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救市新闻”是怎样“炼”成的!
侯宁
这个清明节虽长,但过得似乎也很快,看看书、串串门、吃吃饭、溜达溜达,也就过去了。至于祭祖嘛,当然需要祭,但像博客网那样连秦桧、潘金莲、李莲英也列入和老子、蔡伦、毛泽东、周恩来一样的“祭奠”行列,倒是头一回见。
或许,世道轮回,人心不古,德业沦丧,国人的是非感的确淡了,竟而对什么都可以“眼球第一”,“娱乐至死”。
当然,尽管大盘跌得一些人目瞪口呆,但财经圈的“娱乐”故事倒也一点不少。比如,今天便有投资公司老总给我发了一个段子,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教育部规定:博士毕业可攻读壮士,壮士毕业可攻读勇士,勇士毕业可攻读猛士,而毕业后如果还找不到工作,便可继续攻读股市,然后直接当烈士!”,更有基金经理给我发来“买了太保,三餐不保;买了人寿,人比鸟瘦;买了平安,心中不安;买了石油,锅里没油”云云……总之,从段子到诗词,无所不有,股圈里也真够“人才济济”的了。
但娱乐之外,股市里的正经事还是得关注的,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各大网站推到头条的一则新闻《管理层授意中石油守住发行价六基金为其托盘》。乍看之下,股民肯定会心中大喜,毕竟,期盼救市的人数还是很大的,而“管理层”如果真的“授意”护盘了,则解套没准便真的有望了!此时,中石油值多少钱是无所谓的,大家自然也便不管什么“价值”不“价值”的,能解套或赚钱就行。
而这则新闻,正给了投资者这样的“明示”。虽然有的网站标题在前述标题前加了“传”字,但清一色被推上头条,则足以令华夏时报这位撰写新闻的“文佳”记者骄傲一会儿了。
注意,这里我用了“撰写”二字,因为接下来你便知道,我谓其“撰写”已经够客气了。如果不客气地说,这则新闻便完全是杜撰的!因为不仅传言中的护盘基金华夏总经理范勇红和嘉实基金副总李道滨在被访时都没有证实传言,而且就连标题中的“管理层授意”,也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传言”在这篇报道中是如此表述的:“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国内6家大型基金开始买入中国石油,不让其跌破发行价,据说这是有关部门的意思。’”
好一个“投资机构人士”!好一个“据说这是有关部门的意思”!原来,上报的“新闻”竟可以这么写!试想,如果这位“投资机构人士”只是“投资机构”里一位负责端茶倒水扫地的“正式工”呢,他的话也可信?而其一句毫无根据的“据说”到了文章里便成了“管理层授意”,那么是否傻子都可以写财经新闻“玩玩”?
至此,我真的难以相信,一个必需经过几道发稿程序才能见报的“新闻”竟能如此如大忽悠般在华夏时报道道通关,一个如此不负责任的报道竟会被人奉若神明般放在那么显要的位置!如果联想到此前关于“救市”的种种不实传言,我们是否可以推想,流言正是这样被某些人精心“炼”出的。
事实上,到此为止,我已经对那位“神秘”的“投资机构人士”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因为他老人家一句“据说”,竟能让“文佳”记者、华夏时报以及许多期盼救市的人兴奋不已,就像一些财经记者见了自己都承认有过“坏心眼”的杨百万,也同等“兴奋”一样,因为他们从不怕有过“坏心眼”的杨百万再次坑害股民!
但在“佩服”之余我还在想一个问题,那便是,我们的财经记者的素质和良心何在?我们的“股市正义”何在?因为一个“传言”,一个“坏心眼”,便可能导致投资者决策的完全逆反,便可能让拥有“逃命良机”的股民成为被钓的“刀俎之鱼”啊。而这样的“救市大忽悠”,除了能“救”来我所谓“泄气的皮球”甚至暴跌,又岂能拯救得了跌跌不休的股市和深套其间的股民。
我想,某些人,某些媒体,某些“名嘴”,真的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良心”了:股灾面前,失误面前,误导面前,你们究竟有没有反思?究竟给股民说了些什么?究竟做了什么“为股民服务”的事?莫非真的想“投机至死”,遗笑“江湖”,然后遗臭万年?!那样做,“值得”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