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紧要的历史关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前29年以平均每年增长7.4%的速度,基本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实行新阶段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9.7%.发电量从1985年起,煤的产量从1990 年起,钢和化肥的产量从2000年起已居世界第一位。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特大型工程相继建成。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万亿元,居世界第4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国民总收入尚居第128位。外汇储备超过一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第14-15 页,国家统计局编)。这些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亿万群众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而取得的重要成就。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诸多值得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所有制结构问题。国家统计局未提供全面准确的数字。据全国工商联2006年3月初发布的《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提供的数字: 2000年,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为42.4%,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比重为12.6%.二者之和占GDP的55%. 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为49.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约为15%-16%,两者之和约为65%.这五年中,民营经济比重增长 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该《报告》说明,其所称的民营经济是"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这就是说,上述民营经济数字包括集体所有制经济,但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中的私资部分。如果从2005年民营经济的GDP所占的65%中,扣除集体经济比重中所占的部分(估计约为8%),加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私资部分(估计至少为4%),则私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1%(65%-8%+4%)。相应地,公有制经济GDP 所占比重为39%.按照私营经济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测算,2006年全国GDP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比重分别为37%与63%.另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5. 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第505页资料计算)。这一比例比建国之初的1949年国有工业占26.2%的比例还要低得多。这说明私有制经济已经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目前,私有制经济比重还在继续上升,并向电力、铁路、邮电、航空乃至国防工业等重要部门扩展。
收入分配问题。所有制结构的上述变化,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变化。从国际上用以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以0为绝对平均,1为绝对不平均,一般以 0.4为安全警戒线)来看,据我国有关学者和学术单位调查测算,我国1985年为0.24,1995年上升为0.434(或0.445),2000年又上升为0.458.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基尼系数2004年进一步上升为0.469.1995年及以后的基尼系数,越来越大地超过了印度、印尼、韩国、伊朗、埃及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仅低于巴西、南非等少数国家),也超过了法、德、英、美、意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还超过了俄罗斯、保加利亚等由社会主义公开复辟资本主义的国家。关于我国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的差距,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比例仅为1.4%."这就是说,两者的比例约为32:1.新资产阶级兴起,工人阶级不仅经济上贫困化,而且政治社会地位大大降低。据上海市关于居民就业意愿的调查,愿意做工人的只占1%.近年来,国家在二次分配(财政分配)上采取的对贫穷居民的各种补助措施,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富悬殊的状况,何况私有制经济的比重还在继续提高。这说明,我国已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格局。现在,离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
环境资源问题。我国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却高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30个国家平均值的20%;资源供应紧张,所需石油约50%依靠进口。目前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就占16个。据测算,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GDP的3%到8%,生态破坏(草原、湿地、森林、土壤侵蚀等)约占GDP的6%-7%.两项合计约占GDP的9%到15%.大气和水质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损害居民健康,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平均每年因大气污染而早亡75万人。据经济合作组织测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疾病和早亡的损失占GDP的13%.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还认为:"中国虽然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中国的环境标准更接近某些最贫穷的国家。"这些事实说明,如果扣除环境损失的过高代价,GDP的增长不是高速度,而是低速度,有的甚至是得不偿失。
对外经济关系问题。在对外贸易和外商在华投资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国内消费过低和对外技术的依存性过高、自主创新能力过低的问题。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4%,大大超过美国、日本这样外贸大国18%-20%的对外依存度。同年,我国国内消费只占GDP支出构成的52%(其中除政府消费外,居民消费只占38%),明显低于1980年国内消费支出占65.5%(其中居民消费占50.8%)的比例,这说明,GDP 这块"蛋糕"切给居民消费的比例比过去明显地变小了。同国际上比,更是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消费支出平均比例72.2%(其中居民消费占58.9%)。这种很不健康的状况是同我国贫富悬殊、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问题密切联系的。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只有5%."以市场换技术"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巨额出口贸易的利润绝大部分归于外商,我国工人只得到相当美国工人四十分之一的低工资,却给我国留下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工人患职业病等诸多问题。最近,外资在我国从合资、独资建厂发展到大举并购,特别是不惜高价并购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优秀国有企业,已出现了"井喷式"的态势。许多行业的排头兵已经或正在为外商并购。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名的企业几乎都为外资控制;我国28 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这一过程中,"外商与贪官双赢"现象所在多有。我国10年内调查的50万件腐败案件中,有64% 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检察日报》2007年1月2日)。这说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
资本家进入共产党问题。在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中形成的新资产阶级必然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早在十六大之前,在党章不允许不愿放弃剥削的资本家入党的条件下,实际上通过党员变老板、老板变党员,资本家已经进入党内。资本家中共产党员的比例,1993年为13.8%,1995年为17.1%,2000年为19.9%,2001年为29.9%.十六大修改党章,把党的性质改为"两个先锋队"之后,资本家中共产党员的比例在2004年达到33.9%(全国工商联调查资料)。这个比例超过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共产党员的比例。这些数字,就是对"两个先锋队"、"全民党"本质的一种最好的说明。
工农大众沦为弱势群体问题。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丧失,加上市场万能论的泛滥,使大量工人重新成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无产阶级,遭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工人阶级丧失了企业主人的地位,法律已经规定,职工同企业只是由劳动合同维系起来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大批农民丧失土地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进城务工的农民就业困难,劳动和生活条件恶劣。工人出卖劳动力的价格被压到世界上的最低点,同他们所创造的巨大价值极不相称。许多资本家还任意对工人工资七折八扣,恶意拖欠。工人阶级实际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之中。许多企业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超时劳动,常常强迫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费。许多企业忽视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工伤增多,矿难频发。许多企业不给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提供工伤、疾病、养老、失业保险。许多企业野蛮粗暴管理,侮辱职工人格,甚至实行奴隶劳动,出现"黑砖窑"、"当代包身工"、"血汗工厂"等现象。许多企业阻碍工人组织工会,使职工丧失集体自卫之权。许多行政司法机关不重视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职工往往告状无门。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处于比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还不如的悲惨境地之中。这些事实,是对"两个先锋队"、"全民党"本质又一种最好的说明。
社会风气和思想领域中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的29年在各级政权中曾经被基本消灭的贪污腐化现象,如今大量出现,而且屡禁不止;在社会生活中曾经被基本消灭的黄、赌、毒、骗等等丑恶现象,如今又沉渣泛起,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日益滋生蔓延;在思想领域中曾经居于指导地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如今在许多宣传教育阵地中已被边缘化,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修正主义思想以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腐朽的剥削阶级意识空前大泛滥。
面对以上种种事实,我们不能不痛心疾首地发问:现在私有制经济已经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造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还存在吗?一个让不愿放弃剥削的资本家参加的党,一个让工人阶级沦为弱势群体的党,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吗?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还能够坚持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吗?如果听任这种状况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我国的建设事业还能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吗?我国还能够坚持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