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 经济转型带来严重后果
解放思想,大胆前探
很显然,尽管很多评论家还是用这种方式来透视十七大报告,但这样的方法很难看到十七大报告所要透视的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中国未来要走的道路。
长达数万字的报告,其中心思想表现在如下几句话中,不妨全部引用:“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在这段短短的话语中,“社会主义”、“党”本身和党所推行的“发展”道路,一切都没有了定论,一切都在探索之中。在历史上,所有的共产党都是预先设想好自己所要追求的“主义”,界定好自身的政治定位和发展模式,然后再来动员社会力量来追求既定的“主义”和发展模式。
但从上面引述的这段话中,中国共产党显然已经抛弃了这种完全自上而下的做法。尽管中共还在提马克思主义,但自邓小平以来,“实事求是”早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代名词。
应该强调的是,这段话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党”和“发展”(道路),这些都是中国政治中最为敏感的词汇。即使社会层面或者党内有争论,一旦体现到党的文献中时,就是“既定”的了。
现在,这些关键政治概念和“什么”、“怎样”等疑问词联系在一起了。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主义”,“党”还是“发展”模式,都不是既定的、固定的,而是具有开放性的,向未来的开放。
从探索未来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胡锦涛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意义。
经济转型带来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巡”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这个转型就是从从前的计划经济转型成为市场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具有双重的不确定性。一是这个过程的不确定性,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中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二是市场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人们知道西方理想类型的市场经济如何,但并不知道市场经济生长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后会演变成怎样。
但不管有怎样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就是“彼岸”。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探索,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市场制度及其这个制度下运作的市场经济。
然而,不可否认,正如十七大报告所坦言的,这种转型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环境急剧退化、党政官员腐败等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社会就中国的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一旦主导中国改革,财富创造加速,财富从多数人向少数人的转移更快。很少一部分富裕了,但穷人也越来越多了。邓小平早年所倡导的“一部分先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后半句就变得飘渺起来。
左派对此的激烈回应也因此很容易理解。作为社会正义化身的毛泽东主义开始回流,并且在一些社会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一些老革命家、退休老干部面临的社会现实与他们想象中的理想背道而驰,也因此纷纷以各种方式上书请愿,要求中共中央反思邓小平,反思“三个代表”。
利益和思想的分化和政治化,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具有严重的政治后果。这个挑战是中共领导层必须面对的。在今年三月“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前夕,总理温家宝以个人名义发表五千字长文,来阐述发展、效率与社会正义公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为“两会”的政策讨论定一个基本调子。
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
来源:联合早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