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国企不公正改制
彭治国
近30名退休副部长级以上领导,逾10名退役解放军将领,上千名处级干部和学者,面对最近几年国有资产大流失,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后果,在今年“两会”前夕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签名活动,虽然这封签名信中的部分提法欠妥,但其针对国企不公正改制的忧虑,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考……
提起军旅作家,提起抗美援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个人魏巍。他在朝鲜战场以饱满的深情,诗一般的笔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有着潮水般激情的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这位经历过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抗美援朝烽火岁月的87岁的老人正被另一种激清鼓动着——他参与了一次呼吁停止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签名活动。
在这些签名中,除了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的魏巍以外,还包括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宾,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等一些老干部,以及数千名各地基层干部、学者、工人。
事情的起因还要往前追述——
近年来,随着国企转制,国资流失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2006年山东鲁能集团改制——几个“能量巨大”的人,用38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总资产达738亿的山东鲁能集团——导致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这个事件被媒体报道后,舆论一片愕然,国人对国资流失的关注再次被拉到一个新高度。
终于,2007年2月,一封写着3275人名字的签名信飞往全国人大。
签名信以十分急切的心情提到,“国有企业私有化之风越刮越严重”了。由于私有化的推行,“我国国民经济中所有制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目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降到40%左右,在工业产值中国有工业的比重已降到20%以下,而更为严重的是,‘公退私进’、‘国退私进’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
签名信措辞严峻,呼吁全国人大及中央纠正国企私有化的“违宪”行为,尽快制定国有资产法。
这次签名队伍规模空前,在3275人签名的人当中,有退休副部级以上领导近30人、退役解放军将领逾10人,甚至中央党校亦有52名教授参与。
MBO,国资流失的最大通道
我国实行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7年“抓纲治国、抓纲治厂”到1984年的厂长负责制。第二阶段,1984年到1988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1988年到1996年实行减员增效,搞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阶段,1996年到现在,通过MBO(管理层收购)等方式,以“国退民进,抓大放小”为标志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学者统计,仅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大约高达5000多亿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26000多亿元的1/ 5,比1992年财政总收入4185亿元还多800多亿元。即便按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也达500多亿元。这即意味着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
对于如此数额巨大的国资流失状况,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曾在一次研讨会上痛心疾首地强调:“国资委大量来信反映了触目惊心的国资流失,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涉及MBO。”
什么是MBO呢?在国内,MBO(Management Buy-Outs)被译为“管理层收购”。其含义是指公众持股公司或公司的一个部门或分支机构的管理层或至少一名管理层成员,利用债务融资的手段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使其变为私人控制公司,或将该部门或分支机构的资产剥离,脱离原公众持股公司的一种收购行为。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东欧等转型国家在私有化运动中曾大量借鉴MBO的形式,作为国有资产退出的重要途径。后来,MBO被引入中国。2002年,MBO在国内兴盛,成为许多国企改革的“法宝”。
事实上,由于民间反响太大,MBO曾被中央几度“叫停”
起初,MBO因为定价、收购主体资格和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被“叫停”。其后,国资委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条件不成熟,其原因在于管理层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MBO容易产生国有资产的流失,可能继续加深内部人控制,更加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
2003年3月,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说,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相关文章和演讲中指出,国内的MBO(管理层收购)实际上却是MBI(内部人收购),是掠夺国有资产的好方法,应该立法禁止。他说:“现在我们变成收购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成了MBI。而且还自己制定价格。”
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保姆把主人的家收拾干净,却摇身一变成了主人。所谓收购,用的还是主人的钱(向银行贷款)。
2004年12月13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200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年终大会时说“要明确大型企业不准搞管理层收购(简称MBO),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也要区别情况,要规范。”中央要求国资委制定发布专门文件,对于管理层收购做到有章可循。
但,现实中的MBO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中央一再暂停MBO,但仍有大量地方国有非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MBO在运作。目前,国内上市公司进行了MBO的已经不少,非上市公司进行MBO的则更多。
新一轮“改制”浪潮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7年2月27日,联名签名信中的四名学者又联名上书全国人大、政协,就国有资产被“大规模非法侵吞”等事,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若干重大热点问题发出呼吁。这些问题包括: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吞、城市民居被强制拆迁、农民土地遭圈占、垄断性企业随意订价损害民众利益、银行改制股份贱卖导致财富外流,以及目前争议中的物权法立法问题。
保护国有资产不被流失,形成了新一轮浪潮!
四名联名上书的学者之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接受采访时说,2006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被侵吞最严重的一年,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山东鲁能改制,但这在中国企业转制导致国资流失中,“只是冰山一角”。
四名学者呼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关心并讨论这些问题。
签名信发起人之一、1937年就参加敌后抗战工作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现在确实有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提到的“挑战前所未有”的一面,大量国资的流失不但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也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威信和执政形象。
李成瑞分析,“由政府、政府的主管部门以及某些机关、事业、企业自行决定处分国有财产,出售国有企业,是国有财产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那些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的论点,李成瑞给予了驳斥。他认为那是偏见,中国今天的实力是建立在1949年后打下基础之上的,“我们有充分数字显示,如果坚持公有制,中国经济增速最多比现在低3—4个百分点,但决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严重的后果。”
李成瑞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对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继续流失,“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通过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关联交易等,低价转让、集体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年过九旬的马宾,也是签名者中的一员。他和李成瑞一样,对国有资产流失都怀着一腔愤怒。他说,“改革还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严重,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某些共产党员在金钱面前腐化堕落,马宾表示出痛心疾首。
马宾拿给记者一些用电脑打印的资料,上面是他收集的山西黑砖窑和国外反华势力的资料。这些材料内容使得他一直处在愤怒的状态中。不久前,他与其他16位老党员就“黑砖窑事件”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希望引起重视。他指给记者看他家墙壁上的一大幅字帖,“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马宾的家甚是简朴。室内竟无一沙发,只有一圈木椅,围住一张老式长方木桌,大得可以放作战地图。四壁更多有剥落。在他家里,整整齐齐摆放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陈云等领导人的专著,还有一些经济和外文的工具书。
马宾问记者身上的衣服要多少钱,裤子要多少钱。当他知道记者的衣服要100元时,他摇摇头,指着自己身上说,衣服15块,裤子20块,袜子1块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原《农民日报》社长、“毛泽东旗帜网”负责人孙永仁,也是签名人之一。此签名信有一段时间曾被他挂在毛泽东旗帜网上。
“毛泽东旗帜网”上有许多资料,比如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即私有化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工人被抛弃”的大量实例,以及最近的山西“黑砖窑事件”。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关心中国改革进程的聚集地之一,许多老同志、专家、学者都到这里留言,发表意见,和网友讨论问题。
魏巍也经常到“毛泽东旗帜网”留言。尽管由于其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知名度,但87岁的魏巍依然自愿孤独。他住在西山八大处半山坡上那个小院落里,家里墙上写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条幅。
作为签名信中的一员,他从媒体报道得知山西的“黑砖窑事件”,很是震撼。这位年轻时为了到工人阶级队伍中锻炼,去北京门头沟煤矿挖煤的老干部,和其他的老干部联名写信给中央,痛斥“黑砖窑事件”,希望严惩有关责任人。
作为签名人之一的原河北省省长李尔重,有三个孙子失业,两个侄孙女下岗,“将来重孙子上学都没有希望。”但他坚定地说,“五六十年代我们虽然也苦,但农村医疗、教育都有保障,国家有补助,上得起学。人民不会说话?人民不会不说话!人民有权利说话!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我听得老泪纵横。”
(《环球视野》摘自2007年第11期《中国财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