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中国下的八亿农民泪
20070521 工商时报
记者( 彭媁琳)
二○○八年奥运在即,也刚好是改革开放三○周年,中央电视台制播了一系列的「大国崛起」纪录片,藉由世界上强权的兴亡胜衰史,来暗喻中国大陆不但是经改有成,更迈上了世界强国之途。
但是,人总是无法看到自己嘴角上的芝麻。中国大陆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表像下,却暗藏各种社会矛盾所形成的漩涡,一个不小心,三十年来的基业就很有可能一夕被冲垮。
相对于大国崛起的歌功颂德,日本NHK电视台则在今年四月推出了廿四集的「激流中国」纪录片,将以一年的时间每月播出两集,直至奥运前夕。本片强调中国大陆在「和谐社会」大旗下隐藏的社会逆流,例如贫富差距、媒体力量等等,不但详细刻画出中国大陆社会底层在经济发展下所遭受的不平等对待,更有提醒大众关注社会矛盾的意义。
激流中国第一集是「富人与农民工」,讲述改革开放使一小部份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扭曲了社会财富分配状况,一小部分富人跟广大农民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一句「和谐社会」口号就能弭平的。
故事环绕着两个富豪家庭:中国大陆第一位拥有法拉利跑车的富豪李晓华、出生天津干部家庭拥有良好政商关系的广告公司老板金波,以及两个内蒙古荒村农民工家庭:张建平与杜文海。
杜文海与两个儿子从内蒙古的小农村,千里跋涉到天津打工,在天津港工程中背运建筑用竹垫,比他身体面积还大三倍的竹垫,背一张穿越海滩仅约二.六元人民币(下同)。父子三人窝在月租六十元,近四个榻榻米大的脏乱空间中,为的是把钱省下来,给成绩优异的小女儿杜建娟念书。杜建娟很体谅父兄的辛勤,但她还是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 而连零工都没得打的张建平,则又是另一个让人心头纠结的故事。七岁的独子张欣宇,小时后的意外造成了右手臂粉碎性骨折,但是贫瘠农地堪能糊口,没有现金收入去支付二万元的手术费用,只能任由碎骨乱长,小小的手臂呈现S型的弯曲。
为了给儿子医手,张建平夫妇到天津打工四年,但有一搭没一搭的零工,还是无法筹措手术费用。过年前,连一百元的玩具都没能力买回去。而张建平的老母亲就算血压高到有脑溢血的危险,都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含泪要把钱省下来给小孙子治手。
父母在外地辛苦打零工,留在家乡的幼子日子也过得相当清苦,虽然住在寄宿小学中,但学校没钱买煤炭,在零下二十度的夜晚,只能一大群小孩子一起挤在被窝里取暖。当作文写到「我的理想」时,全班小学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想念在异乡的父母,只希望能念书、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在同一个城市中,拥有共产党干部血统、良好政商关系的家庭,就是可以过着天差地远的好生活。廿九岁的广告公司老板金波,靠着父亲庇荫的人脉,建立起自己广告与地产事业,过年还可以一大迭一大迭的大钞,发奖金给员工。
靠着仅在少数菁英阶级间流传的商情,来取得财富的极致,就是拥有中国大陆第一部鲜红法拉利跑车的李晓华。号称从未在股市失手的李晓华,是中国富豪榜第十一名,他在门口有穿着欧式军装警卫,相当于农民工七百年收入的别墅中,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国。书房内挂着邓小平栩栩如生的油画,因为,他就是靠着邓小平先让一小部份人富起来的政策,才有今天的奢华生活。
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确实在三十年之内带给中国大陆相当巨大的经济成果,但同样是邓小平的政策,却也造成了富人与农民工之间千万倍的财富落差。偏偏,享受不到经济成果的八亿农民比腰缠万贯的富豪多出数百倍,这就隐然成为中国大陆很难粉饰太平的心头大患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