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的“货币自由兑换”进程
2007-09-30 政经人生
--------------------------------------------------------------------------------
国家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的“货币自由兑换”进程
据网载,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五出席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中国将朝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尽管他又说,中国没有设定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时间表。还用“水到渠成”来比喻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进程。
这些出于央行高层的话语,着实使人直冒冷汗,也使我们感到,国家高层在国际金融特别是货币兑付与流通问题,在对“一国货币是完全不可兑换”的本质关系的认识上,存在重大缺陷。在这里,有必要建议国家,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国家的货币,其中特别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任何做法与进程。
“货币能自由兑换”与“应自由兑换”的诡异思想,从来都是西方用心险恶的人抛出来,特别是希望使发展中国家上当受骗的思想。君不见10年前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国家,正是这种可灭国的“自由兑换”的思想所害。但为什么时至今天,这个思想仍有“市场”,仍有有心计的人不断释放出来,用以谋杀这最后一个认识还不到家的大国呢?这确使人深思与警惕。
任何一个国家,其倾向"自由兑换"的思想,都是极其危险的,那怕所谓的“没有时间表”!因为“没有时间表”,但也表明是有这个“目标”的,最起码还存在一种坏的潜意识,就表明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而这个思想,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刻也要不得的。
一个国家货币的“自由兑换”,本质就是意味着放弃了国家的货币权与金融权,意味着这个国家不能调整其国内的“信用再造关系”——这种关系,在企业层面,反映为一种会计撇帐,反映为一种破产重组;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整体信用重构。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要追上发达国家,要成为一个富裕国家必须连续经历的“财务”过程;很多人不明白,失去了这个过程,或没有经历着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富裕国家,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国家自身主导的过程,是一种对市场效率的反操作过程。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中国受“自由贸易”思想的影响,国家并没有主导外贸的交换,连出口商品也不征税(反而奉此为“惯例”),当他已成为了一个生产大国时,其对外的贸易关系(交换关系)就得不到调整,反映为国际社会国与国的生产关系就得不到调整,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当然更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了。而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十年,能从发展中国家“毕业”成为相对富裕的国家或地区的,只有“四小龙”等少数的缘故。
总言之,一个国家的货币搞什么自由兑换,本质也就是意味着体认外国发达国家的价值体系与交换关系,意味着承认现时整个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关系与分配关系),也意味着这个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可能从发展中国家的队列中结业。
我们看到,中央高层很希望认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本质,而这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应能反映的内容。很可惜,这一学系还十分的单薄,很不成体系,我们的专家们对此认识很不深,我们的中层更缺这方面的知识,但国家只能从这个认识层次上“硬性”地走过来,需从一个个不清楚不理解的概念中尽快的走过来。
就让我们先确立这样的观点吧: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的自由兑换,都是错误的方向;任何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应朝这个方向走,发达国家也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让发展中国家在走过了亚洲金融风暴后,再走入这个陷阱了。
(写于2007年9月30日)
“货币自由兑换” == “美联储”能自由兑换它国央行
2007-10-03 政经人生
--------------------------------------------------------------------------------
很多人误认为,被称为“国际货币”的东西,就意味着是一种“自由兑换”的货币,并以为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就是“自由兑换”的货币,但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现象需要我们看到本质。
我们“看不到”这些“发达国家”的货币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种“完全的自由兑换”,是因为没有出现那种“极端”的情形,且出现了大家也不知道,也分辩不出来。
现在就拿最受人“喜爱”美元来说。我先说出结论:美元是“最不”自由兑换的货币!
什么是“自由兑换”,不知大家搞清楚了没有。我们要自由兑换什么?我们手中的美元,如要自由兑换,它应该兑换什么?黄金吗?30多年前就不行了!那兑换什么?我们手中的美元,除了能买美国的债券,能买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什么都买不了。中国如要去买它一个企业,就不那么如意了。
美元能买海湾国家的石油,却与美元的自由兑换完全无关,是海湾国家的事。但哪一天人家不收美元了,我们还得要自家的商品去与他们换石油。
中国的旅行者,是可以拿着美元,到美国去用,但也完全不存在“自由兑换”,充其量是“自由购物”,也算不错了。
说到这里该明白别人推销的“自由兑换”是一种什么样的内涵,包装的是什么样的货色了吧?所谓的“自由兑换”,是“人家要自由兑换我们的东西”,不是“我们能自由兑换人家的东西”,指的是“美国的美元能自由兑换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联储“兑换了”其它国家的央行!
央行的目标不在内 而需智对“美联储”
2007-10-03 政经人生
--------------------------------------------------------------------------------
“美联储”是逆势减息,最后的结果,是将世界性通货膨胀向高处推,因为这才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最可怜的,就是那些拿着与三年前相比只有1/3购买力的美元国家与民众了。
各国央行,已被推到这风高浪急之中,只有与“美联储”智斗,没有半点退路。
预计,“美联储”还将继续“强势”减息,这肯定能看到世界各国央行斗法的真功夫了。搞得不好,或无能或放任不管,或将有一些小国,出现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时,连政权都换的情形。缅甸最近出现的街头运动,是一种由此引起的征兆,值得引起各国高层警惕。
今次的斗法,我国的央行没有了10年前简单的不放开人民币汇率,不放开资本项下的兑换这么简单的操作就能对付得了,得有新的金融技巧,否则,又将以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或以国民财富的另类流失为代价。
手中拿着的美元,是没有法子的事,得赶快用掉,不应购买别人的金融产品作什么“长期”“保值”的投资,最终都会是一场空的;现在贬值就贬值了,以后不再收藏这些印的纸币就是了。
早在这番世界性通货膨胀来临之前,早在我国外汇储备具高速增长之势的时候,我们就应再次战略地分步取消所有出口商品的退税了,并开始取消强制结售汇,取消无限制购入外币的做法,放开汇率,达到第一步的汇率市场均衡目标。
但时至今日,美元贬值引起的世界性通货膨胀的现实,再蓬“美联储”逆势不断减息的操作,仍希望央行心里清楚,上述的这个目标仍然在,仍要尽快完成,不要被此压力搞乱了方寸。
国内此轮的通货膨胀,完全是由输入式通货膨胀引起的;国内流动性的增加,是外贸高速增长下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造成的。国家收缩流动性很简单,提高准备金就成了,但不应提息,这样会冷却内需;国家应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战略地分步取消所有出口商品的退税,开征出口商品关税,逐步取消强制结售汇,逐步取消无限制购入外币的做法,最后使汇率达到第一步的市场均衡目标。
可以定性地说,国家之后几年,应朝着降低国内生产的息率提高对外出口的关税方向走,以扩大内需并应对与维持投资的增长,将以往为对外生产投入的资源,转到为国内生产上。如能实现在10年内,使国内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乘以关税,等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则中国的富强就走完了第一步,也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写于2007年10月3日)
政经人生 之 人民博客:社会科学与机械工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邮 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