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大举入市昭示转机将至
http://www.jrj.com 2008年04月02日 07:51 新京报
当散户们恐慌性抛售的时候,擦肩而过的,是国际大行们抄底的身影。
无疑,这是本轮牛市启动以来最悲观的时刻。一个月股指暴跌30%以上,全球罕见,投资者开始情绪化发泄,疯狂抛售股票。而最近公布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至16.5%,被国际大投行及其拥护者们渲染得无限悲观,成为做空中国绝对理由。
客观地看,此次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价格管制下石油加工、电力等行业的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巨幅亏损引起的。其中,尤以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影响为甚,去年同期该行业盈利156亿元,而今年转为净亏损206亿元,单此一个行业就影响总体的利润增长10多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下降了232%,电力行业利润下降61%;但如果剔除这两个行业,其他工业企业利润大致增速为38%,较去年前11个月提高近4个百分点。
这表明尽管存在雪灾、价格管制等扰动,实际的工业生产状况还是非常良好的。劳动生产效率加速进步的影响还在持续,说明企业微观面景气还在。特别是机械设备、机电仪器等相对中高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进步速度仍然在加速(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2.6%,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7.7%),吸收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相当强。
此外,国际商品市场已经显露出明显调整的征兆。如果美国次贷危机缓解,将会有更多寻求避险的资金从价格高悬的商品市场撤离,重新吸纳在次贷危机中被抛弃的资产,如美元、股票等等。这样,过去为了对抗通胀而买进黄金、卖空美元的策略就会开始变化。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对于那些吸收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较弱的行业来说,未来利润改善无疑是值得期待的。在这一点上,如果国际投行的预测不是短视的话,显然就只能是“别有用心”。
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城市化、消费升级、世界工厂等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丰富的劳动力、充裕的资本、快速的技术进步等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基本面尚可支撑,表现在股市上何以如此不堪?
港股H股和A股蓝筹的表现,或许可以让旁观者略窥奥秘。50ETF、中国平安、工行、招行、万科这些标志性的中国蓝筹,在底部时突然出现巨额成交量;当散户们恐慌性抛售的时候,擦肩而过的,是国际大行们抄底的身影。
大胆地判断,资本市场最悲观的时期即将过去。随着3月份各项宏观数据的陆续公布,市场会逐步恢复信心。传言中,印花税调整方案已经通过,政府其后仍会继续推出一些稳定市场的举措。这些措施虽然不能解决市场的基本面问题,但能够帮助稳定市场信心。当临时价格管制措施取消之后,石化、电力等行业的利润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带动整个经济基本面成长;而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无论如何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因素。因此,身处3300点的市场,在负利率不可能逆转的情况下,亦不用太过悲观。
□刘煜辉(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不能让投资者为“管制失当”买单(3月31日)
许小年说股市今日如此剧烈动荡,谁之过?管制之过。因此当下不应该救市。许先生所讲的前半句或许是对的,中国股市的最大痼疾之一的确就是行政管制,使得中国股市经常处于超涨和超跌状态。
形成中国股市超涨和超跌的内在因素并不是从需求角度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性过剩,更不是从上市公司角度所表现出来的股票供给愿望不足,而是行政管制,是行政管制剥夺了企业的“资本自主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行政管制剥夺投资者的投资自主权。所谓“资本自主权”,按余云辉先生的讲法,就是指企业根据资本市场上资金供给状况、股票价格走势、利率走势、投资者需求偏好状况以及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内部资本结构最优化的需要,自主选择并决定发行或回购股票和债券的数量、价格、利率、时间及其资本用途的权利。
管理层没有下放企业“资本自主权”,意味着从资本供给的角度、以行政管制的形式控制着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当公司股票持续上升并超过公司内在价值的时候,公司不能自主决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平抑股价、归还贷款、减少财务费用支出、提高抗风险能力,也不能自主决定通过换股的方式吸收合并其他公司的资产;相反,当公司股票持续下跌并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时候,公司不能自主决定发行债券或动用自有资金及时回购股票、减少股本、提高每股股票的内在价值、提升投资者信心、阻止股票进一步下跌。如此,使得中国股市经常处于超涨和超跌动荡之中。
资本市场本该是企业和投资者开展博弈的场所,管理层只是博弈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但是,当管理层剥夺了企业资本自主权之后,企业退化为观望者而把管理层推向了前台,管理层和投资者成为长期以来的博弈双方,这也是所谓“政策市”的制度根源,如此,风险自负的投资活动就演变成为当下管理层承担无限责任的危险游戏。
为什么说许先生只说对了一半呢,在管理层存在过度行政管制同时,中国股市也存在另一面,那就是管理层应该做好的,一个好的博弈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者,管理层又做得咋样呢?一句话,管理层为这个市场提供了啥?
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乎?从杭萧钢构到最近的ST盐湖,内幕交易、基金老鼠仓盛行,哪一次不是不了了之,此时监管者在哪里。
是公平、正义的市场规则乎?从当年“327”开“违规看牌”赢钱的先河的中经开,到在熊市中也能挣得盆满钵溢“中金”,我们看到的只是垄断资本若隐若现的身影,管理层又在哪里?
时任中金研发部总经理的许先生可曾记否?2001年在中石化发行之前,您说4.22元发行价是给投资者留下了获利空间(显而易见的是当时中石化的H股价格刚刚2元出头),发行刚毕,著名的小年预言“千点论”便新鲜出炉了,“中国股市价位远离基本面,暴跌是必然的”。同样是2005年中金主办的宝钢增发在前,时间仅隔一两个月,传说中的中金700点报告便在业内广为传颂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中国股市义无反顾的一头栽向3000点而去时,国外投行及其各大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先生”们开始一致看空中国经济,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上是否已经为他们开好了多少张空头合约?唉!中国股市,似乎总是境内外垄断资本的盛宴。
去年又是谁把股指从4000点直线推到了6124点之癫?为什么不及早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机制,为什么不及早把庞大的国有股划拨到社保,交由专业资产管理人,建立维护市场风险收益对称的均衡定价机制的护盘基金?
广大中小投资者遵循着官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从垃圾股中斩仓割肉投向官方所认可的大蓝筹,现在看来,最终是掉进了宏调风险的“万丈深渊”。一句轻描淡写的“买者自负”的投资者教育是监管者在推卸责任,因为一个缺乏“好的博弈规则”、一个投资者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的、垄断资本盛行的市场,只可能造成无数个家庭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变得更加相对贫困的现实。
文章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