有关协定,中国将陆续开放市场,各国也就瞄准了这商机,希望可抢先攻占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
二是能源材料补给: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能源和原材料的补给。中国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据中国官方数据,中国于1993年成了石油的净进口国;1999年,中国的对外石油依存度已上升至总需求的40%;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面对这局面,中国一来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得增加供应来源,务求能稳定能源成本。
三是周边稳定安全。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使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防止核扩散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对减低中国的安全风险系数十分重要。另外,中国也希望藉着协助各国反恐的同时,打击其境内的独立运动。
今年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在其国际社会身份的蜕变。数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身份认同,都倾向跟“第三世界”保持一致;一般认为,“第三世界”是指在国际政治上倾向中立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有中国在愈来愈多事件的利益,已无可避免地跟较富庶的“第一世界”较为接近。
对中国而言,中国究竟是“第三世界”还是“第一世界”,相信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的沿海城市也许已达“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但在内陆和农村也许仍属“第三世界”的阶段。应该说,中国同时拥有“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某些特质。但随着中国崛起,中国跟“第一世界”利益较接近的地方将愈来愈多。
话虽如此,但因为已故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曾提出“韬光养晦”的方针,因此中国外交在未来一段日子也不致于太高调。另外,中国不愿以“第一世界”或“大国”自居,也许也跟“中国威胁论”的出现有关。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最早是因为古时中华民族以为自己居于“天下”(世界)的中心地带,甚至曾把周边国家称为带有岐视性质的“四夷”。虽然今天中国政府已没有这种思想,但毕竟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的情况,且国内个别的极端民族主义份子是否仍有这种思维还是未知之数,因此周边地区始终还是有点戒心。
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的讲话中首次提到“和谐世界”,2006年6月在上合组织峰会则提出建立“和谐地区”。这也许是胡锦涛对周边国家疑虑的一个回应。中国要消除“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固然要加强宣传,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中国要加强教育,让国民都有“和谐世界”的概念,且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扩散。
(注一):今年曾访华的外国元首级贵客(含联合国秘书长)
1.塞浦路斯总统帕帕佐普洛斯
2.韩国总统卢武铉
3.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马塔内
4.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5.立陶宛总统阿达姆库斯
6.法国总统希拉克
7.意大利总理普罗迪
8.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
9.卢森堡大公亨利
10.贝宁总统亚伊
11.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12.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农德孟
13.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14.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
15.塞内加尔总统瓦德
16.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
17.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
18.吉尔吉斯总统巴基耶夫
19.德国总理默克尔
20.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21.也门总统萨利赫
22.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
23.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
24.俄罗斯总统普京
25.沙乌地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
26.北韩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非正式访问)
27.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28.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29.塔吉克总统拉赫莫诺夫
30.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与会
31.伊朗总统内贾德
32.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
33.独联体执委会主席鲁沙伊洛
34.东盟副秘书长比利亚科塔
35.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36.文莱苏丹博尔基亚
37.柬埔寨首相洪森
38.印尼总统苏西洛
39.老挝总理布阿索内
40.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
41.缅甸总理梭温
42.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43.泰国总理素拉育
44.越南总理阮晋勇。
45.衣索比亚总理梅莱斯
46.加蓬总统邦戈
47.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
48.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49.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50.喀麦隆总统比亚
51.刚果(布)总统萨苏
52.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拉
53.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54.苏丹总统巴希尔
55.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
56.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
57.塞拉利昂总统卡巴
58.博茨瓦纳总统莫哈埃
59.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
60.吉布提总统盖莱
61.南非总统姆贝基
62.尼日尔总统坦贾
63.塞内加尔总统瓦德
64.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65.马里总统杜尔
66.加纳总统库福尔
67.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
68.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
69.肯尼亚总统齐贝吉
70.塞舌尔总统米歇尔
71.索马利亚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
72.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
73.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
74.多哥总统福雷
75.毛里塔尼亚军事委员会主席瓦勒
76.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
77.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
78.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
79.科摩罗总统桑比
80.莱索托首相莫西西利
81.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
82.佛得角总理内韦斯
83.摩洛哥首相杰图
84.安哥拉总理费尔南多
85.刚果(金)副总统耶罗迪亚
86.科特迪瓦经社理事会主席福洛戈
(注二)出席上合组织峰会的外国元首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总统巴基耶夫、塔吉克总统拉赫莫诺夫、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与会、伊朗总统内贾德、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独联体执委会主席鲁沙伊洛、东盟副秘书长比利亚科塔三位领袖也以客人身份列席。
(注三)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的外国元首包括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文莱苏丹博尔基亚、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尼总统苏西洛、老挝总理布阿索内、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缅甸总理梭温、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泰国总理素拉育、越南总理阮晋勇。
(注四)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42名外国元首包括:衣索比亚总理梅莱斯、加蓬总统邦戈、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喀麦隆总统比亚、刚果(布)总统萨苏、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拉、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苏丹总统巴希尔、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塞拉利昂总统卡巴、博茨瓦纳总统莫哈埃、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吉布提总统盖莱、南非总统姆贝基、尼日尔总统坦贾、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卢旺达总统卡加梅、马里总统杜尔、加纳总统库福尔、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塞舌尔总统米歇尔、索马利亚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多哥总统福雷、毛里塔尼亚军事委员会主席瓦勒、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贝宁总统亚伊、科摩罗总统桑比、莱索托首相莫西西利、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佛得角总理内韦斯、摩洛哥首相杰图、安哥拉总理费尔南多、刚果(金)副总统耶罗迪亚、科特迪瓦经社理事会主席福洛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