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大豆期货价格暴涨暴跌

邵昌平 · 2008-04-0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大豆期货价格暴涨暴跌

2008年04月03日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邵昌平综合报道
  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008/2009年度农作物种植面积展望报告显示,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能达到7479万英亩,较上一年度的6360万英亩增加1119万英亩,增幅为18%。报告一出,4月1日,大连大豆全线跌停。这是实行新的涨跌停板后第一个跌停,主力合约0809收盘报4531元/吨,跌幅为5%。

  2008年一季度,大豆价格上窜下跳。大商所的大豆期货合约一度连续涨停,摸高至每吨5500元,继而连续跌停,下探至每吨4500元,近乎疯狂。使得今年的农民继续备受大豆与玉米价格的煎熬,看来选择永远是个难题。

  豆农看不懂价格走势

  东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货价格左右了现货市场。在东北大豆产区,一些豆农迫不得已买来电脑,参照期货行情来决定今年的大豆种植计划。然而,这种暴涨暴跌的走势却让他们看不懂。

  许多因素构成炒作大豆的“题材”。在国内,2006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去年旱灾又影响了收成。而对于中国这个“大豆进口依赖国”,关键原因还在国外。去年,在美国政府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这个最佳“噱头”支持下,国际大宗粮食商品市场的行情波澜壮阔。

  作为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1995年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

  “看准了中国粮食安全的软肋就在大豆上,趁你有灾情,又减产,用期货杠杆把价格拉上去,冲击你的国内物价,制造宏观经济难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这其实是一场“新型的国际战略性商战”,多年来,一直跟踪大豆走势的夏友富教授称,虽然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物价,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看懂他们(国际投机者)想怎么玩你?”

  一个月豆价大跌50%

  许多业内人士还对2004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当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获知“中国大豆采购团”来了,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攀升,达到每吨4300元人民币。而当中国企业“满载而归”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

  那一役,大多数中国本土大豆压榨企业陷入巨额亏损。他们知道被“暗算”了,但没有证据。随后,跨国粮商“雪中送炭”,展开大规模并购,本土榨油企业全面溃败。数据显示,至今中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80%大豆压榨能力为跨国粮食企业控制。

  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是那次“采购危机”中少数幸存的本土榨油企业之一。总经理田仁礼近年来四处呼吁,“中国大豆产业被外资控制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可他却被有些学者称为“疯子”、“狭隘的小农意识”。

  这位“一度说起大豆产业就控制不住情绪”的企业家,用一句类似民谚的玩笑描述今天大豆的“天价”:豆子比牛奶贵,豆渣儿比大米贵,猪吃的比人吃的贵。

  针对最近期货市场的豆价大起大落,田仁礼对记者说:“这不是明摆着嘛,国际大庄家拉高出货了,人家又狠狠‘黑’了一把,而有人又被涮了一道!”

  种植面积难以选择

  南方基金资深分析师万晓西认为,由于缺乏定价权和供应链受控,豆价波动已严重威胁中国豆农和压榨企业。而且,大豆产业与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价格关联密切,一旦失控,将对中国物价、汇率等宏观经济层面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真的是一场不宣而战的大豆战争”。

  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保证大豆等油料作物供给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并且政府明确表示,鼓励东北等地区的大豆种植。但是,农户对种植成本、种植收益等众多因素却不得不加以考虑,因此未来一年,国内大豆的种植状况仍是未知。

  价格的上涨虽然有利于多种,但较高的种植成本也会令种植户犹豫。

  据益农网了解,2006年,黑龙江农村耕地承包费用普遍为80—90元/亩,当前上涨到140—150元/亩;而大豆种子、肥料、农药、人工费用等成本累计超过180元/亩,一亩土地的大豆总种植成本已经达330元/亩,甚至更高。而在2006年,种植大豆的综合成本仅为275元/亩左右。

  重要的是,大豆价格相对多变,当前的价格一直在刷新历史高位,一但高成本投入之后,待2008年9月以后大豆价格出现下滑,带来的是黑龙江豆农们的严重损失。

  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仍在下降,头痛医头式的补贴无法稳定农民的收入预期。对于我国农户而言,更为看重的是种植初期大豆价格的变动,每到3—4月份,南美地区大豆集中上市,农户十分担心国内大豆市场难以维持高位,因此,在选择种植时仍将较为担忧,最终大豆的种植面积能否大幅增加,产量究竟如何,仍需市场长期关注。

加强统筹调控 破解大豆困局

2008年04月01日  :宋晓军

  和讯特约


  长城伟业期货 宋晓军


  2008年一季度,大豆价格上蹿下跳。大商所的大豆期货合约一度连续涨停,摸高至每吨5500元,继而连续跌停,下探至每吨4500元,行情近乎疯狂。即便在目前位置,大豆价格也处于30年来的高位。


  作为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1995年以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大豆需求每年稳步增长,而国内的产量却增速缓慢,2007/2008年度的产量甚至同比下降了25%。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3000多万吨的进口量,而话语权却掌握在别人手里,也就不难理解国内对于大豆价格变化难以掌控的原因了。


  下面我们从影响大豆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跨国粮商涉嫌垄断粮食贸易


  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大跨国粮商,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他们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自然也是包括大豆(占农产品(行情、资讯、评论)贸易量10%)等大宗农作物的定价者。他们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被跨国资本牢牢掌控。有数据显示,2007年,四大粮商毫无悬念地成为粮价上涨中的大赢家。2007年5月至11月,嘉吉净收益同比增长了61%。邦吉在前9个月的净收入增长高达107%。相对应,2007年度国内进口的3000多万吨大豆大多是从国际粮商手中进口,因此也不难看出我们目前只能被动接受高价大豆。


  基金幕后推手


  基金历来是国际商品期货交易的最大主力,逐利交易是他们的最大特点。早在两年前,这些金融投机者就已布局农产品市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更多“热钱”快速拥入农产品、石油等资源性商品市场。到今天,当全球正为物价上涨忧虑时,这些金融资本早赚得盆满钵溢了。从基金持仓大豆的增减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端倪,此次大豆价格的快速回落,伴随着的是基金对净多单持仓的快速减持。


  美元汇率的推动


  大宗商品价格大多以美元计价,所以美元回落往往促使商品价格上涨。在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后,美元的贬值对商品期货价格的带动更加明显。大豆作为大宗农产品,美元的贬值势必造成美国豆农的损失,而巴西雷亚尔的持续升值也影响巴西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因此,在美元贬值的同时,只有商品期货的价格上涨才能维持原有的商品价值不变,保护农民的利益。上周,这种负相关性变得尤为明显,我们看到的是美元强劲反弹的同时,大宗商品出现全面回落,而CBOT大豆更是连续跌停。


  供需关系是影响大豆价格的根基


  2007/2008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7061万吨,比2006年下降18.6%。中国大豆产量为1168万吨,比2006年下降25%。北半球大豆减产令全球大豆供应趋紧。而正是供应的紧张,引发了2007年开始的豆类产品的大幅度上涨。上月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新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将处于7000万英亩至7423.9万英亩之间,大多数机构认为预期平均值为7152.6万英亩,这较2007年的6363.1万英亩增加了近800万英亩。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将恢复性增至930万公顷,产量预计增至1500万吨。在真正种植面积落实前,大豆2008/2009年度的供应仍显紧张。因此,在供不足需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仍会高位运行。


  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的导演角色


  2004年的大豆风波仍让人记忆犹新。2003/2004年度美国农业部预估大豆产量6580万吨,此报告一出,CBOT大豆期价立即从500美分左右暴涨至1030美分的历史新高。尔后随着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满载而归的结束,CBOT期价一个月之内暴跌50%。而实际2004年美国大豆产量总计为8548万吨,是美国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比2003年产量高出28%。当然,2007年度的大豆价格暴涨,的确是因为大豆产量的减少等综合因素所致。但是,对美国农业部的某些报告抱有质疑,并非多余。


  以上几点,是影响国际大豆价格的重要原因。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怎样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豆市场中游刃有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08年3月26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时指出,加强农业,对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维护大局稳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农副产品的充足供给,会议决定,立即采取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从这些扶持性政策的内容来看,中央这次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这无疑有利于鼓励农民种粮,提高我国的粮食供给。


  我国对大豆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一旦国内大豆产量下降就容易受制于人。因此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良种补贴,加大对大豆生产、大豆科研、原良种繁殖和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加快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鼓励大豆深加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鼓励生产国内外市场急需的大豆制品,利用科技将大豆变为“金豆”,利用期货市场来调整大豆价格体系,促进大豆产业化,才是我国解决大豆困局的唯一出路。另外,熟悉国际大豆结算规则,采取走出去战略也是必修课。例如,国内可以尽力直接从南美收购大豆,尽量避免从国际粮商手中拿高价大豆的尴尬局面;利用我国的大豆良种扶植非洲的大豆产业等等也是长远之策。


  总之,由于我国对大豆的刚性需求,不排除国际粮商、投机基金等利用CBOT农产品定价中心的作用来哄抬大豆价格,暗算中国大豆企业,从而间接影响我国普通居民的生活支出。显然,扶植大豆产业,保障大豆的供应,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减少对外进口大豆的依赖,应当是解决目前大豆困局的唯一良方。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