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的关键是突破既得利益的重围
:南方周末评论员 笑 蜀
[按语]该文抓到了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要害就是如何处置“改革既得利益”的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上,显然要比主流经济学家张维迎更接近真实,不像张那样一口咬定“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受损最大是官员干部群体”,在这一点上更为真诚,能够看清官员干部群体属于甚至是最大的“改革既得利益集团”。进一步,看到这个强势的“改革既得利益集团”成为了继续改革的最大阻力,它不愿意与其他社会人群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想要独占这份不道德甚至带有罪恶的既得利益。在这一点上,要比厉以宁、茅于轼、张维迎等人的认识又高一筹,不像厉、茅、张那样老是跟穷人过不去,总是把“改革受损人群”当作敌人。看清了问题,希望“改革既得利益者”要有精神内省,要有良知,要有社会责任,要有民族观念,其落实下来的核心处就是要能向“改革代价承担者”让度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这样的话,改革才能够继续深入下去。但是,改革周期已经完结,改革共识不复存在,改革旗帜还能感召人心吗?如何面对“改革受损人群”对改革的抵触情绪呢?一种论调说要“深化改革”,“改革攻坚”,“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另一种论调说要“对改革进行改革”,“打破既得利益,调整利益格局”。前种论调目标不明,攻坚对象不清晰,与“旧改革”没有区分,无法重新凝聚人心。后种论调还很微弱,仍然不清晰改革路径和依靠主体。还有两种论调都说改革已经完结,其一要自上而下宣布改革开放胜利结束,中国社会进入新纪元,另外一种说“改革已死,开启伟大的民权时代”。在未来出路上,仍然是众说纷纭,缺乏广泛的共识。
我们认为,需要对“改革既得利益”进行细分和处置。政治权力向不受中央和民众约束的中间官员个人集中并形成大大小小的私人垄断性质的土围子,这是形成“改革既得利益”的根本原因。在政治权力支配下,全国经济资源和全民财富向少数官商勾结的权贵人群集中并形成中国经济体系中的毒瘤,而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为这个毒瘤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掩护,目前他们的所谓反垄断仍然不能包括清除这个毒瘤的内容。在政治精英的操纵和经济精英的收买之下,知识精英铁三角精英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垄断了几乎全部的话语权,而其他社会人群主要是改革受损人群如传统城市工人的声音几乎无法表达。面对这样的现实,设想未来的出路,必须在争取普遍民主、打破精英联盟对政治权力、经济资源和话语权的垄断这个方向上思考问题。总之,“突破既得利益的重围”的关键是“建立人民民主的大众政治”。
2008年1月24日
以下是全文:
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潮,正席卷广东。如果说三十年前的改革是自上而下,上下同心,那么现在则是明显的两头热,中间冷。思想解放存在肠梗阻现象。
那么,阻力其来何自?
首先来自观念上的羁绊。发端于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包括广东人的全国人民,都是受益者,更是创造者。中国人民抓住历史机遇,市场经济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中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第四,超英赶美的浪漫幻想,正在市场时代变成现实。这是一份前无古人的成绩表,但成绩也容易使人骄傲,变成前进的包袱;对成功的路径依赖,也会使人固步自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正在逐步归位,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正在成为政府的主要功能。一些官员却基于思维定势,仍然只习惯于抓项目,抓经济总量,对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几乎没有概念,不知从何措手。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这就注定了思想解放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解放更大的阻力,显然来自既得利益。无可否认,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是一个利益结构越来越不均衡的过程。强势群体拿走了过多的利益;有一些是合理回报,有一些却未必合理,而不过是利用制度缺陷、借助自己的特殊地位获致;还有一些甚至是罪恶得利。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同时也是利益格局大调整,势必大大压缩既得利益的空间。某些改革先行者,后来成了既得利益者,进而成了思想解放的阻力。为什么思想解放容易口号化、标签化,难于落实,难于把自己摆进去?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对思想解放的抵触,应属人情之常。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应为个别人的既得利益所累。何况,凡是不公平的都无法长久,本来就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越来越成为人类共有的梦想;分享的意识、人均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如钱塘之潮沛然东来,其势不能御。
人不可与潮流为敌。对既得利益的固守,或能持续一时,却不可能持续一世。不该属于自己的终究会守不住,区别只在于是体面的主动让渡,还是不体面的被动失去。这就需要既得利益者有精神内省,有良知。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得有责任感、使命感,且不说超凡脱俗,至少可以活得更高雅一点,更有尊严一点。这就需要超越的眼光,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尊重社会的普遍感受,尊重社会的普遍需求,重建利益相对均衡的新秩序。大家好你才能好,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的红利,才可能国泰民安,你才可能是安全的。否则,在一个断裂和倾斜的社会中,纵然坐拥金山,坐拥无上权力,终究也不过是流沙上的建筑。
总之,思想解放绕不开既得利益问题。我们的社会如何面对既得利益问题,既得利益者如何面对既得利益问题,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不找出一个文明的和妥当的解决办法,既得利益问题就会始终是问题,就必然拖累思想解放。以平常心看待利益分化,坦然面对既得利益问题,本身就是重大突破,本身就体现了思想解放。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官员群体的自我转型,因而至关重要。他们的地位和强势资源,使他们比一般人更有力量推动思想解放。如果他们有足够的精神内省,有良知,那么思想解放的阻力就小,新一轮改革开放就更稳更快;而如果他们缺乏内省的勇气,缺乏良知,思想解放的阻力就会加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代价就会抬升,这当然不是我们民族的福音。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关口,中国社会已经聚集起强大的内在冲动,不可能停下来了。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史诗的时代。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状,书写各人自己的历史。而历史决不只是纸上的文字,它是一个民族的观念系统。一切世俗的荣耀都会在时间中风化,只有进入历史,进入民族的观念系统,才会真正不朽;也只有挣脱利益自我绑架,恢复信用,恢复尊严,取得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进步的资格,才是高雅的选择,才是智慧的选择。如何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自我刷新,让自己进入历史,至少不让子孙为自己蒙羞,恐怕正是既得利益者尤其是部分官员解放思想的切入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