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9.18——兼驳农村就需要低价位电脑和垃圾吗?
9月17日,搜狐博客有位宏毅写了篇文章:《农村就需要低价位电脑和垃圾吗?》,其中也有一些真知灼见,但大多数是经不起深究的信口雌黄、胡言乱语。
——值此国耻纪念日,驳斥此种汉奸谬论非常必要,否则我中华民族还可能会“前车覆,后车复覆。”
——日本作为世界上的后起之秀、亚洲迄今唯一的西方七国成员之一,同时也作为在近现代给我们带来震撼、耻辱与灾难的国家,作为9.18的当事人,不妨作为笔者今天的主要参照对象,概略探讨一下对手是怎么强国富民的。在此过程中,也即驳斥了附文诋毁、唱衰自主品牌的言论及其所代言的理论。
一个国家的强大在军事上的表现是能打胜战,这点日本当之无愧,从明治维新不久,1874年入侵台湾、1894年甲午战争、1905年日俄战争、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初期)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达到了参与瓜分世界的目的,而这些是在当时形势下必不可少的强国之剑——没有炮舰就没有发言权、就不能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其次,一个国家的富裕在于能造东西,这点日本人也堪为楷模。明治维新后数十年,日本就能制造先进的舰船、飞机、坦克枪炮,这些意味着日本不仅具备瓜分世界的军事装备基础,而且其工业体系已开始逐渐完备,可以直观想象(实际上也如此),那些机床及相关技术装备,不仅能加工出飞机大炮,也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汽车、房子、家电等消费品。反观几乎同期的中国洋务运动,立足的不是自己造,而是所谓引进——当然最初是要引进的,不管是买还是偷,必然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进步更快。但关键在于日本人实行的战略是引进之后为我所用,就像练武、向学,最初需要拜师,最终达到的是得其真传,自立门户;如果想投机取巧走所谓捷径,结果必然是花架子、半桶水,所以二三十年后日本打败了中国,再过三四十年,日本甚至差点像清军入关那样,以小博大,入主中原,实现“大东亚共荣”了。其中当然还有其它原因,但无疑这点是重要因素之一。
大体了解到这一些,我们就能够想通日本为什么在二战后能够迅速恢复并富裕起来。关于此点,钟庆博士的《刷盘子,还是读书》里面有比较精到的论述。另外也可参阅《日本战后经济赶超期的外资政策》(原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12期)
作为对照,我们也不妨拿新中国76年前的工业化历程作一简析。49年之前大体有一些轻、重工业,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发生什么作用了呢?日军侵华没看到怎么用来抵御敌人,倒是大量用来镇压共产党及其他爱国进步人士。民不聊生也没看见谁发挥“企业家精神”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当然,其间也有少量民族资本家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没能起到扭转国势的作用,倒是洋东西很多、法币便宜得要用东西去买。只会一味等着国际援助/引进外资——因为压根就没仔细、系统想过民族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只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物欲横流,像龙永图那样天真地以为跨国资本家是来帮助我们富强的——客观上确实使我们短期福利大大改善,但有没有富强呢?能不能持续发展呢?能不能跻身一流国家呢?试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方殖民者是给印第安人带去繁荣呢还是灾难?英国殖民是给印度带来文明富强呢还是愚昧落后?东南亚、非洲也曾被西方绅士临幸过,也没见着谁就飞黄腾达?有人又会说到四小龙,除了韩国,其它的我们能找出几家自主品牌?不过一给跨国企业打工、配套的高级白领/打工仔,随时可能丢饭碗,比如输给中国的代工及货运、商贸企业——历史上有几家白领工资高过老板的企业(有几个富贵超过帝王/主子的宰相/管家)?末了还要来几句“敌人装备太好”、“我们作不过别人,享受别人的成果又快又省”——那早先干什么去了?有没有研究可能的敌人/竞争对手并采取对策?有没有真正吸收西方的真正长处?——可笑的是还美其名曰“黄金十年”。
49年之后76年之前中国在巴统会等西方封锁禁运背景下,最初从苏联东欧,后期又从美日欧引进技术装备并大力消化吸收,这是真正的强国富民,关于强国不赘述,因为几场战争中国都赢了、国际地位提升也有目共睹,争议很小。而富民方面争议颇大,因此有必要大体论述一番:一、农业方面,从49年到76年,人口约增加一倍,虽然水利灌溉、耕地面积及精耕细作都有巨大/重大进步,但平均到人的影响几乎稳定,而重要的农业科技进步如机械化特别是种子改良、化肥等重大进步都出现在七十年代初、中期,其显著生效恰好要等到八十年代前后,而这又与联产承包同步,因此看上去包产到户居功至伟,农民一下就解决了温饱甚至要奔小康了。毫无疑问,这对生产力有一定解放,但是作用是不是某些人宣称的那么大呢?看看现在的农民积极性就可以有个直观感受。所以农业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二、工业能力,如果仅仅听到那些关于匮乏、票证的广泛例证就简单地贬低、否认那个时代的伟大进步,只能是让美日及其它敌对/竞争国家暗自窃喜。因为那时候汽车、飞机、轮船、大炮、计算机、集成电路及工业核心机床等都已能自主生产,而之前这些是不能自主生产的。产品的丰富多样性也是某些人攻击、诟病的方面,试问迄今为止那个国家/民族能够做到一蹴而就呢?日本二战前就已是数得着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经济的起飞也是在七八十年代,五六十年代还是贫乏并缺少花样的年代,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日本虽然战争中遭到破坏,但能够获得美国的关键技术装备及贷款支持而中国不能,甚至引进的还没能消化苏联就毁约。一个能独立自主生产出两弹一星、核潜艇、大型飞机、万吨巨轮的国家,只要假以时日并对体制作一些必要的微调,完全可以再过几十年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希望吗?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还有多少科技我们能够独立自主?还有多少产品是我们生产并能支配的?如果再来一场大战,我们民族究竟还掌握多少知识与技能?更可悲的是有些所谓精英一谈到自主品牌就是诋毁、贬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不去学、不去做就永远也不会,抄袭不会产生出大师与原创成果,总体而言不可能会“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因此,如果真要富国强民,就必须像日、韩或者毛泽东时代那样,花几倍于引进资金的投入去消化吸收,最终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艺,而非投机取巧,最终百无一能、无处安身。
基于此,对于龙芯,我们要么是提出冷静的提醒,要么是贡献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热情鼓励或者闭嘴,而不能简单武断地贬损、挖苦直至排斥。如果一个国家只能为别人代工产品却被称为强国富国,这恐怕只能在《皇帝的新装》获《一千零一夜》里才会出现。历史滚滚向前,转眼又过了七十六年,日本还是那个雄心勃勃的有些自我膨胀的日本,而中国呢?如果再来一个9.18,我们在思想舆论上、物质技术上及战略战术上,做好了准备吗?我们将如何应对?我希望每一个真心纪念9.18的国人,都认真、理性地思考一下。
附:
农村就需要低价位电脑和垃圾吗?
宏毅
新闻说,据龙芯重要合作伙伴蓝迪科技透露称,龙芯电脑(又称龙芯盒子)即将在年底登陆欧洲市场。具体:蓝迪科技总经理王刚透露,龙芯在海外生产和销售企业意法半导体和欧洲最大的Linux公司Mandriva合作,即将在欧洲市场联合推出龙芯电脑,售价将在100美元左右。 100美元就是约755元人民币。这样价格的产品有多大的利润!有人问:龙芯能斗得过英特尔和AMD吗?我说龙芯肯定斗不过英特尔和AMD。且不说你的产品有没有人买,就是那个价格定位所能产生的利润就够让人担忧的了。
再听说,在国内,一款采用“龙芯”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竟然登上国内某消费类电脑杂志的封面。据悉,“龙芯”笔记本采用的“Loongson2E”CPU性能和Intel“奔腾四”产品相当,而此电脑配备了512M内存和40G的硬盘,预装的Linux系统,远期售价在2000元左右。据说,该机型能够应付当下常见的计算机应用:比如上网聊天、收发邮件、观看视频、编辑文档等。不过由于龙芯2E处理器并不兼容Windows平台所需要的X86架构,因而用户并不能够为其安装Windonws系统或者基于该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据此,记者们推测,“龙芯”笔记本的目标市场应该在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市场。我想请问:农村就需要低价位电脑和垃圾吗?
9月15日,龙芯俱乐部在其聚会上,向外界曝光了一套为龙芯设计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的界面。该套操作系统由Mandriva开发(Mandriva是欧洲最大的Linux厂商,欧洲上市公司,旗下Mandriva Linux拥有超过200百万的桌面用户,是全球Linux阵营的重要力量)。作为其合,蓝迪科技向外界首次展示了这一操作系统界面,下面是,龙芯阵营曝光的Mandriva Loongson-Box工作场景下的实际抓图:
蓝迪科技总经理王刚说,Mandriva已与ST合作开发loongson Box,蓝迪则协助应用程序开发。Mandriva结合gnome 、wallpapoz和gDesklet为loongson Box量身定做了全新的图形系统,支持多态虚拟桌面。
一条充满荆棘的漫漫长路摆在“龙芯”电脑面前,“龙芯”电脑既想进攻欧洲市场,又想争夺国内的中西部农村市场,或者说是想争夺国内的低价位电脑市场。像没下出蛋来的母鸡,鸡蛋还在鸡屁股里,就先嚷嚷着“个个大”了!“龙芯”电脑的前途也值得质疑。
国外的市场,一言蔽之,没有利润,瞎忙活啥!作为需要一个很长的蹒跚学步阶段的产品,能先弄好国内的市场就已经够让人欣慰的了。在国内可以打“民族”和“爱国”的牌子,忽悠政府和老百姓,多少还是能骗到些钱维持生计的!但是跑到国外去,那可是要硬拼的,没有过硬的东西,最好不要瞎显摆,“价格”并不是忽悠老外的最好法宝。人家也不是难民,用得着你去救济吗?就是在国内,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老百姓,也不是能让你拿垃圾能骗去钱的!
现在盯着农村这块N级电脑销售市场的企业不少,前不久联想对外发布了“新农村战略计划”,面向农村市场推出了1499元的低端电脑(此价为不含显示器的价格),以及2499元、2999元等多款不同价位的机型供农村大众选择。联想声称,希望未来三年内把联想的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并要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和用得好电脑。而近期,Intel全球总裁贝瑞特博士也将在河南许昌公布Intel最新的农村电脑推广计划,英特尔和海尔联手发布了其专门针对中国农村用户的家用电脑:“家家乐”8000-A。该电脑在设计中融入了手写板、一键上网等简单易用功能,可以帮助缺乏电脑技能的农民熟练运用电脑。而据我所知,像方正等品牌通过县级销售市场,正一直不断地向中国广大的农村渗透,你到农民家里,经常遇见的并不是那些不知名的杂牌子货,那些国内知名的电脑品牌随处可见。
中西部地区我没去过,不了解情况,但是以我的理解,向中西部地区销售电脑的价位应该在2000--4000元之间,低了,厂家没有利润;高了,则超过广大群众的购买能力。而我所在的青岛,农村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里的农场市场,以我的了解,销售电脑的价位应该在3000--5000元之间。
农民并不是“穷”的代名词,真正穷的农民不会买你的电脑,因为电脑不是电视,买到家里可以随便打开看节目,那可是需要掌握一定操作技术的。在农村,真正会买电脑的人是一批富裕起来的农民和那些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
富裕起来的农民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买电脑,三千五千的RMB对他们来说不是个重要的问题。钱不是问题,但是电脑能够支持的软件和操作系统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富裕起来的农民能够买到的电脑知识书籍可都是基于Windonws系统的,他们的子女们在学校里所接触到和学校里教授的也是基于Windonws系统的知识。而Linux系统,不要说农民,就是我这个从386时代就接触电脑的人,至今也没有体验过一次呢!因为非大众化的东西,与垃圾无疑。而龙芯2E处理器并不兼容Windows平台所需要的X86架构,这会是“龙芯”电脑进军中国农村市场的一个致命伤。更不必说从渠道建设、财务管理、品牌推广、用户服务到公共关系维护等一些列问题了。
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他们玩电脑基本可以分两股势力,一股是用品牌电脑的,在我们这里,我所见到的购买低于3000元价位的,基本没有。因为购买低于3000元价位的,意味着他所买到的是会被淘汰和正在被淘汰的产品,农民兄弟就那么好骗吗?他们更知道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另一股势力是自己组装电脑的,不要以为DIY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兄弟再此方面一样玩得转。组装机一般的价格水平在2500--4000元之间。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是很被人青睐的,相应的,基于Windonws系统的一切都是必须的。城里人也不玩Linux系统吧,那凭什么要要求我们的农民兄弟玩这么酷的东东呢?
大众化永远是大众的选择,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意识到,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是在逐步被消除,而不是相反,如果谁真正要掌握农村市场,永远不要运用向农村倾销垃圾的策略。农村不需要低价位电脑和垃圾,农村需要的是电脑厂家的高意识品质和高产品品质。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龙芯”这颗中国芯,它的未来可并不美好!在已经被插满旗帜的山头上,“龙芯”要撼动以前的霸主们,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宏毅声明:转载敬请保留姓名和原文链接地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