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央行为美元托市的问题!
[ 政经人生 ]
一直觉得,国家与国民并没有或不敢正视央行(人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为不断贬值的美元进行托市的问题。相反,美国人却一直反利用了中国人的这个空档,大造反向文章,意在扰乱人们正常的判断力。其中从去年起,美国国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向中国政府加赠“非外汇率操纵国”的“赞誉”,颇有观音菩萨送给美猴王带有紧箍咒帽子的味道。只是能读懂的人并不多!
聪明的美国人当然不会不知我国央行无限制收购美元,本质上就是“操纵”汇率的问题(当然,美国人大印美元,让世界产生通货膨胀,是最大最根本的对国际外汇金融市场的直接操纵),但中国央行的这种行为,明显是对美国人有利的,明显是在为已很不值钱的美元托市,明显地为美国人更长地延续他那虚拟的“国际货币”纸片,还能以极高的价值关系,换到来自中国以低工资却是高劳动价值生产出来的实物财富。美国人当然想得出也乐得送给我们一顶从来没有过的虚拟的花环帽子了!
从结果上看,央行做了一件别人想做而做不了的事,他不但为美元托了市,还使国家以更多的物质财富去换别人的纸币,这是我们所关心的。
更深层的思考在于我们国家的运行机制问题:到底是谁给了央行“无限量购入外币的权力”?而央行又是否知道,他可行使的权限的上限会是在哪里?!
最基本的理解是,央行的直接权限只能来源于国务院,除非人大常委会直接单项授权。相信赋予央行“无限量购入外币”的权限是找不到的,能“找到”的只能是当初,当中国外汇短缺的时候,一直沿习下来的对外币“多多益善”的惯性思维与做法而已。
所以,当今央行出现了无限量购入外币(并且是以几乎固定或稳定的汇率购入),实为在两个方面都出现了“脱节”:一是国务院或人大常委会并未认识到这里存在一个正式授权的问题,即每年外币储备可以增加多少。因为当初在外币短缺的状态,根本就不存在能更多的增加的问题。现在情况变了,却未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二是央行也存在一个操作误区,他也未想到,这个“无限量购入外币的权力”,它的前提是国家外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央行才应该这样做。这五年来,外币收购极大幅度地上升,央行并没能意识到其前提已发生了改变,事件也发生了质变,而同样地浸在“外币储备越多越有成绩”感性兴奋之中。
相信,1.5万亿美元“储备”很快就会突破,国家是该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了。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