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崛起为世界作出巨大能源贡献
2007年11月17日
管清友
能源,中国之大事,世界之大事。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地连续突破80、90美元并逼近100美元重要关口,高油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当人们面对如脱缰野马般飙升的国际油价不知所措的时候,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众矢之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全世界在分享中国经济崛起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巨大能源挑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各国都受益于中国崛起的巨大规模效应。1980-2005年中国的GDP、贸易总量和FDI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急剧上升,2005年中国生产了世界上43.0%的氨水,31.2%的钢铁,46.6%的水泥和20.4%的通讯设备。同期中国初级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比重也在上升。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认为,2006年中国的初级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初级能源消费总量的15.6%,初级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初级能源消费增长率。我们必须得承认,国际油价的暴涨和能源需求的扩大确实存在“中国因素”。
国际能源机构(IEA)刚刚发布的《2007世界能源展望:洞察中国和印度》认为,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模式,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中国的能源消耗还将进一步增加。化石燃料需求过快增长也导致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因素,中国正在改变全球能源体系。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高油价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实际上正在为世界经济作出最大的能源贡献。
第一,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崛起过程相比,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能源成本是最高的。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暴涨对中国的冲击很大,不但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导致中国每年几千亿的国民财富外流。中国出口产品质优价廉,生产成本的提高是靠中国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消化的。中国产品的进口国实际上向中国转移了他们不断提高的生产成本,世界经济分享了中国经济崛起的成果。
第二,中国能源再出口比例偏高表明世界能源消耗的很大部分转移到了中国。根据《2007世界能源展望:洞察中国和印度》统计,2004年中国能源再出口数量为400Mtoe(百万吨油当量),约占当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5%;而中国进口商品所包含的能源数量为171Mtoe,相当于中国当年能源需求的10%。不仅如此,中国实际上还为其他国家承担了相当比重的碳排放,2004年中国能源再出口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为430Mt(百万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不但接受了产业转移,也接受了能耗和排放的转移。
第三,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为世界经济避免石油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在2007和2008年都有放慢的可能,但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中国自己消化了不断提高的能源成本,并通过总体贸易顺差弥补了石油贸易逆差,使得世界经济避免了消费国面对高油价而出现的支付危机(债务危机),从而避免了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保证了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四,中国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的政策正在为世界作出绿色贡献。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等目标,努力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未来30-50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低碳经济体。
高油价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的挑战,更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能源利用模式,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成功地应对全球能源挑战。中国的成功将是世界的成功,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不但不会对世界经济构成“能源威胁”,而且还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征途上为世界经济作出最大的“能源贡献”。
来源:东方早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